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退位後,3年的太上皇生活如何度過

2022-01-08 09:15:58 字數 6073 閱讀 6646

1樓:莫小飛

其實過的和之前沒什麼區別,依然是國家中地位最高,最有權力的,只不過之後的3年,他展現了他的野心,肆無忌憚的做任何事情,可以說如果在位時這樣,那他就要被稱為一代昏君流傳下去了。

乾隆在舉行大型儀式的時候,他宣佈,祖父一生在位的時間是61年,為了表示自己的崇敬之情,自己在位的時間一定不會超過或是等於祖父,也就是說在位60年,是乾隆給自己定下了最大限度。在當了60年皇帝后退位。不管怎麼樣,可見這位皇帝還是十分誠信的。

畢竟在我國歷史上,真正能自己主動退位的皇帝真的是屈指可數。

2023年,乾隆主動讓出了自己的皇位,讓兒子嘉慶登基為新皇帝。但是乾隆對兒子依舊十分防衛,並且堅守了「讓位不讓權」的宗旨。我們都知道新皇帝登基後,需要處理的最重要、最緊急的就是軍國大事,但是這些事情全都被乾隆把控,嘉慶無法插手,所以他只好去忙著接待賓客,詳細檢視宴會和祭祀的事情,總之他負責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

除此之外,乾隆就連地盤都不願意讓給自己的兒子。清朝的皇帝主要都居住在養心殿之中,但是剛剛退位的乾隆並不打算搬出去,直到後來他又給自己修建了一座精緻的庭院後才搬離了這裡。乾隆退位後依舊掌控著國家大事,還住著天子的居所,所以他乾脆連稱呼都不改,依舊自稱為「朕「,連他的旨意也被稱為」敕旨「。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當時天下已經改年號為」嘉慶「,但是在皇宮中卻依舊保留著」乾隆「的年號,可見嘉慶剛剛登基的時候過得有多麼憋屈。

2樓:牧馬人

乾隆退位以後當了三年的太上皇,那個時候他也沒有把權力全都放下。

3樓:高中任老師

依舊是至高無法的地位,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各種逍遙自在快活人生。

4樓:木辛彌彰

作為太上皇肯定很舒心,也不用處理國家政務了,每天修身養性,種種花草

5樓:職場微微

他都是在養心殿度過的。乾隆只是退位並沒有把實權交出去,還是掌控政權的。

6樓:喬見萱寶

三年的太上皇生活應該是在後宮穩穩安安的度過。雖然他不是皇上,但是大家都還是很敬畏他。

7樓:小貓不吃醋

我感覺應該也是不錯的吧,畢竟當時也沒有什麼約束,肯定也會安享晚年的,

8樓:思汝星河

其實他退位後他的地位並沒有發生特別大的變化,只是名義上換了一個人來掌控國家而已。

9樓:回憶那悲傷的痛

當時是跟現代的老人差不多啦,都是進入養老狀態,該吃吃,該喝喝,享受別人不能得到的待遇

乾隆主動退位當了三年的太上皇,這三年他是怎麼度過的?

10樓:梳碧湖砍菜人

乾隆在年幼時,就很受康熙賞識,是康熙最為寵愛的孫子。乾隆一直非常崇拜康熙,對康熙的文治武功也打心底裡仰慕。因此,乾隆當皇帝期間,曾焚香許願:

「昔皇祖御極六十年,予不敢相比。若邀彎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果然,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拿出了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的密旨,宣佈將皇位傳給了十五皇子永琰,自己過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應該說,乾隆的退位之舉,確實有其歷史進步意義。他的皇位禪讓是主動的,並非是因受到武力脅迫,或健康原因被逼退位。

但乾隆的退位,又是表面的和不徹底的。在他交出皇帝寶座的三年裡,實際上還是將皇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處處宣示著他仍然是這個國家的實際掌權者。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從乾隆退位後的太上皇生活就可以看出來。

一、把控軍政大權和人事權,訓政嘉慶。

乾隆在退位的同時宣佈:「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勃幾體健,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可以知所察承,不致錯失。」

