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苗苗苗苗_喵
高新技術企業中申請中的總收入是指企業所有收入全部加一起。包括兩部分1.高新產品銷售收入
就是你所填寫的ps表中所有高新產品(服務)收入2、技術性收入
a.技術轉讓收入
b.技術承包收入
c.技術服務收入
d.接受委託科研收入
具體說明如下:
檔案政策方面。根據國科發火[2008]172號檔案規定,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要符合「高新技術產品收入佔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等諸多條件,那麼怎麼認定這些條件呢?該檔案授權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行制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
在指引(國科發火[2008]362號)中,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要求「經具有資質並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鑑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也就是說要根據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來判斷是否符合研發費和收入的比例條件。中介機構的審計應該嚴格按照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項審計指引》(2023年11月12日)來進行,在這個指引中,實質性程式章節裡明確要求「復算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佔申報企業當年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之和)的比例」,也就是說,中介機構在審計時涉及到「總收入」的範圍僅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而不含營業外收入在內的。
根源還在於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準則》,在準則和指南中規定「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活動,不是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也不屬於與經常性活動相關的活動,由此產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不構成「收入」。所以,從國家釋出的政策檔案方面來看,總收入不應該包含營業外收入。
從填報**來看。在《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認定書》的企業基本資訊表中,要求填報「近3年每年銷售收入(萬元)」,而在填報說明中要求「銷售收入是指產品收入和技術服務收入之和」,沒有要求將營業外收入納入計算範圍。從企業利潤**式來看,營業總收入也僅是營業收入與利息收入等專案的合計,不含營業外收入。
最後,從高新審計考察目的來看。讓企業出具高新技術產品收入佔總收入比例的審計報告,目的有很多,我認為其中之一應該是要考察企業收入結構,即看看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能佔到多大份額,而如果將營業外收入(財政補貼、資產轉讓等)納入總收入的話,就無法真實準確的反映出企業的高新產品結構和高新收入構成,反而造成企業申請過程中因營業外收入不均而導致的不公平,影響政策導引效果。
2樓:唐古拉風
你們沒有財務人員啊?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你們沒有年審報告啊?會計師事務所不知道啊?
問他們啊,解釋的更清楚、更明白!
3樓:匿名使用者
包括兩部分
1.高新產品銷售收入
就是你所填寫的ps表中所有高新產品(服務)收入2、技術性收入
a.技術轉讓收入
b.技術承包收入
c.技術服務收入
d.接受委託科研收入
4樓:奔騰過山車
企業所有收入全部加一起
5樓:小李飛刀門
笑話!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時,計算60%指標的總收入是不包含營業外收入的,只包含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這個在審計指引上是有明確政策規定的!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編寫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項審計指引》中有一段:
(2)復算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佔申報企業當年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之和)的比例,與申報企業計算的結果核對是否一致。
唉,樓主你選的滿意回答真是讓人笑話啊,一看就是財務方面的菜鳥啊。
什麼是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和利潤什麼關係?
6樓:月下者
營業收入是從事主營業務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時期內,商業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公式: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淨收益
營業收入是利潤的主要**。
擴充套件資料
營業收入對企業的意義:
1.營業收入是企業補償生產經營耗費的資金**。營業收入的實現關係到企業在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加強營業收入管理,可以使企業的各種耗費得到合理補償,有利於再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
2.營業收入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成果,是企業取得利潤的重要保障。加強營業收入管理是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
3.營業收入是企業現金流入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營業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業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以便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避免盲目生產,這樣可以提高企業的素質,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資料
7樓:東奧名師
營業收入:營業收入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因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取得回的各項收入。
營業收答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或營業收入=產品銷售量(或服務量)×產品單價(或服務單價);主副產品(或不同等級產品)的銷售收入應全部計入營業收入;所提供的不同型別服務收入也應計入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是利潤的主要**。
8樓:神羽メ胤
基本公式(許多公式的前提) 利潤=收入-支出收入有很多: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內收入,等等
支出有容很多: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等營業收入是利潤的主要成分
在會計中 一般把利潤的形成寫成以下形式
淨利潤的話還要減去稅收
以上公式沒有寫製造費用,因為製造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期末要分配到成本和費用中去
9樓:匿名使用者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營業收入的分類 按照企業經營業務的主次可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利潤是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扣除成本**和稅金以後的餘額.
