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海底星辰
1.澳大利亞東北部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多,因位於大分水嶺的東側,是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2.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經過,增溫增溼,故澳大利亞東部為熱帶雨林氣候。
3.澳大利亞東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成因是此地處在25°s~35°s 的大分水嶺的東側迎風坡,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夏季吹東南季風,降水較多,冬季吹西北季風,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增溫增溼,降水較多。
形成**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3.澳大利亞東南部地處中緯地區,常年受中緯西風的影響,終年溫和溼潤。是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
4.澳大利亞西南部地處30°s 以南的大陸西岸,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氣候的成因。
5.澳大利亞北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受南移的赤道低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且由於氣壓帶風帶南移,東北信風過赤道後偏轉為西北季風,風從海洋上吹來,帶來降水。
6.澳大利亞東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降水季節變化不明顯,屬森林和草原過度) 冬半年,氣壓帶風帶北移,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水較少。 位於大分水嶺西側背風坡,降水較少。東南信風越過大分水嶺後下沉,形成焚風效應。
7.澳大利亞南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冬半年受北移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乾燥。夏半年受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的影響,降水較多。
8.澳大利亞中西部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是南迴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降水少。西岸有寒流流經,降水少,沙漠直逼海岸, 所以中西部成為乾熱的熱帶沙漠氣候。
9.澳大利亞南迴歸線東西兩岸氣候差異的原因是西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降水稀少。 東部受季風、東南信風以及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2樓:易君真蕩
影響熱帶雨林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太陽輻射:太陽輻射量在100—180千卡/釐米·年範圍內,使得全年高溫。
2.大氣環流:處在赤道低壓帶的影響之下,常年盛行上升氣流,暖溼氣流在赤道附近聚集,輻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雲致雨;或受到信風的吹拂,帶來暖溼的空氣,使得全年多雨。
3.地形影響:地勢較低,適合雨林生長;或位於山地的迎風坡受地形的抬升,降水較多。
4.洋流影響:受到暖流的影響會使得該地雨林氣候分佈的範圍更廣,降水更多,而寒流流經的沿岸分佈的範圍則較小。
其它還有海陸分佈和植被對熱帶雨林氣候也有一定的影響。熱帶雨林氣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並使氣溫溫差較小;植被的蒸騰作用強,使環境更加潮溼。
從成因上來看,非洲的幾內亞灣沿岸、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馬來半島南部、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這幾個地區,分佈在赤道南北10度的範圍內由於位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常年盛行上升氣流,由於位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常年盛行上升氣流,形成了大範圍的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所不同的是,非洲的雨林氣候分佈在中西部,而南美洲的分佈在中東部,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非洲此處為東非高原,南美洲的西部為安第斯山脈,由於兩地地勢高,不能形成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水熱狀況滿足不了熱帶雨林的生長,因而沒有雨林氣候的分佈。但是,這兩片雨林氣候區由於都受到洋流這種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佈又有相似的地方:
赤道以北的大陸沿岸,由於分別受到幾內亞灣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的影響,而非洲的赤道以南因為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響,南美洲該地儘管沒有寒流,但是由於此處受到東南信風的吹拂,暖溼氣流難以向南延伸,所以它們在北半球分佈的緯度均比南半球的要高一些。
3樓:彬彬的考拉
首先,澳洲昆士蘭就屬於熱帶與**帶混合區域,像東北部就算是熱帶氣候了。。澳洲大陸受信風和季風影響明顯,氣候較為典型,大致上都沒有什麼變化,夏天東南信風西北季風交匯,帶來充足的降水,特別是盛夏,澳洲東北部,也就是昆士蘭的北部,經常會有形成於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帶來強降水,昆士蘭北部的凱恩斯,去年一度遭遇洪災。。另外,澳洲的大分水嶺在澳洲東部海岸線降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的降水都集中在大分水嶺迎風坡,所以在澳洲,從昆士蘭到新南威爾士到維多利亞,經常可以見到形成於中午前的積雲甚至是積雨雲,在下午集中在大分水嶺降水。。
所以在昆士蘭北部,就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溼地以及雨林。。當然,還有鱷魚。。
4樓:
1.緯度較低,熱量充足。2.位於大分水嶺的東側,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水汽充足,多地形雨。3.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溼。
澳大利亞東北部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是什麼?