這段話明確說明,即便乾隆退位後,朝廷的軍國大事和**任免仍由他說了算,而且明確要求,嘉慶必須每天到他面前接受訓政。

根據乾隆的旨意,退位後的他仍自稱「朕」,他的諭旨仍稱「敕旨」。乾隆的生辰稱萬萬歲,嘉慶的生辰只能稱萬歲。文武**進京朝見或離京赴任,都必須到乾隆跟前聆聽訓示,恭請聖安。

乾隆擁有的禮儀規格和實際權力,都遠遠高於嘉慶。

嘉慶唯一能做的,除了定時向他彙報勤政情況和接受訓政外,主要任務就是按期參加各種祭祀、經筵、耕藉、大閱等禮儀活動。

二、乾隆仍居養心殿,嘉慶則住在毓慶宮。

乾隆在退位之前,就為自己修建了氣勢恢巨集的寧壽宮,作為他的休養之所。但他並未搬離養心殿。他的理由也很充足,那就是「寢興六十養心慣」,換句話說,就是住在養心殿60年,習慣了。

「當仍居養心殿, 諸事咸宜也」,意思是說,只要住在養心殿就萬事大吉,安全順利。

乾隆住在養心殿,還有一個理由是「己便兼亦欲人便」,方便自己訓政。也方便文武大臣向他彙報和請示工作。雖然乾隆不止一次宣告,會盡快搬出養心殿住到寧壽宮。

但一直到死,乾隆都住在養心殿。

三、仍使用乾隆年號行文鑄錢。

嘉慶繼位後,改元為嘉慶元年,但在清宮內務府的檔案中,仍能看到乾隆六十一年和六十二年的歷書。直到乾隆去世,宮中仍在使用乾隆年號,說明乾隆的歸政退位,並不徹底。

按理說,嘉慶繼位後,朝廷的鑄錢局和各省的鑄錢機構,就應該使用嘉慶通寶。但為了表示對乾隆的尊重,鑄錢局採用了將「乾隆、嘉慶年號各半分鑄」的方法,乾隆欣然接受,並未提出任何異議。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懷著對權力無比眷戀的乾隆,終於走完了89歲的人生,駕崩在了養心殿的寢宮裡。直到此時,40歲的嘉慶才真正擁有了帝王的權力和地位。

11樓:猜火柴

康熙在位61年,乾隆剛好在位60奶奶的時候宣佈退位,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乾隆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祖父康熙的敬重。但是在退位的那三年時間裡,乾隆秉承「退位不退權」的原則,還在處理國事。

因為有康熙和雍正打下的基礎,所以到了乾隆年間,國家太平,百姓富足,以至於康熙一度引以為傲。但除去這些不講,乾隆帝也算得上是一個明君,在他的治理下,清朝出現了康乾盛世,也正是因為國家富足,所以乾隆帝開始喜好奢華,常常微服私訪,體會民間樂趣。清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莫過於康熙和乾隆了,康熙8歲登基,在位61年,69歲駕崩,而乾隆25歲登基,在位60年後,身體依然健朗,為了表達對祖父康熙的敬重,所以將自己在位時間控制在了60年,未超過康熙帝在位的年限。

乾隆雖然退位了,但是仍將大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即使是他做太上皇的那三年時間裡,他也依然在處理國家政事,而作為當今皇帝的嘉慶帝,只能幫著打下手。

乾隆雖然是明君,但是他也有歷代皇帝所有的弊端,那就是不輕易相信人,即使是自己的親兒子也不例外。所以即使嘉慶帝上位後,也依然要被乾隆管控著,連朝中的機密要事也接觸不到,作為一國之君的他來說,無疑是鬱悶非常。也正是因為乾隆還在掌權,所以在皇宮內,大家都還保留著乾隆的年號,乾隆也一直沒打算放手的意思,而且還在這三年的太上皇時間裡納了一個年輕的妃嬪—晉妃。

