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安靜的小妞啊
這個真不知道,要不給你寫一句吧,彼悅吾服,非悅吾人,何足怒乎
2樓:liyoucheng啦啦
古文有一句話的意思大概是:別人看的是我穿的衣服,而不是我這個人,我有什麼可生氣的呢?原文是什麼?原文是什麼,我忘記了。謝謝解答!
1人回答
安靜的小妞啊
2017-10-27關注
古文有一句話的意思大概是:別人看的是我穿的衣服,而不是我這個人,我有什麼可生氣的? 5
3樓:吉祥
古文的意思就是看人看人品,看內在,外表不重要。如果因為外表而厭煩的話,他不生氣。因為不是內心。
4樓:烏盟人在海南
古文裡頭有這句話嗎?
一時想不起來了。
誰想起來說一下吧?
5樓:zcl碧水藍天
也不一定,看人除了看衣服,還有看人品,外貌都很重要。
6樓:匿名使用者
看了你是衣服架子穿什麼衣服都好看。
古文有一句話的意思大概是:別人看的是我穿的衣服,而不是我這個人,我有什麼好?
7樓:女性聯盟
呵呵,這是一種謙虛的態度。
8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有一句話的意思,大概是別人看的是我穿的衣服,而不是我這個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不相識的人看的都是,只是這個人的外表,對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根本不瞭解的
有沒有人能告訴我這篇古文的翻譯, 成現代文, 然後我需要清楚的知道孔子在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有人問孔子
說:「顏回是怎樣的人?」,孔子回答:「仁義的人,我(孔子名丘內)不如他。」
那人再問容:「子貢是怎樣的人?」,孔子說「辯才,我(孔子名丘)不如他。」
那人又問:「子路是怎樣的人?」,孔子說「勇士,我(孔子名丘)不如他。」
那人詫異的說:「三個人都比您優秀,但是卻都聽您的,那是什麼原因呢?」
孔子說:「我既有仁心又能狠心,既善辯又不露鋒芒,既勇敢又有所畏懼。用三位**的長處換我的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學問或方法,我也不幹。」
孔子的意思是,做人要仁義但不要婦人之仁,有口才但要懂得謙讓,要勇敢但也不能一味蠻幹。即做人要知進退,恰如其分。孔子認為,顏回、子貢、子路都有他們過人之處,而且這些長處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他孔子所趕不上的(「丘弗如也」),但由於不善於守中,不善於掌握恰當的分寸,因而都未能盡善盡美。
他自己則兼有眾人之長,而又能無過與不及,因此,雖然在具體方面不及諸人,卻有綜合優勢。這裡的「道」就是「中庸之道」。
10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有人問孔子:「
顏回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答道:「顏回是仁義之人,我不
內如他。」
那人又問:容「子貢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答道:「子貢是善辯之人,我不如他。」
那人接著問:「子路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答道:「子路是勇敢之人,我不如他。」
有人奇怪地問:「三人都比您強,卻拜您為師,聽從您的調遣。這是為什麼啊?」
孔子答道:「我既有仁心又能狠心,既善辯又不露鋒芒,既勇敢又有所畏懼。用三位**的長處換我的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學問或方法,我也不幹。」
孔子認為,顏回、子貢、子路都有他們過人之處,而且這些長處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他孔子所趕不上的(「丘弗如也」),但由於不善於守中,不善於掌握恰當的分寸,因而都未能盡善盡美。他自己則兼有眾人之長,而又能無過與不及,因此,雖然在具體方面不及諸人,卻有綜合優勢。這裡的「道」就是「中庸之道」。
有哪位高人能幫我看下這是出自哪篇古文並幫我找到本文的翻譯啊~衷心感謝!
11樓:の落幕
原文:齊閔王二十五年,復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秦相。人或說秦昭王曰:
「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嘗君,謀欲殺之。
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
孟嘗君患之,遍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
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后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
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
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已後孟嘗君出,乃還。始孟嘗君列此二人於賓客,賓客盡羞之,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後,客皆服。
譯文: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
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
」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藉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
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
」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裡。他便藉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
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麼能叫呢?
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隻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
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開啟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12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資治通鑑》
原文:或謂秦王曰:「孟嘗君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哉!
」秦王乃以樓緩為相,囚孟嘗君,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求解於秦王幸姬,姬曰:「願得君狐白裘。
」孟嘗君有狐白裘,已獻之秦王,無以應姬求。客有善為狗盜者,入秦藏中,盜狐白裘以獻姬。姬乃為之言於王而遣之。
王后悔,使追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時尚蚤,追者將至,客有善為雞鳴者,野雞聞之皆鳴。孟嘗君乃得脫歸。
譯文:有人勸告秦王:「孟嘗君做秦國丞相,一定會先照顧齊國而後才考慮秦國,秦國實在危險!
