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 單核細胞 淋巴細胞)巨核細胞

2021-08-31 20:09:03 字數 5631 閱讀 3784

1樓:匿名使用者

(一)紅細胞

紅細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徑7~8.5μm,呈雙凹圓盤狀,**較薄(1.0μm),周緣較厚(2.

0μm),故在血塗片標本中呈**染色較淺、周緣較深。在掃描電鏡下,可清楚地顯示紅細胞這種形態特點。紅細胞的這種形態使它具有較大的表面積(約140μm2),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適應其功能――攜o2和co2。

新鮮單個紅細胞為黃綠色,大量紅細胞使血液呈猩紅色,而且多個紅細胞常疊連一起呈串錢狀,稱紅細胞緡線。

紅細胞有一定的彈性和可塑性,細胞通過毛細血管時可改變形狀。紅細胞正常形態的保持需atp供給能量,由於紅細胞缺乏線粒體,atp由無氧酵解產生;一量缺乏atp供能,則導致細胞膜結構改變,細胞的形態也隨之由圓盤狀變為棘球狀。這種形態改變一般是可逆的。

可隨著atp的供能狀態的改善而恢復。

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血紅蛋白是含鐵的蛋白質,約佔紅細胞重量的33%。它具有結合與運輸o2和co2的功能,當血液流經肺時,肺內的o2分壓高,co2分壓低,血紅蛋白即放出 co2而與o2結合;當血液流經其它器官的組織時,由於該處的co2分壓高而o2分壓低,於是紅細胞即放出o2並結合co2。

由於血紅蛋白具有這種性質,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和細胞所需的o2,帶走所產生的部分co2。

正常**每微升血液中紅細胞數的平均值,男性約400萬~500萬個,女性約350萬~450 萬個。每100ml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約 12~15g,女性約10.5~13.

5g。全身所有紅細胞表面積總計,相當於人體表面積的2000倍。紅細胞的數目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變,如嬰兒高於**,運動時多於安靜狀態,高原地區居民大都高於平原地區居民,紅細胞的形態和數目的改變、以及血紅蛋白的質和量的改變超出正常範圍,則表現為病理現象。

一般說,紅細胞數少於300萬/μ1,血紅蛋白低於10g/100ml,則為貧血。此時常伴有紅細胞的直徑及形態的改變,如大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9μm,小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6μm。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由於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降低,以致**淡染區明顯擴大。

紅細胞的滲透壓與血漿相等,使出入紅細胞的水分維持平衡。當血漿滲透壓降低時,過量水分進入細胞,細胞膨脹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為溶血(hemolysis);溶血後殘留的紅細胞膜囊稱為血影(ghost)。反之,若血漿的滲透壓升高,可使紅細胞內的水分析出過多,致使紅細胞皺縮。

凡能損害紅細胞的因素,如脂溶劑、蛇毒、溶血性細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紅細胞的細胞膜,除具有一般細胞膜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例如紅細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紅細胞以外,還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稱為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在**約為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

網織紅細胞的直徑略大於成熟紅細胞,在常規染色的血塗片中不能與成熟紅細胞區分。用煌焦藍作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的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核糖體的存在,表明網織紅細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紅蛋白的功能。

紅細胞完全成熟時,核糖體消失,血紅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貧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網織紅細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網織紅細胞的計數有一定臨床意義,它是貧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診斷、療效判斷和估計預指標之一。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衰老的紅細胞雖無形態上的特殊樗,但其機能活動和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紅蛋白變性,細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電荷改變等,因而細胞與氧結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紅細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處被巨噬細胞吞噬,同時由紅骨髓生成和釋放同等數量紅細胞進入外周血液,維持紅細胞數的相對恆定。

(二)白細胞

白細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能作變形運動,具有防禦和免疫功能。**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男女無明顯差別。

嬰幼兒稍高於**。血液中白細胞的數值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如勞動、運動、飲食及婦女月經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狀態下,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值皆可發生改變。

光鏡下,根據白細胞胞質有無特殊顆粒,可將其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兩類。有粒白細胞又根據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用嗜鹼性粒細胞。無粒白細胞有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兩種。

1.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佔白細胞總數的50%-70%,是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核染色質呈團塊狀。核的形態多樣,有的呈臘腸狀,稱桿狀核;有的呈分葉狀,葉間有細絲相連,稱分葉核。

細胞核一般為2~5葉,正常人以2~3葉者居多。在某些疾病情況下,核1~2葉的細胞百分率增多,稱為核左移;核4~5葉的細胞增多,稱為核右移。一般說核分葉越多,表明細胞越近衰老,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有些疾病情況下,新生的中性粒細胞也可出現細胞核為5葉或更多葉的。

桿狀核粒細胞則較幼稚,約佔粒細胞總數的5%~10%,在機體受細菌嚴重感染時,其比例顯著增高。

中性粒細胞的胞質染成粉紅色,含有許多細小的淡紫色及淡紅色顆粒,顆粒可分為嗜天青顆粒和特殊顆粒兩種。嗜天青顆粒較少,呈紫色,約佔顆粒總數的 20%,光鏡下著色略深,體積較大;電鏡下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6~0.

