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對大氣層起到什麼作用,植物對大氣汙染起到了哪些作用?

2021-04-18 04:15:41 字數 4788 閱讀 7555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所形成的包層叫大氣層。大氣隨著地球運動;日、月的引力也對它起著潮汐作用。大氣層對地面的物理狀況和生態環境有決定性的影響。

地球大氣的質量約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大氣密度隨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大氣總質量的90%集中在離地表15公里高度以內, 99.9%在50公里高度以內。

在2,000公里高度以上,大氣極其稀薄,逐漸向行星際空間過渡,而無明顯的上界。

地球大氣的密度、 溫度、 壓力、化學組成等都隨高度變化。可以按照大氣的溫度分佈、組成狀況、電離程度這些不同引數,對地球大氣進行分層。

按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分佈可以分為:

對流層:靠地表的底層大氣,對流運動顯著。其厚度因緯度、季節以及其他條件而異,在赤道區約16~18公里,中緯度區約10~12公里,兩極區約7~8公里。

一般來說,夏季厚而冬季薄。對流層與地表聯絡最密切,受地表狀況影響最大,大氣中的水汽大部集中於此層,形成雲和降水等現象。對流層的上部稱為「對流層頂」,厚約幾百米到1~2公里。

對流層的溫度幾乎隨高度直線下降,到對流層頂時約為零下50攝氏度。

平流層:(又稱同溫層)由對流層頂到離地表50公里高度的一層,大氣主要是平流運動。層內溫度隨高度增加而略微上升,到約50公里高度處,達到極大值(約零下10~零上20攝氏度)。

中間層:(又稱散逸層) 高度在離地表50~85公里的一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下降,到離地表高度85公里的中間層頂,溫度接近最小值,約為零下攝氏度。

熱層:中間層以上的一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上升,在離地表500公里處,即熱層頂,達到1100攝氏度左右。這一層的溫度因為大氣大量吸收太陽紫外輻射而升高。

熱層頂以上為外大氣層。這裡的大氣已極稀薄。

按大氣的組成狀況可以分為兩層:離地表約100公里以下是均質層(大氣由各種氣體混合組成);以上是非均質層。在均質層中離地表10~50公里處,太陽紫外輻射的光化作用產生臭氧,形成臭氧層,這一層的高度大抵與上述平流層相當。

在離地表20~30公里處,臭氧濃度最大,不過這部分大氣中的臭氧含量仍然不到這一層大氣的十萬分之一,各種氣體依然視為均勻混合的。臭氧層吸收掉危害生命的太陽紫外輻射,使之不能到達地表。

按大氣的電離程度可以分為兩層:從地表到離地表80公里這一層,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都處於中性狀態,稱為中性層。離地表80~1000公里這一層,大氣中的原子在太陽輻射(主要是紫外輻射)作用下電離,成為大量正離子和電子,構成電離層。

電離分為4層,這些層的高度和電離情況都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一年中的不同季節和太陽活動程度而發生變化。許多有趣的天文現象,如極光、流星等都發生在電離層中。電離層還能反射無線電短波,從而使地面上可以實現短波無線電通訊。

近地表大氣中78%為氮,21%為氧,其他還有二氧化碳、氬等多種氣體成分以及水汽。水汽是大氣中最不穩定的組成部分。在夏季溼熱處,水汽在大氣中的含量可以達到4%;而在冬季幹寒處,它的含量可下降到0.

01%。除水汽外,離地表 3公里內還有塵埃、花粉、火山灰及流星塵等微粒。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大氣已不存在,它已全部或大部散逸到空間。

後來,由於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和所謂「引力致熱」,地球處於一種熔化階段,從而加速了氣體從地球內部逸出的過程。地球的引力使這些逸出的大氣漸漸積蓄在地球的周圍。這種第二代地球大氣缺少氧,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組成,稱為還原大氣。

後來,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來自太陽的輻射使水分解為遊離氧,從而使還原大氣變為以氮和氧為主的氧化大氣。有的科學家通過分析赤鐵礦中的沉積物,推斷出氧存在的時間至少在25億年以上。從那時起,大氣中便含有豐富的遊離氧了。

