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舟青少年教育
1、多關心子女在學校的情形,但不要讓孩子有「家長和老師串通一氣」的感覺。
2、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3、避免「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口頭禪」。
4、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您交流,不必過於強迫,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5、在與孩子接觸時,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您的抗拒心理。
6、不要在和孩子交流時總以學習成績為話題,這樣只會讓孩子有心理壓力懷疑您。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才能與她溝通,引導她去走好每一步。
2樓:水鄉泥人
必須好好管教了,否則沒法收拾。
孩子才9歲,已經這樣無法無天了,你們不能再過分寵愛了。
這個叛逆也來得太早了些。
亂發脾氣,動手打人,不是一個9歲孩子的好習慣。
打父母,罵父母,可以確定平時父母沒有好好管教孩子。
現在光靠和孩子講道理是沒有效果了。
一定要想辦法了。
3樓:獵隼
你說的這個孩子,
不是叛逆的問題,
九歲,不是叛逆期。
應該還是養成不好,
或者過於溺愛所至!
要想改變,
父母及家裡老人,
要統一思想,
形成共識,
共同行動。
得定規矩,
亂發脾氣,
打罵父母及老人,
該揍要掌握力度的胖揍,
該關黑屋子時要關,
該不理採的時候要不理採,
要讓孩子知道對錯,
做了錯事要受到懲罰!
做得好的時候,
要表揚,
鼓勵!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事,
比如家務!
4樓:匿名使用者
打一頓啊,打一頓不行就打兩頓,以此類推啊
9歲的男孩,一不順心就發脾氣摔東西。不停地罵父母還經常說弄死媽媽不要媽媽之類的話,還能教育好嗎?
5樓:匿名使用者
才9歲的男孩,一不順心就發脾氣摔東西,他對任何人都會發脾氣,不管是長輩還是小朋友,包括他的弟弟,還不停地罵父母還經常說弄死媽媽不要媽媽之類的話。看來你平時太過溺愛你兒子了,才會養成他這樣的專橫跋扈的性格。你應該儘快改變對你兒子的溺愛和對他逆來順受的教育方式。
往後,若你兒子再這樣無理取鬧,你可以先跟他講道理(不管他聽不聽,只有你有講就行),再把他關在一個房間內叫他面壁思過,告訴他,應該承認錯誤才給他吃喝,否則繼續緊閉。剩下的時間,就讓他在房間裡鬧個夠,鬧到他承認錯誤為止。要知道,這樣軟禁不會死人的,放心吧。
6樓:安一大暗黑天
有因必有果 你的報應就是我
八歲的孩子天天發脾氣罵父母,還跟父母動手,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
7樓:
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家裡有差不多大的孩子,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嘮叨幾句。
有一種說法是孩子發怒其實是一種求救的訊號,他遇到了困難,希望有人幫助他,但不會正確地表達。
這麼大的孩子是非的觀念還比較薄弱,第一要給他樹立紅線,哪些事是一定不可以做的,一定要告訴他,無論過程有多痛苦,一定不能放棄。
其次多愛他,愛他不等於給他買多少東西,或者花多少時間檢查他的作業,要嘗試去理解他,包容他。
比如有的孩子因為家長不給他玩遊戲而發火,而他玩遊戲其實是因為朋友們都玩,他不玩就會被孤立,折射出他的內心非常孤獨,他渴望被關心。
另一部分孩子玩遊戲是因為有成就感,折射出在現實生活中他有著強烈的挫折感,渴望被人認可。
總之多點耐心,理解、然後引導,會慢慢好起來的。
8樓:銀行小小生
可以給他製造點挫敗感,最好是需要父母幫助才能解決的事情,讓他意識到父母的力量,自然就會被降服。
9樓:無憂i**
這樣的孩子其實和家長也有關係
家長平時也要注意禮貌用語…
對孩子要多鼓勵和引導
時間長了不用去管他
他自己就會改變好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的孩子我覺著應該不要把他當孩子和他講一下,因為八歲了她已經懂很多道理,和他呢,談一下什麼原因這樣然後給它指定一個約束條約,那麼這個約束條約談妥以後他也承認。就必須按照這個約束條約來做,父母不能心疼他,然後就又原諒他了。八歲好好談一下吧,實在不行就去找心理諮詢師指定一個確切的這個方法來。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定要立刻找心理醫生和兒童教育專家。出現這樣的現象已經體現了家庭教育失敗(不是說你們不夠愛他,而是你們沒有找到教育方法)。八歲已經不小了但是還有機會重新教育,一定要放開手不要溺愛他,採納教育專家的建議,要不以後對社會也不是一個好的填充。
12樓:寵物兔兔小白
生了孩子要教育,不然還不如不生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牛逼還不是寵出來的。
14樓:
孩了一從小就讓家長給慣壞了,
我的孩子非常的叛逆,家長說什麼都不聽
15樓:多努力少抱怨
從心裡學來講沒有叛逆這個說法,心裡學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我們就覺得是叛逆,我們往往會用我們的認知去判斷小孩的對錯,那麼我們能保證我們的認知是完全正確嗎?再和小孩溝通是不要老是從認知層面去溝通,多用感受的詞語去溝通。比如孩子犯了錯,一般的馬上說你怎麼怎麼不對,有的甚至要懲罰,然而還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更叛逆,請問如果是我們那個年齡的時候又是什麼心理感受?
