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被咬的葉
目的是掠奪土地和人口,意義:1戰國的爭霸進行了區域性統一,為日後秦統一六。2促進民族融合。3各國為爭霸,紛紛改革,發展生產,穩定社會秩序,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4
2樓:看雲小子
周朝禮崩樂壞,春秋中後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在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領域出現了與周禮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體表現在勢力強大的諸侯開始變王田為私田,變分封制為郡縣制,政權不斷下移,並紛紛制定自己的法律。各自為政,諸侯就開始互相征伐,奪土地,爭地盤。這基本就是目的,影響是在這個時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旺盛期,出現了諸子百家組成了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春秋戰國完後,秦統一了全國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奴隸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建立,就是一種社會制度的進步。
3樓:匿名使用者
爭霸,客觀上促進了名族融合,密切了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聯絡,為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如果歷史考試就這樣回答,上面的那位回答太多不夠精煉!
春秋和戰國時期戰爭的主要目的有什麼不同?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主要為了佔領資源,土地
5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者是為了兼併天下。
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戰爭?
6樓:阿沾
1、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長勺(今山東省萊蕪)。此次戰役,是繼干時之戰後齊、魯另一次重要戰役。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2、吳越爭霸
吳越爭霸是指歷史上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互相征伐的一段時期。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吳侵越時所獲戰俘剌死吳王餘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吳大舉攻楚前,為解除後顧之憂,又曾攻越,佔領檇李(今浙江嘉興南)。
十五年,吳軍主力在楚都郢時,越乘機侵入吳境,雙方矛盾日趨激化。從地緣上看吳國欲爭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國,以解除其後方威脅;而越國欲北進中原,更必先征服吳國才能夠打通北進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續二十餘年的吳越戰爭。
3、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
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
孫臏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
4、即墨之戰
即墨之戰發生於前284年至前279年,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軍攻打齊國即墨城的一場攻防戰爭。齊國堅守防禦轉入**,一舉擊敗燕軍,收復國土的一次著名作戰。
即墨之戰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齊國雖然憑藉此仗復國,但是其實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國亦因此仗由興盛轉為衰弱。
5、邯鄲之戰
邯鄲之戰又稱邯鄲保衛戰,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國與趙、魏、楚聯軍在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進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戰。
邯鄲之戰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秦**隊近三十萬人的**,推遲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
邯鄲之戰是戰國時期東方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導致秦國對六國執行全面打擊政策的破產。秦國被迫改變策略,採取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外交方針來分化離間東方各國之間的關係,為統一六國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7樓:小白家裡小白
1、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
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
孫臏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
桂陵之戰後,經過幾年的休整後,魏國逐漸開始恢復對外進攻。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繼續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
孫臏運用減灶之計,在馬陵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
後果:魏國被削弱,齊國崛起,秦國坐收漁利,魏國從此無力阻止秦國東進。
2、五國攻秦之戰
五國攻秦之戰是公元前241年趙、楚、魏、韓、燕五國聯合進攻秦國的戰爭。此戰五國戰敗,從此,六國更加無法抵禦秦國的兼併,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
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聯軍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進攻秦軍的作戰。
魏王驅逐張儀,改用公孫衍為相,行「合縱」之策。在公孫衍的推動下,魏、趙、韓、燕、楚五國共推楚懷王為縱長,組織聯軍進攻秦國。公孫衍還聯絡義渠國由側背進攻秦國,配合聯軍。
楚、燕兩國暫時受秦威脅不大,態度消極。只有魏、趙、韓三**隊與秦軍交戰,被擊敗。
後果:各國不能一心,被打敗後魏趙韓更加虛弱。
3、即墨之戰
即墨之戰發生於前284年至前279年,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軍攻打齊國即墨城的一場攻防戰爭。齊國堅守防禦轉入**,一舉擊敗燕軍,收復國土的一次著名作戰。
即墨之戰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齊國雖然憑藉此仗復國,但是其實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國亦因此仗由興盛轉為衰弱。
前284年,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為首聯軍攻打齊國的一場戰爭,燕軍僅在六個月的時間,就攻取了齊國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克。
前283年,齊襄王死守莒城以抗燕軍,並號召民眾起來抵抗。齊國宗室田單在即墨率領全城軍民抵抗,雙方交戰五年。前279年,燕惠王繼位,田單使用反間計,使得樂毅被廢除職務。
最後,田單用火牛計反擊,最終將燕軍趕出齊國。
後果:齊國復國
4、趙破匈奴之戰
趙破匈奴之戰是指趙孝成王末年(公元前244年),趙邊將李牧率軍大規模反擊匈奴(今河北、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東部)的重要圍殲戰。
公元前244年,趙邊將李牧率軍大規模反擊匈奴的重要圍殲戰。
此戰,李牧針對匈奴軍騎兵機動性、戰鬥力強及以掠奪為主要作戰目的的特點,實施堅壁清野,使敵優勢無從發揮,軍需無法補充,同時採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戰鬥力;俟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後,集中力量,充分發揮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進行包圍,取得勝利。
後果:大敗匈奴
5、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戰爭中的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秦國方面雖然戰線更長,但國力遠強於趙,趙王怕再拖下去對趙更加不利,遂棄用偏於防守的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見戰國曆史分期)。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戰爭中的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趙王棄用偏於防守的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
秦國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後果:趙國元氣大傷,秦國加速統一程序。
8樓:匿名使用者
需葛之戰(鄭莊公戰周天子,從此周天子威信掃地.意義重大)
召陵之戰(齊楚之間的戰爭,規模很小.但是意義重大.有效地抑制了楚國的北方擴張的步伐.維護了周天子的威信)
泓水之戰(宋楚之間的戰爭,從此仁義在戰爭中很快的消失,兵不厭詐開始盛行.也是意義非凡.)
