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千山鳥飛絕
1、高山族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2023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臺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蒙古族將「9」視為吉數。
3、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
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曆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4、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
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縣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
5、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
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
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樓:我想我會等你回
1、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維吾爾語:ئۇيغۇر,英語:uygur),民族語言為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分為中心、和田、羅布三個方言,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分佈於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圍的綠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爾綠洲、和田綠洲以及阿克蘇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為集中。天山東端的吐魯番盆地,也是維吾爾族較為集中的區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薩爾、奇台一帶,有為數不多的維吾爾族定居。
此外,在湖南省桃源縣和河南省澠池縣,也有少量維吾爾族分佈。
飲食習慣:
維吾爾族的傳統飲食以麵食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對較少。主食的種類很多,最常吃的有饢、抓飯、包子、拉麵等。
服飾特色:
維吾爾族傳統的男子外衣稱為「袷袢」,長過膝、寬袖、無領、無扣,穿時腰間繫一長帶。
女子普遍穿連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婦女和姑娘都喜歡用天然的烏斯蔓草汁畫眉,染指甲,戴耳環、手鐲、戒指、項鍊等。婦女外出時,要帶頭巾或蒙面紗。
維吾爾族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尕巴」(四楞花帽),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繡出各種民族形式的花紋圖案。過去未婚少女都梳十幾條髮辮,以長髮為美。婚後一般改梳兩條,辮梢散開,頭上別一把新月形的梳子作為裝飾,也有將雙辮盤成髮髻的。
建築民居:
維吾爾族傳統的庭院式的住宅大致可分為「外間」、建築「餐室」、「後室」三種基本平面組合形式。各地區大都以一種形式為主,但同一形式在具體佈局上也有較大差別。
浩瀚的沙漠、劇烈的風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寒冷的生態環境,使維吾爾族非常注重對環境的改造和美化,因而庭院式的住宅往往開闢有果園花圃、白楊、葡萄棚。
維吾爾族重視房屋的裝飾,呈現出多樣化的裝飾手段。不過,每個家庭牆壁上都掛有壁毯,土坑上都鋪有地毯,這是其共同的特點。
2、蒙古族
蒙古族(蒙古語:ᠮᠣᠩᠭᠣᠯ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裡爾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
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佈,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飲食習慣:
蒙古族的傳統飲食大致有四類,即麵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稱奶食為「白食」,蒙語叫「查幹伊德」(純潔、吉祥、崇高之意)。而農區多以穀物蔬菜為主食,以肉食為輔。
服飾特色: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
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襬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建築民居: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杆、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構成。
蒙古包在《史記》、《漢書》等漢語典籍中,被稱作「氈帳」或「穹廬」。在蒙文典籍裡被稱為「斡魯格臺格兒」,意為無窗的房子,現代蒙古語則稱「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為圓形或蒙古人房子。「包」字,出自滿語。
滿語稱蒙古人住的這種房子為「蒙古博」,「博」意是「家」的意思,「博」與「包」音近,因此,蒙古包則作為一種譯音流傳下來。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23年,不包括臺灣省),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關於回族分佈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飲食習慣:
根據伊斯蘭教的規定,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禁食一切形象醜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菸、不飲酒,但特別喜歡飲茶和用茶待客。由於分散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飲茶習俗,北方回族地區有罐罐茶;雲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迴族中有擂茶。
蓋碗茶是西北迴族的一種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寶蓋碗茶」,即蓋碗內泡有茶葉、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紅棗、桂圓、葡萄乾(或蘋果乾)等。
服飾特色:
回族婦女一般都頭戴白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無論在泉州、廣州、海南等沿海地區,還是在內地,一般都是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
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綠蓋頭清俊嬌麗;白蓋頭乾淨持重;黑色蓋頭素雅端正。
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製作。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
頭飾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點的服飾。因伊斯蘭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視白色為最潔淨、最喜悅的顏色。在衣、冠顏色上以白、綠、黑色為主。
回族男子戴的無簷小白帽,亦稱「回回帽」或「禮拜帽」。有白、灰、藍、綠、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來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
帽子的樣式因教派和地區不同而有差異。
如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民愛戴六角尖頂帽,六瓣表示堅信六大信仰,帽圓表示萬教歸一。除了白帽外,清真寺裡的阿訇、滿拉和篤信宗教的回族老人則喜愛戴纏頭。
建築民居:
建築工藝的中阿結合性。即將伊斯蘭的裝飾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築手法相融匯,通常採用白、藍、綠等冷色佈置大殿,體現了穆斯林喜歡的審美心態。
佈局的完整性。即多采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形制。其建築以一定的中軸線排列,具有完整的空間。堅持伊斯蘭教的基本原則,突出表現了清真寺的宗教特點。
