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豹A,豹D和豹G有什麼不同

2022-09-25 17:15:13 字數 3990 閱讀 3667

1樓:匿名使用者

a型是測試車輛,沒有交付部隊,d型開始進入量產,之後不斷改進到g型基本是最終型因為它的產量最大,75mm/70倍口徑火炮,豬頭防盾,鋼緣負重輪....等等亂七八糟的都裝上了

2樓:初香天蘭萊

豹a是d的改良型,改了炮塔,豹g做了冬季改良,發動機適應惡劣天氣,此外正面首上裝甲加厚到80mm,35度,相當於150mm垂直裝甲,德國佬還喜歡在豹g上圖防磁裝甲

二戰德國豹a、豹d和豹g有什麼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豹a是d的改良型,改了炮塔,豹g做了冬季改良,發動機適應惡劣天氣,此外正面首上裝甲加厚到80mm,35度,相當於150mm垂直裝甲,德國佬還喜歡在豹g上圖防磁裝甲

4樓:匿名使用者

豹a最早豹g最晚,主要是馬達與炮塔的區別,豹g是當時豹系列裡效能最好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拉倒吧「豹a最早豹g最晚」。誰跟你說的,你當是按照念英語abc的順序啊。正確的順序應該是「豹d—豹a—豹g」,就是此外還有後期進一步改進的豹f和豹ⅱ。

豹式坦克型號中最先投入戰場的生產型就是在庫爾斯克戰役時期的豹d。後期改進的豹a從外觀區別上來說,主要是將以前圓柱形的觀察塔更換成了外形更加低矮扁平的指揮觀察塔。其他細節就不一一列舉了。

豹a,豹d,豹f,豹g在外形上有什麼區別?

6樓:手機使用者

豹式主戰坦克七十年代開始研製,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坦克上的配置越來越現代化,他們的外形也有了不同你可以從

7樓:匿名使用者

黑豹d最早出現,庫爾斯克戰役就參加了。外形最大特徵就是,車體前部右側沒有前機槍,只有一豎著的長方形蓋子,炮盾也是圓弧形的;豹a在豹d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提高了動力系統的可靠性,外加一些細節上的改進,外觀上跟d型比起來,多了車體右側的前機槍,炮盾基本一樣,指揮塔形狀變成更有利於防彈的圓臺形;豹g是比較後期的型號,因為前期發現炮彈豹式早期型的炮盾下半部,炮彈有可能會發生跳彈,並向下走,擊穿車體前部的駕駛員艙蓋造成駕駛員gg,所以最大的區別就是炮盾下半部不再是圓弧型,改為垂直的,而且車體前部左側的駕駛員觀察門,就是前兩張圖裡車體前面左側的方形蓋子被取消了;豹f型用了上述幾個型號都不曾用過的方形新型炮塔,炮塔前部較為尖瘦,炮盾改為錐狀。下列**依次為豹d、a、g、f,

望採納。

二戰德國的黑豹a型和g型有什麼不一樣

8樓:匿名使用者

豹式坦克(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的a型和g型最主要的區別方法是看其前裝甲。

a型前裝甲保留了d型的長方形小窗,前機槍改為球形座與之並列:

而g型去除了a型的方窗,只保留球形機槍座:

請教德國二戰豹式a型g型和d型,哪個是pather黑豹?

9樓:星光破裂

都是黑豹

德國二戰的pzkpfw-v中型坦克就是pather黑豹,黑豹有a,d,g三種型號還有實驗中的f型

而豹式坦克指的是聯邦德國的豹i,和豹ii,寫法是leopard,豹1是leopard i,豹2是leopard ii

10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黑豹 德國二戰的pzkpfw-v中型坦克(五號坦克)就是pather黑豹,黑豹有a,d,g三種型號

怎麼區分二戰德軍的黑豹a d g型坦克?三種哪個產量最多?哪個綜合素質高?

11樓:虎式旋風

豹a:75mm坦克炮一門,載彈量53發,主裝甲84mm,故障率37%,產量1060輛,區別:無履帶擋板,發動機是ews-307發動機,速度48km/時。

豹d:75mm線膛炮一門,載彈量56發,主裝甲88mm,故障率30%,產量:1320輛。

區別:有履帶擋板,發動機是ews-322發動機,速度50km/時。豹g:

75mm線膛炮一門,主裝甲90mm,故障率27%,產量:1020輛。區別:

炮塔較高,有波浪形履帶擋板,發動機仍是豹d的ews-322發動機,時速50km/時。綜合素質豹式g型相對較好。謝謝。

12樓:

區別在機槍和排氣管,g的綜合素質高。

13樓:萊因哈特

豹g產量保底3000以上。1020輛產量?**來的地攤貨?

豹a 和豹g 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分成兩架車推出

14樓:匿名使用者

豹式主戰坦克七十年代開始研製,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坦克上的配置越來越現代化,他們的外形也有了不同你可以從

請問如何在外表上分辨豹式(二戰的)a .d .g型

15樓:

你說的是豹2還是豹式啊? 豹2是中型坦克 豹式偏向於輕型了 你想問什麼? 要是對轟的話 虎式可以去一挑二了 要是比跑路? 虎式還是洗洗睡吧

二戰德國豹的哪個型號最好?

