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悟空科學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不同於其他節日,冬至是一個兼具了人文和自然雙重內涵的節氣。首先,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是我國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佳節,這也大多數人對它的認識。其次,從天文角度來說,冬至是太陽在這一天執行到了冬至點(黃經270°)的時候。
那麼,為什麼冬至後太陽向北移動,天氣反而變得越來越冷?
冬至後的地球逐漸接近近日點
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進行運轉的無形軌道,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圓形,而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其特殊的軌道特徵產生了兩個特殊的點,它們分別是地球與太陽位置最近的近日點,以及地球和太陽位置最遠的遠日點。而冬至之後,地球的實際執行位置便是和近日點越來越近。
地球會在每年一月初的時候經過近日點,此時地球和其母恆星太陽之間的距離小與1個天文單位,大約為1.46億公里;而每年的7月初,則是地球經過遠日點的時間,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又會比一個天文單位長一點,大約是1.52億公里的樣子。
為什麼距離近了天氣卻冷了?
放眼整個太陽系,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的星球並不是只有地球,每個星球的偏心率又存在較大差異。事實上,只有那些繞太陽公轉、且具有較高偏心率的星球,才可能因為行星移動到了近日點後給星球上的溫度帶來較大影響。而地球運轉軌道的離心率太小,並且,位於近日點的地球還會以比平時更快的速度進行移動。
其次,我們可以直接將地球位於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距離進行比較,前者1.46億公里的距離和後者1.52億公里的距離,大約只相差了0.
06億公里。將這個差值放在地日的平均距離來看,這樣微小的距離差異,當然不會讓地球接收到的太陽熱量因此而發生太大的變化。
之所以北半球會從夏至開始變得天氣炎熱,是因為地球赤道平面和軌道平面間23.5度的夾角,直射北迴歸線的太陽讓北半球擁有了更多熱量傾斜。當地球位於近日點的時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當地球位於遠日點的時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簡而言之,地球上的溫度高低,並不會因為地球靠近近日點而變得溫暖,也不會因為地球接近遠日點而變得更加寒冷。因為,地球上的一年四季,跟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值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而是始於地軸本身的傾斜。
地日距離影響兩個半球冬季的長度
就像剛剛說到的那樣,地球上四季的形成,始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軸是傾斜的,我們經歷的冬天,也沒有因為地球靠近近日點而變得溫暖。但是,由於地球存在著每年一月都會執行到近日點這一現象,從而導致了南半球的冬季會比北半球的冬季少出5天的時間。
偏離恆星的另一個地球半球只能接收到較少的陽光,而這兩個半球的位置互換週期大約是6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地球的兩個半球存在著明顯的季節差異性,當指向太陽的半球正值夏季的時候,那麼另一個稍微偏離太陽的半球便正是寒冬時節。北半球的冬至,代表的是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最低點、一年中時間最短的一天,以及冬季的開始。
開普勒運動定律表示,繞行物體總是會在相等的時間裡掃除同等大小的區域。換而言之,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變化,會導致地球的執行速度也隨之而改變。位於近日點時的地球執行速度(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間的時間)會比位於遠日點的時候(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間的時間)速度略快一些。
而這兩個半球在該段時間的差異,則大約為5天左右。
關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位置關係
太陽是整個太陽系中當之無愧的核心天體,不管是大家熟悉的八大行星,還是其他小行星和彗星這樣的星體,它們都會從不同的距離尺度上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在圍繞公轉的所有星體裡面,其中與太陽距離位置最近的執行軌道,當屬水星大約4700萬公里的橢圓軌道。
而距離最遠的奧爾特雲中的物體,則大約與太陽相距15萬億公里左右。那麼,我們的地球和太陽之間到底有多遠?我們可以將地球和奧爾特雲進行比較。
事實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執行軌道大約是149597870公里,這比奧爾特雲近了大約10萬倍左右。而天文領域中常用到的天文單位,其實指的就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值。
