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匯流排結構:mcs-51的匯流排結構是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在同一個儲存空間取指令和資料,兩者不能同時進行;而pic的匯流排結構是哈佛結構,指令和資料空間是完全分開的,一個用於指令,一個用於資料,由於可以對程式和資料同時進行訪問,所以提高了資料吞吐率。正因為在pic系列微控制器中採用了哈佛雙匯流排結構,所以與常見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點是:
程式和資料匯流排可以採用不同的寬度。資料匯流排都是8位的,但指令匯流排位數分別位12、14、16位。
(2)流水線結構:mcs-51的取指和執行採用單指令流水線結構,即取一條指令,執行完後再取下一條指令;而pic的取指和執行採用雙指令流水線結構,當一條指令被執行時,允許下一條指令同時被取出,這樣就實現了單週期指令。
(3)暫存器組:pic的所有暫存器,包括i/o口,定時器和程式計數器等都採用ram結構形式,而且都只需要一個指令週期就可以完成訪問和操作;而mcs-51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週期才能改變暫存器的內容。
2樓:匿名使用者
彙編指令上,51有一百多條指令,pic的八位微控制器只有35條指令。pic沒有直接的乘法和除法彙編指令,如果用匯編寫乘或除的程式,需要用迴圈加(或迴圈減)。
pic的指令週期比51的短,同樣的晶振下,pic的指令週期是4個時鐘週期,51是12個,並且pic絕大部分指令都是單週期指令,一個指令週期執行一條指令,51一般是2到4個指令週期執行一條指令,所以用同樣晶振情況下,除了執行乘除法外,pic要比51快
3樓:匿名使用者
微控制器的區別沒有必要理會,我們只要知道程式設計時會有什麼不同。首先,pic的i/o口是有方向暫存器控制方向,輸入輸出由這個暫存器決定。好像只要51微控制器是沒有方向暫存器的。
pic的第二功能,第三功能腳比較多,也就是說微控制器整合了很多外設功能,例如adc,spi,iic,eeprom,ccp......很多51沒有的東西。那些東西在51裡面有些是可以用io口模擬的,在pic裡面只要設定其對應暫存器就可以實現其功能。
有的io可以複用很多功能,這些功能的選擇也是通過設定暫存器來實現。
想學習的話就的看下具體微控制器的datasheet,去它的官網看看吧www.microchip.com
51微控制器與pic微控制器有什麼本質區別??
4樓:hi漫海
pic微控制器與mcs-51系列微控制器的區別應該說有三個主要特點:
(1)匯流排結構:mcs-51微控制器的匯流排結構是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在同一個儲存空間取指令和資料,兩者不能同時進行;而pic微控制器的匯流排結構是哈佛結構,指令和資料空間是完全分開的,一個用於指令,一個用於資料,由於可以對程式和資料同時進行訪問,所以提高了資料吞吐率。正因為在pic微控制器中採用了哈佛雙匯流排結構,所以與常見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點是:
程式和資料匯流排可以採用不同的寬度。資料匯流排都是8位的,但指令匯流排位數分別位12、14、16位。
(2)流水線結構:mcs-51微控制器的取指和執行採用單指令流水線結構,即取一條指令,執行完後再取下一條指令;而pic的取指和執行採用雙指令流水線結構,當一條指令被執行時,允許下一條指令同時被取出,這樣就實現了單週期指令。
(3)暫存器組:pic微控制器的所有暫存器,包括i/o口,定時器和程式計數器等都採用ram結構形式,而且都只需要一個指令週期就可以完成訪問和操作;而mcs-51微控制器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週期才能改變暫存器的內容。
5樓:
51微控制器用集中指令集cisc
pic微控制器用精簡指令集risc
工作方式有些不相同
我曾翻過pic微控制器的書
就復位方式就不相同
51是維持2個週期的高電平即復位
pic是1024個週期
其他的 自己看看書找找吧
6樓:
有一點 至少名字是不同的
stm32微控制器和51微控制器有何區別
7樓:懂事電子設計
一個是32位arm核心的微控制器,一個是8位51核心,片上的外設資源不同,
懂事電子設計 vgz
8樓:
回答80c51是屬於msc-51系列微控制器的,具有16位資料指標、布林代數運算等指令,以及序列通訊能力和5箇中斷源(定時器中斷和串列埠中斷),內有128byte的ram單元及4k的rom。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stm32是專為要求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應用專門設計的arm的多款核心的總稱。
如stm32f103為例,核心具有cortex-m3的cpu,工作頻率高,記憶體大,而且可以擴充套件;同時具有3種低功耗模式,兩種除錯模式和12個通道的dma控制器、3個12位的ad轉換器、2通道12位da轉換器,高達112個的快速io埠,多達11個定時器和13個通訊介面。可謂是功能強大到令人顫抖!如何選擇?
