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誰說老鼠沒有牙齒呀?它憑什麼能咬穿我的牆壁啊!」
謂:說、告訴;墉: 高牆、城牆。
2樓:匿名使用者
從老鼠可以穿透我的牆壁來看,老鼠肯定是有牙齒的。
苟非其人 什麼意思 誰能用簡單的文字 詳細的解釋一下 謝謝你。
3樓:憶回首一笑
翻譯:如果沒有這聖賢之人。苟:如果。非:沒有。其人:他們這些人,這裡是指聖賢之人。
出處:《周易·繫辭·下》第八章
原文:《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擴充套件資料:
《繫辭》簡介
《繫辭》一般上是指《易傳·繫辭》或《周易·繫辭》。
《繫辭》中「一陰一陽之謂道」已經成為《易傳》宇宙觀的表達。《繫辭》解釋了卦爻辭的意義及卦象爻位。
所用的方法有取義說、取象說、爻位說;又論述了揲著求卦的過程,用數學方法解釋了《周易》筮法和卦畫的產生和形成。《繫辭》認為,《周易》是一部講聖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種聖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觀變,三是制器,四才是卜佔。
《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之書,讀《易》要於憂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為化凶為吉的手段。
《繫辭》是《十翼》中的兩篇。《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為系屬之義。孔穎達疏:「系屬其辭於爻卦之下。」為《周易》**之外全書原理的通論。
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說明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陰陽、動靜、剛柔等相反屬性的事物;提出「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生生之謂易」的觀點。認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蕩」、「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是萬物化生的源泉。
提出「是故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的宇宙衍生觀。認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即事物必須經過變革才有前途。
同時又承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永恆性。還闡釋八卦**、占筮方法、聖人四道、乾坤德性和功用、九卦的含義等等。
對中國古代哲學產生了巨大作用,傳中提出的太極、兩儀、道、器、神、幾、意、象等,作為哲學範疇被後世廣泛運用。
文中以蓍求卦法成為象數學的重要依據。
原文翻譯
《易經》這部書,是一部經世致用的學問,人生不可須臾疏遠的,《易經》是以陰陽執行,互相推移變化的,故其道常常變遷,變動不拘於一爻一卦,如乾卦初九是潛龍,九二是見龍。
還有陰陽六爻,外三爻為上,內三爻為下,更互變動,周流於六個爻位之間,從上位降至下位,由下位升向上位,上下沒有經常不變的爻位,陽剛陰柔,互相變易,在另一卦爻時,解釋又不同,不可固執於一種典常,唯有觀其變化的所往,才能周明其道。
《易經》至理,啟示我們出入進退,內外往來都要合於法度,或在外以安邊定國,匡齊天下,或在內以正心誠意修身養性,皆使我們知道戒懼謹慎,以免除災禍。
同時,明瞭憂患的原因,雖無師保在旁,卻似父母在自己面前,不致有過越顛損。最初遵循辭義以揆度爻象和道理所在,就有經常的法則,可讓我們恪遵不二了。
易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不是毫無根據的空談,若非篤信易道的人,則道也不能憑虛而行的。
4樓:匿名使用者
語出:「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典常:即通常的經典之道、經典之法,這裡是指《易》經。
苟:如果。非:沒有。其人:他們這些人,這裡是指聖賢之人。
虛:是與實相對而言,指空虛、空,徒然、白白的。
譯文:雖然已經有了常行之典、大道之法,但如果沒有這些人(聖賢之人)(來施行它---指大道),(道)自己是不會憑空的執行起來的(即大道是不會自己在人間施行的)。
5樓:
如果是庸碌之輩。。。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是什麼意思?
6樓:豹子寶寶
完整的是: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
7樓:無名y可可
雀、鼠:比喻**者。原指強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爭訟。後泛指獄訟,爭吵。
8樓:海龜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是什麼意思?
意思應該是「誰說老鼠沒有牙齒呀?它憑什麼能咬穿我的牆壁啊!」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我心匪時,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什麼意思啊
9樓:
誰說麻雀沒有嘴?怎麼啄穿我房屋?
《行露》先秦:佚名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譯文道上露水溼漉漉,難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濃難行路。
誰說麻雀沒有嘴?怎麼啄穿我房屋?誰說你尚未娶妻?為何害我蹲監獄?即使讓我蹲監獄,你也休想把我娶!
誰說老鼠沒牙齒?怎麼打通我牆壁?誰說你尚未娶妻?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讓我吃官司,我也堅決不嫁你!
10樓:流浪者若愚
出自《詩經·行露》: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譯文:路上露水溼漉漉,
難道不想早趕路?
只怕路上露水多。
說鳥雀沒有嘴?
怎麼啄穿我的屋?
誰說你還沒成家?
憑啥送我進監獄?
雖然送我進監獄,
要想成家理不足。
誰說老鼠沒有牙?
怎麼穿透我的牆?
誰說你還沒成家?
憑啥讓我吃官司?
