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的由來,胡姓的由來!

2022-01-10 17:35:28 字數 5350 閱讀 5842

1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

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並非後來入侵中原的「五胡」後代。

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鬍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

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併了鬍子國。另一個胡國是歸姓,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這兩個鬍子國亡國之後,王族子孫都以原國名為姓,又形成兩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經出現過複姓胡母氏。胡母氏這一複姓,得姓於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胡氏複姓,開始也很盛行。

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後,胡母複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複姓所傳日漸減少。

這大概是這一胡母複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黃帝后裔的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為數不少。漢代以後,特別是五胡亂華之時,進入中原的外族,紛紛「改姓胡氏」,為漢族胡氏衝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後來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胡氏始祖―――胡公滿胡姓起源有三:一出自媯姓,以諡號為氏,為帝舜之後裔,得姓始祖為胡公滿。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顓頊的後代,因生在姚墟(今山東荷澤縣東北)而以姚為姓,後又因曾住在媯?

河(今山西永濟南,西流入黃河),後代中有以媯為姓的。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帝舜的後裔媯滿於陳,建立陳國,奉守帝舜的宗祀。媯滿所建的陳國即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包括今安徽北部的阜陽、河南中部的郾城等地,媯滿雲世後諡曰胡公,稱胡公滿。

公元前478年,陳國被楚國所滅,其子孫以媯滿諡號為氏,稱胡氏,此為河南胡氏。二出自周時的兩個胡國。一個為周初分封的姬姓小諸侯國;在今河南郾城。

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楚所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原媯姓胡氏融合;另一為歸姓國,在今安徽阜陽。公元前495年被楚滅,戰國時為楚邑。春秋時被楚滅掉後,其國君子孫中有稱胡氏的。

三為他姓改胡姓。如西周時所立之國楚有胡廣,本姓黃,後改胡姓;北魏時改代北紇骨氏為胡氏。另外在敕敕勒族等少數民族中有胡姓。

胡姓郡望主要有安定郡、新蔡郡、淮陽郡、吉州等。安定郡為漢設定,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固原)。相當今甘肅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衛、同心、固原等縣地。

東漢時移治臨涇(今甘肅鎮原縣東南),西晉又移治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此支胡氏,開基始祖為漢武帝時守軍正丞胡建。新蔡郡,晉惠帝分汝陰置郡,治所在新蔡,相當今河南新蔡、息縣、淮濱、安徽臨泉等縣地。

北齊改為廣寧郡。此支胡氏為安定胡氏分支,開基始祖為西晉尚書左僕射胡奮。淮陽郡,漢高帝十一年置淮陽國、惠帝后改為郡。

轄地相當於今河南淮陽、鹿邑、太康、柘城、扶溝等地。吉州為隋開皇十年置州,唐治所在廬陵(今江西吉安市)。相當今江西新干、泰和間的贛江流城及安福、永新等縣地。

胡姓堂號有「安定」等。胡姓最初主要發源地以今河南淮陽一帶和今安徽阜陽一帶為中心,漢代時開始向西遷入陝西、甘肅,向北遷入山西,向東遷入山東,後南遷入湖北、江西。其中,遷去甘肅省境內的胡建一族,後漢時成為當地一大望族,成為後世各地胡氏衍生的主要**。

隋初,胡氏在安定一帶繁衍發展形成望族。其後裔胡奮在曹魏入晉以後,他的獨女被選為晉武帝貴人,使其家族更加顯盛,後來在今河南新蔡繁衍,成為當地一望族。五代南唐時,胡氏一支曲醴陵(今湖南省東部)德善鄉遷入吉州(今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蘇南京),其後裔以江西為中心,向西向南不斷遷徙發展,進入湖北、湖南等省。

西晉末年遷入福建。後胡氏由福建遷入廣東等地。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所有的姓,去查一下都是那幾個半神半仙的帝王后代,都是牛人!!

