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娜の咖啡
王守仁本來篤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但經過使他刻骨銘心的格竹子之理實踐的失敗,開始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在記載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的《傳習錄》中,王守仁敘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這件事:「大家都說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但能夠身體力行的並不多,我年輕時候,曾經實實在在地做過。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討論通過格物致知來做聖賢,決定先從自家花園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
我的朋友對著竹子想窮盡其中的理,結果用盡心思,不但理沒格到,反倒勞累成疾。於是我自己接著去格竹子,堅持了七天,結果同樣是理沒有格出來,自己反生了一場大病。當時還以為自己和朋友沒有做聖人的能力,現在想起來,朱熹的格物致知,從認識的物件、認識的方法、認識的目的上說都搞錯了。
」王守仁通過對格竹子之理失敗的經驗的總結,認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論中,認識的物件是自然的事物,認識的方法是外在的觀察,認識的目的是增進知識。王守仁對朱熹的這種「格物致知」論非常不滿,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學說。所謂「致良知」,就是說認識的物件應該是自己的心靈,認識的方法應該是向內的自我體驗,並將自己的體驗即心中的天理推廣到外部事物之中。
當然,對作為認識的最終目的即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來說,它們之間沒有原則性的區別。
同時,如果我們將朱熹與王守仁的觀點加以對照分析,就會發現王守仁對朱熹思想的理解是從他自己的意圖出發,並不等於就是朱熹的原意。事實上,從認識物件上講,朱熹自己就講過「炊沙豈能成飯」,並不贊成泛泛觀察自然事物;從認識方法上講,朱熹是格物、致知並提,外在觀察、內在推理並重,並不是只向外格物;從認識目的上講,朱熹是增進知識、提高境界並重,並且希望用增進知識來幫助提高境界,並不是只注重增進知識。
2樓:紫晶破空刀
明帶大思想家「心學」派創始人王守仁從竹林裡悟道
守仁格竹是成語麼
3樓:蓀☆蕁
這不是一個成語,是一個故事,或者說是典故吧。
講的是明朝的王守仁想要成為一個「聖賢」,然後去實踐朱熹的「格物窮理」,就不停的格這個,格那個。這個典故就是講他去格竹子的故事。他希望通過**世間萬物從中參透天理,參透「道」。
最後他並沒有從竹子中參透什麼,反倒是在一次次的格物中,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哲學觀點:「知行合一」。
4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那些事兒》中關於「守仁格竹」典故的介紹:從小就有為國靖難、做聖賢想法的王守仁,十八歲時開始苦讀朱熹的書,認為那樣能幫他走向聖賢之路。朱聖人用四個字指出了金光大道:
格物窮理。意思就是「理」雖然很難悟到,卻普遍存在於世間萬事萬物之中,理無處不在,而要領會它,就必須「格」。至於到底怎麼格,那就不管你了,願意怎麼格就怎麼格。
那麼「格」到什麼時候能夠「格」出理呢?關於這個問題,宋明理學的另一位偉大導師程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
」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會神地「格」,加班加點地「格」,便會「豁然貫通」。這下好了,王守仁就開始「格」上自己家的竹子了,就這麼沒日沒夜的「格」,不吃不喝的「格」,雷打不動的「格」,每天呆呆的看著這個有「理」的竹子,終於,王大師被「格」倒了。他第一次產生了疑問:
朱聖人的話是對的嗎?這就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後來通過與一位禪師之間生的事情,王守仁終於領悟了一條人世間的真理:
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在歷經十九年的痛苦沉浮與掙扎後,在那載入史冊的一瞬,他頓悟出了「理」。
簡單理解就是:萬物一體,知行合一。天人本是一體的,懂得道理是重要的,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現在比喻推究研究
5樓:匿名使用者
胸有成竹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
6樓:眾妙之門
是典故,不過要成為成語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守仁格竹的「格」應該怎樣理解,能舉個例子解釋一下嗎,它與格物致知的「格」是一個含義嗎
7樓:嶙暉
格在這裡是參悟,體會的意思。
王守仁本來篤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但經過使他刻骨銘心的格竹子之理實踐的失敗,開始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在記載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的《傳習錄》中,王守仁敘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這件事:「大家都說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但能夠身體力行的並不多,我年輕時候,曾經實實在在地做過。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討論通過格物致知來做聖賢,決定先從自家花園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
我的朋友對著竹子想窮盡其中的理,結果用盡心思,不但理沒格到,反倒勞累成疾。於是我自己接著去格竹子,堅持了七天,結果同樣是理沒有格出來,自己反生了一場大病。當時還以為自己和朋友沒有做聖人的能力,現在想起來,朱熹的格物致知,從認識的物件、認識的方法、認識的目的上說都搞錯了。
」王守仁通過對格竹子之理失敗的經驗的總結,認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論中,認識的物件是自然的事物,認識的方法是外在的觀察,認識的目的是增進知識。王守仁對朱熹的這種「格物致知」論非常不滿,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學說。所謂「致良知」,就是說認識的物件應該是自己的心靈,認識的方法應該是向內的自我體驗,並將自己的體驗即心中的天理推廣到外部事物之中。
當然,對作為認識的最終目的即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來說,它們之間沒有原則性的區別。
同時,如果我們將朱熹與王守仁的觀點加以對照分析,就會發現王守仁對朱熹思想的理解是從他自己的意圖出發,並不等於就是朱熹的原意。事實上,從認識物件上講,朱熹自己就講過「炊沙豈能成飯」,並不贊成泛泛觀察自然事物;從認識方法上講,朱熹是格物、致知並提,外在觀察、內在推理並重,並不是只向外格物;從認識目的上講,朱熹是增進知識、提高境界並重,並且希望用增進知識來幫助提高境界,並不是只注重增進知識。
「守仁格竹」是什麼意思?
