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品蘇打
《江雪》作於永州。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回的典型景物,答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藉以表達作者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羅隱詩文多寓諷刺,詩歌,多方面揭露了唐王朝末世的黑暗,真切感人,不少詩句後來成為諺語
《夜雪》中「時聞」既顯示了雪夜的寂靜,又突出了詩人的思緒萬千,難以入寐,徹夜無眠。用「訝」與「冷」,表明氣溫急劇下降,感知不同往常,使人感到驚訝,並暗示夜間下了一場大雪,緊扣題目
2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點 就是 景色
不同點 就是 時間 心情
3樓:匿名使用者
寫法是出自不容朝代的詩人 感情一個是離別的夜晚 一個是相見的江邊 心情不同 人物不同
江雪和寒江釣雪圖兩首詩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寫簡單點 急求 20
4樓:霧月柔情
江雪:柳宗元被貶之後,精神受刺激和壓抑,這首江雪通過描寫山水和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
寒江釣雪圖:雖然是依據柳宗元江雪作的圖來寫的,但是以一句「魚嚼梅花影」把全詩寫活,使寒江、飛雪、蓑衣、游魚、梅影等種種形象渾然一體,把「釣雪」的意境昇華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境界,於嚴寒中透出生機、冷峻中透出禪味,神韻頓出,妙趣橫生。
5樓:教育之邦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話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寓意創作背景編輯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於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合**,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
他在任所名為司馬,實際上是毫無實權而受地方**監視的「罪犯」。官署裡沒有他的住處,不得不在和尚廟——龍興寺的西廂裡安身。
柳宗元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於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寒江釣雪圖
垂釣板橋東,雪壓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魚嚼梅花影。
寓意起句開門見山,交待垂釣地點,「板橋」使人容易聯想起溫庭筠名句「人跡板橋霜」,已覺幾分寒意。次句承「垂釣」寫「蓑衣」,以「雪壓」托出大雪紛飛景象,著意渲染寒冷氣氛。第三句承「冷」字再遞進一層,「水不流」說明「江寒」已達結冰地步,所詠垂釣為冰釣無疑。
這三句均未正面寫到釣者,而釣者冒雪垂釣的執著神態,卻已從各個側面烘托出來,氣氛顯然不像柳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孤寂壓抑。結句「魚嚼梅花影」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著此一筆,全詩皆活,於嚴寒中透出生機、冷峻中透出禪味,神韻頓出,妙趣橫生。
此句從查慎行《題王文選浣花溪釣圖小照》詩中「忽動綠玻璃,游魚嚼花影」點化而來,與前三句接隼無痕,使寒江、飛雪、蓑衣、游魚、梅影等種種形象渾然一體,把「釣雪」的意境昇華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境界,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
江雪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兩首古詩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悽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
青山遙遠迷濛,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白屋」,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
「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
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首詩歷來解釋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對「歸」的理解上。一種意見認為「歸」是詩人的來到,詩人在迷漫風雪中忽然找到投宿處,如「賓至如歸」一般。另一種意見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
關鍵是詩人的立足點在**。前者,詩人是在「白屋」外,在風雪途中;後者,詩人在「白屋」內,或前兩句在屋外,後兩句在屋內。
《江雪》整首詩是什麼意思?
7樓:可愛的康康哥
《江雪》整首詩的意思是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隻小船裡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於永州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藉以表達詩人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原文如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如下:
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8樓:樂樂爹
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隻小船裡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江雪》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後的作品,歷來為人們所稱誦.這首小詩,是託景言志的.作者用極其洗煉的文筆,勾勒出一位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藝術地概括了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的險惡,表現了他毫無畏懼、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和不同流合汙的高貴品質。
9樓:
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於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於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
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物件,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儘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
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物件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於靜態的描寫,由於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
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可是,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象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於背景範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寫得越具體細緻,就越顯得概括誇張。而後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物件,結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於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並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裡,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絡在一起。
相反,在這個畫面裡,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裡,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係最遠的形象聯絡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濛、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
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物件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裡都彷彿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於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
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裡,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絡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鍊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誇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裡,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梅花和墨梅這兩首詩都是寫梅花,但是通過怎樣抒發了作者的志向和抱負,是什麼樣
梅花 是唐代詩人崔道融的詠梅之作。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既讚美了梅花的孤高芳鬱,也向世人暗寓自己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的無奈和高潔情操。墨梅 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開頭兩句直接描寫墨梅,最後兩句盛讚墨梅的高風亮節,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
夜書所見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兩首詩都抒發了詩人在秋天什麼樣的思念感情。前者是(朝代)詩人()的作
夜書所見 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兩首詩都抒發了詩人在秋天 對家鄉,親人朋友 的思念感情。前者是 南宋 詩人 葉紹翁 的作品,後者是唐朝詩人王維在 重陽節 這一天寫的,詩句 原文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
秋思和秋詞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秋詞表達的是積極的情感,從感情上來說是喜歡秋,整首詩突出的物件也是秋。秋思其實和秋本身沒多大關係,只要看懂了斷腸人在天涯就好。整首詞的重點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斷腸人。秋思和秋詞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之處?這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