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在生長後期出現空秧 結莢節位公升高,該如何應對?

2025-01-25 13:15:06 字數 4304 閱讀 9133

1樓:落日山月

首先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苗期注意保溫,適期直播, 採取防寒措施, 移栽時植株定植過密,不利於下部側枝上正常開花結莢。

2樓:井靖荷

1)首先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

移栽時定值密度要合適,做好肥水管理工作,調控溫度,避免植株徒長。

2)適期播種。

苗期注意保溫適期直播, 並採取防寒措施,使幼苗避開低溫期。育苗時或幼苗定植後,需加強保溫措施。

豆角種植。3)適時澆水追肥。

在豆角幼苗定植後,澆好定植水和緩苗水,並及時中耕蹲苗,保墒提溫。出現第1序花後,可澆小水後中耕。初花期不建議大家澆水。

在第1花序坐住莢後,莖蔓長到1公尺左右,在乾旱時應澆水水,結合葉面噴施肥料,來促進莖葉生長和莢的發育,等到植株中下部豆莢均明顯伸長肥大,上部花序也出現葉色變深時,再澆1次水,並結合施肥。注意每次澆水量不易過大,土壤保持見幹見溼最好。

3樓:撒的謊

其實也可以給豆角施加一些肥料,幫助豆角能夠長得更好,有飽滿的果實,後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質量。

豆角徒長苗並且葉身變薄,防治方法有哪些?

4樓:高峰拍攝

生長過度是苗期生長發育異常的常見現象,莖細而高,節間拉長,莖黃綠色,葉弱而薄,葉黃綠色,根細。原因氮肥過量,磷、鉀、微肥、鈣鎂肥不足;苗土溼度過高,溫度過高;種植密度過大;雨天太多或者光線不足。防控措施氮肥適量,增加磷鉀肥施用量,適當補充微肥和鈣鎂肥;增強植物光合作用;禁毒過長,節間粗短;幼苗過度生長出苗原因:

幼苗出土後,溫度過高,幼苗沒有及時降溫,導致形成高足苗,尤其是夜間溫度過高時。另外,氮肥過多,水分過多,土壤溼度過高,播種過密等。很容易導致幼苗過度生長。

如果你種植豆子,植物不會長成豆子。如果你找到了正確的控制技巧,豆子就會堆滿貨架預防措施:合理安排播種密度,避免出苗後出現擁擠現象。

應及時間苗,合理安排種植時間。種植前20天左右,幼苗往往過於擁擠,此時應進行適當的間苗。每畝加強植物的通風透光,合理控制溫度和溼度。

苗木出土後種植前,要加強通風透光管理,降低保護區內的溫度和溼度,深蹲苗木,避免旺長。苗期蹲苗和控制氮肥用量化學控制。如果幼苗生長過度,種植者也可以使用化學防治方法,如噴灑50%矮壯素2000-2500倍溶液。

豆子長得太大了容易造成植物過度生長,包括高溫高溼、氮肥施用過量或營養過剩等。解決方案:減少氮肥施用量:

在大豆結莢期,經常施用過量的氮肥,導致植株生長過度,大豆開花嚴重。因此,應控制氮肥用量。如果你種豆子,植物不會結豆子。

如果你找到正確的控制技巧,豆子可以承受整個框架葉面噴肥補充營養。你可以在葉子上噴灑葉面肥,如鉬酸銨或磷酸二氫鉀鋤地斷根:當植株生長過於旺盛時,可採用「鋤地法」,增加土壤滲透性,便於二次生根。

在降低土壤溼度的同時滿足作物需要,保持土壤乾溼,掌握「乾花溼莢」的灌水原則遮陽網等輔助措施降溫。及時打頂,株高80cm左右打頂,即掐尖,使莖蔓粗壯,促進側枝生長。噴施生長控制劑,30cm、50cm、70cm的株高可噴施100mg/l生長激素+磷酸二氫鉀溶液、200mg/l生長激素+尿素溶液、200mg/l生長激素+磷酸二氫鉀溶液,可控制植株生長。

