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課後練習答案

2021-06-11 17:06:09 字數 5562 閱讀 5321

1樓:匿名使用者

主題: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和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 十

四、開放性試題 1、短文讚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

短文兩篇陋室銘 愛蓮說 課後題

2樓:香彥滑英華

課後第三題:

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的用法。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番(的)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舒緩語氣)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舒緩語氣)4.孔子云:何陋之有?(這裡)

5.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它)

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課後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課後第三題:

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的用法。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番 (的)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舒緩語氣)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舒緩語氣)4.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裡)

5.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它)

4樓:匿名使用者

1.《陋室銘》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麼含義?試聯絡全文內容作具體分析。

2.《愛蓮說》中稱蓮是“花中君子”,試根據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當具有哪些美好的品1.

((陋室銘))的全篇旨意是從孔子的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生髮而來,作者以此結合全文,顯得立意高遠,無懈可擊。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後半句,是因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後才有餘味。

2.這是開放題。作者心中的君子有種種美德,我們無法盡知,而只能通過蓮的形象去**。質。

5樓:匿名使用者

參***:①的。②表示舒緩語氣。③同上。④表示強烈反問。⑤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6樓:溪野櫻

第2大道第2小題

1潔身自好。2莊重樸實。3謙虛 正直 闊達大度。4美好的資質

7樓:打瞌睡的短笛

你用的什麼版本的語文書啊?

幫忙找一下《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的練習題 100

求22 短文兩篇 《陋室銘》與《愛蓮說》的考試卷子

8樓:遠哥我怕誰

我有教案 古人作文很講究韻律美,駢散句結合,講究押韻

9樓:櫻桃樹下的母愛

陋室銘的練習題

愛蓮說的練習題:

一、 默寫

1、《愛蓮說》一文中寫蓮花形象品質的名句是

2、《愛蓮說》一文中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 3、《愛蓮說》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比喻君子既不與世同流合汙,又不孤高自許的句子是

7、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的句子是

二、 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學者稱他

2、本文運用 寫法,作者所託“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 3、作者寫蓮的過程中,又寫了菊、牡丹等花,這種寫法叫 ,這樣寫的作用是 ,本文寫“蓮”的品質,用 作正面映襯,用 作反面映襯。

4、“陶後鮮有聞”中的“陶”是指 我們學過他的一首詩是

一篇文是

6、寫出你喜歡的一種花,並說明喜歡的原因。

花名是: 喜歡的原因是:

7、文中有對一對反義詞是 和 。

三、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並解釋

1、可愛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濯清漣而不妖( )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5、陶後鮮有聞( ) 6、亭亭淨植( )

7、予謂菊( ) 8、宜乎眾矣( )

四、 翻譯下列句子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參考資料

10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歷來倍受人們推崇。《語文課程標準》將其列為

中學生必讀古文之一,各種版本的教材也均把她作為精講課文。然而文中一處有誤的註釋卻始終未被更正。這就是“悉如外人”中的“外人”。

仔細查閱各種版本的註釋均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下同”是指另兩處,即“遂與外人間隔”、“不足與外人道也”。這兩句均為桃源中人所言,這樣解釋無可爭辯。

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也這樣解釋就十分謬誤了。此處的“外人”應作“世外之人”,也即“世俗社會以外的人”。理由有三:

首先,從前後文關係上看。“悉如外人”是指“男女衣著”,就是說:人們的穿著打扮都像“外人”。

是誰眼中的“外人”?從“緣溪行------怡然自樂”都是寫漁人進入源中前後所見景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多姿多彩的優美環境中,漁人之“甚異之”、“欲窮其林”,固然是極寫此處桃花林芳香與色彩的神異,又何嘗不能傳達出漁人“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的慨嘆。

與外界聯結的通道之幽深將桃花源渲染得更為神祕。不為人知的無名山洞竟閃爍出忽明忽暗之微光,勉強能通過一個人的小山洞延伸數十步之後竟然另有洞天,確乎神極!漁人進得洞來,但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其間恰當地點綴著良田、美池、桑竹之類,好一派旖旎的田園風光!

這幅靜美的畫面竟有“雞犬相聞”之聲飄來,撩人情懷。更有男女從從容容“往來種作”,老人們倚牆靜坐於陽光下閉目養神,間或悠然地拉扯家常,小孩們則或團坐說笑或追跑嬉戲,好一幅逍遙自在、恬靜安樂的生活圖景。這些顯然與世俗社會的汙濁、紛爭格格不入。

為何惟獨穿著打扮與世俗社會一模一樣呢!因此可以判斷“外人”當指漁人所熟知的人以外的人,也即漁人所在世俗社會之外的人。

再看下文“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這裡省略的主語是源中人,他們看到漁人的反應是“大驚”,並立刻看出不是自己人,“問所從來”。如果漁人的衣著跟他們一樣的話,他們的反應有必要如此誇張嗎!

