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家個問題,是農曆大年初一,為什麼算命

2022-11-08 07:10:15 字數 5651 閱讀 7763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生肖是按照立春節氣來劃分的,而不是按照農曆來分的,所以2023年2月4日前出生的都是屬蛇的。

我想問下2023年農曆整月初七生的是屬蛇呢,還是屬馬?

2樓:帥呆崽

屬馬的 屬相這東西是中國才有的,所以只按照農曆算,你農曆是90年的,那就是屬馬的,如果你是農曆89年臘月,但陽曆是90年一月的,那這樣就是屬蛇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當年2月4日10:30分巳時立春,就是說當日9時前出生的都是屬蛇的,9時後生的就屬馬。所以你屬蛇是對的。並不是按農曆·陽曆來算,而是按立春分界線的。

4樓:無知無形

屬馬1月27日大年初一以前,都屬蛇,以後出生的屬馬

5樓:帥帥小姐

蛇,因為未過立春——過左就係馬拉——

6樓:愛妻平身

我發現一件事,你和我同年同月同日

有一個問題很困惑我,我是2023年8.19出生的。但是我過生日都是農曆。那我到底是什麼星座的,有人

7樓:西瓜君1號

若lz你的農曆生日是1993.8.19的話,公曆生日是2023年9月24日哦 9.23-10.23是天秤座,所以對應來說你是天秤座~~

8樓:手機使用者

星座是看國曆的。應該是獅子座。

9樓:來自南譙樓單純的蘆薈

按照你出生年月陽曆看幾月 就是幾月

過年的來歷是什麼?

10樓:青妍知識屋

1、過年來歷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農曆的正月初一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

2、相關傳說

話說古代有一隻四角四足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裡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龐大、脾氣暴躁、凶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裡躲避夕!

這一年,村裡的人們在收拾東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紀約七八歲的孩子,餓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將孩子救醒,並要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惡獸——夕,這個聰明的孩子告訴大家:多砍一些竹節帶著,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

在你們各家的門外掛一塊紅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後夕就再也不會來了。鄉親們半信半疑地聽著這個孩子的話,由村裡的老者帶著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們由於害怕「夕」會來沒有人敢睡覺,除都在自家的門外懸掛了紅布條之外,就來到村中間的空地上,守著一些從竹林裡帶回來的一些碎的竹節。天氣寒冷大家點了火堆取暖,餓了就拿些吃的出來……子夜,便聽到一聲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懼的縮做一團。這時那個聰明的孩子突然間站出來告訴大家說:

「我去把它引來,然後大家就往火堆裡扔我們守了一夜的碎竹節!」

他大聲的叫到:你每年都來,害得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今天我一定要給你點厲害!!「夕」聽到孩子的叫聲,便循著聲音追來過來,可是它看到家家門牆都掛著紅紅的布條就沒敢進,這時孩子大聲地說:

「鄉親們,往火裡扔碎竹節啊!!」,可是大家因為害怕早已經站在那裡僵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過來,紛紛往火裡扔起了竹節。

由於是砍伐不久,溼溼的竹節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裡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裡的東西!

天亮起來了,「夕」被人們扔到火裡的竹節爆裂時發出的聲音嚇跑了,住戶家因為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人們心中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那個救了這個村莊的聰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

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三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說與過年的習俗:臘月三十的夜裡,大家齊聚一堂吃著年夜飯,一起守歲等待除夕的鐘聲。

放爆竹,貼門聯。等到天亮彼此走訪鄰里給予問候與祝福。 初一早上鄉親們彼此走訪看看相鄰有沒有受傷說一些吉祥客氣的話。

希望來年的臘月「夕」不再來!

3、過年時間

在漢族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並且小年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日子分別相差一天。

①小年。即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

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

橫批:一家之主。

②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龍抬頭)。從陽曆看,春節在1月21日至2月20日遊動。

北京地區:從臘月初八(過了臘八就是年)直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年才算過完。

大家幫我算命。我是2023年4月29日(農曆4月5日)下午2點15分出生的。

中國年的來歷及習俗(英文和中文,

11樓:上海膚康診療所

中國年是中國和世界上所有海外華人的節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海外華人人口眾多,分佈在世界各地,都有過年的習俗。因此中國年不僅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世界重要的節日。

中國春節不僅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除漢族外,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

」宋吳自牧在《夢樑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傳說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194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把公曆即陽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關於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春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傳說在遠古時候,這種動物非常的凶猛。

它們聚集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嚴冬,就出來覓食,走到**,**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說,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隻虎豹熊羆和幾十個人。

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鬥爭,一直到春暖花開,氣溫上升,年才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獵的親人叫回來,團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個洞穴中多達百人,在與年的鬥爭過程中,人們還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年雖凶惡性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火把,手持**吶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趕走。

第二天,住在各洞穴裡的人們早早起來,互相問好。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賀。小孩子還要跪下給大人磕頭,感謝大人他們小一輩。

以後,便逐漸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頭互相拜年的習俗。

春節習俗。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

春節食俗。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真是其樂融融。

大年初一能洗頭嗎,為什麼大年初一不能洗頭

能,不能洗頭都是迷信 我這邊是大年初一什麼事都不用做,也不用洗,前一天都要做完,不讓把喜氣洗掉。不過應該也沒什麼關係。你願意也是可以的,但是民俗文化不可以。新時代什麼說法都沒有 我認為可以洗頭 為什麼大年初一不能洗頭?在正月初一的時候忌諱洗頭,據說這個禁忌出自於佛教,因為佛教規定信佛者初一十五要吃齋...

大年初一吃餃子嗎,大年初一為什麼要吃餃子

肯定啊!不過這是北方人普遍的習俗。南方主要吃年糕。採納下 有很多。按地域劃分的話,秦嶺淮河以北多吃餃子,往南多吃年糕。這是中國人的年俗必須要做的,不吃不叫過年啊 大年初一為什麼要吃餃子 大年初一吃餃子取 更歲交子 之意,子 為 子時 交與 餃 諧音,有 喜慶團圓 和 吉祥如意 的意思。究其原因 一是...

年初一的餃子有什麼寓意,大年初一為什麼要吃餃子 大年初一吃餃子的寓意

按照傳統,是在大年三十午夜12點鐘聲響起的時候 也可以說大年初一零點 吃餃子,寓意為 交子 即越過了大年三十的亥時和大年初一的子時相交的時刻。辭舊迎新的意思。並不是初一早晨的早飯吃餃子。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 來年交好運 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在所有的餃子裡面一共放8枚硬幣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