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茲斬鞘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意思是如果人們沒有比死亡更厭惡的事情,那麼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做的呢?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散文《魚我所欲也》。
賞析《魚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捨生而取義者也”。這當中的“義”和文章最後的“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惡之心”(按現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為“廉恥之心”)。
因為人只有擁有“羞惡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線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範圍所不接納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於生”的事,這樣才能不被“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識窮乏者得我”所**,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內心有一種凜然的“義”。
2樓:來自佘山養眼的洛基
因此有的人明知道用某種手段就可以保全性命而不用,有的人知道用某種方法可以躲避禍患而不去做。
3樓:綻溫糖
如果讓我放棄堅持真理正義的做法才能苟活,那我寧可不使用它,如果採用違背良心道德的方式可以讓我免除災禍,那我寧願不採用它。此乃真大丈夫也!
4樓:匿名使用者
老師給我們翻譯過:憑藉這種方法就可以生存,但是有的人不用;憑藉這種方法可以躲避禍患,但是有的人就不用。大概是這樣。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樣就可以活下來但有的人不用,因為這樣就可以躲避禍患但有的人不這麼做。
6樓:匿名使用者
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
7樓:xr7777777巨蟹
這種方法可以避禍患
但有的人就是不用
論語十則的翻譯,論語十則翻譯
孔子說 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曾子說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被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了呢?孔子說 在溫習就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孔子說 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危險。...
論語十則的翻譯,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習後,經常去複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應該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難道不是君子嗎?曾子曰 吾 w 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為 w i 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
論語三則的論語三則,論語三則的原文 翻譯
1.學習到的東西,常常去練習 實踐,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2.學習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憑此做學習的榜樣 3.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 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為迷惑而更加危險。回答您好,這邊已經看到您的問題了,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