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先讀:唯識三字經講話(湘武崗唐大圓居士造頌)(慈航法師講解),比較易懂。(**不能發,要屏掉。)
唯識論的學習順序是什麼?
2樓:海印放光
先學《八識規矩頌》,因為比較短。再學《百法明門論》,這是基礎。
網上有大願法師講解《八識規矩頌》,大願法師講的同時也講了許多唯識學的基礎知識。從這裡學起很方便。如果開始就學「六經十一論」就很難。
有一定基礎後,在學《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進一步再學《解深密經》及《成唯識論》,乃至學深奧的《華嚴經》、《瑜伽師地論》 等等
3樓:半天妖
沒有不經聞薰道理而能下手的活兒,哪怕吃飯。
所以,順序是先了解唯識的真實義,如果不指望當一輩子學者而是志在修行的話,就需要從止觀入手。當然,你看到的所有內容都是文字,如何轉化成可操作的上手的東西,還要有賴於如理思維,依止善知識——這在唯識裡叫師資圓滿。然後,三皈五戒,開始止觀修習。
唯識止觀是貫穿整個成佛之道的事情,因此,作對了,就成為第一要緊的事。
開始上路了,入手直接指導的大論,推薦您學習【六門教授習定論】。
願您吉祥!
誰能說說玄奘大師的《成唯識論》?
4樓:aaa**王
成唯識論
佛教論書。又名《淨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淨月、**、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註釋而成。
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註釋(每家各10卷),並獨得玄鑑居士珍藏的**註釋的傳本。回國後,原擬將十家註釋全文分別譯出,後採納窺基建議,改以**注本為主,糅譯十家學說,由窺基筆受,整合一部。
玄奘糅合十家之說,又經剪裁組織,各家原說很難分辨。窺基所作疏釋,以**之說為正義,故釋文所引《唯識三十頌》頌文,可能有采用**一系所用的本子,個別地方與現存梵文、藏文字頗有出入。開頭的"序頌"和末尾的"結頌",也為**釋論所原有。
本文釋《唯識三十頌》的三段區分,相傳是按《華嚴經》求法品的相、性、位來分的,也是**釋論的原式。對於糅合難陀、安慧等各家之說,相同者從略,不同的則以"有義"字樣存其另說。通常將被認為不正確的說法列於前,而以**的簡別和所得的結論居後,以示正宗之所在。
沈玄明的《成唯識論後序》說:"糅茲十釋四千五百頌,匯聚群分,各遵其本,合為一部,勒成十卷。……文同義異,若一師之制焉。
"漢譯行世後,影響甚大,成為法相宗所依據的重要論書之一。
5樓:匿名使用者
成為法相宗所依據的重要論書之一。
6樓:覺醒
1 首先玄奘大師的水平高於他的老師戒賢法師,所以《成唯識論》比原來《瑜伽師地論》或印度十二家唯識的論述要高,學唯識可以以《成唯識論》和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打地基。不要看近代現代學者寫的唯識書籍。唯識一些基礎關鍵的名相理解有誤,整個理論都會理解錯誤,沒有很高的證悟的人,對唯識的理解是不夠的。
試問誰有玄奘大師的腦回路那麼厲害?整個歷史只有一個。
2 可以從馮達庵的《八識規矩頌詳釋》開始入手,這個是目前相對比較準確的註釋,因為馮達庵是唐密傳承,實修實證的水平很高。
唯心論和唯識論的區別?
7樓:t深深海底行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佛出世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說的「心」、「識」、「我」是一回事,是我們尚未觸及的「獨尊」的那個「唯我」;故說「唯識」。
一. 兩類經典:
般若類經典是佛「二轉****n」時,對未悟、將悟、已悟者說的,是讓人覺得「很美」的語言(比如《心經》、《金剛經》等),類似於「灌輸概念」;
而唯識學則是佛最後階段「三轉****n」時所說,是進一步分解我們的「心」;是對證悟者而說,以使其印證無誤;更重要的是:悟後起修,直致成佛;因此,唯識類經典,不是入地菩薩不能如實通達;
二. 可以學習唯識的理由:
學習唯識,對大願人來說,是一種行願;對福厚人來說,是種下善根;所以應該熏習。
三. 不可學習唯識的理由: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禪,不是不能說,而是不可說;對未成熟的人說了,就是「洩佛密義」,猶如「揠苗助長」,聞者以思維心解之,往往轉退,斷了慧命,再來時已是無量劫以後了!《成唯識論》就處於這兩難之間,玄奘菩薩能兩全而利益後世,殊勝難得!
