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約形成於46億年前 對嗎

2025-01-20 18:25:09 字數 2348 閱讀 5540

1樓:網友

只是地球形成於46億年以前而已。

太陽將在約51億年後成為哪種星體?

2樓:網友

會變成體積巨大、密度和溫度較低的「紅巨星」。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在主序星階段它安分守己發光發熱,慷慨的將光和熱無償地給予每乙個天體。但在其氫元素消耗殆盡後的氦元素燃燒階段,其更高的核心反應溫度和更為劇烈的過程,會讓太陽的外層氣殼逐漸膨脹而形成巨大的紅巨星,其表面溫度將會下降到只有2000多度(現在約5700度)。

而隨著氦元素燃燒的程序,未來太陽最終將膨脹到地球軌道以外。就是說,太陽將會依次吞沒水星、金星和地球。

不過,無需擔心地球會落入太陽的懷抱。因為隨著太陽密度降低,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會增大,地球將會逃離到更遠的軌道。但太陽近距離的高溫將會烤焦地球。

而水星和金星的命運卻有些不太妙,水星將有非常大的可能性落入太陽,金星則吉凶難卜。

恆星的一生。

3樓:原鑿龍蛇

就像每個人都會面臨生老病死一樣,太陽也一樣。據瞭解,太陽現在已經億歲,科學家推測大約在50到60億年後太陽的能量就會消失殆盡,而這顆新發現的紅巨星或許正在昭示這太陽的未來。

4樓:好狂高小

行星,當一顆恆星度過它漫長的青壯年期——主序星階段,步入老年期時,它將首先變為一顆紅巨星。紅巨星是恆星燃燒到後期所經歷的乙個較短的不穩定階段,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歷時只有數百萬年不等,這與恆星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的穩定期相比是非常短暫的。紅巨星時期的恆星表面溫度相對很低,但極為明亮,因為它們的體積非常巨大。

太陽將在約51億年後成為哪種星體?

5樓:網友

成為一顆「紅巨星」。

太陽是一顆小質量恆星,屬於黃矮星。

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於46億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縮。大多坍縮的質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其餘部分攤平並形成了乙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隕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陽系天體系統。

約50億年之後,太陽核心的所有的氫都會聚變成氦。核心將不再支撐得住引力塌陷,將會開始收縮,加熱核周圍的乙個外殼直到裡面的氫開始聚變。這將使其外層急劇擴張,這顆恆星將進入它生命中的紅巨星階段。

在10幾億年內,太陽會膨脹到半徑為倍於它現在的大小。在其紅巨星分支的頂峰,因為巨量增大的表面積,太陽的表面會比現在冷卻很多(大約2600k), 它的光度會增高很多,會達到現在太陽光度的2700倍。在太陽成為紅巨星的階段,它會產生很強的星風,這將帶走它自身33%的質量。

之後,再過數千萬年的時間,太陽的殘留外層將失去,拋射出巨大的物質洪流形成乙個光暈,叫行星狀星雲。拋射出來的物質將包含太陽的核反應生成的氦和碳,繼續為未來世代的恆星而富華星際物質以重元素。

恆星的演化過程。

地球作為太陽系的獨立行星形成於多少億年前

6樓:乾萊資訊諮詢

46億年前。

150億年前宇宙誕生,奠定了地球產生的物質基礎。地球作為乙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它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質主要是星雲盤的原始物質洞悔,其組成主要是氫和氦,它們約佔總質量的98%。

此外,還有固體塵埃和太陽早期收縮演化階段丟擲的物質。在地球的形成過程中,由於物質的分化作用,不斷有輕物質隨氫和氦等揮發性物質分離出來,並被太陽光壓和太陽丟擲的物質帶到太陽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質或土物質凝聚起來逐漸形成了原始的地球,並演化為今天的地球。地球在剛形成時,溫度比較低,並無分層結構,後來由於隕石等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的溫度答世逐漸公升高,最後成為粘稠的熔融狀態。

在熾熱的火球旋轉和重力作用下,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分異。較重的物質漸漸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較輕的物質則懸浮於地球的表層,形成地殼;介於兩者之間的物質則構成了地幔。這樣就具備了所謂的納舉正層圈結構。

宇宙,太陽系,生命,人類分別誕生在多少年前

7樓:網友

根據宇宙大**理論,宇宙誕生於距今約137億年前。

太陽系誕生於距今約50億年前。地球誕生於距今約46億年前。

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何時誕生的不知道,地球生命誕生於距今約38億年前。

人類是從原始猿類分化後進化來的,人類與古猿之間沒有明顯界限。一般認為,人類誕生於距今約250萬-200萬年前。

太陽系在6600萬年前正好處於銀河系的旋臂中間。()

8樓:科技愛好者老錢

太陽系在6600萬年前正好處於銀河系的旋臂中旁殲間。(坦啟困)

a.正讓念確。

b.錯誤。正確答案:b

太陽系起源和演化,太陽系怎麼起源的?

在拉普拉斯 星雲說 中,星雲收縮碰撞形成了行星,這不詳細。我認為行星不是撞出來的,是象滾雪球一樣滾出來的。在以不穩定橢圓軌道運動的質點不會在碰撞過程中變大的,只會撞成碎片。只有當這些碰撞的碎片以相對穩定,近似圓軌道執行的星雲環產生後,在環的邊緣象滾雪球一樣,才能形成行星胚胎。為什麼行星胚胎只能在星雲...

太陽系中若去掉行星天體,請問太陽系運動面積會變嗎

太陽系是繞銀河系中心運動的,運動軌跡和自身的質量無關 列運動方程,質量可以消掉 你可以認為要去掉的那個行星和太陽系的其他部分是兩個相鄰的整體,兩個整體互不影響 對於太陽系的整體運動來講,影響可以忽略 其實行星之間的影響是極小的 除了海王星和天王星 研究行星繞太陽運動時一般可以其它行星的影響,即使去掉...

太陽系真的存在第九號行星,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嗎?

長期以來,科學界一直對 九號行星 的定位很模糊,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具體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它存不存。有人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表示,第九大行星在較大概率是存在於太陽系之中的。然而,如今更多的結論卻都是在推翻九號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因為,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根本不存在 九號行星 並且,在未來的時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