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考慮我的
這還得從早期的電腦說起,在計算機剛誕生的年代,那時候的電腦沒有硬碟和光碟機,人們把應用程式和檔案都存放在軟盤上,而啟動電腦主要靠軟碟機。因此,一臺電腦常常會安裝兩個軟碟機,即3.5英寸和5.
25英寸的兩個軟碟機,分別被定義為a盤和b 盤。
有了硬碟之後,a、b盤的位置被佔據,所以它只能按順序佔據c盤以後的碟符了。如果對硬碟進行分割槽或者安裝多個硬碟,碟符就依次向後順延為d盤、e盤、f盤……
如今,軟盤漸漸被淘汰,a盤被u盤所代替,b盤更是早早的被淘汰掉了,所以通常人們只能在電腦中看到c盤及以後的碟符。
在那個年代儲存資料是通過a,b軟盤進行儲存,而且這個a盤和b盤軟盤的儲存空間很小,a盤儲存大小是1.44mb,形狀大小是3.5寸軟盤,主要是為了儲存作業系統檔案。
而b盤的儲存大小是360k。形狀大小是5.2寸軟盤,是用來存放一般檔案,基本上是隨便儲存幾個文件就滿了。
隨著計算機逐漸發展,後來出現了硬碟c.d.e盤,這些硬碟幾百mb的硬碟容量已經遠遠可以超過1.
44mb的a盤和360k的b盤。再後來又更多儲存裝置,比如u盤,行動硬碟各種各樣的碟符了。這些行動硬碟,sd卡,隨著技術發展,儲存裝置使用方便,容量越來越大。
對於軟盤a,b盤就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可以說是取代也可以說是被淘汰。
2樓:哎呀
一、簡單回答:
為了相容以前的規範,「a」、「b」碟符專用於軟盤。所以,現在的電腦的作業系統中,硬碟碟符分配時預設不使用「a」、「b」碟符。可手動分配給硬碟分割槽,但不建議。
1、早期的電腦沒有硬碟,只有軟盤驅動器。而且一般使用兩個軟盤驅動器。軟盤驅動器中可以放入可插拔的軟磁碟,作用與硬碟類似,可以存放軟體或資料。
之所以有兩個,那是為了方便多個軟盤間資料與檔案的複製。就象我們現在電腦上的u盤介面一般都有多個一樣。兩個軟盤驅動器一般用使用「a」、「b」碟符來標定。
2、後來的電腦才有的硬碟。硬碟的存在主要是容量大,讀寫速度快。早期軟磁碟的容量一般在1.
44m左右,後期也出現過2.88m容量的,最大的可能達到10m左右。但硬碟不多久就以幾百m為常規,現在的硬碟的容量基本上是以t為單位了。
(1t=1 000g=1 000 000m)。硬碟盤驅動器一般用使用「a」、「b」外的英文單字元來標定,以方便區分。
3、在當前,軟磁碟早已被淘汰,很多電腦使用者沒有見過軟盤驅動器和軟盤。光碟機與光碟現在也見得很少了,替代的是內建硬碟和u盤。所以,很多電腦使用者在電腦中就沒有看到過「a」、「b」碟符。
4、為了相容性等方面的考慮,當前的主流作業系統還是把「a」、「b」碟符專用於軟盤這個規範保留了下來。不過,你非要將用「a」、「b」碟符設定與硬碟分割槽上也是可以的,去「控制面版」中的「管理工具」中找到計算機管理,在磁碟管理中通過簡單的操作可以將「a」、「b」碟符分配給硬碟分割槽。
3樓:**
網際網路的時代更替,從前的已經成為歷史,電腦以前是有a盤和b盤的。不過那時候大家不叫硬碟,而是叫驅動器。在最早的電腦沒有硬碟,只有兩個軟盤驅動器,一個軟碟機裡放系統盤因為那時系統很小,是:
ms-dos系統,可以直接讀取到記憶體,不需要語言的轉換就可以使用。另一個軟碟機裡放工作盤,所以只有a、b兩個驅動器,都是軟盤驅動器,也就是說a、b兩個碟符都是系統分配給軟碟機的,後來出現了硬碟就從c依次往後排了。就是硬碟的碟符是從c到z的
a和b驅動器被淘汰的歷史
1.a,b常見是老式5.25英寸磁碟驅動器和現在還有使用著的3.
25英寸磁碟驅動器的碟符。 2.老式5.
25英寸磁碟早在90年代就因容量小,容易破壞而被淘汰了。我以前用過,每張盤容量不到1m,樣子象現在裝到方形紙袋裡的cd那麼大。驅動器象現在光碟機大小,上面有個象逗號的把手,放進去磁碟擰下把手就可以讀裡面的內容了。
它存在的時代主要使用的作業系統是dos,win3.2。 3.
3.25英寸的磁碟現在仍有不少使用者在使用著,但也因為其1.44m的容量太小,易壞,漸漸被快閃記憶體所代替。
我幫朋友裝的機器就有很多人沒要3.25的軟碟機。 4.
