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用作行道樹的懸鈴木,樹形可採用自然開心形或杯狀形。栽植後在3~3.5m處截幹,當年冬季修剪時,選擇3~4個生長健壯、分佈均勻和斜上生長(與主幹大約呈45°角)的枝條作主枝,留30~50cm短截,其餘枝條全部剪去。
第二年萌芽後在每一主枝剪口附近留一側向生長的萌條作第一級側枝,要求各側枝在主枝的同一方向;冬季側枝留30~50cm短截,主枝留50~60cm短截,同時生長季注意除去競爭枝和萌櫱,以保持主枝優勢。第三年繼續培養主枝,在第一側枝的另一側距第一側枝40~50cm,培養第二側枝,冬剪時留40~50cm短截。以後每年冬剪要注意培養主枝優勢,剪除病蟲枝、直立枝、競爭枝、重疊枝,剪去過密的側枝,經3~4年培養,樹冠基本形成。
當主、側枝擴充套件過長時,就要及時回縮修剪,以刺激主、側枝基部抽生枝葉,防止光禿,保證有較厚的葉幕層。
行道樹要怎樣整形修剪?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行道樹的整形修剪:現代城市綠化對行道樹的選擇和應用都給予了高度重視,行道樹不僅在現代城市綠化中佔有很大的比重,構成城市綠化的骨架,而且決定著城市街景的水平和質量,決定著城市的面貌和地方色彩。因此,行道樹的健康與美觀影響著城市整體綠化的成敗。
廣義行道樹是指在城鄉道路系統兩側栽植應用的樹木。
歷史沿襲的行道樹的概念是狹義的,是指為行人和車輛提供遮陰納涼的行道樹,栽植高大的喬木,一般分為有較強中乾的(有主軸)和中幹不強或不明顯的(無主軸)兩種,有較強中乾的行道樹一般栽植在道路比較寬,上面沒有架高壓線的街道上,中幹不強或不明顯的行道樹一般栽植在街道比較窄或架有高壓線的街道上。在現代道路綠化中不僅僅注重喬木樹種的選擇和應用,而且人們考慮樹木在炎熱夏季遮陰的同時,還考慮怎樣美化道路,實際上在道路綠化時,大量配植應用了觀賞價值較高的花灌木。
因此,栽植在道路系統兩側的花灌木也應屬於行道樹的範疇。狹義的行道樹必須有一個通直的主幹。栽在道路兩側的行道樹,主幹高度以3~4米為好,以免妨礙車輛的通行;公園內的園路樹或林蔭路上的樹木主幹高度以不影響遊人漫步為原則,一般枝下高在2米左右。
除此以外,在地下水位高,土層薄或多大風的地方,應將行道樹的主幹和樹高適當降低,樹冠相應縮小,絕不能因追求美觀和氣魄,強求採用某種樹形,這樣做會適得其反,樹木生長不好,反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行道樹除要求具有直立的主幹以外,一般不做特殊的造形,常用的整形方式有**領導幹形、多領導幹形、無領導幹形和杯狀形等。行道樹的基本主幹和供選擇作主枝的枝條是在苗圃階段培養成的。
定干時,同一條幹道上分枝點高度應一致,使整齊劃一,不可高低錯落,影響美觀與管理。樹形在定植以後5~6年內形成,成形後不需要大量地修剪,而需要經常進行常規修剪(疏除病蟲枝、衰老枝、交叉枝、冗長枝等),即可保持理想的樹形。
一般而言,對行道樹的樹冠不加專門的整形工作而多采用自然樹形,但隨著城市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還要考慮行道樹的裝飾性,所以現在很多城市將行道樹的樹冠整剪成圓球形、扁圓形、規則的幾何體形等多種造型,以提高其觀賞性,同時也能反映出一個城市的面貌和地方色彩。
石楠要怎樣整形修剪?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石楠屬薔薇科石楠屬,原產我國華東、中南及南部各地。
日本、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