3樓:乘朝

哇~~好精彩的典故哦`~~

百家姓裡胡姓的由來

胡姓的來歷

4樓:你好嘛

1、源於媯姓:出自舜帝的33世後裔媯滿。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後,訪求前代帝王的後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媯滿,把長女大姬嫁給他,封之於胡,讓他奉守虞舜的宗祀。

後又封於株野建立陳國,侯爵,以備三恪,又遷都陳之宛丘,諡號胡公,因此又稱胡公滿、陳胡公。陳國公族後裔多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為氏,稱胡氏。

2、源於胡母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齊宣王之弟後裔胡母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胡母氏,得姓於戰國時期齊宣王田闢疆執政之時,距今有近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3、源於姬姓,公元前763年,鄭國恃強攻入胡國。姬胡亡國後,胡國子孫仍以國號為氏。

4、源於歸姓,出自商、周時期歸夷族,屬於以國名為氏。

5、源於官位,出自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官吏胡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出自漢朝時期官吏胡騎校尉,屬於以因故改姓為氏。

擴充套件資料

胡姓名人

1、陳胡公

陳胡公,亦稱胡公滿、虞胡公,媯姓,有虞氏,名滿,字少湯,舜帝之後,陶正遏父之子,周朝諸侯國陳國第一任君主。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將長女大姬嫁給舜帝之後的媯滿為妻,封於陳地,建立陳國,奉祀舜帝。媯滿在位期間,修築陳城,以抵禦外敵入侵;以周朝的禮義德行教化百姓,使陳國成為禮儀之邦。媯滿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位居十二大諸侯國之列。

2、胡質

胡質(?—250年),字文德,壽春(今安徽壽縣)人,三國時曹魏大臣,官至荊州刺史、徵東將軍。年輕時與蔣濟和朱績皆在江淮之間聞名,在州郡任職。

後來蔣濟任別駕,與曹操舉薦胡質,曹操於是任胡質為頓丘令。後來歷任丞相東曹令史,揚州治中,丞相屬等職。

3、胡淵

胡淵(247年-301年)字世元,小字鷂鴟,安定郡臨涇縣人,晉秦州刺史胡烈之子,魏車騎將軍胡遵之孫。曾隨軍參加鍾會的滅蜀之戰。蜀國滅亡後,由父親遣人告知鍾會企圖謀反,便和衛瓘一起誅殺鍾會。

後來在八王之亂時受趙王司馬倫排程、與齊王司馬冏軍隊交戰、屢次獲勝時,被成都王司馬穎打敗而投降並被殺。

5樓:暮夏淺眠

胡公滿本姓媯,名滿,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的諡號。胡公滿之後裔有以諡號為姓為胡姓。媯姓有五個分支,號稱「媯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春秋時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內曾經建立過兩個胡國。一個為歸姓胡國,另一個為姬姓胡國。兩個胡國後裔有以國號為姓。

由他姓改從胡姓,是胡姓的又一**。如秦朝時,有胡毋姓(或作胡母),如太史令胡毋敬,漢時有胡毋生和胡毋班。晉代以後,胡毋複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

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毋複姓所傳日漸減少。唐朝末年有李姓皇室後裔被胡三公拯救於危機之中,其後改為胡姓。

許多少數民族漢化而改為姓胡。高車、鮮卑、契丹、奚族、朝鮮族、滿族、白族、苗族、瑤族、普米、彝族、回族、赫哲、達斡爾、傈僳、錫伯等古今民族中,都有大量胡姓的存在。

6樓:聽風之小豬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讀音作hú(ㄏㄨˊ),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23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

起源於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陳國,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約佔全國漢族胡姓13%。

胡氏的起源地,是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陳國,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從此之後,胡氏以此為源地,其後世子孫逐漸向四處延伸。經過數代的繁衍,先後南達新蔡,北到山西,併成為當時的胡氏望族。

漢朝時期,遷入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湖北等地。其中,遷去甘肅省境的一族,在後漢時已成為一大望族,後成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

