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失奉孝不佑曹公

2022-10-07 02:00:17 字數 5272 閱讀 1899

1樓:匿名使用者

老天你讓奉孝(郭嘉)死去,真是不幫助曹操呀

2樓:令修潔

郭嘉(字奉孝)英年早逝,是時運不助曹操大業呀。

3樓:隔夜人生

因為在曹操統一中國的南征關鍵一戰「赤壁之戰」失敗後,也標誌著曹操有生之年無法完成統一大業了 而曹操自己在戰敗後說「若奉孝在。。」所以如果有了才能不輸孔明周瑜的才智而且深得曹操信任的郭嘉在 赤壁之戰或許就改變了 而且由於郭嘉比曹操小十多歲 所以曹操自己也說想託付郭嘉後事

奉孝和孔明哪一個更高明呢?

4樓:鹿仙兒

郭嘉和諸葛亮可比性不高,諸葛亮軍事方面遠不如郭嘉(演義裡的那些戰爭是羅貫中替他打的),而內政方面郭嘉不如諸葛亮。

如果要比的話,荀彧與諸葛亮的可比性更高一點

5樓:一籃子陽春白雪

郭奉孝與諸葛孔明相比較,諸葛孔明要更高明一些。

為何?郭奉孝為曹操屢獻奇計,為曹操擒呂布、攻劉表、滅袁紹,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曹操智囊團的核心人物,被曹操封侯,是一位不世之材。《三國演義》中對他評價甚高,稱讚他說「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

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嘆惋他的英年早逝:「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

***主席對郭嘉郭奉孝也有極高的評價:「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他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要論軍事才幹,郭奉孝的確是一位「經天緯地」「才學冠中華」的軍事天才。

但是,要是和諸葛孔明相比較,他卻要落了下風了。要論出謀劃策,諸葛孔明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的化身,他草船借箭,他演空城計,他七擒孟獲,他六出祁山,他就是死了也能「嚇退活仲達」;要談治國理政,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一顆赤誠之心輔佐後主。

諸葛孔明簡直就是「智忠義」的化身。

這一些郭奉孝能和他相比嗎?

所以,要論高明,自然是諸葛孔明要蓋過郭奉孝了。

6樓:happygreat南方

首先分析一下,《三國演義》中郭嘉投靠的主公是曹操,而諸葛亮投靠的主公是劉備,從歷史貢獻來看:

7樓:匿名使用者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

郭嘉遺計定遼東 白話文

8樓:神祕左慈

:「郭公臨亡,親筆書此,囑曰:

丞相若從書中所言,遼東事定矣。」操拆書視之,點頭嗟嘆。諸人皆不知其意。次日,夏侯

□引眾人稟曰:「遼東太守公孫康,久不賓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為後患。不如乘

其未動,速往徵之,遼東可得也。」操笑曰:「不煩諸公虎威。數日之後,公孫康自送二袁

之首至矣。」諸將皆不肯信。卻說袁熙、袁尚引數千騎奔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本襄平

人,武威將軍公孫度之子也。當日知袁熙、袁尚來投,遂聚本部屬官商議此事。公孫恭曰:

「袁紹在日,常有吞遼東之心;今袁熙,袁尚兵敗將亡,無處依棲,來此相投,是鳩奪鵲巢

之意也。若容納之,後必相圖。不如賺入城中殺之,獻頭與曹公,曹公必重待我。」康曰:

「只怕曹操引兵下遼東,又不如納二袁使為我助。」恭曰:「可使人探聽。如曹兵來攻,則

留二袁;如其不動,則殺二袁,送與曹公。」康從之,使人去探訊息。卻說袁熙、袁尚至遼

東,二人密議曰:「遼東軍兵數萬,足可與曹操爭衡。今暫投之,後當殺公孫康而奪其地,

養成氣力而抗中原,可復河北也。」商議已定,乃入見公孫康。康留於館驛,只推有病,不

即相見。不一日,細作回報:「曹公兵屯易州,並無下遼東之意。」公孫康大喜,乃先伏刀

斧手於壁衣中,使二袁入。相見禮畢,命坐。時天氣嚴寒,尚見床榻上無*褥,謂康曰:

「願鋪坐席。」康□目言曰:「汝二人之頭,將行萬里!何席之有!尚大驚。康叱曰:「左

右何不下手!」刀斧手擁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頭,用木匣盛貯,使人送到易州,來見曹

操。時操在易州,按兵不動。夏侯□、張遼入稟曰:「如不下遼東,可回許都。恐劉表生

心。」操曰:「待二袁首級至,即便回兵。」眾皆暗笑。忽報遼東公孫康遣人送袁熙、袁尚

首級至,眾皆大驚。使者呈上書信。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重賞來使,封公孫康為

襄平侯、左將軍。眾官問曰:「何為不出奉孝之所料?」操遂出郭嘉書以示之。書略曰:

「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若以

兵擊之,必併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眾皆踴躍

稱善。操引眾官復設祭於郭嘉靈前。亡年三十八歲,從徵十有一年,多立奇勳。後人有詩讚

曰:「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

惜身先喪,中原樑棟傾。」操領兵還冀州,使人先扶郭嘉靈柩於許都安葬。

遺計定遼東的是曹操還是郭嘉還是司馬懿?

三國演義中奉孝是哪一回合死的?怎麼死的?