雖然讓我吃官司,
我也決不順從你。
中心思想:這首詩是一位不知名的女子為拒絕與一個已有家室的男子重婚而作。男方顯然採用**手段,用刑獄相逼,但作者並未屈服,並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意志。
參考:古詩文網
墉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
11樓:月野丸子
墉yōng
(1) ㄩㄥˉ
(2) 城牆:~垣。
(3) 高牆:「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
(4) 鄭碼:btxl,u:5889,gbk:dcad(5) 筆畫數:14,部首:土,筆順編號:12141351125112
詳細註解
墉yōng
〔名〕(1) (形聲。從土,庸聲。本義:城牆)(2) 同本義 [city wall]
墉,城垣也。——《說文》
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易·解》
祈於四墉。——《左傳·昭公十八年》
與爾監衝,以伐崇墉。——《詩·大雅·皇矣》
(3) 又如:墉基(城牆的根基);墉堞(女牆,城牆上的矮牆)(4) 高牆 [high wall]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詩·召南·行露》
(5) 又如:墉垣(牆壁);墉屋(垣牆與房舍)
12樓:匿名使用者
字意為:一,城牆;二,高牆.
13樓:匿名使用者
墉yōng
(1) ㄩㄥˉ
(2) 城牆:~垣。
(3) 高牆:「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
(4) 鄭碼:btxl,u:5889,gbk:dcad(5) 筆畫數:14,部首:土,筆順編號:12141351125112
詳細註解
墉yōng
〔名〕(1) (形聲。從土,庸聲。本義:城牆)(2) 同本義 [city wall]
墉,城垣也。——《說文》
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易·解》
祈於四墉。——《左傳·昭公十八年》
與爾監衝,以伐崇墉。——《詩·大雅·皇矣》
(3) 又如:墉基(城牆的根基);墉堞(女牆,城牆上的矮牆)(4) 高牆 [high wall]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詩·召南·行露》
(5) 又如:墉垣(牆壁);墉屋(垣牆與房舍)
14樓:匿名使用者
墉yōng
《名》(形聲。從土,庸聲。本義:城牆)
同本義 [city wall]
墉,城垣也。——《說文》
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易·解》
祈於四墉。——《左傳·昭公十八年》
與爾監衝,以伐崇墉。——《詩·大雅·皇矣》
又如:墉基(城牆的根基);墉堞(女牆,城牆上的矮牆)高牆 [high wall]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詩·召南·行露》
又如:墉垣(牆壁);墉屋(垣牆與房舍)
墉yōng
ㄩㄥˉ城牆:~垣。
高牆:「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
鄭碼:btxl,u:5889,gbk:dcad筆畫數:14,部首:土,筆順編號:12141351125112
鼠牙雀角是什麼意思
15樓:點點在心
意思是因為**者的欺凌而引起爭訟。後比喻打官司的事。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細微小事。
示例:清·歸莊《陳君墓表》:
「君為人長厚有信義,裡中人皆從而辨曲直,有鼠牙雀角之訟,往往以君一言而解。」
白話文:
「你為人忠厚有信義,村裡人都去分辨曲直,有「鼠牙雀角之訴訟,往往因一句話而解你。」
出處:《詩·召南·行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
白話文:
「誰說雀無角,怎麼啄穿我的屋?誰說你還沒成家,為什麼要送我進監獄……誰說老鼠沒有牙,怎麼穿透我的牆?誰說你還沒成家,憑啥讓我吃官司?」
擴充套件資料
近義詞:
鼠雀之牙:
意思指指爭訟之事。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細微小事。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奸詰》:
「學生失於龍蛇之辨,致有鼠雀之牙,撫己多慚,見公甚愧。」
白話文:
「學生失去對龍蛇之辨,以致有老鼠麻雀的牙,安撫自己都感到羞愧,見到您很慚愧。」
16樓:匿名使用者
「鼠牙雀角」:原意是因為**者的欺凌而引起爭訟。後比喻打官司的事。
鼠牙雀角
shǔ yá què jiǎo
1、鼠、雀:比喻**者。原意是因為**者的欺凌而引起爭訟。後比喻打官司的事。
〖例〗明·許自昌《水滸記·分飛》:「鼠牙雀角甚縱橫,全仗你力周旋,這死生肉骨感何窮。」
2、指訟事或引起爭訟的細微小事。
清·歸莊《陳君墓表》:「君為人長厚有信義,裡中人皆從而辨曲直,有鼠牙雀角之訟,往往以君一言而解。」
清·《幼學瓊林》:「與人構訟,曰鼠牙雀角之爭;罪人訴冤,有搶天籲地之慘。」
例句:鼠牙雀角之事如能避免,百姓則生活安定。
十二生肖裡,什麼動物無牙?
17樓:哈怎麼肥四
十二生肖裡鼠無牙。
民間有「十二生肖各有一缺」的說法:鼠無牙、牛無齒、虎無頸,兔無脣、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腮,雞無腎,狗無味,豬無壽。
明代葉世傑在《草木子》中(●草木子卷之二下 鉤玄篇),術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脣、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神、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腸、豬無筋。人則無不足也,從「人則無不足也。
」來看,古人是以人類自身為標準比較十二生肖動物的前提下,提出每種動物的一缺。
擴充套件資料鼠無牙,漢語詞語,出自《詩經·召南·行露》,釋義為指憑強力侵凌別人。
《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後即以「鼠無牙」指憑強力侵凌別人。
五代 劉兼 《中春登樓》詩之二:「失手已慚蛇有足,用心休為鼠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