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評價李世民是個好皇帝麼,李世民算是一位好皇帝麼

2022-02-12 02:56:58 字數 5075 閱讀 1233

1樓:寶貝瀙

從親情說他不是一個好皇帝殺兄囚父。從政治說他是一代雄主,結束隋末勢力割據,戰亂不斷的局面同時也結束自從漢代以後匈奴對中原的武力騷擾任用賢臣,輕徭賦使得國泰民安出現貞觀之治以及為以後大唐盛世打下基礎

2樓:

從文治武功上來說,他算是好皇帝,但他不如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從為人親善來說,他不如文景二帝。從道德倫理來說,他不如大多數皇帝(如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算是一位好皇帝麼?

如何正確客觀評價唐太宗?

3樓:乖啊給糖吃

貞觀政績流芳千古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雖然他在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遠遠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業績卻是在歷史上最傑出的,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當時的世界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日本古代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幾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的省(相當於我國的部)就是**於唐朝**的三省制。所以,後來人就用「貞觀之治」來表達對唐太宗政績的肯定和對貞觀時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嚮往。 一、總結經驗教訓,選官任賢,大度納諫。

二、節儉自律,厲行法制,發展國家經濟。三、和睦相處,融洽的民族關係。四、對外交流,傳播世界的盛唐氣象。

晚年錯誤一是征伐高麗,前後兩次,不聽大臣們的勸告,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得不償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為要大量造船,結果引起農民起義,激化了國內矛盾。還有一個大的錯誤就是看史官所寫的起居注,這是專門寫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論的,皇帝無權干涉,這是歷來的傳統,歷來的皇帝都沒有看,尊重史官的職權和地位。

而史官也是公正直書,從不掩飾什麼,從不害怕皇帝打擊報復。但唐太宗這個名君卻犯了一個大的歷史錯誤,他看起居注給唐朝後來的皇帝開了個壞先例,破壞了這個制度。

4樓:匿名使用者

評價唐太宗:

唐太宗在統治期間採用的是開明的治國思想,他是一位「開明大度」的皇帝。

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皇帝要勤於政事,善聽正確的意見;大臣要廉潔奉公,統治才能鞏固。

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同時注意「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他還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於減輕人民負擔。

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他還任用敢於直言的魏徵。貞觀期間,名相、名將輩出。

貞觀年間,農民佔有一定的土地,賦役負擔減輕,有了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社會經濟出現繁榮景象。那時候,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增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5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 中國封建社會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間,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但是,唐太宗——這位被後世史家視為政治完人的君主,也有他的過失之處:如殺兄奪位,看《起居記》,崇尚迷信,出征高麗,貞觀後期,「漸惡直言」,奢侈現象增多了。但人無完人,唐太宗晚年的驕奢,和他流芳千古的貞觀政績相比,那又渺小多了!

因為貞觀之治的出現,唐太宗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李世民不是好人,但唐太宗是個好皇帝!贊同嗎? 30

6樓:歲月尾巴

認同。皇帝是門職業,是技術活,和做人的品德有關,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對於李世民,為當皇帝而殺兄長,肯定不能列為好人了,但作為全國最高決策者,貞觀之治體現了他的統治能力。