當我們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運動的時候,其經過的每一個點在同一個平面上形成了封閉曲線。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瞭解到的,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狀公轉軌道,而太陽的位置就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並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位置,其實並不是太陽的中心處,而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公共質量中心。
為什麼很多人都對此並不瞭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太陽相比太過渺小,前者質量僅為後者的三十三萬分之一左右。與此同時,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公共質量中心,與很多人以為的太陽中心也只相距450千米的樣子。
與太陽本身70萬千米左右的半徑相比,這個微小的距離差簡直不值一提。這便是為什麼,即使很多人將地球的公轉活動視為地球圍繞太陽中心執行,也沒有跟實際情況相差太遠的根本原因。
簡單總結一下:
1.即便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會從冬至之後開始變得越來越近,但這並不會讓正值冬季的人們感受到溫度的上升。
2.雖然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不會帶來太大的溫度變化,但由於地球會在靠近太陽和遠離太陽時以不同的速度進行移動,從而導致了北半球的冬季比南半球多出5天左右。
3.地球的橢圓公轉軌道上,之所以會形成近日點(地球靠近太陽)和遠日點(地球遠離太陽),本質上是因為地球的運轉軌道是橢圓形,且擁有較小的軌道偏心率。
2樓:小明王者
原因如下,地球的公轉是橢圓,冬至時地球在近日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與太陽遠離,這樣會使得越來越冷,另一個原因就是冬至過後,日照時間會變得越來越短,所以會出現這種變冷的情況
3樓:嗨天天麻麻
冬至只是一個節點,冬至之後白天變得越來越長,與溫度無關的,就好比非洲離太陽很近,不代表非洲就一定是一年四季很熱。
4樓:宗一一
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會感覺暖和,是因為我們接收到了足夠多的太陽光線的照射,這個跟離太陽的距離是沒有必然聯絡的,而冬天隨著雪的融化會帶走地表的溫度,所以感覺冷。
5樓:尋覓蜜
雖然冬至後的地球在向太陽靠近,但實際上因為地球的公轉軌跡是個橢圓形的,微小的差距並不能影響太陽的光照。所以,我們依然覺得很冷。
6樓:溫柔的女人
像太陽靠近的時候那麼天氣變冷是很正常的,因為太陽也在運轉,在這期間太陽執行的速度很快,那麼離地球越來越遠,就特別的冷。
7樓:墨顏說歷史
因為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太遠,就算冬至過後向著太陽靠近,也不足以帶來熱量。而且在冬天,地球接受太陽的熱量很少,因此地球會變得寒冷。
為什麼冬至後太陽向北移動,天氣反而越來越冷?
8樓:悟空科學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不同於其他節日,冬至是一個兼具了人文和自然雙重內涵的節氣。首先,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是我國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佳節,這也大多數人對它的認識。其次,從天文角度來說,冬至是太陽在這一天執行到了冬至點(黃經270°)的時候。
那麼,為什麼冬至後太陽向北移動,天氣反而變得越來越冷?
冬至後的地球逐漸接近近日點
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進行運轉的無形軌道,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圓形,而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其特殊的軌道特徵產生了兩個特殊的點,它們分別是地球與太陽位置最近的近日點,以及地球和太陽位置最遠的遠日點。而冬至之後,地球的實際執行位置便是和近日點越來越近。
地球會在每年一月初的時候經過近日點,此時地球和其母恆星太陽之間的距離小與1個天文單位,大約為1.46億公里;而每年的7月初,則是地球經過遠日點的時間,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又會比一個天文單位長一點,大約是1.52億公里的樣子。
為什麼距離近了天氣卻冷了?
放眼整個太陽系,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的星球並不是只有地球,每個星球的偏心率又存在較大差異。事實上,只有那些繞太陽公轉、且具有較高偏心率的星球,才可能因為行星移動到了近日點後給星球上的溫度帶來較大影響。而地球運轉軌道的離心率太小,並且,位於近日點的地球還會以比平時更快的速度進行移動。
其次,我們可以直接將地球位於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距離進行比較,前者1.46億公里的距離和後者1.52億公里的距離,大約只相差了0.
