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號”有什麼含義,古代人名 字 號是什麼意思?

2021-07-29 11:31:27 字數 6489 閱讀 7716

1樓:溫和大麴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名”又叫“本名”,舊說是古代嬰兒出生後三個月由父輩所取。

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

三、號,是指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如蘇軾字子瞻,別號東坡居士。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與名、字無聯絡。

擴充套件資料

名,在夏朝之前已經有,而取字據說始於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湯,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湯。還有,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常自稱己名以表示謙稱,稱人之字以表示對人尊稱,另姓與字連稱亦是對人尊稱。

名與字是有關係、關聯的。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絡,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

參考資料

新華網--【國學】古人的名、字、號……居然有這麼多講究

2樓:home好人一個

1、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

2、字,是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jī)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

3、號,名和字以外的稱號。古時,人們為了尊重別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稱其字,而稱其別號。

3樓:小木偶

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是表字,號相當於別稱。

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就是名和字有區別,名用來區分彼此,字用來表示德行。

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儘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絡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干的情況幾乎見不到。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取號。

對此,《周禮》解釋說,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

因為古人取號有較大的隨意性,並且不必加以避諱,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飽受***和避諱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們在名字之外更取別號來表現自己。當時的大多數人都取一個別號,但有人好幾個。

擴充套件資料

在史書或古籍中常看到古人除了姓名外,還有字,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 本名”,舊說是古代嬰兒出生後三個月由父親所取(當然亦有一說是出生後即可取名了);

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男子在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 (不過三國亂世,思想反叛,冠而取字並不是一定遵循,曹衝、孫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時取字。

名,在夏朝之前已經有,而取字據說始於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湯,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湯。還有,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常自稱己名以表示謙稱,稱人之字以表示對人尊稱,另姓與字連稱亦是對人尊稱。

名與字是有關係、關聯的。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絡,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

4樓:苦澀v的茶

1,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

2,“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3,“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稱別人的號是為了表示尊敬,自己稱號一般只用於自己的作品中。

5樓:賽爾皮卡

名:指的是名字,幼時父母取的。

字:男子20歲**、女子15歲嫁人時取得,以表示對這個人的尊重。

號:號時除了名和字之外的其他稱號,古代為了表示對一個人的尊重,一般都稱呼這個人的號。

封建社會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為自己取號(包括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蓮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蘇軾的東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鄭燮的板橋等。

如《水滸》裡梁山上一百○八人個個都有綽號,大都準確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這些綽號作為姓名的代稱,更是人們所熟知的。

古代人的名,字,號,都有什麼含義,怎樣區分

6樓:令鳴

表字,又稱字,是古代的中國人在姓名之外,父母或師長為自己取的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別名

號,抒發和標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

你可以當做【小名、大名、尊稱】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的名是出生時父親取的,字是行冠禮時,父親取的。一般字和名是有一定關係的。號是自己高興取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名 即本名 大多是長輩起的

字 大多自己起的 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 價值觀等 如 曹操 字孟德 ,曹植 字子建

號 比如,諡號 死後皇帝封的 還有的是自己起的,跟字差不多。

9樓:這是唯一的長處

一般的人是沒有那麼多稱呼的,就一個名,官宦之家或書香門第才有這個閒情和資格

名、字、號,有什麼區別?

10樓:手機使用者

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今天,我們說“名字”這個詞時,通常是指人名。可是我國古人則既有“名”又有“字”,有的人在名、字之外還有號。那麼,名、字、號的區別是什麼呢?

“名”,是個人的特稱,多由長輩起取,並往往通過取名體現對子女的期望。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多與“名”的涵義相近或相輔,與“名”相表裡,所以也稱“表字”。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亮”與“孔明”,“飛”與“鵬舉”義相近。

也有“字”和“名”互為反義的。 “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古代的文人,大多給自己起“號”,用以表示個人的情懷。

如,鄭燮(xiè)的家鄉,有座木板橋。他小時侯常從橋上過,很喜愛這座橋,後來就給自己起別號“板橋”。在寫字作畫的時候,他總要題上“板橋”這個別號。

時間一久,人們都稱他為鄭板橋,原來的名字反倒沒有多少人記得了。 古人相見,在名、字、號的用法上很有講究。名一般用於自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當上對下,或尊稱對方時,則稱字、號,平輩之間,只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互相稱名。

11樓:讓爺睡泥君

“名”是父母起的,是天下所有人叫的;“字”是自己為了表名自己的志向、節操,為自己起的另外一個名字之外的別名;而“號”呢,則有幾種:“自號”是自己為自己起的號,“諡號”是所有著過世後,別人為了紀念他,為他起的號。

12樓:

諸葛亮 是名 孔明 是字 臥龍先生 是號

在古代名、字、號全稱是什麼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

字,是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jī)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絡。有兩種情況:①“名”和“字”詞義相近或“字”是對“名”的進一步闡述,例如:

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寬闊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韓愈,字退之。後人取字,通常是以兩個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尊敬對方稱自己名,表示自己謙卑時也稱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項羽自呼己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 古人相見,在名﹑字﹑號的用法上很有講究。名一般用於自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當上對下,或尊稱對方時,則稱字﹑號,平輩之間,只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互相稱名。“平輩之間稱呼用的是對方的字而不是名,”這個是基本禮貌。

在漢代,這個要求更為嚴格。平輩間稱呼對方的名,是完全不許可的,哪怕是帝王稱呼大臣,也只能是字,而不是名。稱呼長輩或上司,則只能稱呼對方的號,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稱對方的字。

能直呼其名的,只能對你的晚輩,或者是年齡小於自己,且關係非常親密的下級。古人還有別號。別號是名和字以外的稱號。

古時,人們為了尊重別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稱其字,而稱其別號。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絡。號可以有兩個字的,也可以有三個以上字的。

