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戀人的蜜語吹過
主要是壯族、畲族、布依族過三月三節日。
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畲民們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懷念始祖,並炊制烏飯,故又稱「烏飯節」。 這是畲鄉人民的傳統節日,在中國畲鄉景寧節日期間,畲民們雲集鄉村,自晨至暮,對歌盤歌,並採擷烏稔樹葉,取其嫩葉汁浸糯米炊制烏飯,款待賓客,以驅邪祈福。
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宗教文化、感恩文化、楓香文化的內容,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飯來祭祀社神和先祖,通過「掃墓掛青」來感恩自然、祖先和社會,體現民族的團結友愛的精神。
三月初三風俗:
吃薺菜煮雞蛋
農曆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可以一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紀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
放風箏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滬諺:「二月二,搓麻線,三月三,放風箏」又如:
「楊柳青,放風箏。」民間還有說將風箏送上天空,將線剪斷,任其飄逝,將把一年的病痛和煩惱一同帶走。
2樓:涼風涼雨時秋分
農曆三月三是上巳節,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有廣西壯族、
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過這個的傳統節日。
「上巳」,即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在萬物萌生的三月,「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洩,生者畢出,萌者盡達」。正因如此,先民選定三月巳日作為生命之神的復活節。
生命之神往往等於大地之神與婚姻之神,故為迎接生命之神,先民社神祭祀、男女求子等活動。
我國不少傳統節日起源於季節農事。
《論語》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大約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晉以後,上巳節定為三月三,後代沿襲。「上巳」在漢代定為節日。
《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n,病),為大絜」。
杜工部《麗人行》說:「三月三日天氣清,長安水邊多麗人。」
《西京雜記》:「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
3樓: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
主要有這幾個少數民族過節:壯族、侗族、瑤族、布依族、畲族、黎族、土家族、土族、苗族等。
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屆時,在寺廟裡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4樓:舊嶼
上巳節。
三月三是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布依族、畲族、黎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三月三是中國漢民族和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sì)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
不少專家倡議將軒轅黃帝誕辰三月三日、上巳節設立「中華聖誕節」,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5樓:看客流浪天涯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 薺菜(串心草)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
臺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採鼠麴(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土家族的三月三,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6樓:逍遙子靚仔
中國 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
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農曆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薺菜鮮香可口、營養豐富。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
」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曲水流觴」,是由此節派生出的一種風俗。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人們要到河邊去野餐。
7樓: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漢族民眾會在河南黃帝故里舉行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對歌談情、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種節」、「討蔥節」、「花炮節」。侗族多於三月三這天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故亦稱「花炮節」。
瑤族的三月三為「乾巴節」。節日當天,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1天,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則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樹林裡對歌、玩耍、談情說愛。
8樓:ying影英音
三月三是月三是壯、漢、瑤
、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漢族,有吃地(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當天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
壯族農曆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盛大的節日,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歌圩一般以唱山歌開場,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風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個方塊都很有壯鄉特色,人們捧著五色糯米飯,抱著壯鄉的美酒,扛起勞作的鋤頭,精緻的簸箕也被舉在手中。
節日起源農曆三月初三,又稱「上巳(sì)節」。春秋時期就已在流行。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
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晉以後,上巳節定為三月三,後代沿襲。「上巳」在漢代定為節日。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邊沐浴。「上巳節」正處於季節交換,陰氣還沒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邊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災禍,並祈求福祉降臨。
上巳起源於上古時期,三月暮春之初,氣候轉暖,人們脫去了冬季的衣服,換上春季的衣服,並且到河邊沐浴,洗去身上一個冬季的汙垢,祈求驅災辟邪,是上古時期的一直祭祀的儀式。
9樓:lkl太囧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要節日有: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布洛陀祭拜、歌圩節。
習俗有:
1、廟會
盤古開天闢地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說之一。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城南15公里處的盤古山,是傳說中盤古開天闢地、造化萬物的地方。盤古開天闢地創造世界的神話流傳久遠,據歷史資料顯示,泌陽至少從南北朝時期就興起了盛大的拜祭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盤古廟會,都有數十萬之眾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人根之祖---盤古、並藉此機會為親朋祈福。
2、宜豐牛噓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潭山鎮一帶都要舉行傳統「三月三」物資交流大會(當地方言稱牛噓,即傳統牛交易會),來自上海、湖南、湖北、南昌、上高等省內外二百餘商家共萬餘人蔘加了有著三百多年曆史傳統物資盛會。每次物資大會都會有商品、土特產、種子、耕牛、花卉、書畫、娛樂等七大交易市場。
10樓:c清水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
漢族的習俗:
1、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農曆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可以一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紀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
2、放風箏的習俗:主要是南方有放風箏的習俗。滬諺「二月二,搓麻線,三月三,放風箏」,又如,「楊柳青,放風箏」。
民間還有說將風箏送上天空,將線剪斷,任其飄逝,將把一年的病痛和煩惱一同帶走。
壯族的習俗:
三月三歌圩,又叫歌婆節,是壯族的重大節日。壯族三月三歌節這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在歌圩中,還有拋繡球作為定親信約的,所以,它又是戀愛中青年傳達情意的場合。
同時農曆的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黎族的習俗
「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讚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
畲族的習俗
畲民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為了紀念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日裡還要趕舞場,跳**把舞、木拍靈刀舞、竹竿舞、龍燈舞、獅子舞、魚燈舞。
同時還有問凳、操石磉、腹頂棍、操槓、趕野豬等畲族民間競技。
三月是什麼節日,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份有以下節日 3月1日 國際海豹日 1983 3月3日 全國愛耳日 2000 3月5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8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10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1979 3月14日 國際警察日 節 3月15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1983 3月16日 手拉手情繫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
三月是什麼節日??三月有什麼節日
陽春三月指的是陰曆的三月。漢代劉安在其所著的 淮南子 稱 春分後 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 清明節 也有 三月節 之稱。陽春三月表示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滿船羅綺載花酒,燕歌趙舞留行雲。五月湖中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形容天氣溫暖的意思。淮南子 又名 淮南鴻烈 劉安子...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三月三三月三是漢族傳統節日,舊稱 上巳日 時在夏曆三月初三日。起源及變遷 要說 三月三 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 人祖爺 在淮陽 伏羲建都地 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農曆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