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迴向與懺愧有什麼區別,1 佛教裡面的發願文,懺悔文,迴向文有什麼區別? 2 各自有什麼作用? 3 每天都要念嗎?念幾遍?

2021-06-14 03:32:35 字數 5529 閱讀 7977

1樓:懺悔文人

迴向可以理解把功德給別人,說迴向極樂淨土是病句,應該說迴向發願求生極樂淨土,如果是迴向極樂淨土,應該是迴向極樂淨土的眾生,措辭要準確,這也是在持不妄語的戒律。

懺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覺得過去做錯了,心生了一種或羞恥、或後悔的情感,第二,是做出了改變,如果只是敘述自己的過錯,說我要改了,這就不是在懺悔,要真的改,這也是懺悔的意義。

以下學習佛經內容:

2樓:

經書有記同,佛祖有教,我僅知,佛祖教,知錯當及時悔過。沒有迴向之論。

3樓:匿名使用者

發願迴向和懺悔。比如說發願要好好工作掙錢。迴向就是掙了錢以後的用途。

懺悔就是對工作當中不足之處的反思以及改進,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佛教中的迴向就是把自己的善言善行產生的功德福報用在某個方面,以期將來產生相應的善果。也相同於祈禱。

懺悔就是對過往所做的惡言惡行進行反思,改正,避免以後再犯。

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中迴向與懺悔有什麼區別?嗯,區別很大呀,懺悔是很懊

5樓:都都

佛教中的迴向於懺悔有什麼區別?這是佛教中的知識,我不太瞭解

6樓:愛游泳的小海豚

佛教中迴向和懺悔當然有區別了,迴向你是需要功德的,沒有功德,你怎麼迴向?但是懺悔你是有罪才懺悔

7樓:文化冷觀

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用於什麼事情,而懺悔是對自己過去所做的罪惡表示後悔和歉意。

8樓:果光

普賢行願品中有懺悔業障和普皆迴向,建議您多讀下。就知道如何懺悔、如何迴向了。

9樓:浩星毅君

懺悔是懺悔業障,迴向是迴向功德,和想去往哪個淨土就回向功德到哪個淨土

1.佛教裡面的發願文,懺悔文,迴向文有什麼區別? 2.各自有什麼作用? 3.每天都要念嗎?念幾遍?

10樓:簡單就好

真正研究佛理的學佛人是不會講那麼多規矩的!

佛教600卷般若經可以濃版縮成260個字心經,260個字心經也權可以濃縮成一個“空”字,所以佛門又被稱為空門,如果你完全悟透了佛教文化中的這個“空”字,那麼你的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

佛法是不二法!所以說萬法一心,心外無法

11樓:豔陽高照

發願文,是對以

復後有一個目標前進,制要做到,

bai懺悔文是懺du悔累生累世所造的身,口zhi,意犯的罪業。每天不dao緊要念,而且要從心裡承認自己的錯,誦經唸佛做功德都要念,各三遍。發願文誦經前後念都行,懺悔文和迴向文誦經唸佛後念。

佛經中的迴向和發願懺悔文有什麼不同,可以大回後在小回向嗎,都可以看哪些經書,初學迷茫中

12樓:匿名使用者

正經說:目標確立,任何路都通羅馬。走路去北京,也許有時間沒錢,坐車去北京,也許有時間也有錢,坐飛機去北京,也許趕時間又有錢 ,總之萬法歸宗,各有因緣果報。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不 不一樣bai

發原文 適合早上

du念 畢竟佛教zhi

講信願行

要有願 才能dao行動 對吧回

就例如 一定往生極樂世答界 什麼的

懺悔文一般晚上念 把今天做得不好的事情 好好懺悔一下大回向小回向 是說

先回向給十方三世一切眾生

然後在專門迴向給某人嗎?

如果這樣的話 是可以的

但所謂的小回向 也可不說

因為 十方三世一切眾生 就包含在內了

初學的話 就要多聞多看 佛教法門太多了

要差不多都理解 是什麼內容 選擇自己最適合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皈依了嗎?皈依了的話我可以告訴你。

15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迴向bai’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du不願自己獨zhi享,而將之‘dao回’轉歸‘向’與法專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屬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可以大回後再小回向

懺悔是懺除自己以前犯的錯,發願以後永遠不犯發願文是自己為求某一事物,發各種願來希望成就圓滿初學先看《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佛學常識課本》《四十二章經淺釋》《佛遺教經淺釋》《阿彌陀經淺釋》《普門品淺釋》

佛教裡的迴向是什麼意思?

