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飼一缸魚
感謝個錘子,李後主成為文學大家跟趙匡胤有什麼關係啊,李後主能寫詩寫那麼好肯定是自己足夠努力,而且確實對文學很有興趣,而且很有天賦,那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就趙匡胤這麼一打,順便俘虜了李後主,最後還逼死了李後主,還讓李後主感謝他?殺人,還要誅心嗎。
我們從來都不應該感謝苦難,如果我們成功克服苦難了,那是因為我們足夠努力,是我們的運氣好,是有人幫助我們,而不是因為有了苦難,我們才變得強大,我們應該感謝的是自己。李後主也是一樣,李後主的一生是悲慘的,當然要論悲慘,還比不過趙匡胤的後代,人宋徽宗靖康恥,被釘在中國五千年的恥辱柱上下都下不來,李後主只是亡國而已,哪個朝代不亡國呢。
趙匡胤也不需要誰的感謝,本身就不該有感謝苦難這一說,因為趙匡胤作為宋朝開國皇帝,他只是想著自己能夠當皇帝的,而不是想著怎麼才能讓李後主感謝他,既沒這樣想,也沒這樣做。
李後主也從來都不會這樣想,也不會這樣做,李後主要是有足夠的能力,他當然能夠打敗趙匡胤,那個時候可能就沒人會說需要感謝趙匡胤了。
我一直都對感謝苦難這件事情感到好奇,為什麼會感謝苦難,如果沒有苦難,你根本不會那麼難過對不對。當然,也少了一些鍛鍊,但是要是一直沒有苦難,鍛鍊又有什麼用呢?就是苦難來了,大部分都抗不過苦難,贏了的人還要感謝苦難,那敢情苦難倒是個好人。
2樓:
身為君主卻作綺靡之音,李煜難免為人詬病。然而未經歷亡國之痛、被俘之辱的他由於身世環境的侷限,其思想境界也很難上升到很高的層面。自古文人情感充盈,這一點在李煜身上也有十足的體現。
3樓:職場小銘
我覺得不會,李煜甘心對趙匡胤俯首稱臣,曾表示會對大宋稱臣,希望大宋能夠撤兵,而趙匡胤卻仍然不打算放過他,一舉滅掉南唐,而亡國後的李煜受盡折磨屈辱,最終飲下毒酒,含恨而亡
4樓:d**id烏拉拉
並不會感謝趙匡胤。文學是他的愛好。皇帝才是他的主業,他也想做一個好皇帝。
5樓:職場解惑七七
我覺得李煜是不會感謝趙匡胤的,趙匡胤滅掉了李煜的國家,國家都沒有了夢想還怎麼實現?
6樓:愛八卦的小盆友
肯定是不能,因為作為皇帝一定要勤政愛民不能沉迷於文學中會被說成是不務正業,不過李煜不會感謝趙匡胤因為他讓自己沒了國家。
7樓:小貓不吃醋
我認為還是不會感謝的,畢竟她成為了一個亡國之君,丟失了整國家而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8樓:earth魔術
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所以會感激的,但是從某一方面來講,也會妒忌和不懈!
9樓:啊洋
我覺得應該不會,就算他有一個文學夢,但是對於把自己國家給滅了的趙匡胤,肯定是不會有感激之心的
10樓:阿藍阿嵐
不會,因為他不得自由,頻繁被羞辱。這是非常傷害李煜的自尊心,他不會感謝趙匡胤的。
11樓:小菜哦
肯定不會感謝趙匡胤,自己國家都給滅了,還感謝人家,那是要有多大的心哦。
南唐後主李煜他甘心俯首臣稱,為何趙匡胤依舊沒有放過他?