石楠樹冠圓整,枝條橫展如傘,花盛開時繁密成團,初春嫩葉鮮紅奪目,時間較長,頗有觀賞價值;秋季紅果、秋葉及春季的嫩葉,色彩變化豐富,是美麗的觀賞花木。
園林中孤植、叢植及基礎栽植都非常合適,尤宜配植於整形式園林中。
石楠為常綠小喬木,高達12米,全株幾**。
葉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緣有細尖鋸齒,幼葉帶紅色,葉柄粗。
花白色,徑6~8釐米,成頂生復傘房花序。
果球形,紅色。
石楠喜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也稍耐陰。
較耐寒,能耐短期的-15℃低溫。
喜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也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溼。
石楠的樹冠呈卵圓形或球形。
單軸分枝,萌芽力較強,成枝力較弱,枝條較多而長枝較少,特別是生長過旺的枝條不太可能出現,樹形比較端正。
一年生長兩次,3月中旬萌芽,開始第一次生長,此時新梢很多,而且嫩葉紅色,6月上旬新梢即停止生長,以新葉全部轉綠色為標誌(正逢花期)。
9月開始第二次生長,為秋梢,秋梢很少,生長期短,至9月底即停止,秋末,部分老葉泛紅,而秋梢上的新葉都不泛紅。
石楠的中幹部分雖然生長勢不強,枝條又多,但軸心一般不會偏離,比較容易成形,古時候就有「端木」之稱。
喬木狀的石楠可採用**領導幹形或多領導幹形方式整形,隨生長勢及需要而定。
分枝較低,整形帶通常在1~1.5米,樹冠端正而豐滿,一般不需要特地造型,整形時只要注意枝條的分佈和生長勢的均衡即可。
石楠用於球形的也較多,這就需要在苗期及早摘心,促使分枝。
以後就可以用球類或雕塑式的整形方法修剪了。
養護修剪很少,以整理雜枝為主。
修剪手法主要是疏剪,不能多剪。
定型和養護修剪時間都以春末嫩葉返綠時或秋季老葉轉紅前為宜。
近年來從美國、紐西蘭引進的紅葉石楠,是與石楠同屬的常綠小喬木,為光葉石楠與石楠的雜交種。
其主要特色是早春萌發紅色新葉後可一直延續到秋後,觀賞效果極佳,而且在生長期修剪後重新萌發的新葉仍保持紅色,十分適宜作綠籬或色塊栽植。
紅葉石楠生長強健,萌芽力強,耐修剪,其整形和養護修剪均可參照石楠。
雲杉要怎樣整形修剪?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雲杉系松科雲杉屬,產於四川西部、甘肅、山西、河北等地。
雲杉樹冠呈尖塔形,蒼翠壯麗,生長較快,是作庭園樹和風景林的優良樹種,也可用做聖誕樹。
雲杉為常綠大喬木,高45米。
小枝近光滑或疏生至密生短柔毛。
一年生至淡黃、淡褐黃或黃褐色,芽圓錐形。
葉長1~2釐米,先端尖,橫切面菱形。
球果圓柱形或圓柱狀長圓形,成熟前種鱗全為綠色,成熟時呈灰褐色或褐栗色,長6~10釐米。
花期4月,果當年10月成熟。
雲杉有一定耐陰性,喜冷涼溼潤氣候,但對乾燥環境有一定抗性。
淺根性,要求排水良好。
喜微酸性深厚土壤。
雲杉頂芽發達,具有明顯的中心主幹,作庭園樹應用時,採用低位分枝的**領導幹形的整形方式。
當樹高生長到3米以上時,中心主幹下部主枝要逐漸剪除2~3個,以當年頂端的新主枝來遞補。
自春季新芽萌動開始到夏初為止是雲杉的加長生長階段。
在此期間要不停地修剪新生的嫩梢。
當嫩枝梢長到3釐米左右時,將它剪掉1/2~2/3,以防止側枝無限制生長,促使其加粗生長,保持稠密的樹冠,並防止樹膛中空。
此外,雲杉由於樹形端正,常常用作聖誕樹。
作聖誕樹應用時,需要控制樹高和冠幅,修剪方法以短截為主。