8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守仁格竹」的意思是:明朝大哲學家王守仁年輕時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竹子之理的典故。
王守仁通過對格竹子之理失敗的經驗的總結,認為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論中,認識的物件是自然的事物,認識的方法是外在的觀察,認識的目的是增進知識。
王守仁對朱熹的這種「格物致知」論非常不滿,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學說。所謂「致良知」,就是說認識的物件應該是自己的心靈,認識的方法應該是向內的自我體驗,並將自己的體驗即心中的天理推廣到外部事物之中。
擴充套件資料
王守仁的思想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什麼是守仁格竹,守仁格竹,陽明格竹的啟示,守仁恪竹
9樓:夢你現實
格竹不是忘記它的存在,而是忽略它的存在,所謂心即理,當我想讓
它存在時,它便存在,不想讓它存在,它就不存在,人的思想是很多很雜亂的吃飯時想著睡覺,上課,上班,魂飛天外,這就沒辦法做到知行合一,我心即理了!吃飯就好好吃飯,睡覺就好好睡覺,學習就一心學習!專心致志,就是知行合一了
10樓:_鷹揚將軍
王陽明格物致知,心學。
守仁格竹的格怎麼解釋?
11樓:捭闔齋主人
就是參悟的意思
格物致知 出自《大學》
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片語與
大學之學,在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
並稱為儒學的「三綱八目」
我個人認為
格,就是表示參悟事物與天理之間的關係
按程朱理學來講,所有的物體都可以用來參悟
從參悟這些物體的過程中
去理解天理
換句哲學術語就是,參悟人與宇宙的關係
但是,如果按陸王心學的角度來看
格,就是去體驗
要了解一件事物的本質
就必須去體驗和經歷
然後從中獲取知識
所謂「心外無物」,可以引申為,如果你不去體驗,事物就不會進入你的思想中
比如說,你沒有看到花開,那花在你的心裡就是沒有開的這是主觀唯心主義
而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
兩家都是唯心主義
當然啦,我們也不能隨便就說唯心主義是錯誤的在哲學思辨的過程中,唯心主義也是必不可少一個門類馬克思就認為唯心主義的黑格爾是他的哲學思維上的導師嘛跑遠了這裡的「格」肯定是參悟的意思
但是,如果要說王陽明一生的學說來解釋這個「格」,那應該是「體驗」的意思
個人淺見
12樓:王楨傑
王陽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學,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13樓:非戰不屈
"格"就是格物致知的格,翻譯成「參悟」好像有點遠。個人覺得應該是研究、觀察的意思。因為理學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有「理」的痕跡。
比如,你觀察竹子,發現它長得很直,就說「此竹也,無雜枝,君子之理!」,這就和理學的本源對上了。這就格物成功了。
(實際上就是在扯犢子!忽悠自己。)
14樓:那拉凝潔魏言
《明朝那些事兒》中關於「守仁格竹」典故的介紹:從小就有為國靖難、做聖賢想法的王守仁,十八歲時開始苦讀朱熹的書,認為那樣能幫他走向聖賢之路。朱聖人用四個字指出了金光大道:
格物窮理。意思就是「理」雖然很難悟到,卻普遍存在於世間萬事萬物之中,理無處不在,而要領會它,就必須「格」。至於到底怎麼格,那就不管你了,願意怎麼格就怎麼格。
那麼「格」到什麼時候能夠「格」出理呢?關於這個問題,宋明理學的另一位偉大導師程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
」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會神地「格」,加班加點地「格」,便會「豁然貫通」。這下好了,王守仁就開始「格」上自己家的竹子了,就這麼沒日沒夜的「格」,不吃不喝的「格」,雷打不動的「格」,每天呆呆的看著這個有「理」的竹子,終於,王大師被「格」倒了。他第一次產生了疑問:
朱聖人的話是對的嗎?這就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後來通過與一位禪師之間發生的事情,王守仁終於領悟了一條人世間的真理:
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在歷經十九年的痛苦沉浮與掙扎後,在那載入史冊的一瞬,他頓悟出了「理」。
簡單理解就是:萬物一體,知行合一。天人本是一體的,懂得道理是重要的,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
王守仁是何許人,王守仁是什麼教派的人?
王守仁 1472 1529 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 哲學家 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 佛家 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 先儒 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王守仁明憲宗成化年間,生於浙江餘姚。...
王守仁的主要觀點,王守仁的主要觀點求大神幫助
王守仁的主要觀點求大神幫助 王守仁的哲學觀點和思想核心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觀點為基礎的。他的哲學思想的核心是 心即理 致良知 說。王守仁的主要政治思想?王守仁思想核心是什麼 總的來說是 心即是理。心 性 理 具體來說 1.良知學 2.致良知 3.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不算他的思想嗎...
顏之推,竹朱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相同之處有哪些
陽明先生說 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陽明先生強調必須尊重兒童活潑愛玩的天性,循循善誘,把兒童形象生動地比喻為小樹苗,從開始萌動發芽生長過程中,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