12樓:
南唐後主李煜,並不熱愛與朝廷政務,卻醉心於詩詞歌賦,也許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卻是一個風流的詩人。他無心朝政,一直沉迷於書法繪畫,留戀於飲酒作樂,後因局勢動盪,國力衰敗,無所作為,最終亡國。李煜甘心對趙匡胤俯首稱臣,曾表示會對大宋稱臣,希望大宋能夠撤兵,而趙匡胤卻仍然不打算放過他,一舉滅掉南唐,而亡國後的李煜受盡折磨屈辱,最終飲下毒酒,含恨而亡。
對於這樣一個不務正事,只愛作詞繪畫的君主,還願意為大宋俯首臣稱,趙匡胤也不願意放過他。
李煜在位時不關心朝廷政務,只知道詩詞歌賦,飲酒作樂,當北宋打到金陵時,他才如夢初醒,讓徐鉉向趙匡胤表達願意俯首稱臣,表達忠心,希望趙匡胤可以退兵,放他們一條生路,然而趙匡胤卻沒有被打動。趙匡胤表示,怎麼能和別人共享天下呢?天下只能由一個人稱王。
嚴詞拒絕了他們,一舉滅掉南唐。
李煜對趙匡胤來說始終是個隱患,是個威脅,李煜的存在總會讓趙匡胤感到不安。雖然李煜只想保全南唐,他不是明君,也沒有什麼野心。可是李煜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趙匡胤卻有,他想要一同天下,就必須滅掉南唐。
沒有人願意養虎為患,雖然李煜志不在此,但也難免不會東山再起,況且,李煜對趙匡胤來說並沒有什麼利用價值,因此而看,趙匡胤確實是不會放過李煜的了。
13樓:偷回憶的壞蛋
徐鉉一見到趙匡胤,就神情哀切地說:我們南唐不會和大宋對著幹的,我們皇帝對大宋也是很恭順的。然後徐鉉表達了願意俯首稱臣,而宋朝就此撤兵的意思。
可誰知趙匡胤對這番話無動於衷,他怒聲道: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
這句話也成了千古名言,流傳至今。沒過多久,宋滅南唐。南唐後主李煜也受盡屈辱,最終喝下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14樓:在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兒叫做養虎為患,你要是放過一個皇帝,等他到東山再起之日,你雖然曾經放過了他,但到那時候他不一定放過你。
15樓:怪味兒逗啊
其實殺李煜的並不是趙匡胤,而是趙光義。趙匡胤之所以沒有殺李煜是因為他欣賞他的才華而且並不把他當做一個對手。而趙光義之所以殺死了李玉,是因為他喜歡的小周後卻喜歡著李煜,他為了得到小周後的心,所以殺死了李煜。
16樓:小光頭呀
南唐後主李煜,我們所熟知的應該是他的詩詞了,對於趙匡胤來說,一個國家的君王不死,讓他怎麼能安心治理國家。
17樓:我是
趙匡胤當然是怕李煜培養出自己的勢力,然後謀反。所謂養虎為患,一旦他真的暗中在培養自己的勢力,等到那一天豈不是已經晚了,所以就沒有放過李煜了。
18樓:餘量不足
不是趙匡胤,是趙光義沒有放過他,因為他寫了一首詞,讓趙光義覺得李煜不安分,所以殺了他。但是我感覺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只是想要找個藉口殺掉李煜而已。
19樓:神話忍愛
其主要原因還是怕李煜復國,試想若不殺李煜,始終是個隱患,萬一有一天他培養出了自己的勢力,對自己豈不有威脅。
20樓:熊大的貼身保鏢
因為趙匡胤認為,及時李煜俯首臣稱,但是,背地裡不一定會計劃著謀反大計,他內心其實是不放心的,所以斬草除根!
21樓:
大概是因為李煜對趙匡胤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對於前朝的君王趕盡殺絕才能起到威懾的作用。
22樓:魯瑟作者司馬哎
怕有人拿他身份做文章
23樓:網管聯盟
臥薪嚐膽就是前車之鑑
對南唐後主李煜的評價?
24樓:匿名使用者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人物評價
李煜是亡於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後世的斥責非議。但是,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
理論上,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迴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因國勢衰危而稱臣於宋,減制納貢了。
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採取消極守業的政策。但是,儘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達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繫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
歷史評價
史載,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
「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餘年?」徐鉉在《吳王隴西公墓誌銘》也寫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
25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的政治史上少了一個叫李煜的小國皇帝或許肯定對歷史沒什麼影響的,但真的很難想象,要是少了一個叫李煜的詞人,中國的文學史將會是怎樣。或許正因為是這樣,所以李煜的名字才能在中國的歷史上依然叫的如此響亮,而不象其他的小國寡君一樣,只逞一時之威。就算是當年與李煜爭小周後還將他們夫婦逼死的趙光義,如今還有幾人知曉,倒是沾了李煜的一點光,所以才會偶爾被人提及。
雖然在那個時代在表面上趙光義或許已經征服了整個中原,也包括李煜,但他也只是那個時代名義上的征服者,而李煜,不但征服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心,更是征服了以後時代的人的身與心,真正的成功者是李煜,雖然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沒有人敢正面承認,但是事擱1000多年後的今天,他卻是我們公認的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