因為考慮到專案成本、穩定性和後期維護的難易度,選擇哪款晶片還是得從實際發出的!那麼什麼時候我可以選擇51呢?在小款的電子產品和功能性單
一、資金和後期功能升級有限的情況下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如電子剃鬚刀,洗衣機和電動牙刷等。
32相對來說是比較高階的應用了,因為具有眾多功能的輔助,使其可以作用在高階的嵌入式產品中,如自動銷售機,取票終端器等。而且對於在工業需要長期執行的來說,32也是比較好的選擇,畢竟人家本身就是具有低功耗的能力嘛!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外行回答,就會說哪個貴哪個好,其實這種解釋也不無道理~首先51是八位的,而32是32位,無論從rom,ram以及外設和主頻的角度,32都完勝51,但是51**便宜,如果對於產品開發要求功能不多,效能沒啥要求,首選51,但是對於效能和外設要求,那就得選32,這兩個都是微控制器,開發起來容易~目前我從事工控產品開發工作,部門的大部分產品基本上都是32開發的
更多2條
pic微控制器與51微控制器有什麼區別?
9樓:橘落淮南常成枳
1、匯流排結構不同
mcs-51的匯流排結構是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在同一個儲存空間取指令和資料,兩者不能同時進行;而pic的匯流排結構是哈佛結構,指令和資料空間是完全分開的,一個用於指令,一個用於資料,由於可以對程式和資料同時進行訪問,所以提高了資料吞吐率。
正因為在pic系列微控制器中採用了哈佛雙匯流排結構,所以與常見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點是:程式和資料匯流排可以採用不同的寬度。資料匯流排都是8位的,但指令匯流排位數分別位12、14、16位。
2、流水線結構不同
mcs-51的取指和執行採用單指令流水線結構,即取一條指令,執行完後再取下一條指令;而pic的取指和執行採用雙指令流水線結構,當一條指令被執行時,允許下一條指令同時被取出,這樣就實現了單週期指令。
3、暫存器組
pic的所有暫存器,包括i/o口,定時器和程式計數器等都採用ram結構形式,而且都只需要一個指令週期就可以完成訪問和操作;而mcs-51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週期才能改變暫存器的內容。
10樓:ofweek維科網
(1)匯流排結構:mcs-51微控制器的匯流排結構是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在同一個儲存空間取指令和資料,兩者不能同時進行;而pic微控制器的匯流排結構是哈佛結構,指令和資料空間是完全分開的,一個用於指令,一個用於資料,由於可以對程式和資料同時進行訪問,所以提高了資料吞吐率。正因為在pic微控制器中採用了哈佛雙匯流排結構,所以與常見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點是:
程式和資料匯流排可以採用不同的寬度。資料匯流排都是8位的,但指令匯流排位數分別位12、14、16位。
(2)流水線結構:mcs-51微控制器的取指和執行採用單指令流水線結構,即取一條指令,執行完後再取下一條指令;而pic的取指和執行採用雙指令流水線結構,當一條指令被執行時,允許下一條指令同時被取出,這樣就實現了單週期指令。
(3)暫存器組:pic微控制器的所有暫存器,包括i/o口,定時器和程式計數器等都採用ram結構形式,而且都只需要一個指令週期就可以完成訪問和操作;而mcs-51微控制器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週期才能改變暫存器的內容。
11樓:濟大控制學院
你好,我以前學的51現在用pic微控制器做一個專案。我個人理解,並不像樓上說的那樣,也許他學的51是上個世紀的了,現在幾乎沒有人再用匯編寫51程式了。51和pic最本質的區別就是51只是控制引腳電平就可以實現很多功能,但是pic需要配置一些應用暫存器。
pic微控制器在工業上用的比較多,因為它比較穩定。51微控制器適合初學者學習,工業應用已經不是很多,但是它很基礎,很多微控制器的程式設計思路都是從51那裡轉變的。
哪個微控制器執行的快慢主要看他的晶振頻率,51常用的晶振是11.0592m或12m,而pic微控制器內部晶振是7.37m。
12樓:匿名使用者
c語言開發沒啥區別,就是暫存器多了點!彙編就比較頭疼了!51是複雜指令集,比較頭疼!建議用c開發,比較簡單!