7μm,電子密度較高,它是一種溶酶體,含有酸性磷酸酶和過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異物。特殊顆粒數量多,淡紅色,約佔顆粒總數的80%,顆粒較小,直徑0.3~0.

4μm,呈啞鈴形或橢圓形,內含鹼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吞噬素具有殺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細菌表面的糖蛋白。

中性粒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當機體某一部位受到細菌侵犯時,中性粒細胞對細菌產物及受感染組織釋放的某些化學物質具有趨化性,能以變形運動穿出毛細血管,聚集到細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細菌,形成吞噬小體。吞噬小體先後與特殊顆粒及溶酶體融合,細菌即被各種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殺菌作用的蛋白質、多肽等成分殺死並分解消化。

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在體內起著重要的防禦作用。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胞後,自身也常壞死,成為膿細胞。中性粒細胞在血液中停留約6~7小時,在組織中存活約1~3天。

2.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佔白細胞總數的0.5%-3%。細胞呈球形,直徑10~15μm,核常為2葉,胞質內充滿粗大、均勻、略帶折光性的嗜酸性顆粒,染成桔紅色。

電鏡下,顆粒多呈橢圓形,有膜包被,內含顆粒狀基質和方形或長方形晶體。顆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和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種溶酶體。

嗜酸性粒細胞也能作變形運動,並具有趨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體複合物,釋放組胺酶滅活組胺,從而減弱過敏反應。嗜酸性粒細胞還能借助抗體與某些寄生蟲表面結合,釋放顆粒內物質,殺滅寄生蟲。

故而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抗過敏和抗寄生蟲作用。在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時,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僅停留數小時,在組織中可存活8~12天。

3.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佔白細胞總數的0~15。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

胞質內含有嗜鹼性顆粒,大小不等,分佈不均,染成藍紫色,可覆蓋在核上。顆粒具有異染性,甲苯胺藍染色呈紫紅色。電鏡下,嗜鹼性顆粒內充滿細小微粒,呈均勻狀或螺紋狀分佈。

顆粒內含有肝素和組胺,可被快速釋放;而白三烯則存在於細胞基質內,它的釋放較前者緩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胺和白三烯參與過敏反應。嗜鹼性粒細胞在組織中可存活12-15天。

嗜鹼性粒細胞與肥大細胞,在分佈、胞核的形態,以及顆粒的大小與結構上,均有所不同。但兩種細胞都含有肝素、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鹼性粒細胞的功能與肥大細胞相似,但兩者的關係尚待研究。

4.單核細胞單核細胞(monocyte)佔白細胞總數的3%~8%。它是白細胞中體積最大的細胞。直徑14~20μm,呈圓形或橢圓形。

胞核形態多樣,呈卵圓形、腎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質顆粒細而鬆散,故著色較淺。胞質較多,呈弱嗜鹼性,含有許多細小的嗜天青顆粒,使胞質染成深淺不勻的灰藍色。

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和溶菌酶,這些酶不僅與單核細胞的功能有關,而且可作為與淋巴細胞的鑑別點。電鏡下,細胞表面有皺褶和微絨毛,胞質內有許多吞噬泡、線粒體和粗麵內質網,顆粒具溶酶體樣結構。

單核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明顯的趨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單核細胞是巨噬細胞的前身,它在血流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進入組織和體腔,分化為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消滅侵入機體的細菌,吞噬異物顆粒,消除體內衰老損傷的細胞,並參與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細胞強。

5.淋巴細胞淋巴細胞(lymphocyte)佔白細胞總數的20%~30%,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直徑6~8μm的為小淋巴細胞, 9~12μm的為中淋巴細胞, 13~20μm的為大淋巴細胞。小淋巴細胞數量最多,細胞核圓形,一側常有小凹陷,染色質緻密呈塊狀,著色深,核佔細胞的大部,胞質很少,在核周成一窄緣,嗜鹼性,染成蔚藍色,含少量嗜天青顆粒。