9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病犯了,張遼懇求曹操撤兵,但曹操不聽,最後郭嘉死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幷州既定,操商議西擊烏桓。曹洪等曰:「袁熙、袁尚兵敗將亡,勢窮力盡,遠投沙漠;我今引兵西擊,倘劉備、劉表乘虛襲許都,我救應不及,為禍不淺矣:

請回師勿進為上。」郭嘉曰:「諸公所言錯矣。

主公雖威震天下,沙漠之人恃其邊遠,必不裝置;乘其無備,卒然擊之,必可破也。且袁紹與烏桓有恩,而尚與熙兄弟猶存,不可不除。劉表坐談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劉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

雖虛國遠征,公無憂也。」操曰:「奉孝之言極是。

」遂率大小三軍,車數千輛,望前進發。但見黃沙漠漠,狂風四起;道路崎嶇,人馬難行。操有回軍之心,問於郭嘉。

嘉此時不伏水土,臥病車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

」嘉曰:「某感丞相大恩,雖死不能報萬一。」操曰:

「吾見北地崎嶇,意欲回軍,若何?」嘉曰:「兵貴神速。

今千里襲人,輜重多而難以趨利,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備。但須得識徑路者為引導耳。」

遂留郭嘉於易州養病,求嚮導官以引路。人薦袁紹舊將田疇深知此境,操召而問之。疇曰:

「此道秋夏間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楫,最難行動。不如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備:蹋頓可一戰而擒也。

」操從其言,封田疇為靖北將軍,作嚮導官,為前驅;張遼為次;操自押後:倍道輕騎而進。

田疇引張遼前至白狼山,正遇袁熙、袁尚會合蹋頓等數萬騎前來。張遼飛報曹操。操自勒馬登高望之,見蹋頓兵無隊伍,參差不整。

操謂張遼曰:「敵兵不整,便可擊之。」乃以麾授遼。

遼引許褚、于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奮力急攻,蹋頓大亂。遼拍馬斬蹋頓於馬下,餘眾皆降。袁熙、袁尚引數千騎投遼東去了。

操收軍入柳城,封田疇為柳亭侯,以守柳城。疇涕泣曰:「某負義逃竄之人耳,蒙厚恩全活,為幸多矣;豈可賣盧龍之寨以邀賞祿哉!

死不敢受侯爵。」操義之,乃拜疇為議郎。操撫慰單于人等,收得駿馬萬匹,即日回兵。

時天氣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糧,殺馬為食,鑿地三四十丈,方得水。操回至易州,重賞先曾諫者;因謂眾將曰:「孤前者乘危遠征,僥倖成功。

雖得勝,天所佑也,不可以為法。諸君之諫,乃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

」操到易州時,郭嘉已死數日,停柩在公廨。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喪吾也!

」回顧眾官曰:「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託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

」嘉之左右,將嘉臨死所封之書呈上曰:「郭公臨亡,親筆書此,囑曰:丞相若從書中所言,遼東事定矣。

」操拆書視之,點頭嗟嘆。諸人皆不知其意。次日,夏侯惇引眾人稟曰:

「遼東太守公孫康,久不賓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為後患。不如乘其未動,速往徵之,遼東可得也。

」操笑曰:「不煩諸公虎威。數日之後,公孫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

」諸將皆不肯信。卻說袁熙、袁尚引數千騎奔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本襄平人,武威將軍公孫度之子也。

當日知袁熙、袁尚來投,遂聚本部屬官商議此事。公孫恭曰:「袁紹在日,常有吞遼東之心;今袁熙,袁尚兵敗將亡,無處依棲,來此相投,是鳩奪鵲巢之意也。

若容納之,後必相圖。不如賺入城中殺之,獻頭與曹公,曹公必重待我。」康曰:

「只怕曹操引兵下遼東,又不如納二袁使為我助。」恭曰:「可使人探聽。

如曹兵來攻,則留二袁;如其不動,則殺二袁,送與曹公。」康從之,使人去探訊息。卻說袁熙、袁尚至遼東,二人密議曰:

「遼東軍兵數萬,足可與曹操爭衡。今暫投之,後當殺公孫康而奪其地,養成氣力而抗中原,可復河北也。」商議已定,乃入見公孫康。

康留於館驛,只推有病,不即相見。不一日,細作回報:「曹公兵屯易州,並無下遼東之意。

」公孫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於壁衣中,使二袁入。相見禮畢,命坐。時天氣嚴寒,尚見床榻上無茵褥,謂康曰:

「願鋪坐席。」康瞋目言曰:「汝二人之頭,將行萬里!

何席之有!尚大驚。康叱曰:

「左右何不下手!」刀斧手擁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頭,用木匣盛貯,使人送到易州,來見曹操。時操在易州,按兵不動。

夏侯惇、張遼入稟曰:「如不下遼東,可回許都。恐劉表生心。

」操曰:「待二袁首級至,即便回兵。」眾皆暗笑。

忽報遼東公孫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級至,眾皆大驚。使者呈上書信。操大笑曰:

「不出奉孝之料!」重賞來使,封公孫康為襄平侯、左將軍。眾官問曰:

「何為不出奉孝之所料?」操遂出郭嘉書以示之。書略曰:

「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併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

」眾皆踴躍稱善。操引眾官復設祭於郭嘉靈前。亡年三十八歲,從徵十有一年,多立奇勳。

後人有詩讚曰:「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樑棟傾。」操領兵還冀州,使人先扶郭嘉靈柩於許都安葬。

三國演義中,郭嘉的死在第幾回寫到?

曹操對郭嘉的評價是什麼?

12樓:我不會玩魚人

曹操評價道: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曹操赤壁敗後,非常沮喪地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是郭嘉被捧上天的最重要證據。

郭嘉在《三國志》中,為曹操貢獻了許多謀略,第一、曹袁爭霸時的十勝論及幾個具體軍事策略;第二、徵袁尚及烏丸時,郭嘉為曹操準確分析了劉表與劉備的情況,在戰爭中提出了兵貴神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