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的快取容量大小 轉速與效能有什麼關係

2021-12-16 13:25:20 字數 5154 閱讀 3376

1樓:君子陶陶

硬碟的快取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係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效能。硬碟的快取越到效能也好,轉數越大效能越好。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硬碟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理論上,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

2樓:

快取(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記憶體晶片,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儲存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衝器。由於硬碟的內部資料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快取在其中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快取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係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效能。

當硬碟存取零碎資料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記憶體之間交換資料,如果有大快取,則可以將那些零碎資料暫存在快取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資料的傳輸速度。

硬碟的快取主要起三種作用:一是預讀取。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資料時,硬碟上的控制晶片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資料讀到快取中(由於硬碟上資料儲存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當需要讀取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資料的時候,硬碟則不需要再次讀取資料,直接把快取中的資料傳輸到記憶體中就可以了,由於快取的速度遠遠高於磁頭讀寫的速度,所以能夠達到明顯改善效能的目的;二是對寫入動作進行快取。

當硬碟接到寫入資料的指令之後,並不會馬上將資料寫入到碟片上,而是先暫時儲存在快取裡,然後傳送一個「資料已寫入」的訊號給系統,這時系統就會認為資料已經寫入,並繼續執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碟則在空閒(不進行讀取或寫入的時候)時再將快取中的資料寫入到碟片上。雖然對於寫入資料的效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安全隱患——如果資料還在快取裡的時候突然掉電,那麼這些資料就會丟失。對於這個問題,硬碟廠商們自然也有解決辦法:

掉電時,磁頭會藉助慣性將快取中的資料寫入零磁軌以外的暫存區域,等到下次啟動時再將這些資料寫入目的地;第三個作用就是臨時儲存最近訪問過的資料。有時候,某些資料是會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碟內部的快取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資料儲存在快取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快取中直接傳輸。

快取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碟快取基本都很小,只有幾百kb,已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2mb和8mb快取是現今主流硬碟所採用,而在伺服器或特殊應用領域中還有快取容量更大的產品,甚至達到了16mb、64mb等。

ø 硬碟的轉速(rotational speed):也就是硬碟電機主軸的轉速,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硬碟的速度,同時轉速的快慢也是區分硬碟檔次的重要標誌之一。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

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硬碟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

理論上,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可是轉速越快發熱量越大,不利於散熱。

現在的主流硬碟轉速一般為7200rpm以上。

3樓:學海無涯路漫漫

轉數越大效能越好。

快取容量大一般效能也好,但根據你的應用也可能影響不大。

硬碟的快取容量越大越好嗎

4樓:匿名使用者

不好。由於快取機制和演算法的限制,如果硬碟採用容量更大的快取,效能不但不能提高,反而可能會降低硬碟讀取資料的命中率,導致硬碟讀取速度不穩定。

此外,快取容量大了在高低速之間交換資料的快速性就不會這麼明顯了。

加之大容量快取還會帶來安全隱患,遇到突然斷電時,快取裡的大量資料無法完全寫入到硬碟上,從而導致部分資料丟失。

硬碟快取不僅可以加快硬碟的讀寫速度,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護硬碟。

當需要進行大量零散資料交換時,快取可以起到臨時儲存的作用,減少硬碟尋道以及機械磨損,從而降低噪音延長硬碟壽命。

擴充套件資料:

基本引數:

1、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資料儲存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引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mib)、千兆位元組(gb/gib)或百萬兆位元組(tb/tib)為單位,

而常見的換算式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

但硬碟廠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統,就依舊以「gb」字樣來表示「gib」單位(1024換算的),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

一般情況下硬碟容量越大,單位位元組的**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碟略微例外。

在我們買硬碟的時候說是500g的,但實際容量都比500g要小的。因為廠家是按1mb=1000kb來換算的,所以我們買新硬碟,比買時候實際用量要小點的。

2、轉速:

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引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檔案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硬碟轉速以每分鐘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鐘。

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效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

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桌上型電腦使用者的首選;

而對於筆記本使用者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釋出了100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

伺服器使用者對硬碟效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效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

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4、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資料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資料傳輸率和外部資料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它反映了硬碟緩衝區未用時的效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衝區之間的資料傳輸率,外部資料傳輸率與硬碟介面型別和硬碟快取的大小有關。

fast ata介面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介面的硬碟則達到33.3mb/s。

2023年12月,兩80後研製出傳輸速度每秒1.5gb的固態硬碟。

5、快取:

由於硬碟的內部資料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快取在其中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快取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係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效能。

當硬碟存取零碎資料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記憶體之間交換資料,有大快取,則可以將那些零碎資料暫存在快取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資料的傳輸速度。

5樓:失控的風

大容量的快取雖然可以在硬碟進行讀寫工作狀態下,讓更多的資料儲存在快取中,以提高硬碟的訪問速度,但並不意味著快取越大就越出眾。

硬碟的快取主要起三種作用:

第一:預讀取。

第二:對寫入動作進行快取。

第三:臨時儲存最近訪問過的資料。

快取的應用存在一個演算法的問題,即便快取容量很大,而沒有一個高效率的演算法,那將導致應用中快取資料的命中率偏低,無法有效發揮出大容量快取的優勢。

演算法是和快取容量相輔相成,大容量的快取需要更為有效率的演算法,否則效能會大大折扣,從技術角度上說,

高容量快取的演算法是直接影響到硬碟效能發揮的重要因素。

更大容量快取是未來硬碟發展的必然趨勢。

所以16m和8m的快取是有差異的,

但效果是否明顯要看你如何應用你的計算機。

------------------

詳細解釋:

快取(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記憶體晶片,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儲存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衝器。由於硬碟的內部資料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快取在其中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快取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係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效能。

當硬碟存取零碎資料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記憶體之間交換資料,如果有大快取,則可以將那些零碎資料暫存在快取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資料的傳輸速度。

硬碟的快取主要起三種作用:一是預讀取。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資料時,硬碟上的控制晶片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資料讀到快取中(由於硬碟上資料儲存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當需要讀取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資料的時候,硬碟則不需要再次讀取資料,直接把快取中的資料傳輸到記憶體中就可以了,由於快取的速度遠遠高於磁頭讀寫的速度,所以能夠達到明顯改善效能的目的;二是對寫入動作進行快取。

當硬碟接到寫入資料的指令之後,並不會馬上將資料寫入到碟片上,而是先暫時儲存在快取裡,然後傳送一個「資料已寫入」的訊號給系統,這時系統就會認為資料已經寫入,並繼續執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碟則在空閒(不進行讀取或寫入的時候)時再將快取中的資料寫入到碟片上。雖然對於寫入資料的效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安全隱患——如果資料還在快取裡的時候突然掉電,那麼這些資料就會丟失。對於這個問題,硬碟廠商們自然也有解決辦法:

掉電時,磁頭會藉助慣性將快取中的資料寫入零磁軌以外的暫存區域,等到下次啟動時再將這些資料寫入目的地;第三個作用就是臨時儲存最近訪問過的資料。有時候,某些資料是會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碟內部的快取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資料儲存在快取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快取中直接傳輸。

快取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碟快取基本都很小,只有幾百kb,已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2mb和8mb快取是現今主流硬碟所採用,而在伺服器或特殊應用領域中還有快取容量更大的產品,甚至達到了16mb、64mb等。

快取就是記憶體的大小或者容量,系統快取的大小有什麼影響?

快取,顧名思義就是緩衝儲存。是指可以進行高速資料交換的儲存器,它先於記憶體與cpu交換資料,因此速度很快。cpu,硬碟都有自己的獨立緩衝儲存器。l1 cache 一級快取 是cpu第一層快取記憶體。內建的l1快取記憶體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效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衝儲存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複...

怎樣判斷主機板支援硬碟容量大小,在BIOS 裡怎麼看硬碟的容量硬碟容量

一般能上250g的就肯定能用1.5t的了。硬碟才10w,不耗電。因為有的很老很老的主機板只支援最大3g的硬碟,注意是很老很老的,現在一般沒了,所以一般不要考慮 一般 主機板 不存在 硬碟容量支援問題 當然 也許你需要 在主機板 上去 或則 技術支援文件 檢視詳細引數 或則 需要 更新 bios 以讓...

水晶的能量大小與水晶的質量重量大小有什麼關係

不同品種的水晶對應不同的身體狀況,從這個角度上講,世界上沒有什麼能量最強的水晶,只有能量最適合個體當下狀況的水晶。水晶能量的強弱不僅跟水晶的大小 品質 經歷等情況相關,還跟使用者的態度 心靈脩習層次相關。因此,一塊晶石的能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綜合來看,水晶能量主要跟以下因素相關。這些因素的相互影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