13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我理解為現在很多廠家用51核來做自己的微控制器,這些廠家優化了常規的51微控制器個別產品與pic的微控制器抗干撓能力不分高低,另外pic的微控制器很容易解密,那些另類的51核的微控制器解密不容易如15f204,最後用那種微控制器跟句你的產品需要的
14樓:靜雨月軒
彙編指令上,51有一百多條指令,pic的八位微控制器只有35條指令。pic沒有直接的乘法和除法彙編指令,如果用匯編寫乘或除的程式,需要用迴圈加(或迴圈減)。
pic的指令週期比51的短,同樣的晶振下,pic的指令週期是4個時鐘週期,51是12個,並且pic絕大部分指令都是單週期指令,一個指令週期執行一條指令,51一般是2到4個指令週期執行一條指令,所以用同樣晶振情況下,除了執行乘除法外,pic要比51快
pic微控制器與51微控制器有什麼區別?
15樓:養夕晉羅
(1)匯流排結構:mcs-51的匯流排結構是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在同一個儲存空間取指令和資料,兩者不能同時進行;而pic的匯流排結構是哈佛結構,指令和資料空間是完全分開的,一個用於指令,一個用於資料,由於可以對程式和資料同時進行訪問,所以提高了資料吞吐率。正因為在pic系列微控制器中採用了哈佛雙匯流排結構,所以與常見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點是:
程式和資料匯流排可以採用不同的寬度。資料匯流排都是8位的,但指令匯流排位數分別位12、14、16位。
(2)流水線結構:mcs-51的取指和執行採用單指令流水線結構,即取一條指令,執行完後再取下一條指令;而pic的取指和執行採用雙指令流水線結構,當一條指令被執行時,允許下一條指令同時被取出,這樣就實現了單週期指令。
(3)暫存器組:pic的所有暫存器,包括i/o口,定時器和程式計數器等都採用ram結構形式,而且都只需要一個指令週期就可以完成訪問和操作;而mcs-51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週期才能改變暫存器的內容。
51微控制器ad採集,51微控制器AD採集
為了得到較高精度,你將除數乘以100,再除被除數。所以最好定義為int型。記憶體中肯定以十六進位制形式 二進位制 儲存的。程式可以直接相除,但只保留整數部分,所以如果你要得到小數兩位,就先乘以100再除,顯示的時候知道最低兩位實際是小數點後兩位就行了。stc12c5a60s2的話,是精度最大來可達1...
51微控制器裡TMOD設定問題,51微控制器裡TMOD設定問題
可以理解為 同時設定了兩個定時器的工作方式。但要看t1是否有啟動,如果系統中沒有用到t1,沒有啟動,設定了也沒關係。如果兩個都需要使用,需要分別設定,標準的做法是tmod 0x01,這樣就只設定了 t0,t1保留原來的狀態。tmod是8位暫存器,高4 位和低4位分別控制定時器1和0 用或操作的話就是...
有關51實驗版微控制器的問題,關於51微控制器的問題
初步瀏覽了一下,動態顯示的話delay時間太長就會閃爍。你好 初步看一眼,數碼管閃爍的原因無非是時間間隔太長,先建議你縮短延時時間,再事實。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像是串列埠驅動的數碼管,靜態顯示。這樣的電路,不宜頻繁的顯示,一秒鐘,顯示一次就可以了。把顯示部分,移到定時中斷裡面,即可 mai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