2樓:匿名使用者

1、綠化美化環境; 2、產生氧氣;

3、有的植物可以吸收環境中的汙染物;

4、吸收噪聲; 5、調節氣候

植物對大氣汙染起到了哪些作用?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人在維持生命的過程中,都要吸進氧氣和撥出二氧化碳。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人的呼吸就會感到困難或不舒適,甚至可能中毒。綠色植物是地球上惟一能利用太陽光合成有機物的創造者,又是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吸收器和氧氣的製造工廠。

植物除了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有吸收、清除作用以外,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氯和氟化氫等有害氣體,也都有一定的吸收和積累的能力。例如,1公頃的柳杉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720千克;259平方千米的紫花苜蓿,每年可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硫600噸以上;1公頃銀樺林,每年可吸收11.8千克氟化氫;1公頃刺槐林,每年可吸收42千克氯氣。

植物對放射性物質不但具有阻隔其傳播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起到過濾和吸收的作用。例如在美國,科學家曾用不同劑量的中子和γ射線混合輻射5塊櫟樹林,發現樹木可以吸收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質而不影響樹木的生長,從而淨化空氣。

綠色植物對大氣汙染有哪些淨化作用

4樓:困在心裡的落寞

綠色植物不僅能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而且具有吸收有害氣體、吸泭塵粒、殺菌、改善小氣候、防噪音和監測空氣汙染等多方面的綜合效果。

5樓:商商籤

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和水

大氣層有什麼作用?

6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大氣層的作用:防止紫外線、防止宇宙塵埃襲擊地球、形成雨雪等自然現象、防止空氣外溢 。

對地球保溫,防止晝夜溫差過大。望採納!

7樓:天喜小仙女

地球表面為一層大氣所包圍。這層大氣既為生命所必需,又為地面生物提供良好的保護。如果沒有大氣,來自太空的隕石將像超級炮彈一樣,將地面的一切毀壞淨盡。

因有大氣保護,絕大部分隕石尚示落地之前就已焚化消失。由此所產生的細微粉塵,則恰恰使直射的日光受到一定程度的散射。這一散射對人的視覺非常重要。

它不但使天空呈現明亮美麗的蔚藍色,而且使地面的光照變得柔和均勻,使人獲得均衡的視覺。否則,地面景物在強烈的直射陽光下,明暗對比將過分強烈,難以形成清晰的視像。天上則除眩目的日光和刺眼的星斗之外,整個天空背景無論晝夜都將是一片漆黑,既無蒼穹碧落,也無良辰美景,舉目所見,唯有黑白分明。

地球的周圍有相當強的磁場(據控測,並非所有星球都有同樣的磁場),可使地面生物免受太陽粒子流的傷害,並在大氣層的高空形成一電離層。大氣高空的電離層和臭氧層對來自太空的電磁波有良好的遮蔽作用。否則,過量的電磁波將危害人和動物的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大氣層雖能屏除絕大部分的電磁波,但卻容許可見光通過。須知可見了光也是電磁波段。是寬廣的電磁波譜中極為狹窄的一個波段。

由於人的視覺細胞對這個波段敏感,乃成可見光。頻率高於或低於這一波段的電磁波則一概不能為人的視覺細胞所接受,故不可見,但其為電磁波的本質與可見光並無兩樣。但大氣層對一般電磁波有如一堵難以穿越的厚牆,而唯獨對可見光卻如明淨的玻璃,網開一面,暢通無阻。

這在地球物理學上稱為「可見光視窗」。這實在是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因為如果沒有這一奇特的視窗,大氣層將對所有電磁波一視同仁,一概隔絕,則地面將成一片黑暗世界,不見天日。

一切生命現象將一概化為烏有。對於頻率較紫光略高的紫外線,大氣則只將其大部分吸收,卻容許少量通過,這一點也有重要意義。過多的紫外線會傷害眼睛和**,並引起癌變,但少量紫外線則 人體所必需。

否則,人體的固醇類將不能轉化為維生素d,因而導致軟骨病,而且兒童也不能正常發 育。近年來由於過量使用人為的氟烷化合物(冷媒),以致臭氧層受到汙染破壞而出現破洞,於是人類健康立即感受威脅。足見地球生態環境平衡狀態之精細及不容恣意干擾。

