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商標註冊
符合bai減刑條件的可以du申請減刑,能否減zhi刑取決於罪犯的日常表dao現,是否有悔改
內表現、立容功表現等。
法律規定最多可以減一半刑期,實際基本達不到。
《刑法》第七十八條 【適用條件與限度】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
(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下列期限:
(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年。
刑法修正案九關於減刑
2樓:匯法網
目前刑法修正案九還沒有規定關於減刑方面的內容,只是規定了特殊情況可以減輕刑法處罰,
參考《刑法修正案九》
四十四、 將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修改為:「對犯**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二)**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四十五、 將刑法第三百九十條修改為:「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修正案九以後有多少個罪名
刑法修正案九坦白有沒有廢除
3樓:匿名使用者
刑法修正案八復
增加了制對坦白從輕處罰的規定,刑法修正案九對這個規定沒有修改,仍然有效。
刑法第六十七條【一般自首和處罰原則】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準自首】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坦白處罰原則】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刑法修正案(八)第八條(增加第三款)】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刑法修正案新增了哪些罪名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 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宣揚恐怖 主義 極端主義 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罪,強制穿戴宣揚恐怖主義 極端主義服飾 標誌罪,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 極端主義物品罪,虐待被監護 看護人罪,使用虛假身份證件 盜用身份證件罪,組織考試作弊罪,非法 提供試題 答案罪,代 試...
刑法修正案三審通過可實施嗎,刑法修正案九經過此次三審後會公佈實施嗎
要在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才行。刑法修正案九經過此次三審後會公佈實施嗎 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2015年8月29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閉幕會,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 九 取消了走私 彈藥罪 走私核材料罪 走私假幣罪 偽造貨幣罪 集資詐騙罪 組織 罪...
對中國刑法修正案九第253條的認識
不需特殊身份 皆可被追刑責。刑法 第253條原規定,非法提供公民個人資訊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罪 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僅限於國家機關或者金融 電信 交通 教育 醫療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刑法修正案 九 將上述兩罪名的犯罪主體原僅限於國家機關或者金融 電信 交通 教育 醫療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擴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