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主修錢塘江大橋的茅以公升,晚年生病住院,6個兒女卻沒乙個來看他?

2025-02-06 23:25:18 字數 1835 閱讀 2502

1樓:夢露歷史驛站

為何主修錢塘江大橋的茅以公升,晚年生病住院,6個兒女卻沒乙個來看他?茅以公升,中國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專家,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樑——錢塘江大橋,後又參與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晚年期間,他編寫了《中國橋樑史》等著作。

在他工作30餘年間,為中國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然而,這樣一位中國傳奇人物,卻在人世間彌留之際,等不來自己的6位子女。臨終前,陪伴在他病床前的是他婚外所生的女兒茅玉麟。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晚年落得如此地步,這究竟是為何?

要說這其中的原因,應該怪茅以公升自己。原本,他有乙個完整的家庭,妻子是由父母定下的戴傳蕙。這樁婚姻雖然是雙方父母定下來的,但茅以公升在看到戴傳蕙的時候,也十分喜歡她,便順理成章的結為夫妻。

與戴傳蕙結婚,分居兩地。

兩人結婚後,茅以公升出國留學,戴傳蕙則帶著兒子與茅以公升的家人擠在乙個大院子裡。茅以公升畢業回國後,才帶著戴傳蕙和孩子搬了出來,獨自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兩人從此開啟了搬家之路,因茅以公升工作的特殊性,一家人經常搬家,茅以公升換乙個地方,戴傳蕙就得帶著孩子們跟著他一塊搬家。

在這十幾年的時光裡,戴傳蕙一人照顧著茅以公升和孩子們的起居,加上頻繁的搬家變動,身體漸漸患上了疾病。而茅以公升卻在這期間,出現了婚變。

1946年,茅以公升調到上海,負責重修錢塘江大橋工作。此時,戴傳蕙因身體不便,帶著孩子們生活在南京,夫妻倆開始了異地生活。此時,茅以公升已經年近50,卻在一次偶然中邂逅了年僅20的權桂雲。

一直到茅以公升去世6個子女都不願意原諒他。

此時,90多歲的茅以公升早已與兒女們分開,兒女們結婚的結婚,出國的出國,就是不願意再同父親住在一起。深受打擊的茅以公升為了求得兒女們的原諒,開始給他們寫檢討信,但兒女們一封都沒有回。

一直到茅以公升住院,身旁照顧他的也只有小女兒茅玉麟。1989年11月12日,茅以公升去世前,一直唸叨著想要見自己的兒子一面,但兒子卻不願意來。為了滿足茅以公升的願望,家人們偽造了一封兒子的書信,才讓茅以公升安心離開人世。

2樓:職場的小娛樂

因為他們之間的家庭關係並不好,茅以公升因為在外面又愛上了別的女人,導致他的原配夫人鬱鬱而終,所以他們的6個子女都不原諒茅以公升。

3樓:昕點點

是因為早年茅以公升一直致力於修建錢塘江大橋,而疏忽了對子女的照顧。

4樓:小自信

因為他對自己的兒女非常的漠視,從小也沒有給予他們父愛,他們對父親的概念很模糊。

錢塘江大橋作為茅以公升主持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5樓:你到底敢不敢

錢塘江大橋作為茅以公升主持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對後世有很深遠的影響,方便了當地的出行,而且也為當地的人們帶來了經濟的收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6樓:我是乙個小蘑菇

對後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是我國第一座真正由國人參與主建的現代化大橋對於當時條件來說無疑是非常艱難的。但是茅以公升卻克服了這個困難。這鼓勵了後人要努力學習和工作。

7樓:語文老師王煜

連線了錢塘江兩旁的居民,也改變了這兩旁人民的生活方式。

8樓:知之益明

第一,給後世留下了經典的建築。第二,讓後世能夠從錢塘江大橋吸取經驗教訓。第三,給眾人提供了出行便利。第四,體現了我們建築力量的強大。第五,給新時代建設做了榜樣。

9樓:紅色紙飛機

結束我國現代化大橋都由外國人修建的歷史,打破外國人說中國人不能建造現代橋樑的妄言,為後世留下寶貴的資料和資料。

10樓:往事的秘密

錢塘江大橋:橋樑專家茅以公升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

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麼,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

月球對地球的引力 錢塘江口的特殊構造 喇叭形 1 在太陽系中,地球所受最大的力是太陽的引力,但是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其他星體對地球的陰曆還是很大的。2 平時,地球周圍分佈的周圍,相互抵消,但是在農曆中秋時分,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最近,而且太陽等天體對地球的作用力幾乎處於同一直線,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

怎麼去錢塘江觀潮,看錢塘江大潮的最佳位置是哪兒

s01省道或沿海公路,前者到海寧往鹽官方向走,後者可直達鹽官。最近幾天,潮水還是有的,一般下午兩點到三點間有潮水。可以先在杭州東站坐地鐵到龍翔橋,然後在龍翔橋坐287到九溪下車。潮水不一定到來。附近可以到六和塔 九溪轉轉,或者從九溪坐車回市區,路過蘇堤,到花港觀魚轉轉。無錫到錢塘江觀潮要兩個半小時 ...

錢塘江大潮的詩句

1 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李白 橫江詞 2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七絕 觀潮 3 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遠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凌風添怒勢,映日作虛明。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釋文珦 錢塘江潮 4 濤來勢轉雄,獵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