四.略解唯識:
人道眾生,因有六根故生出六識;除此六識以外,還有第七識(意根: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無色界天人,因無色身,故只有
六、七、八識;而十法界(六道,二乘,菩薩,佛合為十法界)一切含靈,莫不有此「阿賴耶識」。故說「萬法唯識」。
第八識的部分功能參看「六祖見性偈」、部分體性參看《心經》。
五 .唯識學的阿賴耶識:
其一:此識猶如一個記憶體無限大的硬碟,將此有情無量劫以來每一念的種子儲藏起來「如有體相,虛空不能容受」,緣熟時某一種子開花結果,顯現出來;這就是「因果業報」.多劫以前某一細小的念頭,也會在將來多劫以後成熟;宿業已然無量,受報的過程中又不斷種下新的種子,因此,生生死死無有窮盡之時。
如果某人「無念」,即無種子;就有可能「了結」。因此,「菩薩畏因」。但是,「無念」即同木石,(現代科學證明,人類視網膜每秒能傳遞大約1000萬個位元,大腦的運算能力大約為每秒32o萬條指令),猶如瀑流,一瞬間無念也不可得。
因此歷代禪師不主張以「無念」為方法,當然也不主張象你這樣「思量不已」。
其二:此識在初地至最後身菩薩,更名為「異熟識」;在佛地,更名為「無垢識」「如來」「清淨法身」;(在因地不可如是名)唯在佛地,完全清淨無染,任運無窮。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為真我;這是「理」,而無量汙染種子,在凡夫是「加法」,在悟後,可以做「減法」了;這就是明心的重要!悟後起修,二大阿僧祗劫而至佛地;這是「事」。
其三:此識「持身」,業力顯現時,四大分解,入下一個色身;如有人言「渾然一體」,是外道見;
其四:此識無苦樂受,離見聞覺知,「六入不會」,因此靠思維、禪定等是找不到的,這就是「悟」之難。
其五:此識不生不滅,所以能證得者,才會實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問題補充:唯識學是佛「三轉****n」時所說,是了義的佛法;唯識之「識」,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而哲學之「唯心」,完全是意識心,屬於世間法。二者天壤之別。
8樓:木繹
佛教唯識論所說的阿賴耶識,又有藏識、一切種、異熟等很多說法。說它是藏識,因為它儲存著生命的一切資訊和密碼。藏識的功能有能藏、所藏和執藏,能藏意謂能夠接受現在和未來與之相關的一切資訊,所藏意謂能夠儲存過去和現在與之相關的一切資訊,執藏意謂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相關資訊接受並儲存起來,把能藏和所藏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這種現實性也就是藏識的現實性。
說它是一切種,是要將其動態化,外界的事物可以變成內在的種子,內在的種子又可以變成外在事物。說它是異熟,是說種子生長過程中的變異性,從內在的本質說,好人可以變成壞人,壞人可以變成好人;從外在的容貌說,所謂「女大十八變」,原來的醜小丫可以變為美女,原來的美女也可以變成醜婦。然而無論怎麼變,這都是在阿賴耶識中註定了的,是阿賴耶識的現實化。
阿賴耶識的這三種稱謂,是由三個不同角度所給予的規範。一切種是阿賴耶識得以成立的因,異熟是阿賴耶識所顯現的果,而藏識則是阿賴耶識的自相。因、果、相三位一體,描述了阿賴耶識的動態存在過程,即由因生果,由果著相,因、果、相共時性地含藏在阿賴耶識中。
而阿賴耶識不僅能變現它所寄居的生命本體,而且還能變現宇宙的萬事萬物。佛教的修證就是對阿賴耶識的開發,修證的層次越高對阿賴耶識開發得越多,而一旦成佛也就是意味著對阿賴耶識的全部開發。這就是大智慧的實現,不僅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無所不知,而且對宇宙內的萬事萬物無所不曉
唯心與唯識關係論
9樓:匿名使用者
10樓:匿名使用者
心,唯心是有意義的,那就是說明,人可以按照心意來創造東西
佛教中,唯識論典有哪些
11樓:白色的哈逹
唯世宗(bai或瑜伽宗、法du相宗)最主要的經zhi典為「一經一論」
dao--《解
回深密經》與《瑜答伽師地論》。其根本經典,根據《成唯識論述記》,則為「六經十一論」 :
a、 六經--
1. 解深密經
2. 華嚴經
3. 密嚴經(又名厚嚴經)
4. 楞伽經
5. 如來出現功德經