寺院園林化。我國回族清真寺內,往往小橋流水,山石疊翠,遍植樹木花草,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使人在崇敬之餘,產生親切感。
4、藏族
藏族(藏文:བོད་པ་ )是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國境內主要分佈在**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此外印度、不丹、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區也有藏族分佈。
拉薩是藏族人心中的聖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約750萬左右,中國境內約700萬(2023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計在1000萬以上。
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紀初期吐蕃建政之後,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
2023年,**和平解放。
飲食習慣:
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藏餐分為主食、菜餚、湯三大類。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 。
糌粑是藏族的一種重要食品,製作很簡單,將青稞炒熟後磨成面便成了糌粑。食用方式多樣,最常見的是用手在小碗中把茶汁、酥油與糌粑、奶渣拌勻並捏成小團而食 。
風乾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食品。初冬時節,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通風處,任其冷凍並逐漸自然風乾,到來年二三月份食用時,不僅肉質鬆脆,口味也獨特。
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製及擺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據客人社會地位的高低來決定用膳形式,還有素宴、葷宴之別 。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馬、驢、騾,尤忌吃狗肉。魚、蝦、蛇、鱔等水產海鮮類食品,除部分城鎮居民外,農牧區群眾一般不習慣食用 。
服飾特色: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雄健豪放;**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作為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藏族服飾的基本特徵是長袖、寬腰、長裙、長靴。這較大程度上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穿用這種結構肥大的服裝夜間和衣而眠可以當作棉被抵禦風寒;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白天氣溫上升更可脫出一個臂膀,方便散熱,調節體溫。
所以,脫掉一隻袖子的裝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裝特有的風格。
建築民居:
藏族民居極具特色,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區的帳房、雅魯藏布江流域林區的木構建築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風、防震的同時,也採用開闢風門,設定天井、天窗等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氣候、地理等自然環境不利因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達到通風、採暖的效果。
5、壯族
壯族(壯文:bouxraeuz,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佈,主要聚居在南方,範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佈區。
飲食習慣:
壯族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發達,稻米也自然成為壯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種多樣,有蒸、煮、炒、燜、炸等,各種米飯、米粥、米粉、米糕、餈粑、粽子、湯圓等,是壯族人民日常喜愛的食品。如果摻和其他材料,還可以製成許多更加味美營養的食品,如八寶飯、八寶粥、竹筒飯、南瓜飯、「彩色糯米飯」等。
居住在乾旱山區的壯族,由於不宜種植水稻,則以玉米為主食。
壯族人民喜食水產,魚蛤螺蚌,皆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蟬、蛇、禽、獸,也是壯族人民的日常佳餚。
嚼檳榔是壯族的傳統習俗,今廣西龍州等地的壯族婦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檳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服飾特色:
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 ,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儲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如廣西西北部,中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繡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繡花圍腰,下身穿褶裙和繡花鞋,喜戴銀首飾;廣西西南部龍州、憑祥一帶的壯族婦女,至今仍穿著無領、左衽的黑色上衣,頭上包成方塊形狀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寬腳褲子。
建築民居:
壯族住房多數與當地漢族相同。廣西西南和西北部分地區的壯族村寨,還保持著古老的傳統住房形式「幹欄」,又稱「麻欄」。分上下兩層,上面住人,下面關養牲畜和存放雜物。
這種住房形式,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住房特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因為它具有適應於南方山區地形、氣候和預防毒蛇猛獸侵擾的優點,所以一直延用到現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德保、靖西、巴馬等地方的房屋雖然已經朝著現代居室方向發展,為磚石或鋼筋混凝土構造,但一些房屋的結構還保留著幹欄的基本特徵。
龍勝各族自治縣的龍脊壯族聚居區的「幹欄」式建築,是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
少數民族民風民俗作文,少數民族民風民俗作文500 600字
高山族 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麗的民族服飾,齊聚在 日月潭 邊,在銀輝的月光下,男男 玩起 託球舞 的遊戲。黎族 稱中秋節為 八月會 或 調聲節 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 調聲頭 即領隊 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互贈月餅 香糕 甜粑 花巾 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
我國少數民族的,我國少數民族的資料
多民族國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國指漢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 回 藏 維吾爾 哈薩克 苗 彝 壯 布依 朝鮮 滿等民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 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由於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相對漢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 少數民族 朝鮮族被稱為 白色...
關於我國少數民族過年的風俗習慣,關於中國的少數民族的風俗和習慣
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 風 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 俗 所謂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風俗是一種社會傳統,某些當時流行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