方法是:先在初夏時對頂梢和較強的側梢在需要控制的範圍內短截(按各種場合聖誕樹的要求),然後在以後的生長期內再對新萌發的新梢連續短截。
香樟要怎樣整形修剪?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香樟系樟科樟屬,分佈以長江為北界,南至兩廣及西南,尤以江西、浙江、福建、臺灣等省為最多,日本、朝鮮亦產。
香樟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廣泛用作庭蔭樹、行道樹及風景林。
孤植、叢植、群植或作背景樹均很合適,可配植於池畔、水邊、山坡、平地等。
香樟為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
樹冠橢圓形。
幼時樹皮綠色,光滑;老時變黃褐色,有橫裂紋。
枝葉有樟腦味。
葉薄革質,呈波狀,互生,卵形至卵狀橢圓形,先端尖銳,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青白色,秋季至春季為橙色。
花期5月,花兩性,小型,淡黃綠色。
漿果球形,10~11月熟時近於紫黑色。
香樟喜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寒。
在深厚肥沃的黏質、砂質壤土及酸性、中性土中發育較好。
耐水溼,不耐乾旱、瘠薄和鹽鹼土。
對氯氣、二氧化碳、氟、臭氧等有抗性。
香樟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幼年較快,成年後轉慢。
一年2次生長,3月上旬萌芽,3~4月開始生長並大量換葉,4~5月生長盛期,5~6月花期,花後即6月底停止生長,8~9月萌發秋梢和少量二次枝,10月果熟時生長停止。
香樟是典型的合軸分枝形式,其乾性屬於先弱後強的型別,樹體又很高大,層性弱,採用多領導幹形的整形方式,整形帶高度按庭園樹和行道樹的不同要求在2.5~3.5米。
苗期的香樟,要適當密植,以防止側枝伸展過長,但是又不能過密,否則生長衰弱。
由於香樟的生長速度較快,所以苗期至少要進行兩次以上移植,通過多次移植逐步放寬它的株行距。
而每次移植,又都要進行正確的修剪。
由於乾性在幼年期較弱,培養樹形端正的香樟十分不易,苗期修剪工作量較重。
為了順應其乾性較弱的特點,香樟的苗期修剪要按照與「**領導幹形」類似的方式來處理主幹和中幹,被特稱為「領頭修剪」。
領頭修剪的原則是養乾和培養多個領導幹先後進行。
開始是養幹,苗木頂芽周邊的強芽需及時剝去,確保**領導乾的健壯生長。
如果此時有兩個**領導幹齊頭並進,要「留強去弱」,及時除去一個。
一般2年生的香樟苗開始分枝,但部位很低,這時就要注意及時對側枝進行「去強留弱」的疏剪,以避免強側枝影響中乾的延伸,但對弱的側枝可作為撫養枝保留,保持有分枝的部位始終佔整株高度的2/3以上。
在達到整形帶所要求的分枝高度後,就要根據多領導幹形的整形方式,選留3~5個主枝作骨架枝。
骨架枝的方位角要勻稱,並適當拉開枝距,開張角一般不大。
此時有無**領導幹已並不重要,不再刻意保留**領導乾的生長優勢,而主要是保持3~5個主枝作為整個軸心部位的優勢,直到成形。
主枝完善後,除去整形帶以下原來保留的撫養枝。
定型規範的香樟苗木應用於綠地以後,整形修剪就十分方便了,只要繼續留意保持卵形樹冠(即中間部分相對突出)以及各級枝條的均衡,防止發生樹冠呈平頂狀、凹陷狀或枝條分佈混亂等不良樹形。
修剪手法上疏剪、截剪都可使用,隨需要而定。
香樟的生長盛期在春夏季節,修剪主要在春季進行,夏季也可以修剪,但修剪量要小,所以有「春強夏弱」之說。
苗期的定型修剪時間主要在春季,養護修剪一年1~2次。
