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緹縈救父」的確是家喻戶曉好典故,再來說一個大家可能不太知道的。
著名典故:「何武斷劍」
沛中有一個富豪,正妻及其女兒品德不端,兒子為妾所生,且年幼喪母。富豪臨終時恐怕死後子女爭奪家產,兒子年幼受到**,就立下遺囑說,所有財產都歸女兒,但有一把寶劍,在兒子15歲時交給他。兒子成年後,向姐姐們索要寶劍,但姐姐們不肯給,兒子告至官府。
司空何武說:「劍,所以斷決也。現年十五,有智力足也。
女及婿溫飽十五年已幸矣。」也就是說兒子已經十五,具有掌理家族的能力了,而劍又是決斷事務的意思,也就是說富豪當時是暗指在兒子十五歲時將家族交與其管理,女兒和女婿們享了十五年溫飽已經算幸運了。當時大家都說何武這樣「原情度事」十分恰當。
這個典故可以看出漢代已經出現了遺囑繼承,並且嫡子與庶子都有繼承權。
同時它也是我國古代「原情」斷案,重視維護實質正義的例子。
古文原文可見《太平御覽》八百三十六卷
2樓:一千年以後
廢除肉刑
西漢初年,沿用前代刑律,用刑很重,死刑、肉刑使用較多。文帝時,齊太倉令淳于意犯罪,他的女兒提縈上書文帝,說「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後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自願「為官婢,以贖父刑,使得自新。
」文帝很受感動,隨下詔廢除肉刑,將黥、劓、刖等酷刑改為答或徒刑,對原有各種徒刑亦有所減輕。文帝死後,景帝即位,以為答刑太重,繼續減輕。還下詔強調:
「答者,所以教之也。」批評了濫用笞刑,對笞用刑具的長、寬、厚度及其光滑度都有所規定。
中國民間故事有哪些?
3樓:京城「老炮兒
人類最早記錄歷史的方法其實就是傳說故事,傳著傳著傳神了,就成了神話,大禹治水,神農嘗百草,后羿射日等等優美神話。
4樓:信天游
缸內直噴、多點電噴哪個好?家用車買哪個更實用?這次搞明白了
5樓:阿沾
1、孟姜女哭長城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範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2、梁山伯與祝英臺
祝英臺女扮**出遊,邂逅文武雙全的梁山伯,一見鍾情。後兩人同窗共讀,結為兄弟,感情日深。分手時,英臺以「九妹」之名對樑兄自許終身。
祝員外卻逼女兒嫁給馬太守之子馬文才,英臺不從,但山伯誤認為英臺變心,抑鬱而死。梁山伯墳前,祝英臺悲痛欲絕經仙姑的幫助,兩人凌空齊飛,結為美滿幸福的一對。
3、白蛇傳
《白蛇傳》的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
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
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讚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4、牛郎織女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山東的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可憐的小孩,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子過日子。
他每天都要出去放牛,於是,人們都叫他牛郎。牛郎的嫂子很討厭牛郎,有一天,牛郎的嫂子見他長大了一些,就把他趕出家門。
牛郎只好牽著老黃牛流浪到一座荒山下蓋一間小房子,獨自生活,到了夜裡,牛郎覺得很無聊,就把老黃牛當做是他唯一的朋友。其實,這頭老黃牛是天上的金牛星,這頭老牛知道天上有七個仙女,於是,老黃牛就去打聽訊息,老牛不知怎麼告訴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到夜裡託夢給他。
到了第二天,牛郎去放牛時,看見七仙女在湖邊戲水,牛郎趁這個機會,拿走了一個仙女的衣衫。第二天,見到了那個仙女,他們一見鍾情,決定在一起。過了一段時間,牛郎和織女有了自己的孩子,建起了家庭。
後來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織女被抓上了天庭,不讓他們相見,織女很傷心,求王母娘娘讓他們相見,王母娘娘看在女兒的份上,規定:每年七月初七讓他們相會。
5、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是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出自《搜神後記》卷五。故事講天帝知道謝端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見他克勤克儉、安分守己,所以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幫助他。四川省射洪縣螺湖也有流傳,故事情節類似。
6樓:cy辭言
中國民間故事有很多,代表性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白蛇傳》,合稱」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影響最大,流傳最廣。
拓展資料: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通稱,有的地方叫「瞎話」、「古話」、「古經」等等。
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係,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侷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它們往往包含著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
主要特徵
1.時代久遠,往往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曆程而經久不衰。
2.口頭傳播,民間故事大都以口頭形式傳播。
3.情節誇張、充滿幻想,大都表現了人們的良好願望。
