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范曄》這首詩的意思,贈范曄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

2021-06-14 16:25:13 字數 2941 閱讀 8767

1樓:落魄的水手

贈范曄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註釋①驛使:古代驛站傳遞公文、書信的使者。

②隴頭:即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③聊:姑且。

④一枝春:此處借代一枝花。

⑤春:梅

譯文贈范曄

折梅花的時候恰好遇到信使,於是將花寄給你這個身在隴頭的好友。江南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

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吧。

賞析古時贈友無數,陸凱這一首以其短小、平直獨具一格,全詩又似一封給友人的書信,親切隨和,頗有情趣。

詩的開篇即點明詩人與友人遠離千里,難以聚首,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而這一次,詩人傳送的不是書信卻是梅花,是可見得兩個之間關係親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達。一個“逢”字看似不經意,但實際上卻是有心;由驛使而聯想到友人,於是寄梅問候,體現了對朋友的殷殷掛念。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直白平淡,那麼後兩句則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僅不是一無所有,有的正是詩人的誠摯情懷,而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見,詩人的情趣是多麼高雅,想象是多麼豐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徵春天的來臨,也隱含著對相聚時刻的期待。聯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瞭詩人的慧心。

這首詩構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雖然簡單,細細品之,春的生機及情意如現眼前。

2樓:畢生火焰燃盡你

《贈范曄》是南朝宋詩人陸凱贈予范曄的一首五言詩。這首詩的開篇即點明詩人與友人遠隔千里,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而這一次,詩人傳送的不是書信卻是梅花,詩人用“一枝春”借代梅花,也象徵春天的來臨,隱含著對相聚時刻的期待,表達了詩人對朋友深情的思念和良好的祝願。

這首詩構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

全詩是:

贈范曄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贈范曄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

3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贈友詩無數,陸凱這一首以其短小、平直獨具一格,全詩又似一封給友人的書信,親切隨和,頗有情趣。   詩的開篇即點明詩人與友人遠離千里,難以聚首,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而這一次,詩人傳送的不是書信卻是梅花,是可見得兩個之間關係親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達。

一個“逢”字看似不經意,但實際上卻是有心;由驛使而聯想到友人,於是寄梅問候,體現了對朋友的殷殷掛念。如果說詩的前兩句直白平淡,那麼後兩句則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僅不是一無所有,有的正是詩人的誠摯情懷,而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

由此可見,詩人的情趣是多麼高雅, 想象是多麼豐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徵春天的來臨,也隱含著對相聚時刻的期待。聯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瞭詩人的慧心。

陸凱這首詩不過二十個字,卻包含無限的詩趣和感情。當陸凱懷念范曄的時候,為了表達高潔與純摯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託傳遞書物的信使帶給范曄,所謂隴頭人,因為范曄時在陝西長安,隴山在陝西隴縣,所以用隴頭人以代。不言而喻,陸凱折花遙贈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馳名於世的。

隱居西湖的林逋有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韻的寫照。

江南是文物之邦,物豐文萃,但陸凱認為別的禮物不足以表達他對范曄的情感,所以說江南沒有什麼可貴的東西堪以相贈,唯有先春而至為報春訊的梅花是最適當的,因而遙遙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徵他們之間的崇高友誼。大概人陸凱贈詩開始,“一枝春”就成為梅花及贈別的代稱了。可見影響的深遠。

唐宋以下歷代詩人都有類似的吟詠,劉克莊寫道:“輕煙小雪孤行路,折滕梅花寄一枝”,是襲取了陸凱的意境;高啟寫道:“無限春愁在一枝”,是套用了陸凱詩以寄託感情。

後來連唱曲的詞牌也取了《一枝春》的曲名。《武林舊事》就曾記有一段故事:“除夕,小兒女終夕嬉戲不寐,謂之守歲,守歲之詞雖多,極難其選,獨楊守齊《一枝春》最為近世所稱。

”可見一首小詩也有傳世的藝術魅力。它的藝術美在於樸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節,特定的環境,把懷友的感情,通過一種為世公認具有高潔情操的梅花表達出來,把抽象的感情與形象的梅花結為一體了。(曾敏之)

4樓:晉斯雅

陸凱這首詩不過二十個字,卻包含無限的詩趣和感情。當陸凱懷念范曄的時候,為了表達高潔與純摯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託傳遞書物的信使帶給范曄,所謂隴頭人,因為范曄時在陝西長安,隴山在陝西隴縣,所以用隴頭人以代。不言而喻,陸凱折花遙贈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馳名於世的。

隱居西湖的林逋有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韻的寫照。

江南是文物之邦,物豐文萃,但陸凱認為別的禮物不足以表達他對范曄的情感,所以說江南沒有什麼可貴的東西堪以相贈,唯有先春而至為報春訊的梅花是最適當的,因而遙遙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徵他們之間的崇高友誼。大概人陸凱贈詩開始,“一枝春”就成為梅花及贈別的代稱了。可見影響的深遠。

唐宋以下歷代詩人都有類似的吟詠,劉克莊寫道:“輕煙小雪孤行路,折滕梅花寄一枝”,是襲取了陸凱的意境;高啟寫道:“無限春愁在一枝”,是套用了陸凱詩以寄託感情。

後來連唱曲的詞牌也取了《一枝春》的曲名。《武林舊事》就曾記有一段故事:“除夕,小兒女終夕嬉戲不寐,謂之守歲,守歲之詞雖多,極難其選,獨楊守齊《一枝春》最為近世所稱。

”可見一首小詩也有傳世的藝術魅力。它的藝術美在於樸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節,特定的環境,把懷友的感情,通過一種為世公認具有高潔情操的梅花表達出來,把抽象的感情與形象的梅花結為一體了。(曾敏之)

關於贈范曄詩的背景、作者、解釋

5樓:勵子平

《贈范曄詩》是北魏詩人陸凱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當是陸凱率兵南征度梅嶺時所作。他在戎馬倥傯中登上梅嶺,正值嶺梅怒放,立馬於梅花叢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隴頭好友範譁,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驛使,就出現了折梅賦詩贈友人的一幕,於是寫下這首詩。

前兩句點明詩人與朋友人相隔甚遠,只能通過驛使的來往相互傳遞問候。後兩句則通過贈送梅花來表達對友人的祝福。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託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

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

贈范曄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贈汪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思想感情

古時贈友詩無數,陸凱這一首以其短小 平直獨具一格,全詩又似一封給友人的書信,親切隨和,頗有情趣。詩的開篇即點明詩人與友人遠離千里,難以聚首,只能憑驛使來往互遞問候。而這一次,詩人傳送的不是書信卻是梅花,是可見得兩個之間關係親密,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達。一個 逢 字看似不經意,但實際上卻是有心 由驛...

感舊贈故人這首詩的作者思想感情

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原詩內容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寫作背景 李白遊涇縣 在今安徽省 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

默寫《贈汪倫》這首詩寫的是為送別的情景

贈汪倫 bai是唐代偉大du 詩人李白於涇縣 zhi今安徽皖南地區 遊dao歷時寫給當地好友內汪倫的一首贈別詩。容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 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 深千尺 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