水杉要怎樣整形修剪?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水杉系杉科水杉屬,孑遺植物,分佈於四川石柱縣與湖北利川縣交界的磨刀溪、水杉壩及湖南龍山、桑植等地,海拔750~1500米。
國內南北各地廣泛栽培。
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引種。
水杉是國家一級瀕危植物,樹冠呈尖塔形,姿態優美,葉色秀麗,秋葉轉為黃褐色,均甚美觀。
宜在園林中叢植、列植或孤植,也可成片林植。
水杉生長迅速,是郊區、風景區、道路兩旁重要的綠化樹種。
水杉為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2.5米。
樹幹基部常膨大,大枝近輪生,小枝對生。
葉線形,長0.8~3.5釐米,交叉對生,在側面枝上扭轉成2列,冬季與無冬芽小枝一同脫落。
雌雄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或枝頂,有短柄,或多數排成總狀或圓錐花序狀;雌球花單生於去年生枝頂或近枝頂,珠鱗11~14對,交叉對生,每珠鱗有胚珠5~9枚,珠鱗與苞鱗全合生。
球果近球形,長1.8~2.5釐米,熟時深褐色,下垂,種鱗木質,盾形,頂部扁菱形,有凹槽,基部楔形,宿存,發育種鱗有5~9枚種子。
水杉屬陽性、耐肥樹種,適應性較強。
喜溫暖溼潤氣候,能耐受-8℃以上低溫。
適生於肥沃、溼潤、排水良好的土壤。
較耐水溼,也耐乾旱,但積水或排水不暢則生長受影響。
水杉樹幹挺直,為單軸分枝形式,中幹明顯,樹形幼時呈圓錐形,老則枝條開展,呈廣橢圓形。
4月上旬萌芽,4~5月為新梢生長盛期,夏季仍有緩慢生長,秋後生長停止,晚秋葉轉棕褐色,12月上中旬落葉,年有葉期約250天。
水杉屬於速生樹,15年樹齡前的高生長很迅速,年生長量可達1米以上;20年樹齡左右時粗生長迅速,年生長量可達2釐米以上。
水杉的乾性強,通常採用**領導幹形的整形方式。
整形帶控制在1米以上,極易成形。
由於離心禿裸較強烈,處於競爭劣勢的枝條會自然枯萎,故其「自然整枝」良好,不需要多修剪。
因其小枝對生,從苗期開始即需注意輪流疏去一側枝,以防止出現中幹部分的雙幹現象和骨架枝的對生現象。
及時疏剪過密枝、纖弱枝及徒長枝,培養分佈均衡的骨架枝。
水杉的苗期定型和養護修剪在冬季進行,養護修剪一年1次。
以整理雜枝為主,修剪手法用疏剪,一般不用換頭和短截,修剪量小。
雀梅盆景要怎樣修剪整形,雀梅盆景怎麼修剪?
雀梅盆景的修剪整形 適時一般修剪時間,在春末和秋初為宜,這兩個季節雀梅樹樁萌發力最強,長勢最旺的。對徒長枝 重疊枝 交叉枝 輻射枝 枯枝 病蟲害枝要隨時剪去。但要注意,在天氣炎熱時,容易灼傷新芽,以致卷葉,因此,修剪後,最好放在陰涼處待發芽正常後才見強光。進入5 6月份,乾枝上開始萌發枝條,可按照預...
怎樣修剪枇杷樹,枇杷樹怎樣整形修剪?
1.扦插時間。6 7月或10月上旬。氣溫25度時。2.用篩過的山泥和篩過的細砂,按3 1混合作扦插用土。3.將新磚頭砸碎成指頭大顆粒 同樣大的石子也可,但透氣性不如碎磚 連同花盆 泥質深形 一起消毒或洗淨。4.在花盆底部放4 5釐米高的碎磚塊,上面鋪一層棉質蚊帳布,蚊帳布上面鋪放扦插土,土深12釐米...
盆栽海桐怎樣整形和修剪
海桐喜溫暖溼潤的海洋性氣候,喜陽光,也耐陰,耐鹽鹼,能抗風防潮,對土內 壤要求不嚴,以偏鹼容性或中性壤土栽培生長最好。萌芽力強,耐修剪。盆栽宜用肥沃的園土加少量骨粉作基肥拌勻後做培養土。栽培植株欲培養成圓球形,應從幼苗起進行修剪,當植株長到30釐米以上時,回縮至20釐米左右,促使側枝萌發,當側枝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