但是也僅是三年以後,乾隆帝就駕崩了,這一個年輕的女子從此就只能守了活寡。

雖然乾隆到死才放權,但是也是極盡所能為嘉慶帝鋪好了道路,讓他能坐穩這一把龍椅。

12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他這三年的日子其實和當皇帝的時候是一樣的,朝廷的大事其實還是把控在他的手裡,依然住在自己的養心殿,所以他等於是沒有退位。

13樓:小雪小往

乾隆當太上皇的三年裡,不用理會朝政,享受了怡然自得的晚年生活,讀書喝茶賦詩寫字,十分愜意。

1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就是和當帝王的時候一樣度過的,他退位當太上皇的時候並沒有移交權力,嘉慶只是名義的帝王。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15樓:熊熊說歷史

自古以來,太上皇就沒有好下場,乾隆為何還要主動禪位去當太上皇?關於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當中取勝,很多史料中都認為是康熙看好乾隆,所以將皇位傳給了雍正,這種隔輩傳位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康熙曾將乾隆養育在宮中。可以說康熙皇帝對於乾隆整個人生的啟蒙是相當巨大的,而乾隆也十分敬佩康熙,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父親雍正的崇拜。

在乾隆即位時,就曾經面對天下蒼生許下誓言,他在位的時長決不能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而康熙的在位時長是61年,那麼就給自己定下了只在位60年的目標,也可以說是誓言。 當時乾隆不過25歲,想要執政超過61年,那需要活86歲,這在古代是很難以想象的事情,也可以看出,乾隆這個誓言有點不走心啊!然而君無戲言,當乾隆在位真的到了六十年的時候,估計他也有點吃驚。

在吃驚的同時,他也有些後悔,六十年的時間他把弄權力已經成為了習慣,他過慣了富貴的生活,習慣對人呼來喝去。

如果真的禪位後,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優質生活可能會離自己而去,甚至有一個悽慘的晚年,想想趙武靈王禪位後被活活餓死,李淵、李隆基鬱鬱而終的下場,都讓乾隆十分猶豫。然而,如果不兌現自己就可能會被天下人恥笑,但是話已經放出去了,總不能收回來,於是他想到讓位不讓權這個辦法。自己成為太上皇,把名義上的皇帝交給自己的兒子嘉慶,自己仍然大權在握,名義上是不放心祖宗基業,擔心兒子無法好好的管理國家,替兒子管,實際上就是把權力還是握在自己自己手裡。

其實就是把自己的頭銜換了一下,變了一個名字,但是骨子裡還是皇帝,改為太上皇只是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既完成了自己對於天下人的諾言,又把權力牢牢攥在手裡。 在當太上皇的三年中,他是如何把控權力的?乾隆的太上皇生活過得非常的稱心,雖說是太上皇,但是他對人仍自稱為「朕」,諭旨稱為「敕旨」,題奏行文遇太上皇字樣,必須高三格抬寫,而皇帝只兩格抬寫。

太上皇得生日要大辦特辦,稱萬萬壽,皇帝的生辰稱萬壽。文武大員進京陛見以及各種各樣的大事小情一定要徵得太上皇的同意,有了同意才可以覲見。傳位與不傳位並無太大的區別,權力始終都在乾隆手裡握著,他不放權,把嘉慶當做自己的傀儡,讓兒子負責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事,自己依舊處理軍國大事。

為了打壓嘉慶,乾隆甚至大力扶持和珅,朝中大事多經和珅辦理,當時人們都稱和珅是二皇帝,其權力比嘉慶還要大。

即使是在太上皇住址上他依舊不讓步,按禮制,皇帝退位後,應該搬出養心殿。乾隆在很早之前就在宮中外東路興修了寧壽宮,作為歸政後的休養之所。他傳位以後本應該搬出去,回到自己修繕好的地方,但是乾隆卻並無搬出養心殿的意思,他給自已找藉口說,即位以來,居養心殿六十餘載,最為安吉,今既訓政,自當仍居養心殿,諸事咸宜也。

意思就是,我已經在養心殿住了60年了,覺得這裡最舒服,今天我當上了太上皇,自然應該也住在養心殿,這樣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他的權力依舊握在手裡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各種國務的處理中,他也沒有遵守傳位時做出的承諾。