06億公里。將這個差值放在地日的平均距離來看,這樣微小的距離差異,當然不會讓地球接收到的太陽熱量因此而發生太大的變化。
之所以北半球會從夏至開始變得天氣炎熱,是因為地球赤道平面和軌道平面間23.5度的夾角,直射北迴歸線的太陽讓北半球擁有了更多熱量傾斜。當地球位於近日點的時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當地球位於遠日點的時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簡而言之,地球上的溫度高低,並不會因為地球靠近近日點而變得溫暖,也不會因為地球接近遠日點而變得更加寒冷。因為,地球上的一年四季,跟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值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而是始於地軸本身的傾斜。
地日距離影響兩個半球冬季的長度
就像剛剛說到的那樣,地球上四季的形成,始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軸是傾斜的,我們經歷的冬天,也沒有因為地球靠近近日點而變得溫暖。但是,由於地球存在著每年一月都會執行到近日點這一現象,從而導致了南半球的冬季會比北半球的冬季少出5天的時間。
偏離恆星的另一個地球半球只能接收到較少的陽光,而這兩個半球的位置互換週期大約是6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地球的兩個半球存在著明顯的季節差異性,當指向太陽的半球正值夏季的時候,那麼另一個稍微偏離太陽的半球便正是寒冬時節。北半球的冬至,代表的是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最低點、一年中時間最短的一天,以及冬季的開始。
開普勒運動定律表示,繞行物體總是會在相等的時間裡掃除同等大小的區域。換而言之,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變化,會導致地球的執行速度也隨之而改變。位於近日點時的地球執行速度(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間的時間)會比位於遠日點的時候(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間的時間)速度略快一些。
而這兩個半球在該段時間的差異,則大約為5天左右。
關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位置關係
太陽是整個太陽系中當之無愧的核心天體,不管是大家熟悉的八大行星,還是其他小行星和彗星這樣的星體,它們都會從不同的距離尺度上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在圍繞公轉的所有星體裡面,其中與太陽距離位置最近的執行軌道,當屬水星大約4700萬公里的橢圓軌道。
而距離最遠的奧爾特雲中的物體,則大約與太陽相距15萬億公里左右。那麼,我們的地球和太陽之間到底有多遠?我們可以將地球和奧爾特雲進行比較。
事實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執行軌道大約是149597870公里,這比奧爾特雲近了大約10萬倍左右。而天文領域中常用到的天文單位,其實指的就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值。
當我們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運動的時候,其經過的每一個點在同一個平面上形成了封閉曲線。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瞭解到的,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狀公轉軌道,而太陽的位置就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並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位置,其實並不是太陽的中心處,而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公共質量中心。
為什麼很多人都對此並不瞭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太陽相比太過渺小,前者質量僅為後者的三十三萬分之一左右。與此同時,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公共質量中心,與很多人以為的太陽中心也只相距450千米的樣子。
與太陽本身70萬千米左右的半徑相比,這個微小的距離差簡直不值一提。這便是為什麼,即使很多人將地球的公轉活動視為地球圍繞太陽中心執行,也沒有跟實際情況相差太遠的根本原因。
簡單總結一下:
1.即便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會從冬至之後開始變得越來越近,但這並不會讓正值冬季的人們感受到溫度的上升。
2.雖然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不會帶來太大的溫度變化,但由於地球會在靠近太陽和遠離太陽時以不同的速度進行移動,從而導致了北半球的冬季比南半球多出5天左右。
3.地球的橢圓公轉軌道上,之所以會形成近日點(地球靠近太陽)和遠日點(地球遠離太陽),本質上是因為地球的運轉軌道是橢圓形,且擁有較小的軌道偏心率。
地球是圓的可是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卻看不出地球是圓的
首先要明確 地球是一個球體,表面並不存在真正的平面,我們平時所說的地平面實際上是隻過地球表面任意點的切面。由於地球的面積很大,而人類的視線有限,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地球表面是平的。尤其是在陸地上,由於地形起伏較大,人類的視線更是受到阻擋,因此更難發現地球表面的弧度。但實際上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我們...
天為什么是藍的 地球為什么是圓的
天空,有的地方是藍色的,有的地方是白色的,有的地方是黑色的,有的地方什麼都看不見空洞洞的,有的地方還會出現海市蜃樓,至於地球為什麼是圓的,物理法則,硬性規律,好像是問蘋果為什麼是圓的一樣,物質最初形態都是圓形 一 表面張力 一滴懸在太空中的液體是圓球形的!這是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地球除薄薄的表面是堅...
為什么太陽在不同的地方大小也不同
有幾點會影響觀察太陽的大小。1,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2,日出和日落時容易和遠處較大的參照物比較,中午沒有。3,日出和日落時陽光穿過的空氣厚,中午穿過的空氣簿,空氣會散射部分陽光,看起來會大。人眼判斷物體的大小是要有參照物的,如果參照物大了,太陽也就顯得小了 反之亦然。太陽的大小是會變的,只不過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