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是由哪個國家發明的,珠算是誰發明的?

2022-03-21 13:03:00 字數 4807 閱讀 5079

1樓:匿名使用者

是中國發明的

算盤是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

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

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杆,杆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杆上下撥動,通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1]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2樓:姜三喵

知識點:珠算是中國古代數學在計算方法方面繼籌算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發明。早在漢代,徐嶽撰的《數術記遺》一書中,就曾記載了十四種上古演算法,其中有一種便是「珠算」。

珠算是誰發明的?

3樓:那個閃電

劉洪(約公元129~210),字元卓,東漢泰山郡蒙陰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東漢魯王劉興後裔,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珠算發明者和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發現者,被後世尊為「算聖」。

劉洪自幼聰慧好學,博覽六藝群書,學識淵博,尤精於天文、曆法;在年輕時即踏入仕途應太史令徵召赴京城洛陽,被授予郎中,後遷常山國長史。

劉洪撰成的《乾象曆》一書,是人類傳世的第一部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的歷法。把日月食迴歸年的長度定為365.2462日,並首次給出白道和黃道約成古度6°1′的交角。

測出的近點月的長度為27.55476日,和現在的測值27.55455日相差甚微。

公元190年成功地發明了「正負數珠算」,因此被後人尊為「珠算」的早期奠基人、珠算之父。

擴充套件資料:

劉洪是漢光武帝劉秀的侄子魯王劉興的後代,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時期曾任校尉之職,對天文曆法有特殊的興趣。

約公元160年,由於他對天文曆法的素養漸為世人所知,遂被調到執掌天時、星曆的機構任職,為太史部郎中。在此後的10餘年中,他積極從事天文觀測與研究工作,這對劉洪後來在天文曆法方面的造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就在這期間,他與蔡邕等人一起測定了二十四節氣時太陽所在恆星間的位置、太陽距天球赤極的度距、午中太陽的影長、晝夜時間的長度以及昏旦時南中天所值的二十八宿度值等5種不同的天文資料。

這些觀測成果被列成**收入東漢四分曆中,依據這一**可以用一次差內插法分別計算任一時日的上述5種天文量。

從此,這些天文資料**及其計算成為中國古代曆法的傳統內容之一。劉洪參與了開創這一新領域的重要工作,這也是他步入天文曆法界的最初貢獻。

文獻記載

一、原始文獻

1、(晉)司馬彪:後漢書·律曆志中,中華書局,1965。

2、(唐)房玄齡等:晉書·律曆志中,中華書局,1974。

二、研究文獻

1、錢寶琮:從春秋到明末的歷法沿革,見《錢寶琮科學史**選集》,科學出版社,1983。

2、陳美東:論我國古代年、月長度的測定,見《科技史文集》第12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3、陳美東:劉洪的生平、天文學成就和思想,自然科學史研究,5(1986),2,第129—142頁。

4、陳美東、張培瑜:月離表初探,自然科學史研究,6(1987),2,第135—146頁。

5、陳美東:中國古代月亮極黃緯計演算法,自然科學史研究,7(1988),1,第16—23頁。(科學出版社《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

4樓:冷ij繙潃

徐嶽 早在(15 )世紀,(徐嶽)就發明了算盤。 算盤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工具。在加減乘除的運算裡,熟練掌握算盤的人比起現代化的電子計算器速度差不多,加減的運算使用算盤還比電子計算器快。

關於算盤的發明,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在《古算衍略》中說珠盤之法,始於明初郭伯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七《算盤》條,據陶南村《輟耕錄》有走盤珠、算盤珠之喻,證明元代已經有算盤。宋代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裡面一家藥店的櫃檯上放著算盤,可見宋代社會上算盤已經普遍使用。

我國珠算的發明很早,東漢數學家徐嶽在《數術紀遺》裡就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注說:

「刻板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各當一。」可見漢代已有算盤,只是製作的形狀與今天的算盤有些不同,但中樑以上一珠當五,以下各珠當一,這種結構還是同現在的算盤一樣。明朝程大位《演算法統宗》是專講珠算的書,卷末載有《盤珠集》、《走盤集》,說是元豐(1078-1085)、紹興(1131-1162)、淳熙(1174-1189)以來的刻本,這些都是北宋南宋時的珠算書,可見北宋時珠算已有專書。

以上這些說法,是根據清朝凌廷堪《校禮堂文集》卷三十二《書程大位(演算法統宗)後》之說。英國李約瑟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數學》關於「珠算盤」一節也採取了凌廷堪的說法。 現在看來,我國珠算的發明很早,也不始於徐嶽。

據徐嶽說他的老師劉洪曾問學於道家的天目先生,天目先生為他講了十四種古演算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可見珠算的發明最晚也在東漢時代。我國古代用籌算,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了比籌算更方便的珠算,這是勞動人民的創造和進步。

漢以後,對算盤和計算方法又不斷有所改進和發展,現在的算盤和計算方法在宋朝時代已經有了。

5樓:手機使用者

在15世紀,徐嶽就發明了算盤。 東漢末年,徐嶽在《數術記遺》中記載,他的老師劉洪訪問隱士天目先生時,天目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方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採用的計算工具很接近現代的算盤。這種算盤每位有5顆可動的算珠,上面1顆相當於5,下面4顆每顆當作1。

6樓:刀劍斬相思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算盤是漢族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中國是算盤的故鄉。

「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徐嶽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

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為三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五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顆﹐每珠當一。

可見當時「珠算」與現今通行的珠算有所不同。

2023年6月14日,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中國珠算心算協會申報的珠算(程大位珠演算法、珠算文化)經***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119)。

202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珠算專案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是中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專案。

算盤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7樓:月似當時

算盤是中國發明的。

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重要的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是全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擴充套件資料

我國的算盤由古代的「籌算」演變而來。「籌算」就是運用一種竹籤作籌碼來進行運算。唐代末年,已見籌算乘除法的改進,到宋代產生了籌算的除法歌訣。

15世紀中期,《魯班木經》中有製造算盤的規格。由於算盤普及,論述算盤的著作也隨之產生,流行最久的珠算書是2023年明代程大位所輯的《演算法統宗》。

《演算法統宗》是一部以珠算應用為主的算書。全書共17卷,有595個應用題,多數問題摘自其他算書,但所有計算都改用珠算。書中載有算盤圖式和珠算口訣,並舉例說明如何按口訣在算盤上演算。

其中開平方和開立方的珠演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來的。

書末附錄「算經源流」記載了宋元以來的51種數學書名,其中大部分已失傳,這個附錄便成了寶貴的數學史料。

由於珠算口訣便於記憶,運用又簡單方便,因而在我國被普遍應用 ,同時也陸續傳到了日本、朝鮮、印度、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8樓:秦窵

是中國發明的

算盤是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

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

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杆,杆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杆上下撥動,通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1]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珠算是由什麼演變過來的,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珠算是由籌算演變過來的,在漢代的徐嶽所著的 數術記遺 當中,首次提到了珠算。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籌算與珠算並存了幾百年。一 萌於商周。珠算是以珠做計數元件,用一定方式排列,用以表示數字,然後根據五升十進位制原理進行計算。我國至遲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完備的10進位制記數系統。目前發...

馬鞍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誰發明的

馬鞍是馬具之一,一種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內塞軟物,形狀做成適合騎 回者臀部,前後均凸答起。馬鞍也是蒙族人代表勝利的象徵。在中國所發現的最早表現高橋馬鞍的文物是東漢末年作品,而最早具備馬鐙的雕塑作品是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中的騎馬樂俑。常識歷史篇。馬鞍和馬鐙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馬鞍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

坦克是由哪個國家最先發明的

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 鐵絲網 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 機動 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 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就不動了。2 1915年,英國 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 拖拉機 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