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表達內心的,一定要講究平仄嗎

2023-02-10 04:15:16 字數 5376 閱讀 7695

1樓:養生小居士

詩詞一般都要講究平仄,雖然詩詞表達的是詩人內心的一種情感,但是在形式上它是要講究韻律平仄的,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詩歌的特性以及它的韻律美,這樣能夠使詩歌看起來比較整齊,並且能夠給人一種工整的感覺,雖然詩歌大都體現的是作者的一種心情,但在寫法一節韻律上是要有一定講究的。

體現韻律美古代詩人是特別講究的,詩歌的創作對他們來說是比較有意義的事,通過寫詩歌,不僅能夠將詩人的心情以及所要傳達出的想法表現的淋漓盡致。並且在詩歌的外形上也要體現出一種韻律,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去閱讀詩歌,然後去品味詩歌,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共鳴。

是一種講究古代文人是特別有文化的,一首詩歌簡短的一些字就能夠將詩人內心所要傳述的一種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在運用修辭以及守法過程中,作者是特別講究的。除此之外在韻律方面要求也是比較高,一般講究韻律都要平仄,這樣才能夠體現詩歌的韻律感。

自我素養詩歌講究韻律平仄是古代文人寫詩歌的一種自我修養,

總而言之,雖然詩歌表達的是作者內心的一種情感,但是在運力方面還是有一定講究的。當一首詩歌的韻律感比較強烈的時候,我們讀起來就朗朗上口,並且能夠。更好的品味出詩歌所要傳達出的情感,然後引人深思。

2樓:

現代詩可以不講究平仄,寫一些短句就行了,但是不能太亂,需要有一定的邏輯,句子需要優美。

3樓:楓說社會

是的。詩詞是有一定的格式韻律的,不能夠隨意創作。沒有平仄的詩詞是沒有靈魂的。

4樓:信威

因為詩詞是配**唱和的,要講究平仄格律,才會優美,所以叫格律詩詞。寫順口溜隨意表達就可以,也不需配**唱和,也就不用講究那麼多。順口溜不能稱為「口占一律」或「口占一絕」,因為沒按著平仄格律的要求填寫。

5樓:虎說財稅

是的。因為詩詞不僅用來表達內心,更需要押韻這樣才能唱出來。

6樓:石錦糖糖

詩詞不僅是用來表達內心情感的,還需要講究美感,有了平仄和押韻,才會讓人在朗誦的時候更深切的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緒,如果寫的雜亂無章,不僅讓人沒有感覺,說不定連讀下去的慾望都沒有。

7樓:果雅

詩可以平仄。但不能要求每個人所寫的詩都要平仄。真理和謬誤就差那麼點

8樓:在玉田湖徒步的張郃

詩歌的好不好在於詩意。

9樓:閃朵

沒有平仄的也是詩!有平仄的也不一定是詩!

10樓:置酒梅花

不一定。近體詩、詞,需要講究平仄。古風不用。

詩詞中的平仄要求很嚴嗎?必須得講究平仄嗎?

11樓:我是誰

詩詞中的平仄要求嚴格,格律詩講究平仄,填詞要講究平仄,古體詩除了押韻外不講究平仄。

先秦到魏晉時期的詩與歌都是韻文,最早都是用來歌唱的,截止到魏晉時期,並沒有平仄的概念。

關於四聲、平仄的觀念是從南北朝才開始有的,齊樑以前沒有什麼平仄,當然寫詩也不考慮平仄。在齊朝永明時期,以「竟陵八友」為代表的永明體詩人開始注意四聲:平上去入。

其中平就是平聲,上去入就是仄聲。

在齊樑以後,詩人開始注意四聲與平仄的應用,沈約等人甚至搞出了作詩要注意的「八病」,「八病」之說完全基於四聲與平仄理論,不過後人對於八病並不是完全認可。

在初唐時期近體詩(格律詩)開始有了明確的規則,四種平仄相間的基本句式,按照對仗、黏連規則組合成了四種詩體。格律詩在唐高宗時期被納入了科舉考試,舉子們作詩時「平仄」有問題就出局了,絕對不能有半點馬虎。

