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排列的順序因該bai是:子、醜、寅、
du卯、辰zhi、巳、午、未、申、酉
dao、戌、亥。
時間是從回前一天的23點開始,
答每個時辰兩個小時。
子時 23:00--00:59
丑時 1:00-- 2:59
寅時 3:00-- 4:59
卯時 5:00-- 6:59
辰時 7:00-- 8:59
巳時 9:00--10:59
午時 11:00--12:59
未時 13:00--14:59
申時 15:00--16:59
酉時 17:00--18:59
戌時 19:00--20:59
亥時 21:00--22:59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從子時開始是0點到2點,丑時是2點到4點,依此類推,亥時是22點到24點(也就是0點)
中國的時辰是怎麼排列的?子時代表幾點到幾點?亥時代表幾點?
3樓:
時辰排列順序為:子 、醜 、寅 、卯 、辰、巳 、午、未、申 、酉、戌、亥。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
按照現在的24小時制,每個時辰代表的時間如下:
子時:23:00~24:59
丑時:01:00~02:59
寅時:03:00~04:59
卯時:05:00~06:59
辰時:07:00~08:59
巳時:09:00~10:59
午時:11:00~12:59
未時:13:00~14:59
申時:15:00~16:59
酉時:17:00~18:59
戌時:19:00~20:59
亥時:21:00~22:59
擴充套件資料:
時辰與養生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迴圈,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亥時(晚9~11時),為三焦經當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對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問題,但不管採取什麼方式,儘量在晚上11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態。
子時(子夜11~凌晨1時),膽經當令。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裡,「凡是十一藏取決於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援,因此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丑時(凌晨1時~3時)為肝經當令。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別指出的是,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寅時(凌晨3時~5時),肺經當令。按照中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必須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擾。
卯時(早晨5~7時),大腸經當令。早起不貪睡,晨起首先活動四肢筋骨,打太極拳,叩齒摩面或雙手扣後腦,做「鳴天鼓」。
辰時(上午7~9時),胃經當令。活動後喝一杯開水,用木梳梳髮百遍,然後洗漱。早餐應該清淡,要吃飽。飯後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強度鍛鍊。
巳時(上午9~11時),脾經當令。開窗通風后,可從事腦力活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及時的休息。
午時(上午11時~午後1時),心經當令。這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外,建議可以喝點湯,菜要少鹽。酒可喝但不能醉。飯後宜睡半小時,不要過多。
未時(午後1~3時),小腸經當令。午睡後可做少量和緩的運動,喝一杯茶。
申時(午後3~5時),膀胱經當令。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記憶力和判斷力都很活躍。除用腦學習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時(午後5~7時),腎經當令。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可以喝點粥。
戌時(晚7~9時),心包經當令。準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睡宜採取右側臥位。
總之,這種養生法的核心就是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重點睡好子午覺,以此達到養生的目的。
4樓:肆意搖擺
子時代表23:00~1:00、亥時代表21:00~23:00
子時 23:00~1:00
丑時 1:00~3:00
寅時 3:00~5:00
卯時 5:00~7:00
辰時 7:00~9:00
巳時 9:00~11:00
午時 11:00~13:00
未時 13:00~15:00
申時 15:00~17:00
酉時 17:00~19:00
戌時 19:00~21:00
亥時 21:00~23:00
時辰,是過去人看時間的單位,就好比現在說的幾點幾點一樣,時辰是用十二地支來代表的。
時辰,就是看時間的一個名詞,過去看時間不是問幾點幾分,是用時辰,我們的先人把時間以年、月、日、時辰來劃分,一天二十四小時劃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先人是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的,每個時辰對應的北京時間要記下來,不能搞錯。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
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叫做「小時」。
以後,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 43.
2分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
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5樓:劉德洪周易網
中國的時辰排列:
一晝夜共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代表的名字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時代表23----1點 ; 亥時代表 21----23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兩個小時,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分為三個部分,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半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為子時,其餘類推。由此可見,中國傳統上新一天的分界線是午夜十一點,而不是現行公曆使用的十二點(零點)。
23-1 子時 屬於 水 1-3 丑時 屬於 土
3-5 寅時 屬於 木 5-7 卯時 屬於 木
7-9 辰時 屬於 土 9-11 巳時 屬於 火
11-13午時 屬於 火 13-15 未時 屬於 土
15-17申時 屬於 金 17-19 酉時 屬於 金
19-21 戌時 屬於 土 21-23 亥時 屬於 水
一、更與點:1、更:古代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2、點:古代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點24分鐘。
二、古代辰制:1、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
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4、五時辰制: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參閱《淮南子.天文訓》。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
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三、十二時辰現代地支天色別名備註23--01子時夜半午夜,子夜,中夜,宵分,未旦,未央 01--03丑時雞鳴昧旦,荒雞 03--05寅時平旦日旦,騎旦,平明,黎明,早晨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5--07卯時日出日始,破曉,旭日太陽剛露臉,冉冉初升那段時間,為古代官署開始辦公時間07--09辰時食時早食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9--11巳時隅中日禺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11--13午時日中日正,平午,平晝,亭午,中午,正午 13--15未時日昳日側,日映,日跌,日央太陽偏西為日跌15--17申時晡時日哺,日鋪,夕食 17--19酉時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9--21戌時黃昏日夕,日暮,日晚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21--23亥時人定夤夜,定昏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是人靜
四、現代計時法與地支計時法對應關係的說明理論意義上的時辰劃分,是把北京時間的二十四小時被十二時辰均分,即每個時辰兩小時,從23:00-1:00為子時,依次類推至21:
-23:00為亥時.這種劃分方法,在一些地域的特定時間裡.
是有應用價值的,然而,中國地原遼闊,東西所跨經度60餘度,五個時區,黑龍江東部的人上午8點,正是上班高峰,此時新疆西部的人依然還在夢鄉.可見同一北京時間內,由於地域不同,環境變化差異極大,再加上季節變化造成的晝夜交替長短變更,使時辰的正確確定更富靈活性。
時辰是怎麼計算的?對應幾點,請問有誰知道時辰是怎麼算的?比如子時是幾點到幾點,要全部時辰,有急用。
古時一天分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2個小時。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 雞鳴,又名荒雞 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 平旦,又稱黎明 早晨 日旦等 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 日出,又名日始 破...
代表遠古的時代詞語是啥,形容遠古的詞語
古代錯了別怪我 過去原始 不然就是遠古 錯了也別怪我 形容遠古的詞語 遠古的成語 盥耳山棲 盥 洗 棲 居住。相傳遠古時隱士許由,不願接受堯帝的封讓,躲到山裡,用穎水洗耳,以免受傳言的汙染。比喻隱居不仕。三皇五帝 三皇 伏羲 神農 黃帝 五帝 少昊 顓頊 帝嚳 堯 舜。原為傳說中我國遠古的部落酋長。...
中國朝代排序,中國歷史朝代排序是如何排列的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中國朝代歷史順序表 華夏族 皇帝 4000多年前堯舜 禹夏朝 約公元前22世紀 公元前17世紀 商朝 約公元前17世紀初 公元前11世紀 周朝 約公元前11世紀 公元前256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