在傳位之前,他曾決定給予自己兒子處理奏章罷免百官的權力,傳位後,除了一些不關緊要的小事,太上皇一直將批答奏摺、任免**的權力牢牢地攥在手裡。 乾隆擔任太上皇期間舉辦的千叟宴到底是為了彰顯什麼?關於乾隆擔任太上皇期間乾的蠢事,多次舉辦千叟宴應該算一件。

千叟宴起源於康熙時期,盛於乾隆時期,是清朝規模最大,受邀人最多的大型宴席,在康熙年間舉辦了兩次,在乾隆時期舉辦了兩次。康熙五十二年的時候,康熙過六十歲生日,舉辦了一次千叟宴,後又在康熙六十一年舉辦了人生的第二場千叟宴。

乾隆當時年僅十二歲,作為皇孫參加了這次宴會,記憶尤深,而乾隆處處對標康熙,所以,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舉辦了一次,乾隆沒有六十一年,而是嘉慶元年,也就是乾隆太上皇的第一年,乾隆又舉辦了一次。可以看出,乾隆的兩次千叟宴都是按照康熙時的規格進行的,乾隆自詡十全老人,所以處處都要彰顯一下自己治國的能力。

當時的乾隆已經是86歲的老人,對於參加宴會的老人,年齡定為70歲,估計乾隆的想法是60多歲的老人在乾隆朝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了。乾隆為了把天下富足國庫充足的景象炫耀給世界,召集了約3000位老人,還有邀賞者5000人,這些人中各色的人都有,有些是皇家的親戚,有些前朝的舊臣,也有從千里迢迢從民間各地趕來的普普通通的老人。乾隆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皇恩浩蕩,普渡眾生的天子理念親自為各位老人倒酒,這個架勢普通老百姓哪見過啊,實然誠惶誠恐。

這次盛大豪宴,老人們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奢華,不由得爭先恐後,一邊誇著國家給的待遇好,一邊大吃狂吃,狼吞虎嚥。 老人們因為過度興奮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的人數特別多。也有很多老人因為過度興奮,而直接過世。

千叟宴的本意是想給天下人一個國家政策好,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印象,然而,千叟宴帶來的代價也是巨大的,一些老人因為年紀太大加上舟車勞頓,會加速身體機能的快速流失,甚至會縮短壽命。 得不償失。

我們不否認乾隆是一代明君,他所在的時期和康熙時期並稱為康乾盛世,但是權力是否真的可以使一個人瘋狂,忘記了養民愛民的初衷,沉迷於享樂和形式主義,看看晚年的乾隆吧!

乾隆退位是假的嗎

乾隆皇帝為什麼要退位?1,乾隆一生多次表示他最敬佩的人是他爺爺康熙,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出於對康熙文治武功的敬佩,另一方面,乾隆很小的時候就得到康熙的賞識,康熙經常讓乾隆住在身邊,對乾隆的學業言傳身教耳提面命,所以乾隆在少年時代就與康熙結下了很深的感情。甚至有一說法是康熙之所以立雍正為帝,就是因為看中...

李淵退位後,是怎麼對待李世民的,李淵退位後李世民是怎樣對待他老爸的

李世民將他囚禁在後宮,不允許他干涉朝政,讓李淵一個人孤零零地住著,後來即使李世民來看望他,李淵待他也只是冷若旁人,父子無情。囚禁了李淵九年,因為朝中還有一些人是支援李淵的,而這就使得李世民對李淵的防備心很重,所以李淵的晚年生活比較淒涼。李淵退位後由李世民繼承了皇位,開始的裡面李淵生活在太極宮,後來搬...

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仍長居故宮,為何13年後突然搬出

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故宮要開放出來,所以才讓他搬走。因為溥儀不可能一直住在紫禁城,所以搬了出來 因為新中國的成立,故宮成為公眾財產 這是新中國的成立,故宮就成為公眾財產 因為溥儀不可能一直住在紫禁城,已經改朝換代 溥儀看大勢已去,反抗也沒有意義 馮玉祥命令鹿鍾麟帶領一隊人馬來紫禁城宣讀了一個決定 即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