大氣層對地面既有保護作用,又有溫室效應,可使地面溫度保持和暖而且穩定。同時,一定強度 的大氣壓力是使地面水在常溫下保持液體狀態的必要條件,故大氣層的厚度必須適中。如果大氣層太稀薄,保護作用不足,地表熱量易散佈失,以至溫度下降,晝夜溫差加大。

而且氣壓太低,將使地面水在常溫甚至在低溫下即持續沸騰不已,直至全部氣化而消失,地面所有動植物均將因缺水而死。反之,如果大氣太厚重,則過高的氣壓非人和動物所能耐受,而且過強的溫室效應,也將使地面溫度持續上升而危及動植物的生存。

為滿足生物對空氣的需要,大氣的組成也必須調配得當。氧氣為多數生物所必需。氧太少,生物將窒息;氧太多,亦對生物有害。

且過強的氧化作用,將使地面成為一片火海,甚至金屬也會燃燒,故必須用其它不活潑的氣體將氧氣稀釋。地球大氣的五分之四是氮氣,它除了能將氧氣稀釋之外,在逐漸轉為固體化合物之後,又是植物最主要的營養**,也間接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如以其它惰性氣體代替氮來稀釋氧氣,則所有動植物均將因不能合成蛋白質而通通死滅。

除氧和氮之外,大氣中還必須有適當濃度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太少,則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勢必枯死,動物因無碳水化合物為食,也不能生存。如二氧化碳太多,也將使動植物不能呼吸。

且二氧化碳有很強的溫室效應,過量也將使用地面溫度失控。

就目前所知,在太陽系中,並無任何其它星球具備與地球類似的大氣層。水星和月球一樣,因其重力太小,現在已無任何空氣存留。金星大氣則過於濃重,其氣壓相當於地球之九十倍,這樣高的氣壓,顯然非人類所能耐受。

且其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又有濃烈的硫酸霧,其酸度可侵蝕金屬,更不必說生物了。火星大氣中幾乎沒有氧和氮,二氧化碳則佔百分之九十四,完全不適合動植物呼吸。木星和土星大氣之表層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為氫,其餘為氦,稍向深層則有甲烷、乙烯和氨等,都是有毒氣體。

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大氣成份尚未完全確定,估計除氫和氦之外,尚有更多的四烷和氨之類。冥王星之大氣主要為氖和甲烷構成。總之,所有這些星體的大氣一概不能容許生物存在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麼好處

8樓:ⅴ淺唱ˉ悲傷

植物與動物不同,它們沒有消化系統,因此它們必須依靠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對營養的攝取。就是所謂的自養生物。對於綠色植物來說,在陽光充足的白天,它們將利用陽光的能量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髮育必需的養分。

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內部的葉綠體。葉綠體在陽光的作用下,把經有氣孔進入葉子內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轉變成為葡萄糖,同時釋放氧氣:

大氣層對地球生物的作用,大氣層對地球有什麼作用

地球來的周圍有相當強自的磁場 據探測,並非所有星球都有同樣的磁場 可使地面生物免受太陽粒子流的傷害,並在大氣層的高空形成一電離層。大氣高空的電離層和臭氧層對來自太空的電磁波有良好的遮蔽作用。否則,過量的電磁波將危害人和動物的健康。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其生命過程所必需的氣態元素 使地球溫度相對穩定,晝...

大氣層主要有幾層其特點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大氣層 aerosphere 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78 1 氧氣佔20 9 氬氣佔0 93 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稀有氣體 氦氣 氖氣 氬氣 氪氣 氙氣氡氣 和水蒸汽。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

這是什麼綠色植物?名稱,這是什麼綠植 叫什麼名字?

中文學名 慄豆樹 拉丁學名 castanospermum australe 別稱 澳洲慄 綠寶石 元寶樹 開心果 科 豆科 亞科 蝶形花亞科 屬 慄豆樹屬 綠元寶 別稱澳洲慄 綠寶石 元寶樹 開心果 拉丁學名 castanospermum australe種慄豆樹 目豆目中文學名 慄豆樹科豆科 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