5樓:lingpao王

1、播種密度不宜太大,以免出苗後幼苗擁擠。同時,出苗約有30%後及時拆除地面覆蓋物。

2、及時間苗和定植。

3、加強通風透光,控制溫、溼度。在秧苗出土後、定植前均應進行通風透光、降低溫溼度,加強低溫鍛鍊,控制秧苗的過度生長。

豆角幹葉的防治方法:

1:底肥要充足,適當增加有機肥的比重,多施用腐熟的農家肥,生長過程中進行及時的追肥,追肥一般以尿素為主,起效迅速,追肥需根據豆角長勢合理施用。

2:追肥後需保證水分的**,及時澆水,以水帶肥促進豆角更好的吸收,為保證豆角植株生長旺盛可進行葉面噴施植物生長劑和葉面肥,多用蕓薹素7500倍液加葉面肥混合施用,半月一次即可。

4、合理進行肥水管理。營養土的製備中,應該注重磷、鉀肥用量,控制氮肥用量。苗床內嚴格控制水分和追肥,需要追肥時,不能偏施氮肥。

豆角秧苗徒長問題讓人苦惱,該如何防治呢?

6樓:巨集盛巨集盛

可以在種植豆角的時候給豆角支一些支架,這樣就可以防止出現的這個問題,還能幫助豆角更好的生長。

7樓:殤寒流星

首先種苗時間隔不能太小,防止出苗後擁擠,出苗三成後要及時清理覆蓋物。

8樓:樂樂在此呢

可以多澆水,或者是進行追肥,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同時也要注意豆苗的生長情況。

豆角出苗後幼苗遇高溫或低溫,出現幹葉或不長怎麼辦

9樓:

摘要。1.清水沖刷 除草劑的噴施時間一般為7-10天,在此期間要經常用水噴施豆角的莖葉,減輕除草劑在豆角上殘留的劑量,減輕幹葉現象。

豆角出苗後幼苗遇高溫或低溫,出現幹葉或不長怎麼辦。

1.清水沖刷 除草劑的噴施時間一般為7-10天,在此期間要經常用水噴施豆角的莖葉,減輕除草劑在豆角上殘留的劑量,減輕幹葉現象。

2.及時追肥 當發生幹葉現象時,可以及時煮沸碳酸氫銨或尿素為主的肥料,也可恰當的配合適當的磷鉀肥,促使植株恢復,追肥的數量要根據藥害的輕重和豆角的長勢進行。 豆角幹葉原因及防治方法。

3.及時澆水 在追肥後及時澆水,可以促進肥效儘快揮發以及下降豆角體內有害物質的濃度,減輕症狀,也可以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以蕓薹素7500倍液加葉面肥混雜噴施效果較好。根據藥害的程度,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連續。

4.病蟲害防治 在在害蟲發生初期,查摘豆株上卷葉,帶出田外集中處理或隨手捏殺卷葉內的幼蟲,或者噴施菊脂乳油、氯氰菊酯乳油、殺滅菊酯等藥劑防治,注意藥劑交替噴施,以免蟲害產生抗藥性。

豆角開花多結莢少是受什麼因素影響?怎麼做到多結莢?

10樓:天天說車

豆角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豆類蔬菜,像我們平常吃的長豆角,酸豇豆等。這類又細又長的長豆角適應能力強,許多地域都能夠栽種,管理方法便捷,生產量也比較高,備受栽種戶和消毒殺菌費者鍾愛。長豆角在生長發育情況下,最容易造成限產的是盛開結莢期的管理方法了。

因為這個階段長豆角對液肥需要量大,對溫度和溼度要比較嚴苛。因此在豌豆盛開結莢期操縱溫、環境溼度,提公升液肥使用量。

通常便能使豌豆多盛開多結莢。長豆角禾液肥足能夠一直向前生長發育,對肥對北規定比較多,開花期假如液肥不夠,很有可能盛開後非常容易爆出以至結莢少。但開花期肥水太多,那又會造成枝幹旺長,造成盛開的營穗友緩養不足,盛開少或不開花。