6. 大乘阿毗達磨經(最後二經未譯成漢文)b、 十一論--
1.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
2. 顯揚聖教論
3. 大乘莊嚴經論
4.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
5. 攝大乘論(以上無著菩薩造)
6. 辯中邊論(本頌彌勒菩薩說,世親菩薩造釋論)7. 分別瑜伽論(本頌彌勒菩薩說,世親菩薩造釋論、此論未傳譯)8. 唯識二十論(世親菩薩造)
9. 十地經論(世親菩薩造,系解釋華嚴經「十地品」者)10.集量論(陳那菩薩造、義淨譯、已亡佚。系因明學之論典、發揮現比二量、及識之三分說)
11.觀所緣緣論(陳那菩薩造)
六經是佛說;十一論,則為菩薩說或造,包括彌勒、無著、世親、陳那等。
12樓:蓮花佛舍利展覽
法相唯識宗的哲學思想之中,亦包含有深刻的佛性理念。南北朝時期,為回研究、弘揚真諦所譯的《攝答大乘論》 玄奘帶著佛性論的困惑問學於天竺,希望能夠直探原典,啟伸宿惑。他帶回的瑜伽宗特別是法相唯識宗的原典和思想方法 .
《瑜伽師地論》玄奘在唐代初年創立的法相唯識宗,成唯識論述記》、《大乘法苑義林章》 該宗以一經二論即《解深密經》《成唯識論》和《瑜伽師地論》,作為立宗的基本典籍。《瑜伽師地論》作為它的根本教典,佛教史上因此又名之為瑜伽宗。唯識宗的論有幾部唯識三十論.
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楞伽論,破色心論,唯識無境論.辮**.三自性論.
集量論略解,百法明門論.八識軌矩頌,《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集量論》
如何學習唯識論(佛教)
13樓:匿名使用者
1.看大成佛經 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 《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等
2.看修行的書 明理不求實證 則無意義 目前時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大圓滿法 天賜眾生福澤 能修習 當累世修的機緣 甚難得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大手印即大圓滿),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 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 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 不僅僅是開悟 且證量足 能夠灌頂加持 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西南大學學科教學論學碩和專碩什麼區別?哪個好
1 學碩和專碩的性質不同,培養目標 學費 學制等都不一樣。看各人專取捨,如果 屬想搞研究,想考博,想省錢則考學碩。2 專業學位與學術型碩士處於同一層次但有差異,網上搜尋有很多介紹 學碩按學科設立,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中專教師和科研人員 而專碩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
照成和造成有什么區別,照成和造成有什麼區別?
照成這個詞不存在,它是造成的誤讀,是發音不準確造成的,而不是兩個詞語。照成一般說做事的過程,造成說的是你做事的結果 照成這個詞存在,但不常用。造成和照成的區別是 造成屬於最後結果的詞。而照成屬於形容詞。照成是一般指出現!造成是指創新創造!是兩個不同的!這是兩種不同的意思。照成是以實現。造成是理想和抱...
十三陵長陵和定陵有什麼區別十三陵的長陵定陵哪個
十三陵有 地上看長陵,地下看定陵 之說,長陵是永樂皇帝的陵墓,最值得一看的是祾恩殿的金絲楠木 定陵是萬曆皇帝的陵寢,主要看的是地下宮殿,也就是地宮,裡面可參觀一些文物。能玩。現在大修的是茂陵 明憲宗成化皇帝 登上定陵城樓,沿城牆往左能看到一排陵墓,最左邊那個就是茂陵,左數第5個規模最大的那個就是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