16樓:冷刀武士

g型,和其他型號相比,g最大的改進就是正面裝甲厚度從100mm提升到了110mm,炮塔頂部裝甲也加厚到40mm。更換發動機後速度從47km/h提升到了55km/h。尤其是和庫爾斯克大會戰時期的d型相比發動機可靠性更是有了大幅提高。

戰爭後期出現的「黑豹ii」採用了「虎王」坦克的底盤,炮塔和火炮也經過強化,在火力和防護效能上都有提高,但使用的仍然是同款發動機,馬力沒有提高但是重量大幅增加,機動性上遠不如豹式。

17樓:德國陸軍總司令

黑豹2:e-50和e-75是德國人設計的兩種標準戰車,e-50重50-60噸,計劃取代「黑豹」和「虎」式。它和e-75的外形幾乎一樣(注意只是車體,量產型e-75的炮塔外形類似於虎王坦克),e-50和e-75的懸掛系統,裝甲厚度和重量不同。

e-50的綜合防彈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它採用和黑豹2型一樣的加長型的88炮。

f:為了準備阿登進攻作戰,大約10輛黑豹g型坦克被改裝成類似於美軍m10的坦克殲擊車,它們在原來的黑豹坦克炮塔上焊接了額外的金屬板並採用了美軍的塗裝和標示以迷惑敵軍,它們被稱為m10替代品(ersatz m10),配屬於第150裝甲旅,指揮官為武裝黨衛軍旗隊長奧托·斯科爾茲內。德國人在2023年3月23日的報告中對黑豹坦克和蘇聯紅軍的t-34/85以及js-ii做了對比:

「黑豹坦克進行正面射擊時遠優於t-34/85(黑豹g型坦克可以在800m距離正面擊穿t-34/85,而t-34/85則需要在500m距離才能正面擊穿黑豹g型坦克的裝甲),側部裝甲和後部裝甲的對比也差不多,正面裝甲優於js-ii但側面裝甲及後部裝甲弱於斯大林2型坦克。」在2023年和2023年,黑豹坦克可以在2000m距離擊毀當時所有的各種坦克,而黑豹老兵們的報告稱大約90%是在1000m距離**。按照美國陸軍的統計擊毀一輛黑豹坦克需要損失5輛m4謝爾曼坦克或者9輛t-34坦克。

(譯者注:東線和西線戰場環境不同,這兩者的戰損比沒有可比較性。恩斯特.

巴克曼曾經說過東線戰場德軍坦克對手是蘇軍坦克而在西線確實盟軍的戰鬥轟炸機)。2023年9月美軍的報告稱:「為了擊毀一輛黑豹坦克,一輛安裝3英寸(76.

2cm)火炮的坦克殲擊車(m10坦克殲擊車)或者安裝76mm火炮的坦克殲擊車(m18坦克殲擊車)不得不瞄準炮塔的側部或者後部,當不幸正面面對黑豹時只能瞄準其前裝甲上的球形機槍塔或者其主炮護盾的下側。」

18樓:土油狼

豹gf和黑豹2都沒有服役,德國就戰敗了......

19樓:遠航

紙面上的東西肯定是很美好的。。。。。。但與實物是兩碼事

我選豹g

20樓:匿名使用者

豹g 相對於初期a和d 豹g的效能提高了,發動機故障也降低了。

21樓:為回答

f型理論上是最好的,不過它並沒有大量生產,只有1臺樣車而已。

g型是生產型中最好的。

寧遭十虎,不逢一豹和十虎一豹是什麼意思

看見十抄 只老虎 不一定危險 但是bai一隻豹子 一定有危險 這是du獵人的話 一隻zhi豹子 可能是母豹在護崽兒 dao 靠近很危險 十隻老虎就可能是在吃飽了之後在開會 就沒危險 還有句話 一豬二熊 三老虎 最危險 因為這些數量的群體 都是在哺育幼崽的數量 都很危險 老虎好打,豹子難拿!你好!老虎...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和日本成為盟友

二戰時期法西斯勢力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蘇聯地跨亞歐兩洲,擁有極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是法西斯的重要阻礙。蘇聯西與德國,東與日本。所以兩國擁有了共同的敵人,於是成為了盟友。首先 都是戰爭的發動者,都是侵略國,那就是一路的,有天然的同盟基礎 其次 有共同的戰略利益,一東一西,相互牽制蘇聯和歐美,減輕雙方的...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在二戰時那麼牛

因為德國和日本都是法西斯軍事化 軍隊力量發展快 而且善於搞偷襲 反法西斯國家在戰爭初期準備不足 吃了很大的虧 德國早在一戰前就是世界強國,一戰戰敗後被遏制了軍隊的建設,直到希特勒掌權後開始擴軍,再加上德國本來就有很強的工業底子,很快就再度崛起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國力就不斷壯大,尤其是日本人為天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