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的讀音是什麼,焚的拼音和意思是什麼

2021-07-05 21:37:01 字數 5463 閱讀 5661

1樓:我是大角度

一、焚字只有一個讀音,拼音是fén,是第二聲。

二、基本字義

焚fén

燒:焚燒。焚燬。焚化。焚香。焚書坑儒。焚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憂心如焚。

三、焚字的結構是上下結構,偏旁部首是火,總筆畫是12畫。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燓,燒田也。從火、棥,棥亦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燓,燒山墾田。字形採用“火、棥”會義,“棥”也是聲旁。

三、相關組詞

1、焚燬

[fén huǐ]

燒壞燒燬:一場大火~了半個村子的民房。

2、焚蕩

[fén dàng]

亦作“焚湯”。焚燬;燒光。

3、焚阬

[fén kēng]

阬,焚阬,即焚坑,指秦始皇焚書坑儒一事,喻殘毀文明。

4、坑焚

[kēng fén]

指 秦始皇 焚書坑儒。

5、焚牧

[fén mù]

謂燒掉牧地上的枯草以利新草生長。

2樓:故事還長

“焚”念fen,二聲。

【fén】焚

古文形體

(1)(甲骨文字形,象火燒叢木。古人田獵,為了把野獸從樹林裡趕出來,就採用焚林的辦法。本義:燒山)

(2)用火燒山林宿草。[burn weeds and till]焚,燒田也。――《說文》焚鹹丘。

――《公羊傳·桓公七年》。傳:“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韓非子·難一》

(3)燒[burn]焚,燒也。――《廣雅》焚如死如棄如。――《易·離》又孰過於魏黨盜國之死如焚如棄者乎?

——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遂從而盡焚之。――《左傳·成公十三年》乃焚大槐。――《莊子·外物》。

司馬注:“謂霹靂時燒大樹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漢·賈誼《過秦論》焚拜如前人。――《聊齋志異·促織》

(4)又如:玩火者必**;焚舟(燒燬渡船);焚池(祭祀時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黃(燒掉黃表紙。祭告家廟祖墳,禱文寫在黃表紙上);焚灼(燒、焚燒);焚帛(焚燒紙帛)。

(5)舊時的一種酷刑。用火燒死 [burn]焚炙忠良。――《書·泰誓上》凡殺其親者焚之。――《周禮·掌戮》

(6)炙;烤 [roast]。如:焚枯(烤煮乾魚);焚枯食淡(烤乾魚,食薄味)。

3樓:匿名使用者

焚的讀音:

[fén]

焚釋義:

燒 :~燒。~毀。~化。~香。~書坑儒。~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

4樓:小元老師

拼 音fén

部 首 火

筆 畫 12

五 行 火

五 筆 ssou

5樓:執字失

焚,拼音:fén。

◎ 燒:~燒。~毀。~化。~香。~書坑儒。~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憂心如~。

焚的拼音和意思是什麼

6樓:

焚:【拼音】fén 【意思】燒【組詞】~燒。~毀。~化。~香。~書坑儒。

7樓:雅視**

與“墳”同音。燒的意思

8樓:無名小妞

焚fen(二聲)焚燒

焚的意思是什麼

9樓:哇哎西西

焚的意思:燒:焚燒。焚燬。焚化。焚香。焚書坑儒。焚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憂心如焚。

基本資訊:

拼音:fén

部首:火,四角碼:44809,倉頡:ddf86五筆:ssou,98五筆:ssou,鄭碼:ffuo統一碼:711a,總筆畫數:12

10樓:匿名使用者

【讀音】:fén

——“焚”是會意字。從火,從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燒叢木。古人田獵,為了把野獸從樹林裡趕出來,就採用焚林的辦法。

【字義】:

〈動詞〉

(1)  本義:燒山

(2) 用火燒山林宿草。

【引證】:

焚,燒田也。——《說文》

焚鹹丘。——《公羊傳·桓公七年》。傳:“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韓非子·難一》

(3) 燒

【引證】

焚,燒也。——《廣雅》

焚如死如棄如。——《易·離》

遂從而盡焚之。——《左傳·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莊子·外物》。司馬注:“謂霹靂時燒大樹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漢· 賈誼《過秦論》

焚拜如前人。——《聊齋志異·促織》

(4) 舊時的一種酷刑。用火燒死

【引證】

焚炙忠良。——《書·泰誓上》

凡殺其親者焚之。——《周禮·掌戮》

(5) 炙;烤

如:焚枯(烤煮乾魚);焚枯食淡(烤乾魚,食薄味)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燒田也。從火林。各本篆作樊。

解作從火棥。棥亦聲。今正。

按玉篇,廣韻有焚無燓。焚符分切。至集韻,類篇乃合焚燓為一字。

而集韻廿二元固單出燓字,符袁切。竊謂棥聲在十四部。焚聲在十三部。

份古文作彬。解雲焚省聲。是許書當有焚字。

況經傳焚字不可列舉。而未見有燓。知火部燓卽焚之譌。

玄應書引說文焚,燒田也。字從火。燒林意也。

凡四見。然則唐初本有焚無燓。不獨篇,韻可證也。

11樓:匿名使用者

【fén】 焚 burn;