關係:利潤也就是企業所有業務收入減去產品成本,銷售成本,管理成本和稅金之後所得.
10樓:天外不飛仙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11樓:走過你的夏天
營業收入是總收入,利潤是扣除成本費用、及所得稅費用後的額淨收入。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淨收入。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區別是什麼?
12樓:
人均gdp指的是一個國家(地區)經濟在一定核算期內所有單位生產(服務)的最終產品的總量的人均數。
人均收入指的是在一定核算期內一個國家(地區)居民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他經常性轉移支出後所餘下實際收入的人均數。
這是兩個不同概念的經濟指標。人均gdp不僅數值上要遠大於人均收入,而且g只能反映經濟增長的量情況,不能反映成本和效益,結構和分配,以及生態和環境等情況。而人均收入則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的質量—居民生活水平。
13樓:卞壯海流如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是兩碼事。人均gdp指的是指一國(地區)經濟在核算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量除以人口後得到的數量,而人均收入指的是居民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他經常性轉移支出後所餘下的實際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從它們各自的涵義來說,人均gdp不僅事實上要遠大於人均收入,而且gdp只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數量情況,不能反映成本和效益,結構和分配,以及生態和環境等情況。打個比方,汙染能夠增加gdp的總量,但卻不能增加人們的收入,相反,還會降低生活質量。
什麼是收入?
14樓:註冊會計師
現金收入是「現金支出」的對稱,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即指銀行回籠貨幣。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是唯一合法的通貨,現金收入即回籠流通中的人民幣。
15樓:會計網
1,公司發給職工的獎金是收入。(對的)
2,小明獲得的獎學金是利得。(錯的)
收入是財務會計的一個基本要素。
1.廣義的收入概念將企業日常活動及其之外的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均視為收入;
2.狹義的收入概念則將收入限定在企業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總流入;
3.我國現行制度採用的是狹義的收入概念,即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營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企業非日常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不能確認為收入,而應當作為利得。企業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項,應當作為負債處理,不應當確認為收入[1]。
收入的特徵
1.收入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
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
日常活動將收入和利得相區分。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應確認為利得。如企業將其擁有的房產出租而取得的租金應確認為收入;而企業將該房**的淨收益應確認為利得,但企業**材料的收入應確認為收入。
2.收入必然能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3.收入是與所有者投入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4.收入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企業負債的減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5.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收入的確認原則
銷售商品的收入只有同時符合以下四項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
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轉移的判斷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絡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為銷售商品的價款;
實務中,企業售出的商品符合合同或協議規定的要求,並已將發票賬單交付買方,買方也承諾付款,即表明銷售商品的價款能夠收回;
如企業判斷價款不能收回,應提供可靠的證據。
4.經濟利益的流入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收入能否可靠地計量,是確認收入的基本前提;
成本不能可靠計量,即使其他條件均已滿足,相關的收入也不能確認。
5.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
收入的分類
1.按性質不同,可劃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2.按重要性不同,可劃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2]。
主營業務收入:來自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而從事的日常活動中的主要專案,如工商企業的銷售商品、銀行的貸款和辦理結算等。
其他業務收入:來自主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如工業企業銷售材料,提供非工業性勞務等。
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啊,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
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是指居民家庭獲得並且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員所從事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 其他兼職和偶爾勞動得到的勞動收入。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淨收入,如開小店 擺小攤 家庭作坊 私營企業的純收入 家庭資產所獲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 出租...
什麼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年還是每月啊 ??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實際生活中,常用來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是扣除消費剩餘收入,是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 工資性收入 經營性淨收入 財產性淨收入和轉移性淨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為住戶部門...
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消費支出的關係
各個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的數量關係進行 一般來說可支配收入應該大於消費支出,才能有所結餘,積少成多,才會有購買力。如果消費支出大於收入,那就是入不敷出,會有一定的債務。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年收入的關係是什麼?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為住戶部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