長豆角盛開多結莢少與長豆角的種苗相關;比如有一些豆角種植戶喜愛抽取上一年的老豆角做為二代種籽,但做種的老豆角植物遭受病害侵犯,或是植物發育不全。

陰面,陽光照射少;老豆角成熟情況劣等要素;長豆角在第二年栽種後,便會發生花多莢少的狀況;此外,豆角種子在貯藏情況下,遭受發黴返潮輻射源等危害,栽種後還會發生花多莢少的狀況;假如來歷不明的劣種種子種植後也存有上述所說情況。從長豆角發生盛開多、結論少的難題綜合分析看來,不僅有生態環境要素的危告族害,還會有些人為的管理不到位的危害。

長豆角發生結莢少的自然原因集中化在下面2個層面:一是溫度變化造成長豆角的發育發生一些問題,長豆角結莢的最適宜溫度在17℃-35℃以內,環境溫度高過或是小猜模于都是有很有可能造成長豆角的結莢率急劇降低;二是陽光照射不夠,長豆角在生長發育情況下必須足夠的陽光照射來保證光合作用的進行,陽光照射不夠植物光合作用就無法保證給充裕的營養成分來確保長豆角生長發育。除開自然因素,人為的管理技術不到位還會造成長豆角的結莢少,危害到生產量。

11樓:李李的民生生活錄

第乙個因素就是可能是土壤太乾了,土壤過乾的話就會使豆角水分流失,所以就會結莢少。第二個因素就是養料不夠,如果肥料不夠的話,也會導致豆角營養不足,進而早賀導致結陸喊派莢少。如果想要多結莢的話,首先我們要控制光照,一定要給滲純豆角充足的光照。

其次就是土壤一定要保持適當的溼度,然後還要適當的施肥。

12樓:問答老師子涵

1,土壤溼度有高有低,太乾或太溼都會影響結莢。2,土壤太乾會導致底部黃葉落坦穗花,土壤水分過多會對根系,黃葉,花朵和豆莢造成損害 。3,植物生長開花結莢養分分配不適宜。

在角豆的生長過程中,植物、花蕾、開花、結莢都在爭奪養分,導致大量花朵落下。4,環境對開花結莢率影響很大,如讓禪卜:溫度過低、溫度過高、光照不足、連續陰雨天、種植密度過高襲喚等,是導致少成的主要因素 豆莢形成。

13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可能是因為生長素不均勻導致。我是建槐隱議塗抹一些生鉛則廳長素或者是採取剪葉子的形式,就是把那些壞的葉子給剪盯拍掉了。

14樓:今天退休了嗎

土壤的影響,氣候的影響,一定要疏鬆土壤,澆水施肥,加強管理,多通風,噴灑農藥,預防蟲害。

夏天生長的植物,夏天有什麼植物在生長

一,球蘭 又名 馬騮解 狗舌藤 繡球花等,攀援灌木,附生於樹上或石上,莖節上生氣根。喜溫暖,耐乾燥,喜髙溫 高溼 半陰環境,夏 秋季需保持較高空氣溫度,5 8月為生長期。二,夾竹桃 夾竹桃族夾竹桃屬常綠直立大灌木,高可達5米,花冠深紅色或粉紅色,花有香味,是有名的觀賞花卉。花期幾乎全年,夏秋為最盛 ...

豆角怎麼施肥才能得高產,豆角在各個生長期怎樣施肥

施肥抄方案 1 施基肥 基肥以施用腐襲熟的有機肥為bai主,配合施用適當du配比的復混肥zhi料。dao一般一畝用農家肥500 1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三元複合肥 15 15 15 50公斤。底肥在整地起壟時施入,可以在種植壟上開條小溝,然後將底肥放在溝中再覆土。如果採用這種辦法施肥一定要記...

水稻生長後期,為防止灌溉後倒伏,應多施什麼無機鹽?

鉀肥。鉀是植物的主要營養元素,同時也是土壤中常因 不足而影響作物產量的三要素之一。農作物含鉀與含氮量相近而比含磷量高。且在許多高產作物中,含鉀量超過含氮量。鉀與氮 磷不同,它不是植物體內有機化合物的成分。迄今為止,尚未在植物體內發現含鉀的有機化合物。鉀呈離子狀態溶於植物汁液之中,其主要功能與植物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