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夢風兒
從孩子咿呀學語的時候就開始跟著父母學習,學習父母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嘴形,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養不僅要從孩子做起同時也要從父母做起。。。
2樓:才嘛頂說
父母 社會的影響是全國性的,學校的應該是這麼多孩子同時的。 品德的成長,還是父母責任的比較多。 1.
形成最初人生價值觀的年齡(2-6歲)是在家裡和父母度過的。 2. 就算社會道德敗壞,每天在家父母都可以及時的糾正。
3. 學校本身就不負責教育道德,只是輔助。長遠來看,孩子還要陪父母度過幾十年。
4. 父母在教育孩子基本道德的同時,也要教導孩子適應社會的技能,也就是遇到用道理說不通的情況該怎麼處理。 5.
社會的變化是一時不能奢求的。學校的道德教育也要從老師做起,據我所知,老師一般是做不到的。比如在教室門口抽菸的老師就很多。
3樓:牙麥德丶
這是必須該做的 家長直接影響著孩子 每個大人也都是從孩子過來的 每個大人也有著很多缺點 有些事改不掉的 仔細想想 活了幾十年 根深蒂固的毛病 缺點 是比小孩子的難改的多的 並且每個人看待的道德教育是不同的 你認為好的 別人比一定認為好 人與人的差異是必然的 但希望每個父母 都能把更多好的傳給兒女
4樓:℡嘏灬
許多家長都把優秀子女定義為學習好,聽大人話的孩子,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學習好只是智力較高,聽話只是性格溫順,而光有這些孩子是不能成為一個優秀人才的。要成為一個優秀人才,除了智力因素外,還有品德,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尤其是品德因素是判定一個人“好壞”的惟一標準,如一個人品德不好,即便他有才華,也只能算是個歪才,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都沒好處,如我們看到的極端例子:大學生殺人犯馬加爵。 培養一個有道德的子女家長該怎麼作?
首先是正人先正己,說白了就是家長本身就必須有德重德。這點現在可不太容易作到了,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道德觀念的變化,許多家長對是非都看不清楚,他們或就把些不對的道德觀(如先為自己著想)教給孩子,或就把道德教育不當回事,任隨孩子發展,前種作法肯定不對,而後一種作法也不對,在一個社會道德環境不太好時,任憑孩子自我發展無疑是不負責任的。而家長如何正身,這非本章討論內容,暫不談。
其次是掌握有關握道德教育的方法,如心理學研究成果及一些家長道德教育的成功經驗。兒童的道德形成有一個發展過程,它在出生時萌芽,不斷髮展直至成年。幫助孩子道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這裡介紹一下道德發展方法的的十大觀點:
1。道德的核心是愛心: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一切生命形式以及它們的生活環境。
通俗點說就是:把自己當回事,天生我才必有用;也把別人當回事,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也怎麼對待別人。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
2。道德發展是漸進的,分階段的: 出生到三歲的發展階段:
許多道德發展的重要事情都發生在這個階段。給出生的嬰兒創造一個充滿愛心的環境,嬰兒依戀抱他照顧他的人,這就是他和人群最初建立的重要的關係。有一種“**飢餓”的說法,即有時嬰兒大聲哭鬧不是要吃,而是要別人抱!
一歲學走步,理解語言;兩歲嘗試獨力思考,有“反抗”舉動;三歲已能和他人合作。在所有這些年齡段裡,孩子都有機會進行很多道德學習,如知道一些規則和限制,玩東西不能丟掉;和小朋友玩不能打人。還會學會遵從要求:
“到這裡來”;”把它給我“等。這些都是孩子道德成熟中重要的第一步,家長們常無意地幫孩子完成了,但若有意去作,可能效果更顯著。 學齡前到成年階段:
也叫道德推理階段,人處在兒童,青少年,成年各個道德發展階段中,對什麼是對的都有不同的觀點。如四歲多的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推理:”我自行其道就是對的“;上幼兒園的孩子是無原則的服從:
”照大人說的去作就是對的“;低年級的孩子具有公平觀,只公平對待那些公平待己的人;高年級小學生及初中生表現為人際順從:”我應作個好人,滿足別人對我的期待。“;高中生已有對社會服從的觀點:
”我該對社會價值系統負全責“;剛成年時具備良知原則:知道維護每個人的尊嚴和權力。 階段論教會家長不要期待孩子一步跨入他們還沒準備好的階段。
(階段論詳解將在以後刊出) 3。尊重孩子並要求孩子用尊重回報你:家長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孩子是一個有自己權力的人,而不是一個等著我們去操縱的傀儡!
