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的種植和收割,苧麻種植注意事項

2021-04-21 16:30:41 字數 3955 閱讀 9543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苧麻收穫copy

季節視各地生態環境和氣候而定,一般頭麻、三麻莖稈2/3變褐色,二麻黑稈1/2,莖稈下部葉片脫落較多時即應收穫。在長江流域一般頭麻趕在芒種前、二麻趕在立秋前、三麻趕在霜降前收完。如果遇到嚴重伏旱,頭麻可以適當早收,讓二麻旺長階段趕上梅雨時期。

收麻應在催蔸芽出土一週內完成,搶時間、搶季節,做到一季早、季季好。同時要求扯一塊、砍一塊,隨即中耕除草、追肥,達到麻收起,肥下地,搶住時間,促進下季麻苗早生快長,苗齊苗壯。

苧麻種植注意事項?

種植苧麻對自然條件有何要求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苧麻對自然條件的要求,一般來說是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光照。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光合作用強,有機物積累多,麻株生長髮育好,分株數多,麻皮厚,纖維產量高。陽光不足時,纖維細胞不發達,產量低。

(2)溫度。苧麻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其生活極限溫度為0~40℃,生長極限溫度為8~34.

7℃。苧麻種子發芽溫度為8℃左右;地下莖萌發出土的溫度為9℃;苗期適溫為11~32℃;生長旺期適溫為15~29.9℃;纖維成熟期適溫為17~32℃,17℃以下對纖維成熟不利;每季麻需10℃以上積溫為1500~1700℃。

因此,無霜期短的地區種植苧麻一般不會獲得高產。此外,由於地溫降到-5℃時,麻蔸易遭受凍害,故冬季長期冰凍的地區不宜發展苧麻。

(3)水分。苧麻需水量大,要求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分佈均勻;大氣相對溼度81%~89%。

(4)土壤。苧麻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最適宜的土壤是砂質壤土和腐殖壤土。

苧麻在ph6~7的土壤中生長良好。酸性過強時,植株矮小,分株少,纖維發育很慢,產量低;鹼性條件時,植株生長不良,纖維產量低。

(5)風。微風對苧麻生長有利,能使麻園空氣流通,改善溫溼條件,減少病害,同時可加速植株蒸騰作用,促進根系吸收,有利於光合作用,對開花授粉和纖維成熟有好處。但4級以上風力對苧麻將會產生風害。

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苧麻一般都種在山區平地、緩坡地、丘陵地或平原衝擊土上。土質最好是砂壤到粘壤。但地下水位在1m以內或易淹水的土地不宜種植。

若莖高1尺以上降霜,則危害更重。[4] 苧麻的宿根年限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生育期頭麻約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2] 頭麻幼苗5~6寸以上降霜時,將受凍害,生長點枯死,造成分枝,腳麻多,生長不良。莖葉茂盛,根蔸發達,要求土層深厚、疏鬆、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土壤ph值以5.

5~6.5為宜,低於4.5或高於7.

6的,應加以改良。

苧麻的主要價值

4樓:慕容暖沁

根為利尿解熱藥,並有安胎作用;葉為止血劑,治創傷出血;根、葉並用治急性淋濁、尿道炎出血等症。嫩葉可養蠶,作飼料。種子可榨油,供製肥皂和食用。

性味:性寒,味甘。

歸經:肝經;心經;膀胱經。

功能:清熱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主治:用於感冒發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痛、出血性疾病。

5樓:秒懂**

苧麻:亞灌木或灌木植物

苧麻的起源於我國嗎?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各國學者均認為苧麻起源於中國。瓦維洛夫(1951)及r.h.

kirby(1975)更明確指出,苧麻起源於中國的中、西部地區,這一研究結果得到學者們的認同。我國苧麻品種繁多,型別豐富,種植地區廣闊,栽培和加工利用歷史悠久,為研究起源與演化提供了依據。在出土文物方面:

2023年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發掘一處2023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出土了苧麻繩索。2023年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距今4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三塊經緯分明細緻的苧麻織物。2023年在江西省貴溪縣崖墓中出土的兩塊苧麻印花布是我國出土文物中發現最早的雙面印花苧麻織物,距今已有2700多年曆史。

202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出土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細苧麻布,其精細程度可與今日府綢相媲美,經、緯密度為32~38×36~54根/cm2。發掘出的文物足以證明我國古代利用苧麻歷史的悠久,麻紡工藝水平的不斷完善與提高。古籍有關苧麻的記述有:

公元前6世紀的《詩經·陳風》的「東門之池可以漚紵」,《禮記》篇的「紵麻之有縻」(牽牛的韁繩)。周代已設立「典枲」的**,專司苧麻等生產及徵收苧、繭等紡織品,故《周禮·天官冢宰下》記有「典枲掌布、緦、縷、是苧麻織物的精品。我國苧麻從採集野生纖維到栽培種植,面積從北方向南方不斷擴充套件,又從國內栽培逐漸被國外引種,這一歷程經歷了五六千年的歷史演變。

據2023年《正字通》記載,野生苧麻又叫山麻、野苧。隨著需求量的增加,這種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野苧麻漸感不足,於是開始了苧麻的栽培。人為栽培約始於商周時代,秦漢以來,黃河流域種植苧麻已很普遍,如在《漢書·地理志》記載苧麻在河南、陝西種植較多,而長江流域種植遠較北方少。