在這兩種磁碟驅動鼎盛的後期還曾經出現過許多類似zip的特殊磁碟驅動器,也佔用a或b的碟符。其磁碟容量大約在120m左右,但因**問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發展
a盤b盤趣味對話
dos下
c盤是原來的 3.5英寸軟盤
b盤 是原來的5.3英寸軟盤
c盤以後都是硬碟分割槽
windows沿用dos下分割槽的設定
再者 5.3英寸軟盤 後來 退出市場
所以 就沒有 b盤
4樓:會說金融
我們知道,電腦系統、軟體一般是裝在c盤。而現在的電腦開啟來,我們也只能看到碟符是從c盤開始,依次為d、e、f……,那a、b盤去哪了?
這要從一代電腦說起。在硬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之前,網路也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必須要有一種廉價、且快速的資料儲存與傳輸介質。當時有磁帶式資料儲存與傳輸裝置,後來,出現了一種較為便捷的儲存裝置與介質:
軟碟機與軟盤。軟碟機是固定在電腦裡的,軟盤是儲存資料的介質。在硬碟沒有出現或廣泛應用之前,軟碟機、軟盤在電腦資料儲存與傳輸中起主導地位。
所以,一開始,電腦將a、b碟符分配給了電腦軟碟機。所以,剛開始的第一代電腦,有一到兩個軟碟機,它們的碟符分別為a磁碟,與b磁碟。如果只有一個軟盤,那就只有a磁碟。
後來,硬碟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硬碟的容量也越來越大,從幾十m,到後來的幾g、幾十g,成為電腦的標配。但是,當時的網路還是不太發達,網速不過幾十k,雖然後來發展到1-2m,依然達不到資料快速的擦寫、傳輸。雖然後來有了光碟機,一開始也僅僅用來資料的讀取。
而軟碟機、軟盤則可以做到資料快速的擦寫、備份、傳輸。因此,軟碟機、軟盤仍在一代電腦中保留。所以,一代電腦的配置包括了軟碟機、光碟機、硬碟。
自有了硬碟,或硬碟被廣泛應用,但軟碟機與軟盤還沒有從電腦裡退出來,因此,就依次給硬碟編上新的碟符。由於a、b碟符給了軟碟機,那麼硬碟的第一個碟符就是c,依次為d、e、f、……,光碟機一般放在最後。如硬碟只有一個,碟符為c,那麼,光碟機的碟符為d。
硬碟分割槽為c、d,那光碟機碟符為e……,以此類推。
現在電腦早過了一代機,二代機也在逐漸淘汰中,目前流行的是三代機。在二代機時,由於硬碟得到廣泛應用,且新的移動式儲存、傳輸媒介的出現:u盤出現,以及網速飆升至幾十m,甚至上百m,而軟碟機的讀寫速度讓人感覺越來越「慢」,跟不上現代資料讀寫、傳輸的速度。
因此,二代機就漸漸了淘汰了軟碟機、軟盤,改由u盤,或網路資料傳輸。
軟碟機雖然被淘汰,但當初為電腦設計的作業系統安裝路徑卻沒有改變。當硬碟廣泛應用後,作業系統也得到了全面發展與改進。由於作業系統軟體資料較大,將系統將在軟盤裡也越來越不現實。
於是,作業系統就被預設安裝在空間較大的硬碟裡。而第一塊硬碟,或第一個硬碟分割槽為c盤,因此,當初電腦作業系統預設安裝的碟符為c盤。一般應用軟體也隨作業系統,預設安裝在c盤。
而從d盤開始,則作為使用者資料的儲存。這就導致今天我們電腦系統安裝完畢時,我們看到的第一個碟符是c,而不a,或b的原因。
a、b碟符目前即使不用,當前電腦分配的碟符資源也是足夠普通使用者使用的。英文26個字母,去掉前面兩個,還有24個單字母碟符供我們使用。試想一下,變通使用者能為自己裝24個硬碟,或將多個硬碟分成24個分割槽嗎?
能夠用完24個碟符的的使用者,那可是電腦應用的大佬級的人物了。即使26個單字元用完了,也可以有雙字母碟符、三字母碟符……組合。所以,碟符資源還是非常多的,目前來說,碟符資源沒有幾個人(或單位)完全用完的。
a、b碟符,使用者也可以使用。但作業系統與電腦將其保留下來,將來或許可以作為其他的大用場,也未嘗可知。
5樓:刀鬱念吹
一、電腦a盤和b盤是什麼?
說到電腦為什麼沒有a盤和b盤的話,那就要牽扯到計算機剛剛崛起發展的初期,計算機剛剛研發出來,還是一個沒有硬碟的時代,在那個年代我們儲存資料是通過a,b軟盤進行儲存,而且這個a盤和b盤軟盤的儲存空間很小,a盤儲存大小是1.44mb,形狀大小是3.5寸軟盤,主要是為了儲存作業系統檔案。
而b盤的儲存大小是360k。形狀大小是5.2寸軟盤,是用來存放一般檔案,基本上是隨便儲存幾個文件就滿了。
隨著計算機逐漸發展,後來出現了硬碟c.d.e盤,這些硬碟幾百mb的硬碟容量已經遠遠可以超過1.
