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有哪些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情節?

2025-02-07 01:20:20 字數 5056 閱讀 2695

1樓:自己滴定

蔣幹群英會中計 、馬謖拒諫失街亭、赤壁之戰,蔣幹自作聰明自薦去說周瑜,不意周瑜將計就計,弄得蔣幹偷雞不成蝕把公尺。曹操損兵折將,這是蔣幹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2樓:龜戲

1空城計,敵軍以為定有埋伏,於是不攻即散,2、曹操連鎖船,以為能減少水路的損失,結果被一把火燒了精光,3、楊修,想拍曹操馬屁,將曹操計劃的原因說出,被曹操殺了。

3樓:沁香如蘭情感

三國時,楊修多次猜透曹操的心思,並且自作主張令士兵收拾行李班師回朝,令曹操大怒,自己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掉了腦袋。

看《三國演義》真的可以讓人變聰明嗎

4樓:設計部的強哥

我們都聽過一句俗話,叫「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指這兩本名著的內容。《水滸傳》讓人熱血上湧,而《三國演義》則會教人謀略,有一點讓人變得老奸巨猾的意思。

所以熟讀三國真的會讓人變聰明。

其實,《三國演義》是一本非常有智慧的書籍,在這本書裡不但有各種層出不窮的計謀,也有對於人性的剖析。它既講述了一段蒼茫恢弘的歷史,也描繪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很多人說,三國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一群人打打殺殺嗎?

其實不盡然,戰爭是三國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戰爭以外,我們仍然可以從這本書裡讀到很多東西。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奸詐多疑,也可以看到劉備仁德寬厚;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懿鷹視狼顧,也可以看到諸葛亮足智多謀;在這本書裡,還有很多我們熟知的典故。

例如成語「望梅止渴」,就是曹操出兵的時候,天氣太熱,士兵口乾舌燥,曹操心生一計,揚鞭遙指前方說:「前方不遠處有一片梅林。」於是士兵口中分泌出唾液,精神一振,終於順利趕到戰場。

還有我們熟知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說的就是呂蒙與魯肅的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呂蒙只是一介武夫,大字不識乙個,後來孫權委他以重任,對他說要多看書學習。於是呂蒙勤奮讀書,有一次魯肅回來時經過呂蒙家,和他坐下交談,發現他談吐見識和從前大不相同,驚訝地說,你比從前變化太多了。

呂蒙哈哈一笑說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老兄你知道事情也太晚了吧?」

5樓:洛溪歸

可以讓人變得聰明,最起碼不至於輕易的被別人欺騙,自己絕對是深有體會的。

6樓:三春姐姐

看過以後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感觸,學會了一些計策。

7樓:宇宙無敵帥老爸

能不能變聰明還是要看自己的天賦的,並不是說看一本書人就變聰明瞭。

8樓:青春恍若浮兮

看了並不能改變你的智商,但是可以增加你的見識,教會你做人做事的計謀。

9樓:做最好的

不能讓人變聰明,但是會教給你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和策略。

10樓:暮光夢緣

應該是可以的,最起碼能學習其中的一些計謀。

11樓:竹清清清清清清清

不會的。三國演義不是正史!

12樓:小嘉嘉

我覺得看三國演義真的能夠讓人變聰明。因為裡面很多的計謀都是智慧的結晶。

13樓:女生心事

如果乙個人是真的聰明的人,就算沒有讀三國演義,他也是聰明的。

14樓:追求成就美好

我覺得是這樣子的。因為三國演裡面裡面的三十六計是精髓。

在《三國演義》電視劇集中你認為誰最聰明,獲得的利益最大呢?