中淋巴細胞和大淋巴細胞的核橢圓形,染色質較疏鬆,故著色較淺,胞質較多,胞質內也可見少量嗜天青顆粒。少數大、中淋巴細胞的核呈腎形,胞質內含有較多的大嗜天青顆粒,稱為大顆粒淋巴細胞、電鏡下,淋巴細胞的胞質內主要是大量的遊離核糖體,其他細胞器均不發達。

以往曾認為,大、中、小淋巴細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小淋巴細胞為終末細胞。但目前普遍認為,多數小淋巴細胞並非終末細胞。它在抗原刺激下可轉變為幼稚的淋巴細胞,進而增殖分化。

而且淋巴細胞也並非單一群體,根據它們的發生部位、表面特徵、壽命長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為t細胞、b細胞、殺傷(k)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等四類。

血液中的t細胞約佔淋巴細胞總數的75%,它參與細胞免疫,如排斥異移體移植物、抗腫瘤等,並具有免疫調節功能。b細胞約佔血中淋巴細胞總數的10%~15%。b細胞受抗原刺激後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

(三)血小板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或稱血栓細胞(thrombocyte), 正常數值為10萬-~40萬/μ1。它是骨髓中巨核細胞胞質脫落下來的小塊,故無細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細胞膜。血小板體積甚小,直徑2~4μm,呈雙凸扁盤狀;當受到機械或化學刺激時,則伸出突起,呈不規則形。

在血塗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整合群。血小板**部分有著藍紫色的顆粒,稱顆粒區(granulomere);周邊部呈均質淺藍色,稱透明區(hyalomere)。電鏡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細胞內無核,但有小管系、線粒體、微絲和微管等細胞器,以及血小板顆粒和糖原顆粒等。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漿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顆粒內含有與凝血有關的物質。當血管受損害或破裂時,血小板受刺激,由靜止相變為機能相,迅即發生變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團;同時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漿內的凝血酶原變為凝血酶,後者又催化纖維蛋白原變成絲狀的纖維蛋白,與血細胞共同形成凝血塊止血。

血小板顆粒物質的釋放,則進一步促進止血和凝血。血小板還有保護血管內皮、參與內皮修復、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血小板壽命約7~14天。

血液中的血小板數低於10萬/μ1為血小板減少,低於5萬/μ1則有出血危險。

血小板顆粒有兩種:特殊顆粒和緻密顆粒。特殊顆粒又稱α顆粒,體積較大,圓形,電子密度中等,內含凝血因子ⅲ、酸性水解酶等。

緻密顆粒較小,電子密度大,內含5-羥色胺、adp、atp、鈣離子、腎上腺素等。兩種顆粒內容物的釋放均與血不板功能有關。血小板小管系也有兩種:

開放小管系和緻密小管系。開放小管系散在分佈,管腔明亮,開口於血小板表面,藉此攝取血漿物質和釋放顆粒內容物。緻密小管系是封閉的小管,多分佈在血小板周邊,管腔電子密度中等,能收集鈣離子和合成前列腺素等。

血小板周邊有環行排列的微絲和微管,與血小板的形態變化有關。

白細胞和紅細胞,紅細胞與白細胞的區別

白細胞,或稱白血球,白血球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及外來的東西,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除白血球外,人體血液中還含有紅血球 血小板和血漿。白細胞無色呈球形,有細胞核,體積比紅細胞大,直徑在7 20 m之間。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按照體積從小到大是 淋巴細胞,嗜鹼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單...

白細胞比紅細胞多會得什麼病,白細胞比紅細胞多很多是什麼原因

白細胞是應該比紅細胞少的 但是化驗單上要看數值。你可以讓她把數值看來這樣也好幫你分析一下 目前的症狀很有可能是血液病症狀 嚴重的貧血。白細胞怎麼可能比紅細胞多,看看數值後面的單位白細胞是乘以10的9次方,而紅細胞乘以10的12次方。如果白細胞超過正常範圍很多,建議做個骨髓穿刺檢查,很有可能是血液性疾...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是中性粒細胞的分葉過多,可分4 葉甚至於5 6葉以上,若5 葉者超過0.05時,又稱為中性粒細胞的核右移。是由於造血物質缺乏,使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或造血功能減退所致。主要見於巨幼細胞性貧血 惡性貧血和應用抗代謝藥物 後,感染的恢復期,也可出現一過性核右移現象。問題不大.中性分葉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