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叮噹愛吃米
是詩經當中的一首,名為《七月》。
全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籜。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薰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鑑賞:詩從七月寫起,按農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敘的手法,逐月各個畫面。詩中使用的是周曆。周曆以夏曆(今之農曆,一稱陰曆)的十一月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
四、五、六月,皆與夏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蠶月」,即夏曆的三月。
首章以鳥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勞動者全年的生活,向讀者展示了那個悽苦艱辛的歲月。
2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
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
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言私其豵,獻豜[7]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薰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
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七月在野是那首詩詞
3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
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
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言私其豵,獻豜[7]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薰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
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七月在野 是那首詩的詩句
4樓:國健醫藥諮詢
詩經·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
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籜。
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言私其豵,獻豜[7]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薰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
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5樓:半秒半記憶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出自《詩經》國風中的豳風《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樓: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意思為:七月裡來蟋蟀在野外,八月裡來蟋蟀進入屋簷下,九月裡蟋蟀在窗戶內,十月裡來蟋蟀鑽進我床下。
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為通過描寫蟋蟀的變化,來展現出天氣的變化,逐漸變涼。
出處:《國風·豳風·七月》第五章
五月斯螽(zhōng)動股,六月莎(suō)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qióng)窒(zhì)薰鼠,塞向墐(jìn)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白話釋義:
五月裡蚱蜢抖動雙腿,六月裡來紡織娘震動翅膀。七月裡來蟋蟀在野外,八月裡來蟋蟀進入屋簷下,九月裡蟋蟀在窗戶內,十月裡來蟋蟀鑽進我床下。此時堵塞洞穴薰老鼠,用泥塗抹粉飾我們的家室。
哎呀我的妻子和兒女,說是舊年過去新年將要到,要住乾淨溫馨的家室。
7樓:ary遺忘
這段話的意思是: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來到屋簷下。九月蟋蟀進門口,十月鑽進我床下。
8樓:匿名使用者
《豳風.七月》是《詩經》中最典型的農業生活詩,是風詩中最長的一篇,88句,380字。在藝術上也是「三百篇」中比較突出的一篇。
七月在野:七月蟋蟀野地鳴;八月在宇:八月屋簷底下唱;九月在戶:九月跳進房門檻;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月到我床下藏;
中國食詩詞大會武亦姝在哪一期說出七月在野
9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武藝姝上了總共四場 第一次亮相是 第四場答滿九道題 最後登上擂主寶座 第五場擂主爭霸賽輸給李宜幸 第八場折在填字題上面 第十場總決賽冠軍
10樓:婷迷土兵
是第四場。和陳思婷飛花。主題字「月」。我就在百人團裡。
11樓:康康侃球
第二季第四期飛花令環節
《詩經·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下列與詩歌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12樓:鬼鬼上尊丶孜豐
c試題分析:材料中的意思是在每一不同的節氣自然界的表現是不同的,體現了規律的客觀性,規律的存在與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選c。a強調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b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d強調了我們要珍惜時間,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本題選c。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運用了什麼手法?好在**?
13樓:曾德志大帥哥
排比,增強句子的節奏感,達到意境美和韻律美的完美結合。
14樓:唐杭傑
.本人一直很喜歡這句,也比較符合本人現在的心境。
初讀時並不是很留意這句,後來中學時去軍訓,每日枯燥疲憊的訓練後,踏著碎石路,回到下雨時都會從外面溢水的平房宿舍,躺下來,耳邊不絕的就是蟋蟀的低唱。
然後本人似乎想到了什麼,對於一個遙遠到連史書記載都寥寥無幾的時代(豳風中的《七月》寫的是文王的祖先創業時期的事情),僅僅是通過一句詩卻聯絡起了相隔三千餘年的時光!傳承歷史的,不是武力,也不是言語,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本人前一段時間曾滿懷期待地去山西侯馬看晉國古城的遺址,看四下尋找多時均不見蹤影。打算放棄時,經人指點去了一個村子,在村裡一處不起眼的小道旁,本人看到了那讓本人期待了多年的遺蹟:一個十餘米見方的土堆,緊靠著遺蹟的是一戶農家的小房,再靠外是一大片玉米地。
那個比農家小屋高不了多少的土堆應該是晉國的宮殿的土基,古城的中心!而城牆的夯土、護城的壕溝、連同昔日的古城,早已長眠於黃土中了。和我的期望不一樣,多少有些失望。
隨即的,本人又想起了蟋蟀,曾經在周人祖先勞作後予以慰藉的蟋蟀,是否也伴隨著周人的王孫們在這座繁華的城中淺吟低唱?繁華不見,蟋蟀是否又陪伴著王孫的後代走過了一個個周而復始的春秋?