7樓:帝奧筆記

弒兄,殺弟,囚父,因讖斬殺李君羨,用常人道德觀念來看,犯了任意一條算不得好人。

除此之外,李世民一生汙點不多,既不聲色犬馬,也沒趕盡殺絕功臣良將,愛民勤政,兼聽獨斷。文治武功,遠追秦皇漢武,卻是好皇帝。

8樓:匿名使用者

說得對,作為個人李世民不是好人,殺兄廢帝。但作為統治一個幅員萬里的國家的皇帝來說,他是優秀的,貞觀之治。

9樓:heart那一個子

不贊同 李世明重用人才愛人民才出現貞觀之治

10樓:引水灌溉

分開來分析,比較客觀。認同。

如何客觀的評價唐太宗

11樓:凌雨菲

歷史上,對於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的評說,自太宗在位時就已經開始了.貞觀九年(635),太宗自己就曾對大臣這樣說:」朕看自古以來那些撥亂反正的君主都是年愈四十,惟有東漢光武帝是三十三歲.但朕十八歲就舉義兵,二十四歲平定天下,二十九歲升為天子,這就是武勝過了古代.朕自年輕時就帶兵打仗,沒有閒暇讀書,貞觀以來,手不釋卷,才瞭解到教化百姓和治理國政的本源.經過數年努力,天下大治而風移俗變,子孝臣忠,這又可謂之文勝過了古代.從前周秦以降,戎狄內侵,現今戎狄稽顙(行叩拜禮),皆為臣虜,這又是懷遠勝過了古代啊.這三方面,朕有何德何能敢於承受呢?既然達到了這一功業,如何能夠不善始慎終呢!

」這番自評的話語,把他作為一位取得輝煌成就的帝王的滿足和自得表現得淋漓盡致.玄宗時期的史官吳兢撰《貞觀政要》,更把太宗與堯舜、文武等上古時代的賢明君主等量齊觀,視為亙古罕見的明君。

總體來說,唐太宗是一代賢明君主。對於他,可以用一系列數字來概括:

一代明君 這是對他在位23年的一個總體評價。

二世皇帝 太宗在武德九年(626)八月即位於東宮,次年改元貞觀。他是繼高祖之後的唐朝第二代皇帝。

三段經歷 第一階段是由一個貴族弓馬少年成長為大唐帝國的親王——秦王,主要是參加李淵太原起兵、建國和統兵四方、統一天下;第二階段是他與其兄弟太子建成、齊王元吉發生矛盾進而奪取太子之位,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第三階段就是他登基即位以後到病逝終南山的23年,包括了他作為大唐天子的全部生活內容,是他52年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

四大特徵 第一,他是一代盛世的締造者。第二,他有一個風雨同舟的皇后——長孫氏。第三,他一直有一個難以消弭的心結,那就是想知道後世會如何看待和評價他發動的玄武門之變。

為此,曾多次提出**唐朝國史實錄,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第四,他力圖營造一個君臣一體的政治格局。

五個愛好 第一個愛好是喜歡讀史,重視總結歷史經驗。第二個愛好是喜歡良馬。第三個愛好是喜歡習武射箭。第四個愛好是喜歡打獵。第五個愛好是喜歡書法。

六根不淨 太宗無論怎麼被粉飾,終究也是一個人,同樣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他晚年服食丹藥以求長生不老,終因服胡僧金丹長生藥,中毒暴死於翠微宮含風殿。不僅求長生,他更有權力慾,為此不惜同室操戈,與親兄弟兵刃相見;他也有表現欲,貞觀四年滅東突厥,翻自己父親向突厥稱臣的舊賬,還一定要太上皇親臨太極宮慶功宴;此外還有強烈的佔有慾等。

在表現尋常人情感方面,唐太宗較之歷史上其他君主的最高明之處是他的自知之明和自知收斂。他將創造一代太平盛世的功勞推美於群下,歸結為與大臣同心同德;晚年自己又著《帝範》,自我解剖,坦言其「居位以來,不善多矣」、「比之盡善盡美,固多愧矣」。

另:如果你對唐太宗或唐史感興趣,推薦你一本書《正說唐朝二十一帝》。那裡面有對唐太宗及唐朝歷代帝王的評說。

12樓:就是

唐太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

②他善於用人和重視納諫,貞觀時期,名相名將輩出,如「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敢於直言的魏徵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數,避免宰相專權。

④合併州縣,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人民負擔。

⑤重視文化教育,完善科舉制,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設國子學、太學等,學校還有了專業分科,如醫學、算學、天文學等。

⑥唐太宗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民族的擁戴,北方各族尊稱他為「天可汗」。唐太宗還設立安西都護符作為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加強了唐蕃友好關係,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發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製砂糖的技術。

唐太宗實行一些比較開明的政策,既維護了統治,又使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為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奠定了基礎,不愧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貞觀22年,太宗對自己的功過作了總結:吾居位以來,不善多矣.