15樓:何元澤

那是曹操,這個人雖然非常的奸詐,但是確實非常的聰明,做出來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還開創了曹魏。之前他還去刺殺過董卓一般性的人,我覺得都不敢做這件事情。

16樓:魅力生活記

在《三國演義》電視劇集中我認為誰最諸葛亮最聰明,獲得的利益最大的是曹操。在三國演義裡面,很多人物都非常有特點,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

17樓:豆豆的飼養員

我覺得最聰明的是司馬懿,因為他將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國家所需要的人才,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8樓:你真的好嘛

曹操最聰明,他獲得的利益最多,而且自身的地位也比較強大,生活了也是比較幸福。

19樓:注意防滑

我覺得當然是司馬懿了,因為他最後得到了他想要的,而且活得比他們都長,坐享漁翁之利。

20樓:依一敲可愛

我認為司馬懿最聰明。因為他才是三國時代最大的乙個贏家。論智慧他不輸諸葛亮。他更深謀遠慮,驚險狡詐。最後整個三國的天下都是司馬懿家族的。

21樓:愛小樹苗

我覺得劉備最聰明,獲益最大的就是劉邦,而且劉備也被劉邦打下了江山,為劉邦在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2樓:春季的風啊

我認為是司馬懿,因為他最後也是統治了三國,最後也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在看完《三國演義》之後,你認為哪一位謀士最聰明?

23樓:帳號已登出

諸葛亮。因為諸葛亮幫助劉備白手起家建立蜀國,創造了很多經典的事蹟,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七放孟獲等。

24樓:19850707愛你

三國時期最聰慧的謀士,這裡既然講謀士,那麼為將為相者不得入選,諸葛亮出將入相,司馬懿,周瑜,魯肅,陸遜,皆為都督,乃為帥者,統領三軍,皆不能入選。

謀士者,我認為,不僅僅是出謀劃策,而是要「謀人,謀己,謀天下」

謀人指為主公出謀劃策,謀己指給自己規劃好路子,謀天下指能洞悉時局,一計可改變天下。

《三國演義》中,誰是最聰明的謀士呢?

25樓:sqc猥猥瑣瑣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一直深得大家的喜愛,也成為影視劇的寵兒。引人注目的不單單是武將,許多謀士的知名度也大增。在《三國演義》裡,呂布是第一武將,那誰能成為第一謀士呢?

這樣的排名你認可嗎?

第。一、賈詡。

張繡、郭汜、李傕、董卓都曾被賈詡輔佐過,最終投入曹操帳下。深得曹丕敬重,當司馬家當道時,賈詡家族依舊。能夠做到這樣的,沒有非凡的智慧可能嗎?

他對兵法也頗有研究,他的《鈔孫子兵法》至今仍在流傳。在《唐會要》中,他位列魏晉八君子之首。

第二:諸葛亮。

在今天,臥龍諸葛亮應該是三國謀士中名氣最大的,人盡皆知。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在種地的諸葛亮,隨後,諸葛亮就像開掛一樣。在他的謀劃下,於赤壁把三國霸主曹操打敗。

劉備在他的輔佐下建立蜀國,最終能夠與孫吳、曹魏三分天下。就是最後劉備去世,他仍盡心輔佐劉禪。

第三:司馬懿。

軍師聯盟》讓更多人認識並瞭解了司馬懿。司馬懿不僅城府深,對自己也夠狠。為了不入曹操帳下謊稱有風痺病,曹操深夜派人前去核實虛實,司馬懿還真一動不動。

在曹操步步緊逼之下,司馬懿狠心驅馬車壓斷自己的腿。不過,最後依舊被強徵入府。

最初,曹操身邊有荀彧、郭嘉等人,司馬懿選擇了隱忍。他熬啊熬,把能制衡自己的人熬走了後,司馬懿大展才智。若沒有司馬懿,諸葛亮北伐或許就不會那麼費勁,說不定還能成功。

荀彧也是個耿直的人,他是為了漢室輔佐的曹操,之後反對曹操稱魏公,曹操也因此對他產生了猜忌。漸漸地,荀彧遠離了權利中樞。

26樓:專注文化歷史哲學

最聰明的謀士是郭嘉,從他前期協助曹操獲得的勝利就能看出來,可是是個英年早逝。不然後面局面可能會被改寫。

27樓:北里

我覺得周瑜是最聰明的謀士,周公瑾不僅是聰明的謀士更是一袋名將,赤壁之戰一把大火燒的曹操落荒而逃,試問還有那個謀士能做到這樣呢。

28樓:孤獨的yu呀

最聰明的謀士應該是諸葛亮了,他在蜀國當了一輩子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劉備很信任他,她的一生過得很充實。