焚 fén 〈動〉

(1) (會意。從火,從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燒叢木。古人田獵,為了把野獸從樹林裡趕出來,就採用焚林的辦法。本義:燒山)

(2) 用火燒山林宿草。 [burn weeds and till]

焚,燒田也。――《說文》

焚鹹丘。――《公羊傳·桓公七年》。傳:“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韓非子·難一》

(3) 燒[burn]

焚,燒也。――《廣雅》

焚如死如棄如。――《易·離》

遂從而盡焚之。――《左傳·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莊子·外物》。司馬注:“謂霹靂時燒大樹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漢·賈誼《過秦論》

焚拜如前人。――《聊齋志異·促織》

(4) 又如:玩火者必**;焚舟(燒燬渡船);焚池(祭祀時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黃(燒掉黃表紙。祭告家廟祖墳,禱文寫在黃表紙上);焚灼(燒、焚燒);焚帛(焚燒紙帛)

(5) 舊時的一種酷刑。用火燒死 [burn]

焚炙忠良。――《書·泰誓上》 凡殺其親者焚之。――《周禮·掌戮》

(6) 炙;烤 [roast]。如:焚枯(烤煮乾魚);焚枯食淡(烤乾魚,食薄味)

12樓:繁人凡人

焚【fén】

古文形體

〈動〉(1)(甲骨文字形,象火燒叢木。古人田獵,為了把野獸從樹林裡趕出來,就採用焚林的辦法。本義:燒山)

(2)用火燒山林宿草。[burn weeds and till]焚,燒田也。――《說文》焚鹹丘。

――《公羊傳·桓公七年》。傳:“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韓非子·難一》

(3)燒[burn]焚,燒也。――《廣雅》焚如死如棄如。――《易·離》又孰過於魏黨盜國之死如焚如棄者乎?

——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遂從而盡焚之。――《左傳·成公十三年》乃焚大槐。――《莊子·外物》。

司馬注:“謂霹靂時燒大樹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漢·賈誼《過秦論》焚拜如前人。――《聊齋志異·促織》

(4)又如:玩火者必**;焚舟(燒燬渡船);焚池(祭祀時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黃(燒掉黃表紙。祭告家廟祖墳,禱文寫在黃表紙上);焚灼(燒、焚燒);焚帛(焚燒紙帛)。

(5)舊時的一種酷刑。用火燒死 [burn]焚炙忠良。――《書·泰誓上》凡殺其親者焚之。――《周禮·掌戮》

(6)炙;烤 [roast]。如:焚枯(烤煮乾魚);焚枯食淡(烤乾魚,食薄味)。

13樓:在夫子廟看羅馬假日的冬天

焚seo咳咳很俗dj獨尊跌

焚怎麼讀,焚的組詞,焚的讀音,焚的筆順,焚的意思

14樓:

爨 cuàn ㄘㄨㄢˋ ◎ 燒火做飯:分居各~。 ◎ 灶:“客傳蕭寒~不煙。” ◎ 中國宋雜劇、金院本中版某些簡短表演的名

權稱:《講百花~》。《文房四寶~》。 ◎ 演戲:“夫優伶~演,實始有唐《目連救母》之起。” ◎ 姓。[1]

讀音是什麼?

15樓:中公教育

讀音:【讀音】dú yīn

【釋義】文字的讀法;語言的發音。

【示例】及時查閱詞典是掌握語言文字正確讀音的有效途徑。

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

16樓:匿名使用者

讀音 [dú yīn]

[釋義] (字的)念法:這個字是多音字,有兩個~。

17樓:張達人

“讀音” 就是指語言文字的讀法和發音,英文稱作 pronunciation。

18樓:

第一零一回:大觀園月夜感幽魂,散花寺神籤驚異兆

心急如焚的焚什麼意思,心急如焚的焚意思是什麼

焚,焚燒的意思,意思是心急得如著了火一樣 心急如焚的焚意思是什麼 心急如焚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x n j r f n,意思是心裡急得像火燒一樣。焚 燒。心裡急得像火燒一樣。形容非常著急。焚 燒。心急如焚,拼音 x n j r f n 解釋 焚 燒。心裡急得像火燒一樣。形容非常著急。焚是著火了,燒著...

心焦如焚的出處是,成語心什麼如焚

出處 清 吳趼人 近十年之怪現狀 第二十回 中丞此時心焦如焚,聽了薇園的話,便叫人到歷城縣去,交待打聽幾名好醫生來。基本釋義 心裡焦躁,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焦灼難忍。心焦如焚 x n ji o r f n 該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 近十年之怪現狀 中文名 心焦如焚 發 音 x n ji o r f ...

何妨焚看三拜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焚香三拜請是什麼意思

不是 何妨焚看三拜請 而是 何妨焚香三拜請 這句話是 何妨虔誠地恭恭敬敬地去請 的意思。焚香三拜請是什麼意思 焚香三拜請,一方面可以是指對方架子大,不輕易出面 另一方面,也可以指請人的主人心誠。三國演義 中,劉關張三兄弟為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前後三次到臥龍崗拜請諸葛孔明,留下了 三顧茅廬 的故事,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