就此可見,將“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不合情理的。

其次,從史實的角度看。據桃源中人說,他們是“避秦時亂”而進入桃源的,且“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就是說他們應該基本保持秦時的穿著才對。而作者寫明的時間是“晉太元中”。

從秦至晉其間數百年,社會狀況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服飾的演變也再自然不過了。要讓桃源內外的服飾變化同步進行似乎不大可能。

而實際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服裝史上又一個大轉變的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裝,受胡服的影響最為強烈。他們將胡服中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飾中來。

漢族貴族也在胡服的基礎上加以變化,方法是將其長度加長,加大袖口和褲口,改左衽為右衽。但禮服仍然是傳統的漢族禮服形式。而傳統冠服制在漢代才確立 。

漢代深衣仍很流行,漢代是傳統冠服制的確立時期。漢代的褲是開襠的,褲,古稱絝。《說文》:

“絝,脛衣也。”《釋名·釋衣服》:“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

” 因此將“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不符合歷史實際情況的。

第三,從陶淵明的哲學思想上看。陶淵明心中的理想社會是那種小國寡民、與世無爭的社會形態。本文就集中體現了他的這一理想。

在那裡生活著的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裡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這是和他處的環境有關,他處在東晉的末年,他生活的很長一段時間是在東晉的最後一個年號“義熙”年間。

“義熙”年間政治混亂、民不聊生,官場非常黑暗,而他做一個小的地方官。他不能夠忍受粗俗的上級的指手劃腳,也不能夠忍受和民眾之間的種種矛盾衝突,所以他選擇了歸隱這條路。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社會理想、人生信條的一種自我的珍視、珍愛,所以他做了一個隱士。

這樣的人生道路對於他個人來說當然是很痛苦的,他有一些田產,但是很有限。所以他到40多歲以後親身參加勞動,這在古代詩人裡是很少有的。他那些描寫自己親自耕種的這些詩文不是虛構的,他是有真切體驗的,這個其實大家都很熟悉不必說了。

在勞動當中,使得他更加的親切自然,使得他的人生態度更加恬淡,使得他和周圍的民眾、農民們有著一個真切的、很樸實的關係。應該說他的晚年生活是安逸祥和的,但他並未放棄他的理想。試想他怎麼可能在他心中美好的生活圖景中抹上自己所厭棄的生活場景呢?

因此說“桃源中人穿著跟世人一樣”有違作者初衷。

綜上所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能解釋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應該解釋為“世外之人”。一管之見,請方家指正。

八年級上冊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作業本答案

陋室銘,愛蓮說練習題及答案

11樓:匿名使用者

1.人2.他們住的的地方是"陋室"

初2上冊語文22課 陋室銘和愛蓮說短文兩篇的課後問題解答是?

12樓:匿名使用者

二.1《陋室銘》的全篇旨意是從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生髮而來,作者以此結住全文,顯得立意高遠,無懈可擊。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後半句,是因為“君子居之”的意識已經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後才有餘味。

止癢引述既巧妙的照應了開頭“惟吾德馨”一句,又顯得含蓄無窮,發人深思。

2.君子應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向達官貴人獻媚;應當內心通達,行為正直,具有高尚的美德並且遠揚四方;志潔行廉,堅守節操。

3.(1)作者對官僚們尋歡作樂生活的批判;(2)對富貴人德輕蔑。

三.1的;2 表示舒緩語氣,不翻譯;3 表示舒緩語氣,不譯;4 表示強烈反問;5 它,指代桃花林的奇景。

13樓:匿名使用者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斯是陋室,為吾德馨。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6.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銘和愛蓮說的練習

14樓:明前白露

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同步練習

15樓:章點點

1.劉禹錫,夢得,唐朝人2.用韻3.

對偶 二.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

2.談笑往來有淵博的學者,沒有粗俗的人.3.

沒有嘈雜的管樂之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4.有什麼簡陋的呢?

三.e a b b a a a 四.1.

,.,.,.:

2.d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保持高尚節操;安貧樂道;借物抒情5.c 6.

從建築和室內佈置看是簡陋的,但由於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這小屋就不顯得簡陋了

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課後答案,短文兩篇陋室銘 愛蓮說 課後題

課後第三題 辨析下列各句中的 之 字的用法。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番 的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舒緩語氣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舒緩語氣 4.孔子云 何陋之有?這裡 5.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它 1.陋室銘 結尾引孔子的話 何陋之有 有什麼含義?試聯絡全文內容作具體分析。...

翻譯《短文兩篇》陋室銘和愛蓮說,短文兩篇 《陋室銘》與《愛蓮說》

山不在於復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制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因為 陋室銘 的銘文 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苔痕碧綠,長到臺階上 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

陋室銘和愛蓮說這兩篇短文都採用了託物言志寫法寫陋室和蓮花各抒

陋室銘 作者以諸葛廬,子云亭自比,表明作者以古代賢士為榜樣的志向抱負。引用孔子的話以範文作結尾,警策有力,引人深思,表達作者清高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情懷。愛蓮說 本文託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咦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生活態度的讚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