崤關之戰(**之間的戰爭,東進受阻後,秦穆公從此開始專門向西擴張.為秦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城濮之戰(晉楚爭霸,晉國從此長期成為霸主)
莊王圍宋(楚國對宋國的懲罰戰爭,這場戰爭開啟了長期消耗戰,圍城戰的先河,爾虞我詐成語的由來.意義重大所以必須列入)
柏舉之戰(吳國破楚,楚國第一次被人攻破都城.還有兵聖的精彩表演.意義重大)
艾陵之戰(吳國和齊國的戰爭,這為吳國衰弱,越國崛起,田氏代齊打下了基礎.還有縱橫家的鼻祖子貢的表演.意義重大.)
春秋時候各國的戰爭非常多,根本無法統計.這上面的戰爭都是有重大意義和歷史影響的戰爭.
戰國時期
馬陵之戰,孫臏,田忌率領齊軍大破魏將龐涓.
伊闕之戰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將白起率領秦軍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大敗韓、魏聯軍的重要殲滅戰.
秦趙長平之戰
燕攻齊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亞卿樂毅率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進攻齊國(今山東境)的大規模作戰.
即墨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齊之戰中,齊將田單率領齊軍憑藉孤城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進行堅守防禦並反擊燕軍圍攻的重要作戰.
閼與之戰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西),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
陘城之戰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佔韓國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等9座城邑的作戰.
番吾之戰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名將李牧指揮趙軍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擊敗秦軍的作戰.
蕞之戰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在合縱攻秦之戰,秦丞相呂不韋率軍在蕞(今陝西臨潼東北)擊敗趙、燕、魏、韓、楚五國聯軍進攻的作戰.
9樓:有錢的魔術師
1:北制之戰(公元前718年)
2:北戎之戰(公元前
714年)
3:襦葛之戰(公元前 707年)
4:長勺之戰 (公元前 685年)
5:滅虢之戰(公元前 658年)
6:泓水之戰(公元前638年)
7:城濮之戰(公元前 634年)
8:崤之戰(公元前 628年)
9:邲之戰(公元前 597)
10:鞍之戰 (公元前 591年)
11:鄢陵之戰 (公元前 579年)
12:雞父之戰(春秋後期,吳與楚爭霸江淮。周敬王元年 (公元前 519年 ),
13:柏舉之戰(公元前 515年)
14:姑蘇之戰(公元前494年)
15:笠澤之戰(公元前 478年)
16:戰國七雄兼併戰爭
17:秦滅六國
18:晉陽之戰(公元前 455)
19: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
20:馬陵之戰(公元前445)
21:伊闕之戰(公元前293年)
22:破齊之戰 (公元前314年)
23:即墨之戰(公元前284年)
24:鄢郢之戰(公元前 279年)
25:閼與之戰(公元前269年)
26:長平之戰(周赧王四十六年)
27:邯鄲之戰(公元前260年)
戰國時期結束,秦國一統六國,秦王嬴政一統六國,史稱秦始皇,其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大一統的帝王朝——秦朝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故事有哪些?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
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30個
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自己動腦子!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典故,要簡潔一些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的牛逼人物和簡歷,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
孫子 白起 智伯 趙簡子!孫子 扁鵲 孟子 屈原 商鞅 晉文公 伯牙 孫武 西施。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有 老子 孔子 鬼谷子 莊子 齊桓公等等。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 中國古代思想家 哲學家 文學家和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