例如:陸游,號放翁;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字數多的別號有時可以縮為兩個字,如蘇東坡。

此外,有人認為稱別人的字、號還不夠尊敬,於是就以其官職、籍貫來稱呼,如杜甫被稱為杜工部,稱柳宗元為“柳河東”。

14樓:o0雪蓮花

為了回答您的問題,我專門翻了一下我高一時的筆記,只能幫你區別字和號的區別

字 是父親或尊長取的

號 是表達自己情趣志向的,所以是自己取的

如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對任公的解釋是,古代有叫任公的一人善釣大魚,其場面驚心動魄。梁啟超用這個“號”來表達自己志向高的特點

中國人的名、字、號各有什麼特點和意義

15樓:匿名使用者

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自稱用名,稱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制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游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也是同義。

“名”和“字”有意義相輔的,如:東漢“舉案齊眉”的文學家梁鴻字伯鸞,“鴻”、“鸞”都是為人稱道的兩種飛禽;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咎”是過錯),因能“補”過才能“無咎”。

“名”和“字”有意義相反的,如:宋**學家朱熹字元晦,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字子昂。他們“名”、“字”中的“熹”與“晦”、“頫(俯)”與“昂”都是反義。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書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句。唐代文學家陸羽(著有《茶經》,後世尊為“茶神”)字鴻漸,是取自《周易》“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係,如宋代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還有號。“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封建社會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為自己取號(包括齋名、室名等)。

如唐代李白的青蓮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蘇軾的東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鄭燮的板橋等,都是後人熟知的;有些別號的使用率甚至超過本名(如蘇東坡、鄭板橋等)。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輩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發或標榜使用者的某種情操。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之類就是為了表示使用者鄙視利祿的志趣。

有以號明志的,如宋周敦頤稱濂川先生,明歸有光稱震川先生,王夫之稱船山先生等。還有在死後由門人、後人上的尊號(“私諡”),如晉代陶潛的靖節等。諡號,即死後由皇帝頒賜的榮稱。

如宋包拯稱包孝肅,岳飛稱**穆,清紀昀稱紀文達等。另外還有“綽號”,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認的別號,是對人的刻畫和形容。如《水滸》裡梁山上一百○八人個個都有綽號,大都準確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這些綽號作為姓名的代稱,更是人們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號之外,歷史上常常用來代替個人姓名的還有:

1、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職所在地等)。如東漢孔融稱為孔北海,唐代韓愈稱為韓昌黎,柳宗元稱為柳河東或柳柳州、宋代蘇轍稱為蘇欒城等。以地名稱人在封建時代是表尊敬,叫做稱“地望”。

2、官爵名(包括職銜、封號等)。如東漢發出“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豪言的馬援稱馬伏波(曾任伏波將軍),投筆從戒的班超稱班定遠(曾封定遠侯),三國嵇康稱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稱杜工部、杜拾遺(曾任工部員外郎、左拾遺)等。

3、以室名、齋名、軒名、堂名為號的。如王夫之號姜齋取自他的室名;辛棄疾的號稼軒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詩人蘇舜欽,流寓蘇州,築滄浪亭,自號滄浪翁。

4、在姓氏前加形容詞指稱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謝靈運和堂弟謝惠連都是詩人,被稱為大、小謝。唐代詩人中老杜(亦作大杜)專指杜甫,小杜專指杜牧。

老蘇、大蘇、小蘇則指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5、以幾個姓並稱特定的幾個人。如“馬班”(或“班馬”)指司馬遷(《史記》作者)、班固(《漢書》作者);唐詩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韓柳”是韓愈、柳宗元。還有前面提到的大謝小謝合稱“二謝”,加上南朝號一詩人謝朓又合稱“三謝”;“二程”專指宋代學者程顥、程頤兄弟;蘇洵、蘇軾、蘇轍又合稱“三蘇”。

6、在唐代還常以行第連同姓名官職等稱人。王維有詩題《送元二使西安》(“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詩中屢見《答王十二》、《問劉十九》之類的題目,都是以行第稱人的。如李白是李十

二、韓愈是韓十

八、柳宗元是柳

八、元稹是元九等。宋代也還有此風習,如秦觀稱秦

七、歐陽修稱歐

九、黃庭堅稱黃九等。

在古代字是什麼意思古代人名字號是什麼意思?

字 也稱 表字 是中國的 特產 外國人沒有。字,是一個人的名字的註解 補充和延伸。字,必須與名相呼應,互為表裡。比如 1,曹操,字孟德。孟 表示庶出的老大,德 是 德性 的意思,與 操行 一詞相呼應 2,趙雲,字子龍。常言道 龍從雲 虎從風 3,孫權,字仲謀。仲 是 老二的意思,權謀 一詞,誰都知道...

通俗易懂的解說一下古代人姓 氏 名 字 號

姓 是家族的標誌,氏 指家族中的某一支,姓 氏 只在先秦有分別,秦之後基本合一。名 和 字 分家一直到新中國之前,名 是正式場合下才使用的,字 是朋友之間日常稱呼的,因為古人覺得直接稱名字不太禮貌,稱呼 字 就比較禮貌,也顯得親密一點。名 基本上是由父母起的,字 可以是成年之後自己起的,也可以是朋友...

古代人是什麼意思,古代人名字後面字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問 古代人 這個詞語的意思的話,應該是指生活在古代的人,中國歷史上古代與近代的分水嶺是1840年,西方歷史另有分界。如果是問在古代 人 這個詞的意思的話,古漢語中 人 與 民 通用,比如柳宗元 捕蛇者說 最後為了避皇帝李世民的諱,用了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的句子,人風 就是 民風 過去距離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