16樓:匿名使用者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識,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1、回‘自’向‘他’: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2、回‘事’向‘理’: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一旦迴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3、回‘因’向‘果’: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唸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及‘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是世間因果。

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

17樓:善良的張秀霞

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唸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迴向。

所以唸佛修行的人,心較安定,因為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一個大目標存在,無論在家或出社會,守住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將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做種種善事時,要將功德收攝起來,向西方淨土送出去,唸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結果而做,如此迴向稱為回因向果。

一、回小向大

1、平時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迴向,將來只得小福報,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間的福報,而將它迴向西方極樂淨土,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層目的。第二層目的是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這是大結果。

什麼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羅漢為自己了生死,不願度化眾生,大乘則發菩提心,

2、不僅自度而且度他,唸佛做一切功德是為了自度度他發菩提心,發的心量大,唸佛行善的功德就變大了。

二、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將一切善的功德全數迴向他,他指法界眾生。在四十二章經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自己手中的燭火傳送到他人手中,使各處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減少,反而加倍的增長。

所以念迴向文必須真心至誠迴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才能無限制的增加。

回事向理

1、佛法將萬事萬物分為「事」「理」兩方面,事,事相指看得見的一切事物。理,道理指只能體會、說明而看不到的道理。

2、深一層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問的萬事萬物是如何來的,總源頭在何處,這就是理性,萬法唯心造,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性變造出來的,真如本性雖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存在的,依華嚴經的解釋,萬事萬物是心性所變造的,故萬法和心性是合為一體的,萬法既然是心性所變造的,其本體即是真如本性。

3、 我們所見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現相所執著,我們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體心性,故華嚴經中的四種無礙,最根本的是事理無礙,看得見的事相和看不見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卻看不到真正的理性,無法體會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的,是無自性的。

4、如能悟到萬事萬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無礙。回事向理,是希望將一切事相的功德迴向到真如本性,如能體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淨土的人,若能對所作的一切功德不執著,又能將它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種迴向的意義,我們作迴向時能存此四種心,即能真正達到迴向的作用,再來解釋平常通用的迴向文。

18樓:從頭再來好風彩

所謂‘回

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

善知識,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將回向種類歸納成六種:

1、回事向理

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理體。

2、回因向果

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最高無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

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

4、回小向大

將自覺自度的小乘之心,迴向轉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

善根福德雖少,以歡喜心大回向,善攝一切眾生。

6、回劣向勝

將隨喜二乘凡夫之福,迴向欣慕無上菩提。

依佛法而言,‘迴向’可分為三種:

擴充套件資料

三種迴向

1、回‘自’向‘他’

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2、回‘事’向‘理’

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一旦迴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3、回‘因’向‘果’

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唸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及‘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是世間因果。

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 迴向既然這麼重要,我們一般最常使用的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迴向西方淨土的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我們要真正瞭解其迴向文的意義—即將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全部貢獻出來,與法界眾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擴大,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學佛法***,實應學普賢菩薩發廣大心: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盤正路’,以期利益一切眾生,使他們能究竟離苦得樂。

19樓:夢想的小尾巴

1.“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識,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回’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

2.迴向時常用迴向偈:

(1)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2)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藏傳佛教和普通佛教有什麼區別佛教與藏傳佛教的區別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大佛教系統齊備的國家 漢傳佛教 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交相輝映。不過,南傳佛教只侷限於雲南一地,影響力有限。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較大的,主要還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那麼,我們經常聽到的藏傳佛教,和我們熟悉的漢傳佛教,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呢?相對而言,南傳佛教影響較小,而漢傳 藏傳佛教在...

佛教和道教有什麼區別,佛教與道教有什麼區別

對待生和死的態度 佛教追求的目標是 涅磐 脫離生死輪迴。道教對人生總的來說持積極的 正面的態度。這是道教與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 道日今生,佛說來世 佛說來世,勸世人忍耐,所謂今世作孽,來世償還,簡單地說,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託在來世。而道教則完全不同,所謂修煉成功的第...

佛學跟學佛有什麼區別,佛家和佛教有什麼區別

1 我們這個佛號,如果聲聲佛號都能轉境界,那就消業障了。2 如果這個佛號轉不了境界,那就消不了業障。3 為什麼有人能消得了,有人消不了?這個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會不會個中的妙理。4 你要果然會了其中的妙理,句句都能消業障,這是一點不假的,那真是無量的功德。5 唸佛法門,它特別注重在 一心念佛 這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