」秦王於是仍任樓緩為丞相,囚禁孟嘗君,想殺掉他。孟嘗君派人向秦王寵愛的姬妾求情,姬妾說:「我希望得到你那件白狐皮袍。
」孟嘗君確實有件白狐皮袍,但已經獻給了秦王,無法滿足姬妾的要求。他的幕僚中有個人善於盜竊,便潛入秦宮藏庫,盜出白狐皮袍送給那個姬妾。姬妾於是替孟嘗君說情讓秦王釋放他回國。
可是秦王又後悔了,就派人去追。孟嘗君急急逃到邊關,按照守關制度,要等雞叫才能放行過客,而這時天色還早。秦王派來追的人馬上就到。
幸虧孟嘗君幕僚中有人善學雞叫,四野的雞一聽他的叫聲都引頸長鳴,孟嘗君才得以出關脫身。
13樓:匿名使用者
或謂秦王曰:「孟嘗君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哉!
」秦王乃以樓緩為相,囚孟嘗君,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求解於秦王幸姬,姬曰:「願得君狐白裘。
」孟嘗君有狐白裘,已獻之秦王,無以應姬求。客有善為狗盜者,入秦藏中,盜狐白裘以獻姬。姬乃為之言於王而遣之。
王后悔,使追之。孟嘗君至關。關法:
雞鳴而出客。時尚蚤,追者將至,客有善為雞鳴者,野雞聞之皆鳴。孟嘗君乃得脫歸。
主; a6 c5 m& i3 o. p5 u- s2 h/ a' h2 u靈,楚人告於秦曰:「賴社稷神靈,國有王矣!
」秦王怒,發兵出武關擊楚,斬首五萬,取十六城。古 9 z' v2 |4 \3 s6 l0 s w
客常趙王封其弟勝為平原君。平原君好士,食客常數千人。有公孫龍者,善為堅白同異之辯,平原君客之。
孔穿自魯適趙,與公孫龍論臧三耳,龍甚辯析。子高弗應,俄而辭出,明日復見平原君。平原君曰:
「疇昔公孫之言信辯也,先生以為何如?」對曰:「然。
幾能令臧三耳矣。雖然,實難!僕願得又問於君:
今謂三耳甚難而實非也,謂兩耳甚易而實是也,不知君將從易而是者乎,其亦從難而非者乎?」平原君無以應。明日,謂公孫龍曰:
「公無復與孔子高辯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
」齊鄒衍過趙,平原君使與公孫龍論白馬非馬之說。鄒子曰:「不可。
夫辯者,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亂。抒意通指,明其所謂,使人與知焉,不務相迷也。故勝者不失其所守,不勝者得其所求。
若是,故辯可為也。及至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繳紛爭言而競後息,不能無害君子,衍不為也。
」座皆稱善。公孫龍由是遂絀。
出自[資治通鑑】的【慎靚王十七年(癸亥,公元前二九八年)】
1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鑑》.
你把你需要的節選出來 ..全文好長好長哦..
15樓:勝夫
孟嘗君與他的門客
秦昭襄王為了拆散齊楚聯盟,他使用兩種手段。對楚國他用的是硬手段,對齊國他用的是軟手段。他聽說齊國最有勢力的大臣是孟嘗君,就邀請孟嘗君上咸陽來,說是要拜他為丞相。
孟嘗君是齊國的貴族,名叫田文。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專門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門下來的,他都收留下來,供養他們。
這種人叫做門客,也叫做食客。據說,孟嘗君門下一共養了三千個食客。其中有許多人其實沒有什麼本領,只是混口飯吃。
孟嘗君上咸陽去的時候,隨身帶了一大幫門客。秦昭襄王親自歡迎他。孟嘗君獻上一件純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見面禮。秦昭襄王知道這是很名貴的銀狐皮,很高興地把它藏在內庫裡。
秦昭襄王本來打算請孟嘗君當丞相,有人對他說:「田文是齊國的貴族,手下人又多。他當了丞相,一定先替齊國打算,秦國不就危險了嗎?」
秦昭襄王說:「那麼,還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們說:「他在這兒已經住了不少日子,秦國的情況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兒能輕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嘗君軟禁起來。
孟嘗君十分著急,他打聽得秦王身邊有個寵愛的妃子,就託人向她求救。那個妃子叫人傳話說:「叫我跟大王說句話並不難,我只要一件銀狐皮袍。」
孟嘗君和手下的門客商量,說:「我就這麼一件,已經送給秦王了,**還能要得回來呢?」
其中有個門客說:「我有辦法。」
當天夜裡,這個門客就摸黑進王宮,找到了內庫,把狐皮袍偷了出來。
孟嘗君把狐皮袍子送給秦昭襄王的寵妃。那個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勸說把孟嘗君釋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發下過關文書,讓孟嘗君他們回去。
孟嘗君得到文書,急急忙忙地往函谷關跑去。他怕秦王反悔,還改名換姓,把文書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關上,正趕上半夜裡。
依照秦國的規矩,每天早晨,關上要到雞叫的時候才許放人。大夥兒正在愁眉苦臉盼天亮的時候,忽然有個門客捏著鼻子學起公雞叫來。一聲跟著一聲,附近的公雞全都叫起來了。