萬物更迭,周而復始。
《七月》這篇詩,正是描寫了這一宇宙中的普遍規律,太陽東昇西落,季節有春夏秋冬,王朝有興盛與衰落,一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個的開始,我們好像又回到了原點?好像也不是,太陽初升的角度每天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秋毫之末」,積累起來氣候會變化,時代會發展,歷史的滾滾車輪會緩緩前行!
「秋八月,公會諸侯、晉大夫盟於扈。」在這座城池興盛的時代,史官留下了這樣的記敘,褒貶分明,僭越的地位,制度的崩壞,但是這樣做如何能阻擋時代車輪前進呢?(*注一)
不變的是生活的重心,它從未離開過土地。周人的祖先在涇渭二水間耕作著自己的土地時,想到的是自己的溫飽;王孫們在城中策劃著家族的霸業時,操心的是軍隊的糧草;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期盼的依然是穀物的豐收。
有一隻蟋蟀,看到了周人部族的辛勤勞作;又是蟋蟀,見證了周人後代的霸業;還是蟋蟀,默默地陪伴著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度過了繁華不再的時光。
王朝有興衰,古城會消失,如今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這裡曾有昔日的榮光。
但是土地不會死,生命不息!黃土掩埋了舊日的繁榮,但它同樣養育了新的生命!
古人制作青銅器時,總喜歡加上一句「子子孫孫永保用」之類的話,希望能夠通過器物把自己的祝福一代代地傳遞下去,傳遞給遙遠時光的後人。
當這些器物也被掩埋的時候,墳塋的封土堆上,又是蟋蟀在那裡淺吟低唱!
想到這裡,本人也不禁唏噓!老淚縱橫!在蟋蟀的背後似乎能看到一位位年邁的父親,默默地注視自己的子孫,微笑著祝福著他們!
最後附上《七月》的原文:(順便說一句,看到有人說詩經中《七月》最長,這是錯的,最長的是魯頌的《閟宮》,《七月》是國風裡最長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蘀。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豣,獻豣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薰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阻。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ps:本人原以為兩句話的感受,居然也寫了這麼多字xd
其實我覺得,寫完這篇文章後再讀讀,覺得很多地方挺好笑的,本來想換掉的,想想還是算了,發發牢騷的目的達到了,感覺不錯!
我記得六七年前在網上,有人發了「淇水之行」的**,說「很多古代的大河都已經斷流了,但淇水依然清澈,依稀可見『淇水湯湯』的古貌」,當時本人就不禁心生嚮往。後來周公廟挖掘鬧得沸沸揚揚時,曾看到有人表示一定要去周原「看我所愛的周公」(這是原話,本人印象尤深,而且此君好像還是男的)。本人這次去看晉國腹地的遺址,可能也是出於類似的想法吧,本人希望能夠通過當地的自然風貌,也能體會到古人生活的所思所想,但時過境遷,這到底還是有難度的。
另外,牢騷外的牢騷:文物局的人在哪?古城好歹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呀!怎麼連個欄杆都沒有!玉門關門口還有售票員呢!
*注一:這段話基本是抄襲虎公的《大國上卿》,本人覺得好就拿來用了,特此宣告,原話如下:
「此次結盟,《春秋》仍然以傳統的禮儀來描述:「秋八月,公會諸侯、晉大夫盟於扈。」一字寓以褒貶,但有什麼用,時代在變化,所謂的「春秋筆」也無濟於事,如何能阻擋時代車論的前進呢?」
所謂褒貶之說,是因為此次會盟的主持者是晉國的執政趙盾,按禮制他不應該參與諸侯國君之間的會盟,但他這麼做了,而且是以主持盟約者的身份,但這句話依然按禮制把他寫在了諸侯的後面,而且也沒提名字,因為他的身份是卿。
為什麼會有七月鬼門開七月15是鬼節
鬼節的來歷解釋,中元節,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到了當代,雖又重提傳統文化的復興,但 七月半 祭祖追遠的文化意蘊很大程度上...
七月流火的正確解釋,七月流火是指什麼?
七月流火的正確解釋 七月流火,漢語成語,拼音是q yu li hu 古讀hu 意思是說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因人們誤把 七月 理解成公曆七月,所以 七月流火 在現代常被誤認為天氣炎熱。成語解釋 火 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曆六月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
詩經中七月流火詩句詩經有七月流火的句子,是預示什麼樣的天氣狀況
詩經 國風 豳風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