29樓:靈魂忍者

最聰明的謀士應該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能夠一路上幫助劉備發展勢力,最後建立蜀漢政權。

三國歷史上哪個人物最聰明?請你說明理由

30樓:謝l哥

司馬懿最聰明,前期高手太多,他躲著不出來,後面就沒幾個高手的時候出山,一邊對外,一邊防曹家的人。

31樓:網友

三國裡每個人都勞心勞力,只有劉禪讓自己過得舒適安逸,你說呢?

32樓:風樣的嘎瑪射線

三國裡每個人物性格不同,每個讀者性格也不同。要看那個人物的聰明才智是否符合你的性格。總之,沒有絕對的聰明。

33樓:10紫軒

司馬懿,因為最後的掌權者是司馬家族。

34樓:網友

諸葛亮,因為他是劉備的軍師。

35樓:求大神支招

司馬懿根本不用理由 你沒看過嗎?

三國演義裡誰最聰明

36樓:明啊明

考或正證三國志以及後來的各種野史記載,可以知道賈詡,郭嘉,諸葛兩三個人最聰明。但是3個人又命運不同,所以各自的表現作為不一樣。拋開三國演義的虛構,根據真正歷史來看還是賈詡最聰明,當魏國謀將眾多,唯有賈詡最聰明,不但能盡才,而且懂得為人處官之道,因此活得最長!

其他謀士只能說軍事天才單方面優秀,但是綜合起來賈詡還是真正的,至於郭嘉由於死的太早,沒能過的展現自己,其實郭嘉絕對不弱於諸葛,郭嘉可以說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前提是曹操剛出道也是什麼都沒,郭嘉能夠幫助他面對那麼多高手,各個擊敗對方,比起諸葛幫助劉備打江山難多了。諸葛幫劉備可以說也藉助了劉備的身份,劉備的江衫搭悔山前期就是靠感情哭來的,不完全是靠諸葛的智謀打出來的。所以郭嘉相對於都是前期打江山的諸葛來說,難度相對更大點。

諸葛兩,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裡虛構的太厲害了,拋開感情因素吧,諸葛並不是神,他也犯了很多錯誤,也有小人之為,多考證下真正史料記載,對歷史人物評價會更公正點吧。**家很多時候改變了歷史人物的形象,比如商紂王,歷史上商紂王並不完全是昏君,無能。對他的記載是個有才能的君主,可能**枝唯家對他有偏見,改動很大吧!

形象變動也太大了!

三國演義最懂人心的人是誰,三國裡最聰明的人是誰?

最得人心的人 劉備 劉備在三國時期,仁義 是出了名的,三顧茅廬 不搶荊州,而演義中,更是有三讓徐州等等的佳話,不說其他的,在得人心這件事上,劉備做的真是太好了。最受歡迎的人 諸葛亮 有人說諸葛亮有謀略,有人說諸葛亮懂政治,還有人說諸葛亮善於發明,但這些都有爭議,要說諸葛亮的 最 那當之無愧的就是最受...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成語故事,三國演義裡有哪些成語故事?越多越好

妄自菲薄的故事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劉禪復興漢室,他竭盡全力籌劃北伐曹魏,劉禪胸無大志,沒有治國才能,諸葛亮深表憂慮,出征前夕寫 前出師表 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應該發憤圖強,不能妄自菲薄。智取陳倉的故事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國,領精兵三十萬奔陳倉道口而來。陳倉口守將郝昭有勇有謀,更得大...

關於《三國演義》的名句,《三國演義》裡有哪些名句?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三國演義 裡有哪些名句?三國演義 名詞名句 三顧茅廬,身在曹營心在漢,徒有虛名,有機可乘,言過其實,另眼相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既生瑜,何生亮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著鞭在先。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寧教我負天下人,...