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小年的來歷一。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台,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
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
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
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週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
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
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
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
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些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
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閤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小年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2樓:哆啦愛生活
小年的來歷和風俗如下:
小年來歷: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是在臘月二十三和臘月二十四,又稱為「小年」。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傳說中灶王每年臘月。
二。十。三、二十四要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百姓覺得要敬重灶王才有了祭灶這一風俗,來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風俗:1、貼灶神畫像。
小年這天,也是傳統意義上民間祭灶的日子。小年這一天人們不僅會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點等,也會把舊的灶神畫像換下來,貼上家家戶戶「請」回來的一幀新灶王像。
2、剪窗花。
小年通常是在為過春節做準備,而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窗花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是剪紙品種之一,小年的窗花內容有喜鵲登梅、獅子滾繡球、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
各地小年的時間差別:
1、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古時北方地區也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2、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民間傳統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這天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3、江浙滬地區: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滬地區習慣稱除夕為「大年夜」,與其對應,除夕前一晚則被稱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歷史上,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稱此夜為小除夕。
小年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3樓:小陽同學
來歷:民間傳說,每年的農曆臘月。
二。十。三、二十四,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對灶王要有一定的尊重,於是就有了臘月。
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的平安和財運。
風俗:祭灶,是小年這天重要的活動。南方小年在臘月二十四,北方小年在臘月二十三。
灶神的職責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從二十四開始一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小年的來歷和風俗
4樓:糕調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
每年臘月。二。
十。三、二十四,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
所以家家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供上灶糖,給灶王爺吃了嘴甜甜的,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
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風俗:祭灶王 |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爺要上天。
小年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5樓:天然槑
01 小年是為了紀念灶王爺而來的節日,風俗有:祭灶王、灑掃灰塵、貼窗花、貼對聯、沐浴、剪髮、吃火燒、吃餃子、吃糖瓜、飴糖、麻糖等。小年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我國民間最為重視的節日之一,小年當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做這些應節活動,還會為家裡購置全新的物品,全部換新,準備乾乾淨淨的過春節了。
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日;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日。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日期不一樣,北方小年比南方小年早一天。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後來,這種習俗延續至今,就分為了小年南和小年北的不同版本。
小年的起源是紀念管理民間廚房的灶王爺,原本的意思是祭灶祈福,祈禱來年身體健康、財源滾滾,隨著時代的變遷,小年變成了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每年的小年夜,在外的遊子會從外面往家裡趕,和父母團聚在一起準備過年,在傳統的家庭中還是保留了祭祀灶王爺的傳統,但是現代的小年更注重的是親情,是團圓了。
小年風俗有:祭灶王、灑掃灰塵、貼窗花、貼對聯、沐浴、剪髮、吃火燒、吃餃子、吃糖瓜、飴糖、麻糖等。小年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我國民間最為重視的節日之一,小年當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做這些應節活動,還會為家裡購置全新的物品,全部換新,準備乾乾淨淨的過春節了。
小年臨近過年,是我國重要節日,在以前流傳的小年禁忌中有不能送饅頭給別人、不能搗蒜等,這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比起這些來,在小年的時候注意腥味的文明禮貌、舉止得體才比較重要。
小年的來歷是什麼有哪些風俗,小年的來歷 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 有些地方是臘月二十四 是我國民間的祭灶節,也稱小年。祭灶風俗始於周代。祭灶時間不一,漢朝從前祭灶在夏天,漢至宋在臘月二十四,明清時,祭灶已為臘月二十三。相傳,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監督善惡的神,他每年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回報,當他返回天上之前,民間為其設祭送行。沐浴剃頭 除了打掃家裡...
民俗一詞的來歷,民俗一詞的來歷
民俗 由來 民俗民來俗是人自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 勞動時有生產勞動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傳統節日中有傳統節日的民俗,社會組織有組社會組織民俗,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也需要民俗進行規範 結婚人們需要有結婚典禮或儀式來求得社會認同,在人的精神意識領域也有民俗 許多生活中的禁忌...
小年吃什麼,過小年吃什麼 過小年的習俗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 送行餃子迎風面 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 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 一鍋倒 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