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2022-08-10 05:50:22 字數 5351 閱讀 7319

1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2樓:七秒記憶

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 30戰國七雄:

國名 都城 都城現今所在地 國土在今省份

齊國 臨淄 山東淄博東北 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楚國 鄢郢 湖北荊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

燕國 薊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韓國 新鄭 今河南新鄭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國 大梁 今河南開封 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

趙國 邯鄲 河北邯鄲 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國 咸陽 陝西咸陽 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3樓:仮往生

關於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一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二是: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吳王闔閭、楚莊王。戰國七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樓:墼餮魍薅

對於「春秋五霸」,《史記》的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和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則認為五霸應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中學歷史教科書兼顧兩種說法。

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5樓:皖南舊事人

齊桓公,晉景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秦齊燕趙魏楚涵,戰國七雄。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6樓:心願誠帆

春秋五霸是五個君王,戰國七雄是七個國家。

一、春秋五霸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290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

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歷史上把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其說首見於《左傳》。

關於春秋五霸,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兩種最具代表性的:

1、《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2、《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二、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末期(東周滅亡前夕)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兼併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從數百減少到數十。

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諸侯國,分別為燕國、秦國、楚國、齊國、韓國、趙國、魏國,合稱為「戰國七雄」。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失敗導致身死國滅後,公元前221年,秦軍進而圍臨淄滅齊,結束戰國群雄割據。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五霸,春秋時期五個諸侯之長。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此時的諸侯爭霸戰爭,為之後的戰國時期的兼併統一戰爭做了先期準備。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

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

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7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8樓:生活全知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稱霸的五個諸侯,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又稱「山東六國」。

9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10樓:生活全知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稱霸的五個諸侯,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又稱「山東六國」。

11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1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 楚莊王 戰國七雄:齊,楚,秦,燕,韓,趙,魏

13樓:匿名使用者

齊楚晉宋秦,齊楚燕韓趙魏秦

14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指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齊、楚、燕、韓、趙、魏、秦「春秋五霸」

一種說法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人基本確定,其歷史功績也不容置疑,但史學界多傾向於前者

15樓:可愛的

春秋和戰國很多國家都重複了,你們知道是那些國家嗎?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16樓:遊子逸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五個諸侯之長。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軍事中佔據主導地位,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迫協諸侯、把持其政),史稱:春秋五霸。

戰國七雄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體系(楚文化、齊文化、秦文化、三晉文化、燕文化)。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17樓:秋風魂

春秋五霸:齊桓公姓姜 晉文公姓姬 宋襄公姓子 秦穆公姓嬴 楚莊王姓羋

另一說:齊桓公姓姜 晉文公姓姬 楚莊王姓羋 吳王闔閭姓姬 越王勾踐姓姒

戰國七雄:秦姓嬴、楚姓羋、韓姓韓、趙姓趙、魏 姬姓,魏氏、齊姓田、燕姓姬

方向的辨別:

野外旅行必須學會辨別方向,我們都知道指南針的指向功能,下面介紹其他的野外辨向方法:

等高線:將地理海拔高度相同、相近的點,用線條人為的連線起來的線條,就是等高線。一般等高線的高度差都是相等的,視地圖的比例大小而定,一般在50-200米之間。

通過察看等高線的分佈及密疏等可以想象出大致的地形。等高線的色塊是隨著海拔的變化而出現顏色的變化,海拔上升以淺棕色,深棕色到深褐色不斷變化,有常年積雪的即出現白色(邊有虛線)而海拔下降到一定程度常用綠色標註,不要以為那是樹林或綠洲。如果是封閉併成一圈一圈的等高線,說明這是山峰或是窪地、漏斗地貌;如果等高線變密並合併在一起,即是陡崖、絕壁;如果等高線疏緩,說明地形是緩坡或平地;如果等高線出現丫字形就是山澗水溝。

地圖方向:絕大多數地區的地圖其方向都是圖紙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認清這點很重要,這是計劃活動行程所需要弄清的問題。

圖例:所有的地圖都有一些符號、線條等來表達某種地理地形的型別。如公路、湖泊、草原、河流、村鎮、山峰等等。一般的地圖上都有圖例的說明。

觀察天象:觀察天象最為常見的就是觀察北極星,夜晚,在月暗星明的夜空下,我們總會找到形似勺子的北斗星座,在那勺端七倍距離處有一顆明亮的星,那就是北極星,它的正下方就是正北方,順時針 即是東,南,西方。

太陽與月亮:太陽東起西落,觀察日出日落一般可以看出一個大致的方向。也可以用以下辦法測定:

在一平地上豎一根直棍(高1米以上),先在直棍影子的頂端作一個標記(如放一塊石頭),直棍的影子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移動,10-60分鐘後,在棍子影子的頂端又作一標記,在兩個標記間劃一條直線,並在直線的中間垂直的劃一條線,這個十字就是一個方向標,將第二個標記點標註上東,而後,順時針依次標上南、西、北方。

在戶外如何利用參照物辨別方向?

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什麼關係,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沒有關係,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五霸屬於東周前半段的春秋時期,戰國七雄屬於東周後半段的戰國時期。戰國七雄 秦 楚 燕 韓 趙 魏 齊七國,是七個國家,魏國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 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

春秋五霸都是誰,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誰

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此說見之於 史記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h l 越王勾踐。此說見之於王褒的 四子講德文 稱霸的諸侯主要標誌是 會盟 諸侯,而完成這一重要儀式的有齊桓公小白 晉文公重耳 楚莊王旅 吳王夫...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都是誰,請問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分別是誰呢?

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 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 前750 40 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 前510 160 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 前770 30 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 前690 110 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 前510 30 戰國七雄 國名 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