5樓:海底星辰
1.澳大利亞東北部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多,因位於大分水嶺的東側,是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2.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經過,增溫增溼,故澳大利亞東部為熱帶雨林氣候。
3.澳大利亞東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成因是此地處在25°s~35°s 的大分水嶺的東側迎風坡,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夏季吹東南季風,降水較多,冬季吹西北季風,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增溫增溼,降水較多。
形成**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3.澳大利亞東南部地處中緯地區,常年受中緯西風的影響,終年溫和溼潤。是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
4.澳大利亞西南部地處30°s 以南的大陸西岸,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氣候的成因。
5.澳大利亞北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受南移的赤道低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且由於氣壓帶風帶南移,東北信風過赤道後偏轉為西北季風,風從海洋上吹來,帶來降水。
6.澳大利亞東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降水季節變化不明顯,屬森林和草原過度) 冬半年,氣壓帶風帶北移,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水較少。 位於大分水嶺西側背風坡,降水較少。東南信風越過大分水嶺後下沉,形成焚風效應。
7.澳大利亞南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冬半年受北移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乾燥。夏半年受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的影響,降水較多。
8.澳大利亞中西部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是南迴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降水少。西岸有寒流流經,降水少,沙漠直逼海岸, 所以中西部成為乾熱的熱帶沙漠氣候。
9.澳大利亞南迴歸線東西兩岸氣候差異的原因是西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降水稀少。 東部受季風、東南信風以及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6樓:配角
影響熱帶雨林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太陽輻射:太陽輻射量在100—180千卡/釐米·年範圍內,使得全年高溫。
2.大氣環流:處在赤道低壓帶的影響之下,常年盛行上升氣流,暖溼氣流在赤道附近聚集,輻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雲致雨;或受到信風的吹拂,帶來暖溼的空氣,使得全年多雨。
3.地形影響:地勢較低,適合雨林生長;或位於山地的迎風坡受地形的抬升,降水較多。
4.洋流影響:受到暖流的影響會使得該地雨林氣候分佈的範圍更廣,降水更多,而寒流流經的沿岸分佈的範圍則較小。
其它還有海陸分佈和植被對熱帶雨林氣候也有一定的影響。熱帶雨林氣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並使氣溫溫差較小;植被的蒸騰作用強,使環境更加潮溼。
從成因上來看,非洲的幾內亞灣沿岸、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馬來半島南部、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這幾個地區,分佈在赤道南北10度的範圍內由於位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常年盛行上升氣流,由於位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常年盛行上升氣流,形成了大範圍的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所不同的是,非洲的雨林氣候分佈在中西部,而南美洲的分佈在中東部,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非洲此處為東非高原,南美洲的西部為安第斯山脈,由於兩地地勢高,不能形成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水熱狀況滿足不了熱帶雨林的生長,因而沒有雨林氣候的分佈。但是,這兩片雨林氣候區由於都受到洋流這種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佈又有相似的地方:
赤道以北的大陸沿岸,由於分別受到幾內亞灣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的影響,而非洲的赤道以南因為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響,南美洲該地儘管沒有寒流,但是由於此處受到東南信風的吹拂,暖溼氣流難以向南延伸,所以它們在北半球分佈的緯度均比南半球的要高一些。
7樓:
1.緯度較低,熱量充足。2.位於大分水嶺的東側,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水汽充足,多地形雨。3.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溼。
什麼叫做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雨林氣候是什麼氣候,他和熱帶雨林氣候有什麼區別嗎?
熱帶雨林氣候,首先處於南北緯10 之間。因為位於赤道受赤道低壓影響。所以全年炎熱,全年降水較多 大於2000毫米 植被是熱帶雨林,全年高溫多雨,位於赤道兩側北緯十度到南緯十度之間,有特殊地方,比如馬達加斯加島 熱帶季雨林氣候是什麼氣候,他和熱帶雨林氣候有什麼區別嗎?高中範圍內沒有熱帶季雨林氣候,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的共同氣候特徵
熱帶雨林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的共同氣候特徵 常年高溫,雨熱同期。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佈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 之間 赤道附近 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 28 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干旱期。主要出現在南美洲亞馬遜平原,非洲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 亞洲的...
熱帶雨林氣候為什麼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
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範圍大約是南北緯10度之間,赤道低氣壓帶冬季南移後,赤道附近還是主要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因此還是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向左轉 向右轉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指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和地球自轉的影響,全球形成了有規律分佈的大氣環流,各緯度地帶分佈著不同的環流形勢,即在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