不過即使是在唐朝,也不是所有的詩都要考慮平仄,很多詩人喜歡寫不講究格律的古體詩,這類詩體只需要注意韻腳的平仄,其他的字都不需要注意。

總結即齊樑以前的古人作詩不考慮平仄;齊樑以後的古人作詩分兩種,作格律詩要注意平仄,作古體詩只需要注意韻腳的平仄即可。

12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的種類不同,對平仄的要求也不同。古風相對自由,近體詩相對要求嚴格。不以詞害意,是詩詞創作的共識。什麼叫做以詞害意,就是發明一些大家不懂的詞語,表達不出相應的意思。

一。沈宋使格律詩的定型。

先是杜審言、李嶠、蘇味道、崔融「文章四友」熱衷於詩藝的研練,文辭華美,五言律詩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隨後的沈佺期、宋之問日臻完善,最終推動了五言、七言律詩體式的定型,詩歌藝術逐漸成熟,格律詩體正式形成。

沈宋在詩歌上的主要貢獻是促成了格律詩的定型。沈宋在以沈約、謝朓為代表的永明體基礎上,從原來的講求四聲發展到只辨平仄,總結出詩歌高低抑揚的平仄變化規律,由原來只講求一句一聯的音節協調發展到全篇平仄的粘對以及中間二聯必須上下句屬對,從而形成完整的律詩。

===~引自《光明**》

二。古今格律的不同與認識

如果按照今天對格律的認識,崔顥的《黃鶴樓》是不符合平仄格律的,可宋朝的嚴羽卻說:「崔顥的《登黃鶴樓》為唐人律詩第一。『,可見古今對平仄的認識略有差異。

今人有意引進西洋語法,把詩詞對平仄的要求限制得過嚴,這一點和古人在認識上有差距。

===~引自《古今格律的不同與認識》

三,結合我的創作來說吧

要嚴格符合平仄格律不難,只要使用變格語法,適當地壓縮詞語就行。

其實,歷朝歷代都有不少不符合平仄規律的佳作。如果詞語不能壓縮,不合平仄也無妨。

除了平仄合律的近體詩詞外,還有相對自由的古風體詩詞。劉樹勇在《畫出心中的嚮往》黃華華在《生活頌》中都說,格律詩詞表現今天的生活和經濟活動是相當乏味的。合律也好,出律無礙。

平仄格律是人為發明,創作中可以調整對平仄格律的要求。平仄就是把四聲分成兩類,優勢是增加作品的曲折感,缺點是表現範圍比較少。詩詞創作可以走格律派路線,也可以直抒性靈。

13樓:完美假知己

詩詞的意境可以給人美感,可以取悅於讀者,或可以傳情達意,給人啟發。於是有人想到為何不讓詩詞的聲音也能給人美感,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說就此誕生。

隨著平仄之說的刻意發展,到後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約了詩詞氣勢和意境的發揮和拓展,成了詩人的蹩腳鞋或包袱,大大地誤入歧途、有違初衷。特別是平仄之說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眾說紛紜,難以統

一、難以規範,讓學習的人無所適從,學會的人無法運用,這是對詩詞文學的自我封閉,對詩詞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極其不利。

詩詞的最終目的是走進大眾、服務大眾,我們不能因為傳統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說而拒人千里,讓人覺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詩詞只是文體的一種,應該走進課堂、走進課本、走進考卷,讓教師、學生乃至社會民眾都喜聞樂見、共同參與。李白、王維、蘇東坡、辛棄疾等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現代人無論是創作或評判詩詞的好壞,都不應過於拘泥於詩詞格律、平仄之說,當以詩詞的意境為重、氣勢為重。

至於詩詞的音調只要讀起來順口即可。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一定,主要還是看什麼型別的詩。古風詩對於平仄的要求每那麼嚴格,押韻就差不多了。

詞,是一定要符合格律平仄的。當然,近代有所謂的散詞一派,我個人表示無法接受。散詞給我的感覺,與現代詩無異,是硬要扯上古詞的大旗。

15樓:鴻鵠涼簘

詩詞一般沒有這麼要求的。

仄平一般是規定對聯末尾的那個字的。

上聯末字必仄,下聯末字必平!

