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是什麼意思,《蘭亭序》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2022-02-18 23:00:39 字數 5061 閱讀 9400

1樓:肥仙女

意思:

1、蘭亭:地名

2、文人墨客在會稽山的蘭亭聚會,當然是要飲酒吟詩的。大家作的詩呢,就收入《蘭亭集》,

這篇《蘭亭集序》則是專為此詩集所作的序。

原文:

《蘭 亭 集》

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評價: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帖》等。行書法帖。

東晉王羲之書。公元353年,羲之與謝安等四十一人於會稽山陰修禊時所作。書法骨格清秀,點畫遒美,行氣流暢,人稱「天下第一行書」。

今存唐中宗神龍摹本墨跡。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2樓:繩嫣宛冰雙

它是王羲之書法作品«蘭庭集序»的簡稱,主要記錄當時的文人在蘭庭這個地方聚會的場景!!當然,周杰倫的一首歌也叫這個名字,內容就大不一樣了

3樓:鄭弘貫子懷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還是指周杰倫的那首歌?

《蘭亭序》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4樓:三三七感

一、寫蘭亭集會的盛況以突出生之「樂」 。

文章的第一段較具體地寫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有些是慣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寫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卻是寫集會的「盛況」。名士們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著和煦的春風,可遠眺可近觀可仰視可俯察,流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何其痛哉!快哉!

樂哉!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其作用在於「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這裡在抒發了生之快樂的同時,又表現出一種曠達的心境。

本段以寫盛會始,以抒感慨終;以做「修禊」為名,以行快樂為實。

二、寫靜者躁者的異同以突出死之「痛」 。

文章的第二段寫了兩種人,一個是喜歡「靜」的人,一個是喜歡「躁」的人。它告訴我們三點:其一,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其三,生命之長短之存滅,不是主觀所能左右的,它取決於自然的造化。

由此說來,生命是何其寶貴!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訓「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嘆:「豈不痛哉!

」三、文章為批評名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而作 。

表明了他對生死問題的看重,他是想以此來啟發那些思想糊塗的所謂名士,不要讓生命輕易地從自己的身邊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觀點來警醒「後之覽者」 。

綜上所述,文章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闡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觀點,批評了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顯然是有感而作,緣情而發。但是,作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評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之外,還要對結集的目的說一說。參加蘭亭集會的是當時社會上的名流,如謝安、孫綽等人。

正如上文所說,他們引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何其痛哉!快哉!樂哉!

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對此,作者認為「豈不痛哉」!所以,把他們賦的詩收錄下來,不至於使其泯滅,而讓其流芳百世,使「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如作者一般,生髮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因為「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這不能不令人慨嘆作者有一副多麼好的心腸。

王羲之的《蘭亭序》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

5樓:夢裡心落

思想:文章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闡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觀點,批評了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顯然是有感而作,緣情而發。

參加蘭亭集會的是當時社會上的名流,他們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們思想消極,行動無為,就像浮萍之於海水,隨波盪漾,飄到**就是**。對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評。

生和死是兩碼事,不能等同起來。生有各種各樣的生,有的人活得窩窩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種各樣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無聞,有的人死得轟轟烈烈。正如作者所說的: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這樣寫,表明了他對生死問題的看重,他是想以此來啟發那些思想糊塗的所謂名士,不要讓生命輕易地從自己的身邊悄悄逝去。

背景: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賞析:文中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嘆。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

6樓:黛妮

一、王羲之的《蘭亭序》究竟想表達的意思是——

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其一,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

其二,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很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

其三,生命之長短之存滅,不是主觀所能左右的,它取決於自然的造化:其四,批評當時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的思想。

二、附原文如下:

蘭亭序東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三、人物簡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蘭亭序全文什麼意思

7樓:羽毛和翅膀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裡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

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裡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絃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

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儘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這樣的體驗:

)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間很自得,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總是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心裡又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我)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因此我—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儘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於生死這件大事吧。

8樓:匿名使用者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序是王羲之寫的嗎,蘭亭序是王羲之什麼時候寫的?

是的。是王羲之的手稿。公元353年 永和九年 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與名流高士謝安 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 蘭亭集序 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 飄若浮雲,嬌如游龍,波...

蘭亭序總共用了多少個之字,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有多少個「之」字?

聖王羲之 在 蘭亭序 出現的20個 之 字,加上落款1個 之 字共21個字 之 各有不同的體態及美感,無一雷同,都用了不同的書法書寫而成。王羲之的 蘭亭序 中有多少個 之 字?蘭亭序,又名 蘭亭集序 蘭亭宴集序 臨河序 禊序 禊帖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蘭亭序 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

蘭亭集序書法特徵和美學特徵,王曦之《蘭亭序》書法作品的特點

1.筆道精緻 一絲不苟 起止執行,提按轉換,筆筆到位。雖如遊絲,絕不拖泥帶水,而是一絲不苟,力到鋒杪。開篇 永和九年 四字,實是點畫純淨,圓潤雄強,骨力內含,勢若屈鐵,真可謂剛健雜流麗。歲 字,筆筆呼應承接,雖無牽絲,而行筆軌跡十分明晰。所謂形斷意連是也。賢 字之 又 的斜長點尾部,回鋒帶出的轉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