4.多采用象徵形式, 內容往往包含著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民間故事就像所有優秀的作品一樣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侷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 [1]
主要類別
神話傳說
神話傳說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
內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歷史上出名的人物。
傳奇故事
傳奇故事的來歷大體上是「口口相傳」的結果,內容大部分是俠客、清官、**等為老百姓所關注的人物。這類故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其中有愛情故事、機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
在古代,絕大部分中國老百姓都是不識字的,但是他們對才子佳人有著一種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層的文人中跟是流傳著許許多多這類故事。
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廣泛流傳,與封建社會的黑暗有著莫大的關聯,老百姓無不盼著有為民說話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寄託。到了現代,公案故事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民間也是流傳極廣。民間故事可分五類,即:
幻想故事、動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間寓言、民間笑話。
歷史上有許多關於智謀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語,請寫一寫。(寫出七個)
7樓:匿名使用者
草船借箭,望梅止渴,空城計,包公審馿
8樓:匿名使用者
打草驚蛇,順手牽羊,李代桃僵,笑裡藏刀,隔岸觀火,暗度陳倉,無中生有,聲東擊西
有教育意義的成語故事!
9樓:匿名使用者
1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的出現。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2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
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
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
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3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
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
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
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4不寒而慄
漢武帝時,有一個人名叫義縱,因為受到太后的恩寵,做了上黨郡某縣令。上任以後,公務辦得很出色,案子處理上敢作敢為,不論是有錢有勢的豪紳,還是平民,只要犯了法,義縱秉公審辦,皇上很讚賞他,調他做河內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禍害一方的豪門大族滿門抄斬,一時間,河內郡的治安和社會風氣大有好轉,有人不慎把東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沒有人搶走據為已有。
義縱調到南陽任太守時,一個做惡多端的豪強地主寧成,正在南陽居住。寧成為了討好義縱,每次迎送都裝出謙恭的樣子。但是,義縱對他的惡行早有所聞,到南陽後立即調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關押起來。
後來,漢武帝又任命義縱做定襄太守。當時定襄的社會治安歷史學家混亂。義縱到任以後,把押在獄中的沒有加開具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為重犯開脫罪責進行賄賂的二百多名門客親屬,一律嚴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內處死的就有四百多名。
從此以後,定襄的人一聽到義縱的名字就「不寒而慄」--天氣不冷卻渾身發抖。
5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中國法制史材料分析題
我是學法律bai的哈 以下內容du 為自己手打 非複製 有知道zhi任務在身dao 滿意的話還望採納專啊 不圖分數哈哈 1 材料反屬映的內容,是中國法制史上的鑄刑鼎事件,也是春秋時期成文法運動的開端 2 春秋時期成文法運動包含以下過程 公元前 536年,鄭國執政子產,將鄭國法律鑄到金屬鼎上,公佈於眾...
請問讀了「中國法制史」您認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您好,我看bai 到您的問題很du久沒有人來回答,zhi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dao 會被扣分的並版且你的懸賞權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 論壇裡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
中國法制史中誣告反坐的名詞解釋是
指中國古代刑法對誣告行為的處罰原則,誣告人在被誣告人未受拷訊前,向審判官吏申述其所告事實虛假,撤回誣告,可以得到寬免。如唐律規定 除誣告他人死罪者外,誣告他 罪以下罪,在被誣告人或有關證人未被拷掠前承認虛假的,可以減反坐罪一等 但是誣告期親尊長 外祖父母 夫 夫之祖父母及奴婢部曲誣告主人的期親 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