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胡氏中原士族大舉南遷,胡氏遂遷入福建。胡氏南遷,始於西晉末年。胡氏的後代,從中原渡江南下,先遷到安徽,然後又從安徽再遷至福建。

最後由福建遷居入臺灣。不過,居住較為集中並且人數最多的,則是臺南、臺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後,又由新蔡和山西兩地的胡氏向其他各地遷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國。

7樓:廣東

胡姓是一箇中國人的姓氏,《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中國大陸人口中排名第13。

根據《通志·氏族略》所總結,胡姓**可以歸納為:以諡為姓、以國為姓、改姓為胡。

胡公滿本姓媯,名滿,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的諡號。胡公滿之後裔有以諡號為姓,即為胡姓。媯姓有五個分支,號稱「媯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春秋時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內曾經建立過兩個胡國。一個為歸姓胡國,另一個為姬姓胡國。兩個胡國後裔有以國號為姓。

由他姓改從胡姓,是胡姓的又一**。如有唐朝末年有李姓皇室後裔被胡三公拯救於危機之中,其後改為胡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胡骨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改為「胡」氏。

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後,胡母複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複姓所傳日漸減少。

8樓:紫冰魯雅

胡姓概述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

其中四川省約佔全國漢族胡姓13%。

■胡姓源流

1、出自媯姓,以人名為氏。西周初年,帝舜的後人胡公滿受封於陳國,春秋末被楚國所滅,其後人有的以胡為氏。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

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

2、出自姬、歸姓,以國名為氏:

①一個是姬姓胡國,在河南省漯河市東。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併了鬍子國。

②一個是歸姓胡國,在安徽省阜陽。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

春秋末期,這兩個胡國先後被楚國所滅,其國君的子孫都以胡為姓,國人都以胡為氏,稱胡氏,形成兩支胡氏,世代相沿。

3、他姓改為胡姓。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胡(紇)骨氏,入中原後改為漢姓,稱胡氏。另漢代太御胡廣,本姓黃,後改為胡姓,其子孫以胡為氏。

又在胡氏中,曾經出現過複姓胡母氏。胡母氏這一複姓,得姓於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胡氏複姓,開始也很盛行。

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後,胡母複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複姓所傳日漸減少。

這大概是這一胡母複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

4、古代北方匈奴族後裔敕勒族人的姓氏。胡姓中,除了源自黃帝后裔的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為數不少。漢代以後,特別是五胡亂華之時,進入中原的外族,紛紛改姓「胡」氏,為漢族胡氏衝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後來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如後周的胡琮,就是敕勒族人,其後世子孫皆為胡姓。

王 這個姓的由來!王姓的由來?

王姓的由來?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使王上大怒,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世代繁衍生息。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 陳留一帶,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出自少數民族,據 通志 氏族略 稱 王姓,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王姓在宋版 百家姓 中位列第8,是一個典...

胡字的來歷,「胡」姓氏的由來 和發展

檢舉 胡姓氏的來歷及寶貝名字的來歷 上古周朝時有個胡國,是諸侯國,王族被封為子爵,所以世代被尊稱為鬍子。胡國公族後代以後就用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另一支胡姓源起也在周朝時候,有位胡公滿,因為他是遠古舜帝的後代,所以被周武王優待,安居一方,形成大族。胡姓氏的來歷及寶貝名字的來歷 上古周朝時有個胡國,是諸...

胡姓女孩取名,胡姓女孩取名

姓名 胡某 性別 女 出生 2015年6月23日8時15分 今年0歲 屬相 羊 星座 巨蟹座 本命屬羊,沙中金命。五行俱全 日主天干為金,生於夏季。農曆 乙未年 五月 初八日 辰時 八字 乙未 壬午 庚午 庚辰 五行 木土 水火 金火 金土 納音 沙中金 楊柳木 路旁土 白臘金 八字五行個數 2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