守關的人聽到雞叫,開了城門,驗過過關文書,讓孟嘗君出了關。
秦昭襄王果然後悔,派人趕到函谷關,孟嘗君已經走遠了。
孟嘗君回到齊國,當了齊國的相國。他門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門客分為幾等:
頭等的門客出去有車馬,一般的門客吃的有魚肉,至於下等的門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飯了。有個名叫馮驩(一作馮暖)的老頭子,窮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嘗君門下來作食客。孟嘗君問管事的:
「這個人有什麼本領?」
管事的回答說:「他說沒有什麼本領。」
孟嘗君笑著說:「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嘗君的意思,就把馮驩當作下等門客對待。過了幾天,馮驩靠著柱子敲敲他的劍哼起歌來:「長劍呀,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呀!」
管事的報告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照一般門客的伙食辦吧!」
又過了五天,馮驩又敲打他的劍唱起來:「長劍呀,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呀!」
孟嘗君聽到這個情況,又跟管事的說:「給他備車,照上等門客一樣對待。」
又過了五天,孟嘗君又問管事的,那位馮先生還有什麼意見。管事的回答說:「他又在唱歌了,說什麼沒有錢養家呢。」
孟嘗君問了一下,知道馮驩家裡有個老孃,就派人給他老孃送了些吃的穿的。這一來,馮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嘗君養了這麼多的門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祿是遠遠不夠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東滕縣東南)向老百姓放債收利息,來維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費。
有一天,孟嘗君派馮驩到薛城去收債。馮驩臨走的時候,向孟嘗君告別,問:「回來的時候,要買點什麼東西來?」
孟嘗君說:「你瞧著辦吧,看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
馮驩到了薛城,把欠債的百姓都召集攏來,叫他們把債券拿出來核對。老百姓正在發愁還不出這些債,馮驩卻當眾假傳孟嘗君的決定:還不出債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聽了將信將疑,馮驩乾脆點起一把火,把債券燒掉。
馮驩趕回臨淄,把收債的情況原原本本告訴孟嘗君。孟嘗君聽了十分生氣:「你把債券都燒了,我這裡三千人吃什麼!」
馮驩不慌不忙地說:「我臨走的時候您不是說過,這兒缺什麼就買什麼嗎?我覺得您這兒別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義,所以我把『情義』買回來了。」
孟嘗君很不高興地說:「算了吧!」
後來,孟嘗君的聲望越來越大。秦昭襄王聽到齊國重用孟嘗君,很擔心,暗中打發人到齊國去散播謠言,說孟嘗君收買民心,眼看就要當上齊王了。齊閔王聽信這些話,認為孟嘗君名聲太大,威脅他的地位,決定收回孟嘗君的相印。
孟嘗君被革了職,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這時候,三千多門客大都散了,只有馮驩跟著他,替他駕車上薛城。當他的車馬離開薛城還差一百里的時候,只見薛城的百姓,扶老攜幼,都來迎接。
孟嘗君看到這番情景,十分感觸。對馮驩說:「你過去給我買的『情義』,我今天才看到了。」
紀伯倫有一句話,大概是送人禮物是看禮物對於你來說多麼貴重,這
彼此戀愛,卻不要 的系鏈。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連金錢也是一樣,因為它會給人們以教益。你的心靈常常是戰場。在這個戰場上,你的理性與判斷和你的熱情與嗜慾開戰。只能和你同樂不能和你共苦的人,丟掉了天堂七個門中的一把鑰匙。願除了尋求心靈的加深之外,友誼沒有別的目的。別有寄託的友誼,不是真正的友誼,而是...
古代有一句話形容人很保守,用古文的一句話形容話不能亂說人言可畏
抱殘守缺bai。因循守舊。不越雷du池。食古不化zhi。畫地為牢。守株待dao兔。故步自封。遺老專遺少屬。封建落後。小富即安。不思進取。中規中矩。無所作為。膽小怕事。得過且過。庸政懶政。但求無過。閉關鎖國。陳規陋習。囿於成見。安步當車。克己復禮。作繭自縛。舊瓶新酒。復古念舊。小腳女人。瞻前顧後。優柔...
論語中孔子說過一句話,意思大概是你覺得滿足了就可以了,這句話原句是啥
論語 憲問 或曰 以德報怨,何如?子曰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子曰 莫我知也夫 子貢曰 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論語中孔子說過一句話,意思大概是你覺得滿足了就可以了,這句話原句是啥。當時的場景是他的一個學生問他 宰我問 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