那麼如果我們用感受的詞彙去和孩子溝通效果會完全不一樣。比如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輕輕的和他說寶貝你這樣做爸爸心裡會很難過,媽媽會很難過的,然後再告訴他該怎麼做。在小孩子的世界裡是沒有對錯的。
一定多用感受的詞彙。再舉例,比如老婆做了滿滿一桌晚餐,老公邊吃邊說:老婆你做的菜真好吃,謝謝你老婆!
很多人都會這樣說吧!感受層面:老婆你辛苦了,你做了這麼多菜,我吃著心裡真的真感動,覺得暖暖的,謝謝你老婆。
後者肯定會讓老婆動容,這就是區別。碼字太累了,望採納!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的孩子有什麼用?長大也是敗類。
狂躁症對家人父母打罵,控制不好,父母稍不留神那句話激怒我,我就要破口大罵,亂摔東西
17樓:靈異
建議你找你們社群或居委會求助 ,免得你父母受罪,你父母不容易,你也知道,你也知道自己的問題,只是沒法控制,所以要向當地社團求助
18樓:匿名使用者
同情你,但我幫不上忙,不好意思!建議你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19樓:
我仔細的看了你的描述。通過你的敘述你的病更符合抑鬱症的標準。去精神病院沒用你需要找個心理醫生然後開點藥控制下情緒就好了。
我建議你在生氣的時候吃巧克力,巧克力中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鎂具有安神和抗憂鬱的作用。
20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種病是可以不去醫院的,只要你願意,自己可以做自己的醫生.心病當然心藥醫.像你這種情況,你應該暫時拋棄所有的一切,(並不是說讓你真的不要).
去河邊看看水,去森林看看山.調整自己的心情,當你恢復後你就成熟 了.
21樓:匿名使用者
隨便找個力所能及工作做做,別用家裡的錢試著養活自己,然後再回頭看看
22樓:lan兒歌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趙懷民:
被父母所關注和關愛是每一個孩子生存的本能需求。
當養育者不能精準地解讀孩子的非語言線索並及時地給予迴應及滿足,養育者不能及時地調整自己以配合孩子的節奏,或者孩子陷入困境時,撫養者視而不見,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輕重不一的久遠影響和傷害。後來,孩子習得獲得父母關注的唯一方式就是給父母施加壓力,就有可能得到照料。
所以我們看到孩子會故意做父母不希望他們做的以期換的父母對他們的關注和照料。這種最初的依戀關係的互動,會在孩子的心理上儲存下來,並將持續一生,塑造著孩子的行動和主觀體驗。 其實出現這樣的不和諧歸根結底還是父母造成的。
由於父母的雙親沒有提供給他們『足夠好』的養育,他們的本能需求也沒有得到適當的滿足,所以他們不知道也不清楚怎樣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
於是父母的任何行為,都會給他們造成威脅,因此這些父母會通過選擇性的不注意或不協調的反應這樣的規則來保護自己,但卻忽略了孩子。父母的不安全,削弱了他們對孩子的付出保持敏感的能力。歸根結底,孩子採取持續的、顯而易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依戀需求,向父母施加壓力,就有可能得到照料是原始家庭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
小孩子愛亂發脾氣怎麼辦,小孩子愛亂發脾氣怎麼辦?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星知計劃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孩子愛發脾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接納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表達內心想法,父母也要自我檢討。孩子經常發脾氣怎麼辦?這個問題要問回他為什麼要發脾氣是那個答案,因為發脾氣有用,為什麼有用,一發脾氣的時候,父母正常的情況就會去關注他去幫他解決他...
孩子總是亂發脾氣應該怎麼辦
任何行為模式的養成,都是要有一定利益在驅動,亂發脾氣的 熊孩子 也是這樣,如果跟 熊孩子 一樣亂發脾氣就可以有人關注,有人幫自己,有人滿足自己的願望,那我也想當個 熊大人 試試。面對這些亂發脾氣的熊孩子,不用打不用罵,慢慢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就可以了。1 理解孩子為什麼亂發脾氣?亂發脾氣?也許是 情有可...
今年孩子13歲為什麼總該發脾氣,十三歲孩子老發脾氣怎麼辦
言傳身教,家長來是孩子 自的老師,以後多自己注意言行。其次,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加強和孩子的溝通。三是要設身處地的以孩子的角度看他的行為和言談,做到懂孩子。四是,多和孩子互動,讓他知道 理解父母是多麼的愛他 呵護他,慢慢化解你們之間的敵對狀態。十三歲孩子老發脾氣怎麼辦 這是他的本性,來可能是源慣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