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習慣?對於小學生來講,習慣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的,進入學校後的學習習慣則需要我們教師的培養。這也就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在教學中,在學生們的學習中引導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們順利進行學習活動的保證,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大有好處。
下面**幾點我的看法。
怎樣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要求,對個人的成長起著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是一個人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一個人智力發展的橋樑,也是培養一個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小學階段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
通過我們的教學觀察,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表現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懶散,不會傾聽,書寫零亂,作業馬虎,做事拖拉,學習方法不恰當等。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花了大量時間來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可效果很差,這與缺乏科學系統的培養方法和指導策略有關。更主要的是糾正不良習慣遠比培養良好習慣難得多。
為了更好地探索出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策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試圖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進行研究,提出了此研究課題。
二、課題的界定: 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素質教育總的要求:讓學生做到:學會做人、求善,學會學習、創造、求真,學會生活、健體,學會審美、求美,學會勞動、生存、敬業,使學生具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在變化的環境中應用知識和技能的高度適應能力,具有創造意識,並能不斷獲得新知,而且有能力克服自身的侷限。
素質教育的基本思路:以德育為導向,以心育為基礎,以智育為主幹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 俗話說:
「積千積萬,不如養個好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指「在學習過程、學習生活中,在學習環境的影響下,經教育反覆練習形成的,最終發展成為個體需要的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方式。
」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品質、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質量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小學階段是良好習慣的形成的最佳時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著名教育家葉聖陶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3樓:匿名使用者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益。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很重要的教學任務。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數學能力與學習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絡。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數學能力的基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培養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就是學生在課前,利用15—20分鐘的時間對將要學習的新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在預習時,把不懂的、不理解的記錄下來,提出問題。教師加強檢查,瞭解預習情況。
教師可根據不同程度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進行備課。這樣,上課時就能有目的地關注學生的疑點,突破學生不理解的難點。學生上課時也就會積極主動地和老師**問題,對新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也會增進師生之間的聯絡與感情。
如果長期堅持,就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幫助學生學好數學,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形成質疑問難的良好學習品質。
數學知識之間聯絡緊密,邏輯性強,計算公式、運算定律的推導運用尤為重要。課後複習是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堅持每天寫「數學日記」,就是把一天來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總結,並記錄實踐操作的體會,在頭腦中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加深理解、記憶。
這樣做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如果長期堅持,學生就會逐漸養成課後複習的良好習慣,提高綜合能力和素養。
教師在講授新課前要認真檢查學生的複習情況,及時瞭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掌握情況,瞭解已學過的知識掌握得怎樣。這樣也有利於督促學生養成課後複習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小學生的思維最活躍,頭腦中的疑問很多。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鼓勵那些思維活躍、想象豐富的學生常常提出「為什麼?」、「怎麼樣?
」等問題,對那些愛質疑的學生給予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從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良好習慣開始。「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疑問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有疑問而後有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觀念,樹立師生民主平等的教育觀。首先,要鼓勵學生敢於和教師辯論。
對那些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敢於提問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哪怕他們提出的問題是異想天開的,毫無道理的,教師也要鼓勵他們敢於發言的精神,切不可批評,更不能嘲笑和譏諷學生。其次,要引導學生會提問。當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不但要給予鼓勵和表揚,而且要讓學生評價他們提出的問題好在**,讓所有學生都明白這個問題為什麼好,逐步使學生提出較高水平的問題來,從而提高全體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就是這個道理。
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求知慾旺盛等特點出發,積極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敢於提出問題,善於提出好問題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
讓學生產生疑問,不是為了難倒學生,而是為了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熱情,產生自主探索學習的動力。通常可採用設問、自學、懸念、**、演示等方法讓學生尋找疑點,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膽質疑。例如:
在教學「直線畫法」時,教師故意從不同方向將直線向兩端無限延長。學生迫切提出疑問:那麼直線在紙上怎麼畫呢?
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直線的特點及畫法。
三、養成及時糾正錯誤的習慣
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其原因是部分學生對做作業漠不關心,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寫的評語,做的標記不聞不問,對錯誤的地方不能及時糾正。因此,我在教學時,就努力培養學生有錯誤就糾正的習慣,對學生的作業做到面批面改,及時讓學生認識到錯在什麼地方。
幫助分析錯誤的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如何糾正?
怎樣避免?要求學生建立一個「數學病歷卡」,把每次的錯題,錯誤的原因,今後改進的方法等記錄下來,及時提醒自己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就會幫助學生改掉一些不良習慣,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理解、判斷能力的提高。
四、養成認真細緻的作業習慣
學生作業是學生實踐和創新的園地。在教學過程中會發現,有的學生做作業不認真,粗心大意,導致知識運用和操作環節的失誤。因此,有必要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和仔細檢查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養成做事一絲不苟的精神,這對學生完成作業和以後更好地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這些良好的習慣包括:正確的書寫格式,認真學習的學風,自覺檢查的意識,正確的檢查方法,多角度、多渠道的方法運用習慣,等等。
五、養成討論、理解、存疑、拓展的習慣
討論有利於調動全體學生投入探索,有利於師生間情感溝通和資訊交流,有利於思維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例如教學「整數乘以小數」時,,組織學生討論積的小數位數如何確定,並引導**方向:如何將小數變成整數?
小數變成整數後,積怎樣變化?我們可怎樣處理?學生通過討論理解,自己得出計演算法則來。
一般說,討論可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師生討論、全班討論等。討論可在學習重點、難點時,在比較歸納時,在拓展深入時,等等。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主動,學得輕鬆,學生的個性、特長才能自由發展,學生的素質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 制定規範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經過長期行為,逐漸養成的。我們都知道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差,愛動,注意力不集中,這就需要教師制定出能約束他們的班規。所以,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討論並制訂出有關這些學習習慣的行為準則。如聽課的習慣 聽課不光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認真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並能對他人的觀點作出評價...
如何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專心聽講的 習慣1 教學語言力求兒語化和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2 讓學生有儘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3 注意動靜搭配,調整學生聽講情緒。閱讀課本的習慣 1 在課堂上重視指導學生養成看圖 看關鍵文字 理解數學知識的習慣。2 在課後重視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既然是培養習慣,就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首先家長要有耐心,正確引導,持之以恆。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如何做到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啊,畢竟有的孩子能夠發出聲音但不會說話,一些老師就和孩子們用一種長期培訓建立起來的一套視覺輔助語言來交流。課間休息的零食時間到了,老師會拿著貼了不同圖紙的貼板問小朋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