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樂憐煙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它是描寫家鄉的詩句。
2樓:生活導師上官姐姐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唐代: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前村後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貫休是晚唐詩僧,《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這組詩是他在農村為客時的題壁之作,創作時間是晚春時節,具體年份不詳。
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
清代:姚鼐。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該詩寫山行所見所聞,構思巧妙,剪裁得體,卒章顯「志」,語言清新雅麗,沒有冗辭贅語。桐城派主張的「雅潔」和反對「冗辭」,從這裡可見一斑。
村居。宋代: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全詩雖然寫的是一組小景,由於詩人本身是個畫家,所以很具有畫意。
江村即事。唐代: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二九二。詩寫江村眼前事情,但詩人並不鋪寫村景江色,而是通過江上釣魚者的乙個細小動作及心理活動,反映江村生活的乙個側面,寫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田家。宋代:歐陽修。
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這首小詩。一、三、四句寫景,二句寫農人。通過寫景,描繪出一幅清麗無比的鄉村圖畫。
滿江紅·山居即事。
宋代:辛棄疾。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閒日永,眠黃犢。看雲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本詞的抒情風格,體現出輕揚閒適、理趣盎然的特點,語言樸素而大方,韻昧恬淡而雋永。
3樓:**隨身吧
命運旅途中,每個人演出的時間是規定的,冥冥中註定,該離場的時候,多不捨得,也得離開。
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位卑未敢忘憂國。
小學生讚美家鄉的詩歌
4樓:天府
家鄉,思念家鄉,是不需要任何藉口的。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
我的故鄉在那美麗的地方,滿山的青松像綠色的海洋,枝繁葉茂迎風起舞,松濤聲聲像慎和那交響的樂章,青松相擁是團結的象徵,傲然挺拔是故鄉的棟樑,四面環山飄著前孝裂花香慧閉,依山傍水秀麗的風光。
小河流淌波光粼粼,綠樹成蔭顯得更加輝煌,魂牽夢繞的故鄉啊,你是我最可愛的故鄉。
小學生校園詩歌,小學生詩歌大全
這是關於學校的詩歌 今天最後一次站在這裡 我們和老師同學們在一起 啊,歡聚一堂,多麼激動 回憶過去 我們從無知變得懂事 我們從天真走向成熟 一起細數身後的腳步 一起分享成長的喜悅 歡樂與憂愁,失敗與榮耀 使我們的心緊緊相連 那一千八百多個日夜啊 我們曾經 一起遊戲一起歡笑 一起煩惱一起走過 哦,多想...
詩歌適合小學生的詩歌,小學生現代詩歌大全
我是個孩子 原創的哦 臨睡前太陽好大 把所有快樂都融化 月亮好傻 一個人躲在夜裡閃淚花 星星是我腦海裡的童話 書本里一段 在生根發芽 草蟲的歌 呼喚我不要長大 老榕樹的枝丫 把我的夢想懸掛 什麼時候要出發 去尋找那個模糊的天涯 痴痴的祈禱 不會有四季的變化 暖暖的有清風拂過面頰 撫慰我我安心的睡著啦...
小學生詩歌大全短一點,小學生詩歌大全
雨雨是害羞的小娃娃 天天在積雲堆中玩 有時不慎掉下 當雷公來臨時 他們才願與萬物做伴 願與山川共存 可當太陽公公出來找他們時 他們已悄悄的躲起來 不見啦風和樹 風兒微笑 樹兒歡叫 風在樹上盪鞦韆 樹隨風跳起舞蹈 櫻花下雪啦,下雪啦 粉紅的櫻花像雪花 舞起衣裙,揚起芳華 你來到櫻花樹下 一片片櫻花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