公元3世紀,陸璣在《毛詩·草森鳥獸蟲魚疏》中有苧麻擴充套件至「荊揚之間一歲三收」的記述。公元488年南北朝《宋書》記載有:「凡諸州郡,皆令盡勤地利,勸導播殖蠶桑麻,各盡其方」。

使苧麻種植面積在江南各省不斷擴大。隋唐時期,苧麻生產進一步發展,《新唐書》中所記貢賦苧麻的五道二十九州絕大部分是長江以南地區,栽培地域已東至福建、浙江等省,南至嶺南廣州府,西至四川省。元朝以來,中原地區因棉花比之蠶桑,無採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致使黃河流域苧麻面積逐年減少,而植棉之風甚盛。

有關苧麻栽培技術的古籍記述更是豐富,有生長與氣候、選地與整地、輪作與連作、選種與繁殖、施肥與管理、病害與蟲害的防治、收穫與加工等。隨著苧麻栽培技術的不斷髮展,紡織工藝有了很大改進和提高,從漢代苧麻紡織的壓光整理,到宋、元之後,各地逐漸形成的織物品種,其中著名的有浙江諸暨的「皺布」,桂林的「苧布」,邕州的「布」和苧麻與棉紗交織的「假羅」,以及湖南、江西兩省的「夏布」,均享譽國內外。於是苧麻的栽培種植、生產、加工更為世人所矚目。

2023年作為觀賞植物首先被荷蘭引入,2023年植物分類學家林奈從中國得到苧麻植株標本並描述其植物學特徵。2023年法國勝利號**從中國帶回麻蔸而引入法國,2023年英國康寧享到中國遊歷帶去種子而傳入英國,後於2023年傳入美國,再由美國傳入巴西和哥倫比亞。韓國和日本種植苧麻較早,日本有600多年曆史,也是由我國引入。

由上可見,世界各地的苧麻均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引入栽培,故外人稱之為「中國草」或「南京麻」。

7樓:匿名使用者

苧麻起源於中國。

出土文物的見證

2023年浙江省吳興縣前山漾新時期時代遺址中發掘出的幾塊苧麻織物,證明我國在距今2023年前就已用苧麻織布縫衣。

2023年江西省貴溪崖墓中出土的兩塊苧麻印花布,距今2800餘年,是我國出土文物中發現最早的雙面印花苧麻織物,湖南省長沙馬王堆西漢初的古墓亦發掘出了精細的苧麻布,這些史實反映我國古代苧麻加工業已發展到很高的工藝水平。

古籍記載

陰虛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絲麻的象形文字,古籍中關於苧麻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6世紀的《詩經》,詩中有「東門之池,可以漚紵」。苧麻在先秦以前稱作「紵」,後來才叫做「苧」,3世紀陸璣所著《毛詩草木鳥獸魚疏》一書,有「紵亦麻也。科生數十莖,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歲種也。

荊揚之間,一歲三收。今官園種之,歲再割,割(刈)便生剝之,以鐵若(或)竹,刮其表,厚皮自脫……」對苧麻的形態特徵、種植分佈、剝製加工及用途均作了描述。元朝《農桑輯要》、明朝《農政全書》等皆有關於苧麻栽培管理的記述。

中國在世界上是苧麻種植品種最多,利用苧麻韌皮纖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古以來,苧麻就是中國重要的天然紡織原料。

如今還可以從手工苧麻布做的衣物體驗到古人穿著苧衣的體驗,另外也有一些優秀的現代機織苧**物,像苧本品牌做的t恤、**,保留苧麻的透氣、抑菌特性,但比手工布更加柔軟舒服,是對苧麻在現代生活中的優秀利用。

種植苧麻對自然條件有何要求,什麼是苧麻?

苧麻對自然條件的要求,一般來說是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1 光照。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光合作用強,有機物積累多,麻株生長髮育好,分株數多,麻皮厚,纖維產量高。陽光不足時,纖維細胞不發達,產量低。2 溫度。苧麻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其生活極限溫度為0 40 生長極限溫度...

盆栽芋頭什麼時候收割,芋頭的種植時間

當年就能收割 復1 挑選當年的圓形制 的芋頭,這樣發芽率bai比較高。du 2 把芋頭放盤zhi 裡,加水使水沒過芋頭的三dao分之一。準備一條毛巾,用水浸溼後覆蓋在芋頭上,3 4天,芋頭就發芽了。3 準備花盆裝上土,把芋頭種進去,發芽的一頭朝上,澆透水。4 把芋頭放在陰涼處,保持通風和散射光。5 ...

葡萄種植要點,葡萄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1 挖穴育苗。葡萄的種植方法一般都是育苗移栽的方法,因此我們在種植前要挖好育苗穴,將泥土掏出,然後放入適量的農家肥當做底肥。根據種植面積控制好底肥的用量,施入底肥後蓋好土,土壤中拌入適量的混合肥,回填後適當高出地面。在播種的時候,為了保證幼苗活力大,提高發芽率,可以適當做好催芽工作,將溼布包裹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