史學家評南唐後主李煜,一面贊他的詞一面批評他的亡國之政。而李煜詞後所展現的一生雖是命運執導的一生,卻也是他不斷叛變的一生。
莊子說,死生存亡、窮達富貴、賢與不肖、譭譽、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人似乎註定要以一種既定的角色走完一生,過一種冥冥中似有天定的生活。然而心中的慾念卻會在某個早晨無端的滋生,像個叛逆的孩子一樣要去迎合,要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於是,人和命運的鬥爭便開始緊鑼密鼓地拉開序幕。這是一場隱祕的鬥爭。不為他人所知,卻並不遜色於任何外在的鬥爭。
當宿命在轉折中賦予一個人多種人生的角色,人和命運的鬥爭最徹底也最激烈。李煜就是這樣的人。他文弱、風流多情、才華橫溢, 努力追求的是一個風雅文人的理想,是「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的生活。
原本是帝王家的第六個兒子,捨去榮華和紛擾,在人生的開端是絕對可能的事。命運卻以潛在的方式幾經峰迴路轉,讓他的五個哥哥一個接一個的早早死去,於是竟成了皇位的繼承人。曾經所懷抱的那個隱居山林付餘生於朝華流水的夢,變得那麼遙遠而不可即。
在他李煜滑進歷史舞臺的那個早晨,人與命運的鬥爭便清楚地呈現。
然而既然成了國主,就要去努力去過君王的生活,去接受一個君王的命運。面對四野江山的李煜只能幾分惶恐、惴惴地前行。他年年進貢北宋,以圖苟且;大崇佛教,以求天佑。
私下裡,他又用一個詩人的豐富想象和細膩情感營造他的宮廷生活。如同他在《玉樓春》中所描繪的那樣,「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欄杆情未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他在看過了宮娥「晚妝初了明肌雪」、聽過「鳳蕭聲斷水雲閒」之後,想要像一個灑脫的、自由自在的文人一樣,在月色中,拌著青磚上的馬蹄聲,去品味自己心中湧動的愉悅、歡暢,去感受那沒有等級的、閒雲野鶴般的自在美。李煜竭盡全力用另一種身份去迎合最初的慾念。終於,被宋兵破了城郭。
而這一切就像一個早就安排好的結局。
李煜迷惘了。他要做詞人、隱士,卻不得不擔起一個國家的重任。當他決定要守侯一方國土時,又淪為亡國君。
他不知道是誰和他開了這樣滑稽的玩笑,只覺得在與命運的鬥爭中傷痕累累。多少個無眠的午夜,李煜擁著小周後一起想到死亡。自殺無疑是一種懦弱,而死亡有時卻會成為一種高傲、勇氣以及無冕的勝利。
就像當年項羽和虞姬的死。命運同樣戲弄了項羽。才與他江山又教他失去,讓他憤恨不已,終以蕩氣迴腸的自刎作了最後的叛變,留下命運在那裡悵然若失。
而揮刀的那一剎那,連同了虞姬配劍上的一抹嫣紅,讓感嘆的線穿透了上千年的日子,依舊顫抖不已。
李煜羨慕那樣的死。他很清楚地知道,雖然小周後是一個和虞姬一樣柔情四溢而貞烈的女子,而他與霸道、勇猛、豪氣的項羽卻是全然不同的人。李煜知道自己的死斷然不會有這等決絕的效果。
想到這麼多年來,自己從來都是沿著宿命的路懦弱而卑微地前行,當初的夢想竟被層層掩埋,就有一股無名業火在心靈深處越燃越旺,劈啪作響。他於是開始謀劃最後一次對命運的叛變。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感嘆使得鬥爭得以延續,從劍拔弩張到刀劍相殘。李煜開始了他,一個亡國君主,泣盡以血的絕唱。一曲一曲地唱響曾經的慾念。
在宿命與反宿命的鬥爭中,勝利和妥協都以潛在的方式交替起伏,像極了生命水域下的暗流湧動。而宋太宗賜給他的毒藥,徹底打破了他生命的水域,讓積攢了一生的苦痛、無奈、卑微和高傲砰然閃落一地,結果便開始彰顯。
趙光義的毒藥成全了他所奢望的那種死亡,成全了他的叛變,就像當年烏江畔的數千漢騎成全了項羽的叛變一般。雖然到最後他自己仍舊不清楚,到底是他李煜扼住了命運的咽喉還是命運扼住了他的咽喉。但在開飲的那一刻,李煜的嘴角綻放出詭祕的笑,那是一種讓命運發秫的笑。
命運讓他拖曳著自己的慾念生如斯死如斯,他也終於還以命運沉重的一擊,在叛變之後死成自己想要的死並以毒一般的詞句讓南唐小國深深地嵌進歷史,像一道永不結痂的傷口,隱隱千年。
南唐後主李煜到底是怎麼死的捏,南唐後主李煜是怎麼死的???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 今江蘇徐州 人。宋建隆二年 961年 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 974年 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
南唐後主李煜是不是李世民的後代,李煜是不是李世民的後人?
不是,李煜的爺爺李昪,原稱 徐知誥 是南吳大臣徐溫養子。李昪的身世,在範垌 林禹的 吳越備史 和清代同治 安吉縣誌 中記載是湖州安吉人,他曾為吳國大將徐溫養子,冒姓徐,名知誥,即位後改姓李。在夏承燾先生的 唐宋詞人年譜 中也引用了 吳越備史 的記載 知誥本潘氏,湖州安吉人。父為安吉砦將 管錢財和稅收...
南唐是屬於唐朝還是屬於宋朝,南唐後主李煜和唐朝皇帝是什麼關係?
南唐是屬於五代十國時期,既不屬於唐朝,也不屬於宋朝,是一個由李昪在江南建立獨立政權。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吳太和七年 935年 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並將升州 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南唐升元元年 937年 徐知誥建立齊國。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 齊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