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老夫
廣西百色田東縣老人去世了?風俗習慣要停屍三天嗎?才可以抬上山埋葬
這位知友,廣西白色田東縣的喪葬習俗人死後要停屍三天,是有道理的。停屍三天是為了親朋好友弔唁,並隆重舉辦喪事,這是一;二是人有假死一說,(三天實際上是兩整天),完全有時間觀察死者的動態,不至於錯埋而留下遺憾。
廣西壯族的民俗是什麼,簡要的描述及介紹
2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壯族多一夫一妻制家庭。過去,「女娶男嫁,夫從妻居」曾經較為盛行,後來過渡到「從夫居」的父系家庭為主。
直到近、現代,壯族農村地區仍普遍存在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新娘出嫁那一天,由十來個同輩姐妹陪同到新郎家,有的地方當天婚禮過後即回孃家,有的地方新娘與同輩姐妹一起在新房中歌唱達旦度過新婚之夜,次日一起回孃家。以後逢農忙或節日才到夫家勞動幾天。一般要到
二、三年後或懷孕後才長住夫家。
壯族傳統的喪葬習俗,主要有兩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
清代中葉以後,土葬成為主要葬法。壯族的土葬,以「二次葬」為主要葬式。二次葬,也稱撿骨葬、拾骨葬,壯族稱之為「金罈葬」、「金鐘葬」等。
其葬法是:親屬死後,以薄棺就近埋葬,起「長墓」;待三五年筋肉腐朽後,再掘墳開棺撿其骨骸裝進陶製的「金罈」中,然後擇定風水寶地埋葬,起「圓墓」。
近代以來,有個別富貴之人,為顯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異常堂皇,不再做二次葬,民間稱之為「大葬」。不過,在一般民眾觀念中,對此種葬式並不看重,也不認可。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佈,主要聚居在南方。
範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佈區。
3樓:_深__藍
1、唱山歌大賽: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
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
2、歌圩:歌圩盛行於壯族地區。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樣,但大體上春秋二季為最盛。
定期歌圩一般一年舉行三兩次,規模大者上萬人蔘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進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理想為主題。
3、歌會: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衍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確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進行。
主要是以表現壯族人民變革社會、變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為主題。參加歌會的一般是對時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4、婚禮習俗:壯族的婚姻,有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戀愛自由,但父母干涉包辦也時常有。壯族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
婦女和男子一樣都是家庭的勞動力,但僅有男子有繼承權。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還保持這種習俗。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
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勺起一羹,雙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忠。
4樓:匿名使用者
壯族風俗習慣
建築: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
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
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
服飾: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繫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繫一條腰帶。
勒惹和卜基:壯家婦女生勒惹(壯語,即嬰兒)時,其家婆要親自去尋找「奶媽」,以替媳婦奶孩子。這是為了讓產後的媳婦能好好休息,保養身體。
「奶媽」一般由產後五個月的婦人充任,不要報酬。能當上「奶媽」非常光榮,有「第二媽媽」之美譽。
5樓:匿名使用者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民俗當然是唱山歌了.
盤點廣西傳統民俗有哪些
6樓:le博博
歌舞遊藝
廣西境內各少數民族都以愛唱且擅唱山歌聞名。山歌曲調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內容樸素健康、敘事抒情,問答應對,題材廣泛;比興押韻,排比重疊,表現手法靈活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歲時節俗
如壯族的「三月三耿節」、侗族的「花炮節」、苗族的「蘆笙會」,佬族的「坡節」等
瑤族的「盤王節」、壯族的「螞蝸節」、憶佬族的「拜樹節」、京族的「哈節」等宗教性節日。
飲食習俗
廣西物產豐饒,一年四季瓜果飄香,茶酒飯菜風味獨特。嗜酸味,喜糯食,是桂人飲食特點。酸味食品種類很多,侗、毛南人幾乎無味不用酸。
侗家酸魚、酸鴨,毛南三酸羅番、脯醒和甕偎皆酸味佳餚。糯米主食和點心眾多,壯族的五色飯、磁把、沙糕,侗族的手抓糯米飯,都很有特色。
苗、侗、壯、瑤人都喜愛的打油茶,香甜可口,能消食化膩。「瑤不離鮮」,大瑤山瑤胞用雪鳥、剝皮蛙醃製成鳥宣乒、蛙鮮,香脆清甜。毛南族菜牛肉鮮嫩可口。
服飾與建築
桂境民族服飾多尚樸素雅緻,但瑤、苗、侗族婦女服飾頗重灌飾。瑤族服飾地域特色濃厚,婦女衣裳色彩斑斕,款式多達百餘種。苗族、侗族婦女喜歡穿金戴銀,其服飾多為短衣長裙,衣服的各個部位都配上花邊和飄帶,百褶裙層層疊疊,穿戴起來,顯得綺麗多姿。
壯、侗、苗、瑤等族民居多為幹欄式建築。一般以木為原料,穿樺鑿卯,很少用釘,卻牢固耐用,對廣西這種溫熱潮溼,山居地斜的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其它民族建築也大多為木結構。
侗族的三江程陽風雨橋和馬胖鼓樓就是這種木結構建築體系的傑出代表。
傳統民俗
7樓:冷劍無名客
除了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挖出直徑
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2023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
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
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
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
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
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
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廣西百色地區自考,廣西百色地區有幾個市
最近國家工信部聯合教育部啟動了一個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 專業,這個專業 低入學門檻 一考雙證 技能資格證書 學歷證書,還可以申請學士學位 學習週期短 一般一年半即可修完全部課程 證書含金量高,廣西大學主考,通過率較高,日後在中小企業就業還可以獲得國家津貼補助。您有興趣的話可以,瞭解一下這個專業。有沒有...
從西安到廣西百色怎麼坐飛機,太原到廣西百色飛機怎麼坐
1全部我是百色人,我老公也是西安的。百色有飛機場並且已經開放了,我經常坐的。但沒有從西安到百色的直飛航班。需要轉航班。你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式 一 你可以從西安坐飛機到廣西桂林 機票便宜的時候400 然後從桂林坐飛機到百色 機票通常130 1小時的時間 二 從西安坐飛機到廣西南寧 機票820 然後從南...
廣西百色高中,百色哪所高中好
百色高中雖說教學質量很不錯,今年又出了一個省理科狀元,但是總體來說那裡的管理還是很鬆的。我的朋友有在百高巨集志班,他也說,那裡晚自習很寬鬆,做什麼小動作時不會管的。但是最關鍵的是,百高成績好並不勝在管理嚴格上,他奉行自由發展的理念,在那裡得優秀學生大部分都不是書呆子,他們的知識面廣,不侷限於課內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