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勿以為是而法之.

顧我弘濟蒼生,其益多,肇造區夏,其功大.益多損少,故人不怨.功大過微,故業不墮.

然比之盡美盡善,尤有不及,固多愧矣.).

太宗能在晚年對自己作出客觀的評價,指出自己的過失,並不以為自己盡美盡善,實屬難能可貴.

"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用來形容太宗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唐太宗晚年錯誤與反省

貞觀後期,唐太宗有了一些變化,先從納諫開始體現出來。貞觀十年,魏徵發現他「漸惡直言」,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錯誤的開始。

一是征伐高麗,前後兩次,不聽大臣們的勸告,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得不償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因為要大量造船,結果引起農民起義,激化了國內矛盾。

還有奢侈現象增多了。在貞觀十六年的時候,唐太宗下詔說,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機關不得限制,結果造成太子的嚴重浪費現象。唐太宗自己也開始修造宮殿,貞觀十一年在東都洛陽修飛山宮,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宮。

還有一個大的錯誤就是看史官所寫的起居注,這是專門寫皇帝日常生活和言論的,皇帝無權干涉,這是歷來的傳統,歷來的皇帝都沒有看,尊重史官的職權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書,從不掩飾什麼,從不害怕皇帝打擊報復。但唐太宗這個名君卻犯了一個大的歷史錯誤,他看起居注給唐朝後來的皇帝開了個壞先例,破壞了這個制度。

不過,唐太宗畢竟是個名君,在晚年他還能反省自己的錯誤,很難能可貴。他對太子李治教誨時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應該從歷史中找古代的賢明帝王為學習的典範,像我這樣的不足以效法。

我做了許多錯事,比如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常有興造,犬馬鷹隼沒有不去的地方,行遊四方又勞民傷財,這都是大錯,你不要以為這都是好事,總想學著去做。」

在636年(貞觀十年),遼東戰役回來時,唐太宗得了癰瘡,此後一直調養,開始服用金石丹藥。先前唐太宗還曾經嘲笑秦始皇和漢武帝用丹藥,現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陷進去了。到647年(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又得了「風疾」,煩躁怕熱,便讓人在驪山頂峰修翠微宮,第二年,派人從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羅邇娑婆寐,吃了這個外國**的「延年之藥」,結果使病情惡化。

649年(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丹藥的毒性發作,終於不治身亡。享年僅五十歲。

李世民是怎樣皇帝,李世民是怎樣一個皇帝

貞觀王朝是李世民大帝建立起來的。李世民是唐帝國實際上的開國皇帝 他的父親李淵只是名義上的 在中國所有的開國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過良好系統的教育,出身也最為高貴。特別好像你這樣我要去拿快遞過來了再給你一次機會,cc女冊子 開明且有作為的皇帝。他是一個開明的好皇帝 李世民是怎樣的一個皇帝?李世民是個...

李世民怎麼當上皇帝的,李世民是如何當上皇帝的?

617年,李淵在李世民支援下在太原起兵反隋並很快佔領長安。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並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太子李建成隨即聯合四弟齊王李元吉,共同排擠李世民。同時,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

秦始皇是個暴君還是好的皇帝,秦始皇是個暴君還是一個好的皇帝

要看從什麼角度看了。暴君其實還真不太好說,因為秦始皇從來沒有濫殺過一個人,他殺人都是有依據的。秦奉行法家,嚴刑峻法,出法則入刑。比如說秦法規定不許把皇帝的話說出去,有一次秦始皇站在宮殿上看到一輛馬車很華麗就順嘴說了一句,結果幾天後又看到這兩馬車卻變得很樸素,秦始皇就覺得很詫異,一問之下才知道有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