這是對聯的嚴格要求!而不是詩詞!

16樓:望月近影

律詩、詞要求很嚴格,五古、七古、駢體、六言等不太嚴格。

寫詩詞一定要遵循平仄規律嗎?

17樓:9點說史

不一定。

詩分古體和近體,寫近體詩(律詩、律絕)必須嚴格如律,古體詩則幾乎百無禁忌,押韻就行。詞要嚴格一些。填詞按譜,每一個詞牌都有對應的詞譜,上面規定了一首詞的用韻、斷句、每個字的平仄要求等,必須嚴格按照詞譜規定的來填。

先秦到魏晉時期的詩與歌都是韻文,最早都是用來歌唱的,截止到魏晉時期,並沒有平仄的概念。

關於四聲、平仄的觀念是從南北朝才開始有的,齊樑以前沒有什麼平仄,當然寫詩也不考慮平仄。在齊朝永明時期,以「竟陵八友」為代表的永明體詩人開始注意四聲:平上去入。

其中平就是平聲,上去入就是仄聲。

在齊樑以後,詩人開始注意四聲與平仄的應用,沈約等人甚至搞出了作詩要注意的「八病」,「八病」之說完全基於四聲與平仄理論,不過後人對於八病並不是完全認可。

擴充套件資料

平仄目的

詩詞的意境可以給人美感,可以取悅於讀者,或可以傳情達意,給人啟發。於是有人想到為何不讓詩詞的聲音也能給人美感,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說就此誕生。

隨著平仄之說的刻意發展,到後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約了詩詞氣勢和意境的發揮和拓展,成了詩人的蹩腳鞋或包袱,大大地誤入歧途、有違初衷。

特別是平仄之說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眾說紛紜,難以統

一、難以規範,讓學習的人無所適從,學會的人無法運用,這是對詩詞文學的自我封閉,對詩詞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極其不利。

詩詞的最終目的是走進大眾、服務大眾,我們不能因為傳統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說而拒人千里,讓人覺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詩詞只是文體的一種,應該走進課堂、走進課本、走進考卷,讓教師、學生乃至社會民眾都喜聞樂見、共同參與。

李白、王維、蘇東坡、辛棄疾等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現代人無論是創作或評判詩詞的好壞,都不應過於拘泥於詩詞格律、平仄之說,當以詩詞的意境為重、氣勢為重。至於詩詞的音調只要讀起來順口即可。

18樓:閃閃s閃

古代詩詞是要講究平仄的,現代詩詞可以不用。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五種聲調,稱為平(陰平、陽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

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

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

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平仄簡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對聯:(聯尾)上仄下平

何潔的你一定要幸福表達了什麼情感

對曾經愛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表達了寫這句話的人很在乎何潔的幸福,也想給何潔幸福或許由於某種原因不能給,所以只有希望何潔可以幸福的生活!望採納!你好!對曾經愛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如有疑問,請追問。你一定要幸福 何潔 給我歌詞及意義 我手機打的,但絕對正確!忘採納,需要分!歌詞 沿著路燈一個人走回家 和...

學AE一定要學表示式嗎,AE中的表示式是幹什麼用的?有沒有必要深入?

看你做什麼動畫了。我要你做一個三角內切圓的動畫,你怎麼做?硬k?你去試試,我要做三個點無論另外兩點怎麼移動,其中一點始終是另外兩點的中心位置,你怎麼做?最簡單的,你去試試滑鼠框選動畫。也沒必要學表示式啊,畢竟表示式屬於高階部分 一般情況下是用不上的 不使用任何表示式完全可以做出 電視臺那種標準的 來...

關於敬老的詩詞,關於敬老愛老的古詩(一定要古詩,唐詩宋詞。)急用,謝謝。

1 遊子吟 唐代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譯文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2 孟子 梁惠王上 戰國孟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譯文 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