1樓:瀛洲煙雨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趙普年事已高,調任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太宗作詩為他辭行,趙普手捧詩稿潸然淚下,對太宗說:「陛下賜給臣的詩,應鐫刻在石碑上,和我的老骨頭一起埋到黃泉之下。」太宗為之動情。
第二天,太宗對宰相說:「趙普是國家的功臣,我從前和他一起交遊,現在頭髮白了,牙齒也脫落了,不應再用軍國重務來煩勞他,我為他選了個好地方,讓他養尊處優,藉著贈詩表達我的慰問惜別之情,趙普感激淚下,我也傷感地為之流下了眼淚。」宰相告訴太宗:
「趙普昨天來到中書省,手持御製詩歌,對臣涕泣說,我這一輩子來日無多,無從報答皇上的恩德,但願來世再為國家效犬馬之勞。臣昨天聽了趙普的話,對照今天陛下的聖意,君臣名分能夠如此善始善終,可謂兩全其美了。」。
成語解釋:願象犬馬那樣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願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西漢初期,蕭何跟隨劉邦打天下,出謀劃策,劉邦當了皇帝后就讓蕭何做丞相,其他武將不服,劉邦說:「打獵的時候,追逐野獸的狗,而指明野獸方向的是人,你們只是有功勞的狗,而蕭何則是這個獵人。」
成語解釋:汗馬:將士騎的馬賓士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古代戰國時,齊國發兵攻打另一個國家。齊軍勝利返回時,因為不熟悉地形,走進了一個險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齊**師說:
老馬無論走多遠,總能順著來路回去。果然,齊軍跟在老馬後面,走出了險谷。將士們樂呵呵地誇讚:
「還是老馬識途啊!」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 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走出山谷。時 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
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 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
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 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 個方向行進。
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 了回齊國的大路。
成語解釋: 「途」路。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 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因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著一隻梅花鹿對二世說:
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群臣百官來評判。
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這時趙高盯著群臣,指著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麼?
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塗了,明明是鹿,怎麼大家都說是馬呢?他以為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塗,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佔整個朝廷,最後終於導致秦朝滅亡。
成語解釋: 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唐朝時期,繹州龍門大黃莊農民薛仁貴,自幼喜歡武術,到20歲時已學成十八般武藝。他一心想投軍報國,父母擔心他並勸阻他。他對父母說:
「今當國家用人之際,要掃除夷虎,肅靖邊疆,憑你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
成語解釋: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2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老馬識途。】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五十字
3樓:匿名使用者
1、「千軍萬馬」
千軍萬馬的成語故事講述的是事情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當時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滎[xíng]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不禁感慨: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2、「馬革裹屍」
馬援是東漢名將。他年輕時當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個囚犯。
他自己逃到甘肅一個僻遠的鄉村。 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禦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
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 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
訊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裡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徵。他說:
「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馬革裹屍」是指犧牲在戰場上,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
形容英勇殺敵,不怕死在疆場上。
3、「指鹿為馬」
秦始皇死後,年幼的秦二世胡亥被宰相趙高扶持上位。此時的趙高手握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他還不滿足,不想讓皇帝有自己的想法,還想試探朝臣是否都聽命於他,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他讓人牽來一隻梅花鹿,指著梅花鹿對胡亥說:「陛下,這是微臣派人尋來的寶馬,能日行千里,臣準備獻給陛下。」年幼的胡亥一聽大笑起來:
「這**是馬,明明是隻鹿啊,丞相怕不是糊塗了?」
趙高說:「陛下,這確然是一匹馬,不是鹿。」胡亥聽他說得那麼認真,開始疑惑起來,難道真的是自己認錯了?
於是問大臣們:「眾卿都說說這是馬還是鹿?」百官礙於趙高的權勢不敢說話,這時候趙高高聲說:
「身圓腿瘦,耳尖尾粗,如何不是馬?」
大臣們連連稱:「是馬是馬!」雖然其中也有說這是鹿的大臣,但還是把胡亥給弄糊塗了,究竟錯在哪了呢?
難道自己已經精神恍惚到連馬和鹿都分不清了?從此以後胡亥十分信任趙高,所有事情都交給他決斷。
而當日試圖對皇帝說實話的人都被趙高派人暗殺了,整個朝廷都在趙高的掌控之中。
4「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國大臣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攻打孤竹國。齊**隊經過一年的艱苦戰鬥之後,終於打敗孤竹國,正準備凱旋。可是,齊軍出征的時候是春光明媚的季節,現在卻是北風呼嘯的寒冬臘月。
皚皚的大雪像一床巨大的被子覆蓋了樹林、山坡、溝壑和道路,連來時的路途也完全看不見了。
這可怎麼辦呢?齊桓公急壞了,再這樣下去,別說是回齊國,恐怕所有的人都會凍死在荒山野嶺。這時,大臣管仲想出了一個主意:
「找幾匹老馬來!」士兵很快牽著幾匹老馬。管仲讓這幾匹老馬走在部隊的最前面,老馬慢慢地在迷濛的風雪中辨認著道路,終於把齊國的部隊安全的帶回到自己的老家。
5「天馬行空」
西漢時期,西域大宛國出產一種名馬可以日行千里,被稱為西極天馬或天馬行空。漢武帝派使臣出河西走廊武威郡,帶上金銀珠寶去換這種千里馬,大宛國國王毋寡殺了使臣侵吞財物。漢武帝大怒,派李廣利率軍討伐大宛國,取得西極天馬3000匹。
擴充套件資料
【注音】qiān jūn wàn mǎ
【出處】《梁書·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解釋】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聲勢浩大
【近義詞】波瀾壯闊、萬馬奔騰、千兵萬馬
【反義詞】單槍匹馬、一兵一卒、一成一旅
【例句】洪水來了。他帶領~直衝上去搶險救災。
4樓:僑中黃建成
指鹿為馬
zhǐ lù wéi mǎ
【解釋】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
』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結構】兼語式。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指;不能讀作「手指頭」的「zhí」;為;不能讀作「為了」的「wèi」。
【近義詞】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反義詞】是非分明
【例句】東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
【成語故事】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佈,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
這**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裡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
「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
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地輪流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 100字左右
5樓:一葉知秋
【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莊公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迷了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走出山谷。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
「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走。
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起引導作用!)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 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麼福氣呢。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
關於帶龍的成語故事,關於水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
有關名人的成語故事,關於名人的成語故事
懸樑刺股 鑿壁偷光 劉綺燃荻讀 書。蘇廷吹火讀書。李密牛角掛書間讀書 管寧割席分坐。匡衡鑿壁偷光。車胤囊螢夜讀。陳平忍辱苦讀書。陸羽棄佛從文。少年包拯學斷案。王 萬斯同閉門苦讀。了 唐伯虎潛心學畫。屈原洞中苦讀。范仲淹斷齏劃粥。玄奘苦學佛法。岳飛學藝。沈括上山看桃花。徐霞客志在天下。李晟練成神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