44mb的a盤和360k的b盤。再後來又更多儲存裝置,比如u盤,行動硬碟各種各樣的碟符了。這些行動硬碟,sd卡,隨著技術發展,儲存裝置使用方便,容量越來越大。
對於軟盤a,b盤就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可以說是取代也可以說是被淘汰。
二、a盤是最老的盤,雖然是軟盤,那為什麼電腦上面已經找不到了?
因為a,b盤它是軟盤,a、b兩個碟符都是系統分配給軟碟機的,儲存空間很小,資料傳輸的速度也是非常慢,而從c盤開始就是按硬碟的儲存來往後排的,而你的電腦如果沒有安裝軟碟機的話,在我的電腦是沒有a,b盤了,因為現在的電腦也不需要強制性的安裝軟盤了,假如你安裝了軟碟機的話就會出現一個軟碟機盤a盤了,沒有的話就不會顯示了。
對於接觸電腦比較晚的我們,就已經找不到a盤和b盤的蹤影了,已經沒有人去關心這兩個盤是否還存在了。也許只能在垃圾場和博物館才能找到他們了吧!或許將來c盤和d盤也會慢慢被淘汰而被別人遺忘,未來的事情有誰能預想的到呢!
電腦中的a盤和b盤是軟碟機是以前留下來的傳統。有網友說到是a盤變成了我的文件,b盤成了網路上的芳鄰,也不知道你是怎麼看,我們也可以這樣去理解吧。
6樓:匿名使用者
相信很多朋友都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硬碟分是從c盤開始的?a盤、b盤失蹤這麼多年怎麼一點兒訊息都沒有?
;→_→是不是又是微軟早期偷懶時乾的好事?其實當然是有「a盤和b盤的」,今天小獅子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編號」的含義
其實大家所述的這些硬碟分割槽號,它其實就一個碟符;你可以將它理解成一個驅動器號。因為它是基於微軟作業系統中的對驅動器的命名方式。而像linux這樣的系統就沒有碟符這個概念了。
發展程序
下面就開始進入歷史課時間了,對早先計算機瞭解的朋友們一定聽說過ibm pc,這基本上是當時高階產品的代名詞了。這個時代主要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而當時阻礙微型計算機普及的最大障礙可能很多朋友都無法想象 :
是硬碟的**問題。
鑑於這個問題,其他廠商也因此推出了一些不帶硬碟的「相容機」。更低廉的**也讓電腦慢慢開始普及到了普通家庭當中。
「前輩」在此!!!
然而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好不容易買了個電腦沒有系統怎麼辦?在那個年代還是一個dos系統盛行的時代。
而當時ms-dos更是紅的發紫。而微軟在那個時候也開始給外部插入驅動器的劃分碟符了,而在那個時候,現在c盤的前輩,a盤和b盤就出現了。而a盤就是這個時候最早的碟符。
當然這些碟符主要對應的是當年作為儲存裝置使用的「軟盤」。
較早使用過計算機的朋友肯定會說:「我知道!就是以前薄薄的3.
5英寸的軟盤!!」→_→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那個時期的軟盤尺寸較大。並且也不利於計算機的設計和普及。
所以在ms-dos的紅火時代。真正被微軟計算機接受的是5.25英寸的軟盤。
當然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驅動器對儲存空間的要求越來越大。計算機也慢慢開始配備雙驅動器了。而今天的文章的主人公的「a盤和b盤」都將代號留給了軟盤驅動器。
也都是早先5.25英寸的軟盤。
為什麼我的電腦D盤和G盤打不開了
告訴你吧,是盜qq木馬。先用 以下 儲存為.bat檔案,然後執行。這樣木馬清除了,然後儘快修改qq密碼!echo off c cd attrib s h r sxs.exedel sxs.exe f attrib s h r infdel autorun.inf f d cd attrib s h ...
電腦為什麼讀不出u盤,電腦為什麼讀不出U盤?
優盤或 無法識別原因 1.前置usb線接錯。當主機板上的usb線和機箱上的前置usb介面對應相接時把正負接反就會發生這類故障,這也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正負接反很可能會使得usb裝置燒燬。所以儘量採用機箱後置的usb介面,也少用延長線.也可能是斷口有問題,換個usb埠看下.2.usb介面電壓不足。當把行...
電腦C盤和D,E,F盤有什麼區別
c盤一般是抄作業系統檔案存放的襲分割槽,所以,它是不可以在windows作業系統或是別的作業系統下格式化的 dos作業系統除外 而且,系統引導檔案存放於c盤,沒有了系統引導檔案,電腦也就進不了系統了。其他的分割槽,d,e,f等也是可以安裝作業系統的,但系統引導檔案依然存放於c區。所以說,c盤是比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