培養一個有道德的孩子的第一步就是用道德的方式對待孩子。過去道德始於恐懼,如果現在尊重不能代替恐懼,那孩子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嚴肅地看待道德。 4。
樹立榜樣來教育:幫孩子將道德推理轉變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榜樣來教育。切記:
家長最有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家長們一定要好自為之! 5。
說服教育:榜樣的力量較大,但孩子接觸壞榜樣的機會也是很多的,即便是好榜樣也未必十全十美。這時就需要用語言來告訴孩子隱藏在榜樣後面的正確的或錯誤的東西。
同時也提醒了孩子:不要怕錯,重要的是知錯能改。 6。
幫助孩子學會思考:家長教孩子是一回事,而讓孩子能接受是另一回事。這時讓孩子能接受的好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只有他想通了,理解了,才能真地接受家長對他的教育。
家庭裡經常對社會現象進行一些道德討論並得出道德判斷,這很有助於孩子的思考。 7。幫助孩子擔當起真正的責任:
這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道德推理,而且可促使他們發展相應的道德行為。孩子的責任感從小就該培養,先從對自己負責開始,如照顧自己,完成自己該完成的事,同時要要逐步學會照顧他人,即培養對他人的責任。當一個人從小養成幫助他人的好習慣,長大將會為廣泛的社會作貢獻。
8。平衡自由和約束:放手讓孩子去做事是父母和孩子和平相處的關鍵。
但孩子並不是成年人,仍處在不成熟的階段,需要家長給於指導和約束。給孩子自由是讓他們有機會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慢慢地成熟起來。而約束只是給自由保駕護航,而不是限制自由。
這兩者的平衡現實中較難把握,但必須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9。愛孩子並幫他們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
對自我概念來說,正是被人愛,幫助我們懂得了愛自己。愛自己是對自我價值的意識和尊重,是自信自強的前題。”象愛自己一樣去愛你的鄰人,“你要作個關心別人的好人,首先要自己感覺好!
除了給孩子愛,幫他們發展某些技巧和才能也能讓他們為自己驕傲,這是自重的重要源泉。 10,培養道德發展的同時培育一個快樂的家庭:社會現實和道德觀念常有衝突,家庭裡的道德發展中也就難免有衝突。
有衝突是正常的,但發生衝突後須合情合理的給於解決。這樣不但有助於孩子的道德成長,還有助於增強家庭抗衝突的能力,使家庭成員享受更多的快樂。好的家庭的特徵是:
家人共同在一起消磨時間,共同承擔家庭義務。在培養優秀子女方面,家庭紐帶是重要的因素。 對離婚家庭來說,你們的孩子立即有三個基本的需要:
知道離婚不是他的錯;知道你們沒拋棄他還很愛他;保持他的生活有一定的連貫性。所以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與父母雙方保持聯絡就顯得十分重要。 道德教育,總的說來,理應從父母做起!
在孩子的品德行為方面,家長應該怎麼要求孩子?拜託各位了 3q
5樓:86356備詬
家長自己要時刻樹立好榜樣。孩子7歲前的智商水平是很難接受道德類的教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根本聽不懂,也毫無趣味。所以家長如何談吐用詞,為人處世,就會成為孩子眼中潛在的榜樣,一個愛讀書看報的家庭,孩子一定不愁厭書厭學,一個經常外出遊玩的家庭,孩子一定活潑開朗喜愛運動,一個談吐優雅,禮儀大方的家庭,孩子自然就會彬彬爾雅,明辨是非。
孩子不是要求和教育出來了,而是帶出來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言教不如身教,孩子是會學會看的,所以作為家長的行為舉止就是孩子將來的樣子,當然適當的也要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應該如何,特別是發現他某方面做的不對的時候,及時糾正。
7樓:肥肥愛大膽
主要是家長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積極進取精神、愛心、同情心、還有帶人接物方面的。還要培養孩子認真聽別人講話看著別人的眼睛。
這樣孩子以後注意力會比較集中、也有專門的這種機構博瑞智家庭教育。推薦本書給你《培養優秀子女的規律》中國親子關係第一人董進宇博士的著作、
是不是每個小孩子都喜歡穿穿大人的鞋,寶寶
很多小寶寶都有這個好奇心,喜歡穿大人的鞋子。尤其是穿媽媽的高跟鞋。都是很常見的,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為什麼小孩子喜歡模仿大人,而且模仿能力很強?因為他們對新事物都很好奇,所以喜歡模仿。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其實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每個父母都應該相信孩子,他們完全有能力理解大人的...
為了孩子不再婚是不是正確的?應該為了孩子不離婚嗎
有些女人因為種種原因和前夫離婚了。離婚以後她為了孩子考慮決定不再婚,我覺得這種做法不正確,也不應該為了孩子不離婚。一 婚姻是女人自己的,不應該為了孩子而放棄這些東西。很多女人是一個好媽媽,她覺得她作為一個母親有義務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所以她為了孩子可以放棄一些東西,為了孩子她可以放棄愛情可以放棄婚姻。...
是不是應該將孩子患有癲癇的事告訴老師
專家認為長癲癇病對人們的危害非常大。癲癇,首先要選好的醫院,堅持 方可有效。單純部分性發作 某一區域性或一側肢體僵直,陣攣性發作,歷時短暫,意識清楚。複雜部分性發作 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明顯的思維,知覺,情感和精神運動障礙。可有神遊症,夜遊症等自動症表現。有時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可發生傷人,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